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克雷[阿亞庫喬大元帥]

蘇克雷[阿亞庫喬大元帥]

安東尼奧·何塞·弗朗西斯科·德·蘇克雷·伊·阿爾卡拉(英語:Antonio José Francisco de Sucre y Alcalá,西班牙語:Antonio José Francisco de Sucre y Alcalá;1795年2月3日——1830年6月4日);拉丁美洲政治家、軍事家、獨立戰爭領袖、阿亞庫喬大元帥、玻利維亞共和國第二任總統。 蘇克雷1795年出生於西班牙帝國新格拉納達總督轄區庫馬納的一個土生白人貴族家庭,早年在加拉加斯讀書,1810年參加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後加入西蒙·玻利瓦爾領導的愛國軍,1818年晉升為將軍,成為玻利瓦爾最得力的軍事指揮官和忠實戰友,1819年隨玻利瓦爾轉戰新格拉納達,新格拉納達解放後,奉玻利瓦爾之命率部進軍基多地區。1822年5月,在皮欽查戰役中,以奇襲戰術殲滅憑險據守的西班牙殖民軍,解放基多,被譽為“厄瓜多的解放者”。1824年率軍在秘魯的胡寧戰役中擊敗西軍,12月,在阿亞庫喬戰役中,指揮大哥倫比亞----秘魯聯軍大敗西班牙軍隊,俘獲秘魯總督,之後蘇克雷被玻利瓦爾授予“阿亞庫喬大元帥”稱號。1825年2月繼續揮師東進,解放上秘魯; 8月玻利維亞共和國成立,1826年5月就任玻利維亞總統,期間發展教育,實行財政改革,1828年8月辭去總統職務,返回大哥倫比亞,之後擔任大哥倫比亞南部地區駐軍司令和行政長官。 1830年初,蘇克雷出任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國會主席,期間他致力於維護統一,反對分裂。同年6月4日,在離開聖菲波哥大返回基多準備說服分裂主義者的途中,遭政敵暗殺,年僅35歲。

早年經歷

委內瑞拉庫馬納市蘇克雷的雕像 委內瑞拉庫馬納市蘇克雷的雕像

安東尼奧·何塞·弗朗西斯科·德·蘇克雷·伊·阿爾卡拉,1795年2月3日出生於西班牙帝國新格拉納達總督轄區庫馬納城(位於委內瑞拉)的一個土生白人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比森特·蘇克雷是一位軍事家,後來加入了爭取拉丁美洲獨立的愛國軍,母親是唐娜·曼努埃拉·阿爾卡拉,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是父親第一次結婚時所生,蘇克雷還有8個兄弟姐妹。

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7歲時,母親便離開了人世,之後蘇克雷被叔父一家帶到加拉加斯撫養,和兄弟在加拉加斯進行學業,1809年蘇克雷前往加拉加斯市的一所軍校學習,在軍校期間,他努力鑽研數學、防禦工事、勘察和炮兵等課程,蘇克雷在加拉加斯讀書時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他憎恨殖民政權官吏的橫徵暴斂和為非作歹,對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統治非常不滿。

革命鬥爭

青年戰士

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 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

1810年4月19日,加拉加斯居民舉行起義,推翻了殖民政權,成立了執政委員會;隨後,委內瑞拉各地人民也紛紛起義,趕走殖民官吏,各省代表齊聚加拉加斯,成立了以土生白人地主、資產階級為主的政權。年僅15歲的蘇克雷為席捲全國和整個南美殖民地的革命浪潮所鼓舞,他懷著為祖國獨立和自由而戰鬥的決心積極投入到革命當中。

1811年委內瑞拉第一共和國宣告成立,為了抗擊西班牙殖民軍,共和國政府建立了由愛國青年組成的革命軍隊,蘇克雷加入了弗朗西斯科·德·米蘭達領導的革命軍隊,他在的軍隊中擔任工程師,並獲得少尉軍銜。當殖民者捲土重來,共和國處於危難之時,蘇克雷勇敢地投入戰鬥,在瓜伊考斯和拉瓜伊拉的反殖民者的戰役中,他身先士卒,忠誠地保衛委內瑞拉第一共和國,蘇克雷因在戰場上表現出色,作戰勇敢,被授予中尉軍銜。

