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魚

蛇魚

蛇魚,很像蛇的一類魚,如白鱔、鰻魚、青鱔、鰻鱺魚。曬乾者名風鰻。性平,味甘,鹹。滋補強壯,去風殺蟲。生長在水裡。甘、平、有毒。主治體內有蟲,多吐清水。用鰻鱺淡煮 ,飽食三、五次,即愈。魚,非蛇。蛇魚無鱗甲,也沒有鰾,喜歡生活於水底層,不會浮起。漁民的捕撈辦法是在江邊築起小壩,壩中放一根鑿空的圓木吸水筒,入口處安放倒須,用一塊大石頭壓住,蛇魚隨水進入吸筒口時,只能進不能出,即可捕獲。蛇魚味道鮮美,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佳肴。

基本信息

釋義

蛇魚蛇魚

釋名:白鱔、鰻魚、青鱔、鰻鱺魚。乾者名風鰻。斜疝

蛇魚蛇魚

因體形圓長像蛇而得名。蛇魚無鱗甲,也沒有鰾,喜歡生活於水底層,不會浮起。 蛇魚不輕易食魚鉤上的誘餌,如遇撒網,它會將身體緊貼在江底,不易捕撈。

蛇魚蛇魚

漁民的捕撈辦法是在江邊築起小壩,壩中放一根鑿空的圓木吸水筒,入口處安放倒須,用一塊大石頭壓住,蛇魚隨水進入吸筒口時,只能進不能出,即可捕獲。

蛇魚蛇魚
蛇魚蛇魚

蛇魚味道鮮美,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佳肴。蛇魚一般不會咬人

簡介

釋名白鱔、鰻鱺魚。乾者名風鰻。

氣味(肉)甘、平、有毒。

性質

性平,味甘,鹹。滋補強壯,去風殺蟲。

主治:1、體內有蟲,吐清水。用 鰻鱺淡煮 ,飽食三、五次,即愈。

2、骨蒸勞瘦。鰻鱺二斤,治淨,加酒二碗煮熟,加鹽、醋吃下。

3、腸風下蟲。治方同上 。

套用

《神農本草經》之蛇魚甲

味辛微溫。

蛇魚蛇魚

主心腹症瘕,伏堅,積聚,寒熱,女子崩中 下血五色,小腹陰中相引痛,創疥,死肌。生池澤。

蛇魚蛇魚

名醫曰:生南海,取無時。

案說文雲:鱔、魚名,皮可為鼓鼉,鼉、水蟲似蜥,易長大。陶宏景雲:蛇即鼉甲也。

烹飪方法(紅燒蛇魚)

原料:蛇魚兩條(約1斤半重),熟筍1兩半,蔥段2兩,薑片2錢,桂皮1錢,紹酒5錢,醬油1兩半,白糖5錢,醋3錢。

製法:1、將蛇魚剪斷喉管,在肛門處剪一小口,用沸水泡去周身的粘液,用2根筷子從咽喉部插入蛇魚腹中,一手捏住魚身,一手捏緊筷子向一個方向絞卷幾下,把腸從咽喉卷出來,斬去頭、尾,切成1寸半長的段塊並洗乾淨。

2、炒鍋中放油,用蔥段鋪底,將魚塊排列在上面,然後放入酒、薑片、筍塊、桂皮,加水1斤左右,用旺火煮沸後,繼續小火燜煮(燜煮時注意不要讓蔥段燒焦以免有苦味)。至湯汁剩四分之一,魚肉酥爛時去掉薑片、桂皮,放入醬油、鹽、糖、醋,旺火燒至湯汁稠濃,起鍋上盤即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