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之死

蘇軾之死

殊不知此時蘇軾已是病號,應當嚴格控制飲食。 蘇軾赴宴之後,病勢陡然加重,更加暴下泄瀉。

簡介

蘇軾之死蘇軾之死
蘇軾是進士出身,先後做過杭州湖州等地州官,又任翰林學士、侍講學士,官至禮部尚書。然而,因屢遭謫貶,一生歷盡坎坷,直到暮年才從瓊州(在今海南省境內)等地赦還,最後死於江蘇常州。

死亡原因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即公元1101年,時值炎暑季節。一天,蘇軾與友人——大書畫家米芾一道乘船遊覽名勝古蹟。其時烈日吐焰,酷暑難當,舟中更是悶熱不堪。蘇軾解衣露坐,貪風納涼,同時大量飲用冰水。到了半夜,忽然暴下急瀉不止,及至第二天,全身軟弱乏力,疲憊不堪。當此之時,必須嚴格禁食肥膩,只可飲些米湯或綠豆湯之類,治療則宜服清熱解暑之劑,然後臥床安心靜養。卻因蘇軾素來喜服溫補藥,竟然選用黃芪等藥熬粥服食,致使暑邪無法及時排解。更有甚者,米芾決定在第三天設宴款待蘇軾。所辦筵席十分豐盛,除了豬雞鴨魚等普通葷食外,還有其他山珍海味。米芾素知蘇軾能豪飲豪食,席間觥籌交錯,只顧頻頻舉杯不斷勸酒敬菜。殊不知此時蘇軾已是病號,應當嚴格控制飲食。蘇軾當時胃口不好,食慾不佳,本不打算多吃,無奈盛情難卻,生怕傷了老朋友的面子,只好硬著頭皮來一個捨命陪君子,勉強吞下不少酒肉肴饌。這一來,無異於雪上加霜。蘇軾赴宴之後,病勢陡然加重,更加暴下泄瀉。從此胸膈作脹,飲食不進,夜不能寐。幾天以後,熱毒轉甚,繼而全身高熱不退,齒間流血。這時,卻仍然迷信人參茯苓和麥門冬等補藥,繼續服之不輟,致使病情進一步惡化,前後僅二十多天,就與世長辭了,時年66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