由於保守派大地主和教會上層的叛賣,以及西班牙殖民者調集強大兵力對革命進行反撲,愛國軍遭受失敗,1812年7月共和國政權被推翻。大批革命者遭西班牙殖民者的屠殺,一部分愛國者逃亡國外,蘇克雷流亡到特立尼達島。1813年,當西蒙·玻利瓦爾從新格拉納達(今哥倫比亞地區)率領愛國軍向加拉加斯進軍時,蘇克雷回到委內瑞拉並參加了聖地亞哥·馬里尼奧將軍領導的愛國軍隊,在委內瑞拉東部地區與敵人展開游擊戰,他參加了庫馬納戰役,1813年7月玻利瓦爾解放加拉加斯,成立委內瑞拉第二共和國,此時的蘇克雷已經是一個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青年軍事指揮官,並被授予了中校軍銜。

委內瑞拉紀念蘇克雷的神殿 委內瑞拉紀念蘇克雷的神殿

在西班牙殖民者和保皇派地主勢力的打擊下,第二共和國又遭失敗。蘇克雷越過安第斯山前往新格拉納達,繼續參加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在新格拉納達,他作為一個堅定的愛國者和革命戰士,參加保衛卡塔赫納城的戰鬥,後來保衛戰失敗,蘇克雷被迫撤離卡達赫納,他在乘船逃亡時遇險,在大海的波濤中飄浮了一天一夜,而後被加勒比海中漁船救起,倖免於死。隨後蘇克雷流亡到海地。在這裡,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解放祖國的任務,積極同委內瑞拉流亡在外的革命者聯繫,準備隨時打回國內去。

得到重用

蘇克雷和西蒙·玻利瓦爾 蘇克雷和西蒙·玻利瓦爾

1816年,蘇克雷返回委內瑞拉,繼續參加反西班牙的游擊戰爭,他作戰勇敢,沉著,富於智謀,善於運用機動的戰略戰術,1817年,愛國軍領袖西蒙·玻利瓦爾授予蘇克雷上校軍銜,之後蘇克雷前往安戈斯圖拉,加入由玻利瓦爾直接領導的愛國軍當中,1818年,蘇克雷被提拔為將軍,成為愛國軍中最年輕的將軍,他展示了自己的軍事領袖才能,得到玻利瓦爾的賞識和信任,很快成了玻利瓦爾的得力助手和親密戰友。

從1817年玻利瓦爾解放委內瑞拉東部地區和安戈斯圖拉後,委內瑞拉和新格拉納達地區革命形勢迅速發展,愛國軍節節勝利。1819年初,蘇克雷隨玻利瓦爾遠征新格拉納達,8月玻利瓦爾的部隊解放了聖菲波哥大,建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蘇克雷被授予準將軍銜,成為玻利瓦爾領導的愛國軍的總參謀長,1820年2月,蘇克雷奉玻利瓦爾命令,率領一個特派團前往西印度群島,訂購武器和軍需物資;同年11月,蘇克雷作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外交代表與西班牙殖民者進行和平談判,11月26日,他和殖民軍頭目巴勃羅·穆里略簽署和平協定,使大量平民免受戰爭之苦。

解放厄瓜多

皮欽查戰役後,西班牙殖民者與蘇克雷簽署投降協定 皮欽查戰役後,西班牙殖民者與蘇克雷簽署投降協定

1821年,蘇克雷被玻利瓦爾任命為解放厄瓜多基多地區的大哥倫比亞軍隊總指揮,率領大哥倫比亞軍隊支援厄瓜多革命者的獨立鬥爭,期間蘇克雷勸說瓜亞基爾的起義政府加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但是瓜亞基爾政府拒絕了蘇克雷提出的加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邀請,並拒絕了蘇克雷的軍事援助。

1822年5月24日,蘇克雷率領2000多名大哥倫比亞士兵聯合當時另一位愛國軍領袖何塞·德·聖馬丁麾下的安德烈斯·聖克魯斯將軍共同發動皮欽查戰役,進攻西班牙殖民軍,蘇克雷率軍從南方向盤踞在基多的殖民軍發起進攻。基多建在高達2600公尺的山巔上,是一座防守堅固的城堡,直接攻取是難以制勝的。蘇克雷採取了調虎離山之計,將西班牙駐軍誘到山下,在戰鬥中他率領的大哥倫比亞軍隊大獲全勝,全殲敵軍。西班牙駐軍和基多督軍簽字投降。幾天后,解放了的基多宣布加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蘇克雷因解放厄瓜多有功被譽為“厄瓜多的解放者”。

