蝶夢

蝶夢

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它寫得輕靈飄渺,常為哲學家和文學家所引用。 《莊子·蝶夢》中有一段妙語:“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出處原文

蝶夢蝶夢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O詠夢。唐駱賓王《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二:“有蝶堪成夢,無羊可觸藩。”另參見動物部·蟲豸“莊蝶”。

成語莊周夢蝶

典故

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

清人張潮寫的《幽夢影》,可稱得上是一副供燥熱的現代人服用的清涼散。禪不可說,清言不可譯。《幽夢影》中有這么一句妙語,可謂是點出了莊子哲學的精髓:“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嗎?莊周化為蝴蝶,從喧囂的人生走向逍遙之境,是莊周的大幸;而蝴蝶夢為莊周,從逍遙之境步入喧囂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但是莊周夢蝴蝶是他渴望的境界,渴望的選擇。並不是每個人都嚮往逍遙之境。蝴蝶夢莊周,這是蝴蝶的選擇蝴蝶的嚮往。不能一概而論

這種理論哲學方面運用很廣,無與我皆無盡也,物與我皆無界也。

哲學觀點

莊周夢蝶是莊子提出的一個哲學論點,認為人不可能確切地區分真實和虛幻。

莊子以故事的形式對此進行了如下闡述:“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選自《莊子·內篇·齊物論第二》

其大意就是莊子一天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夢醒之後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在這裡,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

在一般人看來,一個人在醒時的所見所感是真實的,夢境是幻覺,是不真實的。莊子卻以為不然。雖然,醒是一種境界,夢是另一種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莊周是莊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莊周看來,他們都只是一種現象,是道運動中的一種形態,一個階段而已。

莊周夢蝶似夢似真,但是歸根結底就是哲學的一種表現,總的來說就是分不清現實與夢境。這也是道的一種表現形式,這是老莊緊隨老子的一種體現。

小說

《蝶夢》是劍羽秋痕的一部仙俠小說。 目前在澄文中文網完結全本,共73萬字。

內容簡介: 小說中所描寫的那個充滿神通道法、種種玄妙的世界真的存在么?

郭宇軒這樣問自己。

一次意外,讓他接觸到了一個神秘的世界。

一次意外,讓他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年成長為一代宗師。

世間的盡頭,大道的巔峰,是怎樣一種境界?

當眾生皆在腳下,回首望去,卻發現——恍如大夢一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