阿亞庫喬戰役

胡寧戰役 胡寧戰役

1823年3月,秘魯愛國者要求大哥倫比亞軍隊進入秘魯境內消滅西班牙殖民軍,幫助秘魯解放。蘇克雷被玻利瓦爾任命為遠征秘魯的大哥倫比亞軍隊前鋒部隊指揮官,蘇克雷從厄瓜多進入秘魯後,他在秘魯的山區熟悉了各條重要的道路和山隘,弄清了地形和西班牙軍隊活動的範圍,為打敗西班牙軍作了充分準備。9月1日,蘇克雷和玻利瓦爾率軍隊抵達利馬。

玻利瓦爾和蘇克雷的軍隊分幾路向西班牙軍接近,1824年8月6日,蘇克雷參加玻利瓦爾領導發動的胡寧戰役,在胡寧戰役中,西班牙殖民者的精銳部隊被玻利瓦爾領導的愛國者軍隊打得潰不成軍,銳氣大減,殘存部分逃往秘魯山區的庫斯科。之後,玻利瓦爾去利馬建立革命政權,任命蘇克雷為大哥倫比亞----秘魯聯軍總司令,指揮6000多名哥倫比亞和秘魯愛國軍,繼續完成打擊西班牙軍的任務。

阿亞庫喬戰役 阿亞庫喬戰役

蘇克雷率領軍隊向秘魯總督何塞·德·拉塞爾納統率的西班牙軍隊進逼。西班牙軍集結到安第斯山脈的深山要隘地區。1824年12月9日,蘇克雷的軍隊與西班牙軍在阿亞庫喬平原上相遇,進行決戰,阿亞庫喬戰役爆發。

阿亞庫喬戰役後,秘魯總督拉塞爾納向蘇克雷投降 阿亞庫喬戰役後,秘魯總督拉塞爾納向蘇克雷投降

西班牙軍隊在數量上仍占優勢,約9300多人,而蘇克雷的軍隊只有6000人。但西班牙軍隊在胡寧戰役失敗之後士氣低落,怯陣畏戰。蘇克雷採取了將敵人分割切斷、用騎兵中間突破的戰術。在發起進攻之後,蘇克雷命令他的右翼軍隊向敵人的左翼切割包圍,西班牙軍的左翼一下就被大哥倫比亞第二師擊潰了。然後騎兵突然沖向敵軍指揮中心。蘇克雷的軍隊用長矛和軍刀向敵人刺殺,打亂了敵人的陣地。戰鬥不到兩小時,這支西班牙軍隊就被打敗了,蘇克雷大獲全勝。西班牙軍死傷2000多人,有4名元帥、10名將軍、200多名軍官和數千士兵被俘。秘魯總督拉塞爾納也被俘,並簽字投降。根據投降書規定:西班牙軍隊的要塞、軍火、倉庫及全部秘魯領士交歸愛國軍,承認秘魯獨立。阿亞庫喬戰役的輝煌勝利,是決定南美洲獨立的關鍵。蘇克雷當時寫信給玻利瓦爾說:“這次戰役結束了,秘魯的獨立和美洲的和平已在這個戰場上籤了字,而且這次簽字是一勞永逸的。”由於阿亞庫喬戰役的重大勝利,蘇克雷被授秘魯議會予阿亞庫喬大元帥稱號。

總統生涯

建立新國

阿亞庫喬戰役勝利後,蘇克雷揮師挺進上秘魯。1825年2月9日,蘇克雷在其軍事顧問的卡西米羅·奧拉尼塔陪同下和他的軍隊到達拉巴斯,之後蘇克雷召集了一次上秘魯各省的選民大會,規定每個省必須在當年4月派代表來決定改地區的命運。同年4月,蘇克雷指揮了圖穆斯拉戰役,徹底擊潰了殘餘的西班牙保皇派軍隊,標誌著西班牙政權在南美洲的結束。

阿亞庫喬大元帥——蘇克雷 阿亞庫喬大元帥——蘇克雷

在玻利瓦爾最初的計畫當中,並沒有在查爾卡斯建立獨立共和國的考慮,因為這樣做可能削弱南美洲的力量;但同時他又擔心秘魯共和國力量的增長也有可能威脅大哥倫比亞自身基礎的存在。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最後只好授權蘇克雷允許查爾卡斯自治。

1825年7月,48名來自上秘魯各省的代表匯聚在丘基薩卡來討論獨立問題,在絕大多數代表的支持下,大會同意上秘魯獨立。8月6日,蘇克雷根據查爾卡斯多數居民的願望,在丘基薩卡召開的制憲會議上莊嚴宣布,上秘魯脫離西班牙帝國,脫離利馬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控制,建立獨立的共和國。根據這次會議制定的法律,新共和國由上秘魯的五個省(拉巴斯、波托西、丘基薩卡、科恰班巴和聖克魯斯)組成,命名為玻利維亞共和國,以紀念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10月3日,新共和國改名玻利維亞,玻利瓦爾被宣布為這個嶄新共和國的國父和第一任總統。

當選總統

玻利維亞獨立宣言 玻利維亞獨立宣言

1826年,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國內發生何塞·安東尼奧·派斯·埃雷拉將軍領導的分離運動,玻利瓦爾不得不辭去總統職務,離開玻利維亞返回加拉加斯。玻利瓦爾走後,按憲法規定,由蘇克雷將軍代理玻利維亞總統職務。5月26日,議會選舉蘇克雷為玻利維亞的國家領袖,擔任終身總統職務。當時蘇克雷年僅31歲。

鞏固權力

玻利維亞共和國的成立 玻利維亞共和國的成立

蘇克雷執政期間,致力於玻利維亞政權的鞏固,建立中央和各省政權機構。當年,蘇克雷正式下達了關於共和國政治區劃的命令,規定維持上秘魯殖民後期的政治區劃體制,將5個監政官轄區改名為5個省,當時蘇克雷是效仿法國的做法,在省之下設州,州之下設縣。為了實行選舉制度,蘇克雷明確規定了各省所應劃分的州,並增設了奧魯羅省。同時,蘇克雷進行人口普查,廢除對印第安人的人頭稅和其他苛捐雜稅。在科比哈創建了拉馬爾港口和這個港口的第一支港口守衛隊,並在政府機構中建立了作戰與海軍部來管理這支部隊。

終身憲法

蘇克雷元帥的塑像(位於秘魯首都利馬) 蘇克雷元帥的塑像(位於秘魯首都利馬)

蘇克雷執政期間,1826年7月召開立憲會議,7月25日通過法令,對國旗做出修改,法令規定,玻利維亞國旗三個平行的長方形條塊改為同等寬度,顏色由兩色改為三色,自上而下依次為黃、紅、綠;國旗的中央為共和國國徽。 1826年11月19日,由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在1825年起草的憲法在制憲會議上得到通過,憲法規定總統終身任職並有權任命副總統和各部部長,國家權力分立法、司法、行政和選舉四個部分,實行一種四權分立的體制。規定立法機構國民議會由參議院、評議院和監察院組成,實行三院制;每院設20名成員,參議員任期8年,評議員任期4年,均由選舉產生;監察院人員終身任職,由任命產生。參議院是主要立法機構,負責制定法律和教會條例,提名州長、市長、縣級以下法官,評議院負責制定關於資產、和平與戰爭的法律,視察行政權所屬的各個部門。監察院行使政治和道德權,負責監督政府工作,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司法機構獨立行使職權。行政權屬於總統、副總統和政府。選舉院負責選舉制度的實施,規定每100人中選出一名選舉人,任期4年,任命是投票選舉國會議員,並提名法官和其他重要官員。這是玻利維亞的第一部憲法,由於規定總統終身任職,該憲法又被稱為“終身憲法”。

財政改革

厄瓜多貨幣上的蘇克雷 厄瓜多貨幣上的蘇克雷

蘇克雷就職伊始,玻利維亞共和國就受到嚴重的財政問題的困擾。由於獨立戰爭的破壞和殖民時期依附性礦業經濟的衰落,玻利維亞全國一片破落景象;對此,蘇克雷制定了經濟文化發展計畫,重新調整採礦業的經濟結構。將礦業進行重組,使所有廢棄的礦廠國有化。隨後,蘇克雷開始吸收外來資本,鼓勵外國企業家,特別是阿根廷企業家和英國企業家在玻利維亞投資建礦廠。這一行動引發了採礦熱,一些英國工程師甚至特意到玻利維亞調查礦廠,投資熱潮也帶動了倫敦資本市場,為了開採南美地區的煤礦,26家礦業協會和公司先後在英國建立,蘇克雷還成功恢復了西班牙王室造幣廠和礦產交易銀行。為了復甦玻利維亞的採礦業,蘇克雷提出了累進稅制度以支持新的共和政體。他成功地廢除了米達制,並暫時撤銷貢賦。這一舉措使菸草業擺脫所有經濟限制。蘇克雷還同時廢除了銷售稅,降低了一些特別稅,從而建立起了現代化的稅收結構。

由於蘇克雷主要用於軍費和用於獨立戰爭時期債務的200萬美元預算遠遠超出了可以徵收的稅款,政府官員無法管理龐大複雜的稅收體系。新稅制實施不到一年就被廢除。蘇克雷同時被迫採取了一項極端措施,即沒收全國所有各級教會的資產,要求教會服從國家利益。同時還徵收礦業稅、什一稅、鑄幣稅、進口稅和國內關稅。儘管如此,仍然入不裹出。沒有辦法,蘇克雷又採用了另一項極端措施,即恢復土著居民的貢賦。土著居民的貢賦本在1825年宣布廢除,現在又重新徵用,而且一經恢復,即持續了半個多世紀。這一措施解決了玻利維亞36%~40 %的國家財政開支問題,但卻嚴重影響了玻利維亞政治的安定。

發展教育

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 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

玻利維亞共和國成立前夕,蘇克雷元帥和安德烈斯·聖克魯斯將軍就倡議創辦公共圖書館用來儲藏圖書,蘇克雷還專門從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調撥啦一批希臘文、拉丁文、西班牙文和法文圖書。蘇克雷在執政後,對玻利維亞的教育進行了改革,改革教育制度,建立科學、藝術學院。1827年1月9日頒布了玻利維亞的《公共教育計畫》。該計畫規定玻利維亞教育體系應由初等學校(初等教育)、文理學校(中等教育)、工藝和職業學校(手藝)、文學協會和國立學院等5類機構組成,各省首府中心要建立中心學校;各縣首府和各村鎮除建立初等學校外,還要創建中等學校。

政教關係

蘇克雷執政期間,沒收教會資產,打擊教會反動勢力,要求教會服從於國家。而財政改革的失敗使蘇克雷與教會之間的關係愈加緊張。蘇克雷希望摧毀教會在共和國中的地位,這一行為得到了部分人的支持,在對教會進行攻擊時,教會無法進行有效的抵抗,教會的勢力遭到削弱且名譽掃地。

玻利維亞科恰班巴市蘇克雷的雕像 玻利維亞科恰班巴市蘇克雷的雕像

蘇克雷對教會採取的行動在19世紀的拉丁美洲是最為激進的,也是蘇克雷政府最成功的行為。他接管了教會徵收什一稅的權力,每年約20萬比索。接著,他又廢除了過去西班牙王室鞏固教堂信貸機構的改革,沒收所有教會資本,包括支付利息的抵押貸款和教會的私有財產,這些財產用來補貼信徒和神職人員的俸祿。然後他的目標對準了寺廟和女修道院。他命令關閉所有人數少於12人的寺廟,使得玻利維亞的寺院數量由原來的40座減少到12座。這些寺院的財產收歸國有並由國家進行統一管理,所有寺院的神職人員由國家來支付工資。這樣一來,共沒收城市及鄉鎮的私有財產300萬比索,對男修道院也採取了同樣的策略,收歸國有並減少了其數量。同時沒收其財產380萬比索。通過一系列措施,蘇克雷政府收歸的國有資產達800萬~1000萬比索。

蘇克雷的教會改革並沒有如預期的那樣扭轉國家經濟,但從政治方面來說,的確是一次成功的嘗試。玻利維亞共和國剝奪了原來西班牙王室對主教的任免權,沒收了教會的全部土地,削減了修道院的數量,通過取消“宗教兄弟關係”,打破普通信徒和神職人員之間的聯繫,蘇克雷的舉措得到了城市精英和農民民眾的支持,教會在國家事務中只能從屬於被動地位了,玻利維亞也由此避免了其他拉丁美洲國家普遍存在的教派紛爭。

辭職隱退

儘管蘇克雷是一名受擁戴的領導人和有能力的軍事指揮家,但蘇克雷在執政後期發現自己面臨著一個無法控制的局面,國家的稅收不斷減少,財政負擔不但加重,再加上蘇克雷不是玻利維亞當地人,遭到了玻利維亞國內各種勢力的反對。

蘇克雷將軍的塑像(位於秘魯首都利馬) 蘇克雷將軍的塑像(位於秘魯首都利馬)

南美洲獲得解放和獨立之後,玻利瓦爾的一些部將為爭奪權力而發生傾軋,蘇克雷在玻利維亞的地位很快受到了威脅。許多玻利維亞的土生白人地主和教會首領忌恨他,暗中破壞他的權威;他以前的部將被任命地方行政長官後,有的與保守勢力勾結起來反對他,有的拒絕向中央政府交納公共基金。1827年初,秘魯執政者何塞·德·拉馬爾煽起一個反對玻利瓦爾和哥倫比亞人的民族主義運動。6月,秘魯國會宣布廢止由玻利瓦爾制定的憲法,恢復舊憲法。秘魯執政者派阿古斯丁·加馬拉將軍率領5000人的軍隊開赴秘魯與玻利維亞的邊境,對忠於玻利瓦爾的蘇克雷所領導的玻利維亞進行軍事威脅。加馬拉竭力煽動玻利維亞人同保守派地主和傳教士一道反對蘇克雷和大哥倫比亞駐軍,蘇克雷決定去秘玻邊境會見加馬拉,同他談判,未獲結果。

1828年4月18日,一支駐丘基薩卡的大哥倫比亞軍隊發動叛亂,蘇克雷趕赴平叛,在平叛中他右臂負傷,並被叛軍扣押。秘魯軍隊藉口營救蘇克雷,大舉入侵玻利維亞,力圖將玻利維亞合併於秘魯。在秘魯軍隊的攻勢下,拉巴斯、奧魯羅和科恰班巴被占領,秘魯軍隊直逼丘基薩卡。蘇克雷為了防止國家被占領,7月同加馬拉進行談判,簽訂《皮吉薩條約》。為了使秘魯撤軍,蘇克雷同意辭去總統職務並撤走大哥林比亞在玻利維亞的軍隊。8月的一次未遂的暗殺行動和流產的政變使蘇克雷徹底打消繼續擔任總統的願望。蘇克雷正式辭職,他帶著傷殘的右臂和痛苦的心情返回大哥倫比亞。

遇害身亡

蘇克雷回到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後,前往基多居住,玻利瓦爾一度督促蘇克雷接替自己的職務,但蘇克雷只是擔任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南部地區(今厄瓜多)的駐軍司令和行政長官。

1829年初,秘魯執政者何塞·德·拉馬爾又派兵進犯大哥倫比亞南部地區,2月27日,蘇克雷率軍在塔爾基與入侵的8000多名秘魯軍激戰,殲敵4000多人,徹底打敗了由秘魯總統何塞·德·拉馬爾率領的入侵軍。

1830年1月,蘇克雷當選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國會主席。與此同時玻利瓦爾委派蘇克雷前往委內瑞拉,試圖說服何塞·安東尼奧·派斯·埃雷拉放棄分裂主張,沒有取得成果。此時,委內瑞拉、厄瓜多的分離活動加劇,4月,委內瑞拉宣布脫離大哥倫比亞共和國,5月,厄瓜多也宣告脫離。蘇克雷擔任國會主席期間竭力維護這個國家的統一,維護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1830年,蘇克雷在帕斯託附近遇害身亡 1830年,蘇克雷在帕斯託附近遇害身亡

6月4日,蘇克雷在返回基多期望說服分離主義者的時候,在帕斯託附近的貝魯埃科斯山林被暗殺,遇害時年僅35歲。蘇克雷遇害後多年,屍體才被運往基多大教堂。

紀念

玻利維亞蘇克雷城蘇克雷的雕像 玻利維亞蘇克雷城蘇克雷的雕像

蘇克雷在委內瑞拉、厄瓜多和玻利維亞等地被廣泛的紀念。委內瑞拉人民為了紀念他,把他所出生的州命名為蘇克雷州,他的出生地庫馬納成為州的首府;哥倫比亞共和國有以蘇克雷命名的城鎮,在玻利維亞,人民為了紀念他,在拉巴斯市矗立蘇克雷的紀念雕像,1839年將丘基薩卡定為玻利維亞首都,並改名為蘇克雷,6月4日被規定為蘇克雷犧牲紀念日;厄瓜多人民為了紀念他,用蘇克雷來命名貨幣單位,並在貨幣上印有蘇克雷的肖像,1900年,厄瓜多總統埃洛伊·阿爾法羅將蘇克雷的遺骸安葬在基多大教堂。

未解謎團

身世之謎

蘇克雷家族家徽 蘇克雷家族家徽

蘇克雷的出身還有一些爭議,據委內瑞拉著名的族譜作者卡洛斯·伊圖里薩·基倫在他的《庫馬納家譜》書中寫到蘇克雷是法國佛蘭芒地區姓氏"Succre" 或"Sucere"到達美洲後的創造,西班牙國王任命當時佛蘭芒的統治者為古巴總督。不過,根據德國《猶太教百科全書》介紹,蘇克雷是巴伐利亞猶太人祖克家族的後裔。

死亡之謎

基多大教堂中蘇克雷的靈柩 基多大教堂中蘇克雷的靈柩

蘇克雷1830年6月4日遭政敵謀殺,年僅35歲。謀殺案的詳情至今仍不清楚,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有一份較老的檔案顯示何塞·馬里亞·奧萬多下令將蘇克雷暗殺, 後來的史料記載的版本各不相同,有的認為是弗朗西斯科·德保拉·桑坦德爾、有的認為是阿古斯丁·加馬拉,有的認為是胡安·何塞·弗洛雷斯,有的認為是何塞·安東尼奧·派斯·埃雷拉,有的認為是安德烈斯·聖克魯斯;目前,蘇克雷的遺骸在厄瓜多首都基多的大教堂中供人瞻仰。

家庭

蘇克雷和他的妻子瑪麗亞娜 蘇克雷和他的妻子瑪麗亞娜

蘇克雷1823年同瑪麗亞娜·卡爾塞倫結婚,兩人共有一個女兒,名叫特蕾莎·蘇克雷·卡爾塞倫,此外,蘇克雷還有很多非婚生子女,蘇克雷在1822年,與一個名叫托瑪莎·布拉沃有所交往,兩人共有一個女兒,名叫西蒙娜·蘇克雷·布拉沃,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在1826年與羅薩莉亞·科爾特斯·席爾瓦的女子有所交往,兩人共有一個兒子,名叫何塞·馬里亞·蘇克雷·科爾特斯(1826年~1882年),1828年,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和一個名叫瑪麗亞·曼努埃拉·羅哈斯的女子有所交往,兩人共有一個兒子,名叫佩德羅·塞薩爾·德·蘇克雷·羅哈斯。

目前,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的後裔主要生活在在委內瑞拉、厄瓜多和美國等地。

人物評價

蘇克雷在軍事上富於謀略,戰術靈活;善於使用騎兵,以快制勝;在思想上他是一個古典自由主義者,擁有傑出的思想理念。他在執政期間支持共和思想,倡導建立可行的經濟與社會體制,並試圖建立一個有代表性的相對開放的政治體制。 蘇克雷的政權政體是偉大的解放運動革命思想的傑出代表,他在他的政治行為中顯示了可貴的人性和寬容。

安東尼奧·何塞·德·蘇克雷 安東尼奧·何塞·德·蘇克雷

蘇克雷在政治上是一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他擁護玻利瓦爾主張建立中央集權制政府和實現美洲國家聯邦的思想,他主張團結,反對分裂割據;他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了拉丁美洲的解放事業,被作為拉丁美洲的愛國者和獨立戰爭的英雄而被光榮地載入史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