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一新

蘇一新

蘇一新,男,天津市人,作家,藝人,雜誌主編。國中開始寫作和投稿,曾獲新概念作文比賽優秀獎。2010年開通微博,一度成為熱門話題人物。現為《AIke》監製及主編。出版多本散文集和小說,作品常引起廣泛關注和爭議。2010年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第36名。曾涉足音樂和歌詞創作,並給眾多圈內明星大腕作品推波助瀾;2013年正式簽約國內頂級實力派經紀公司。

基本信息

從藝經歷

參演電視劇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13愛情連連看槍手宋軍雷鳴
2013非誠勿擾特別嘉賓孟非樂嘉 黃菡
2013非常完美嘉賓朱興一陳怡 黃舒駿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13上位夜店老闆管曉傑趙奕歡

獲獎記錄

娛樂獎項
  • ▪ 2013-10-20 第九屆 華語流行音樂排行榜 特別貢獻獎 (獲獎)
  • ▪ 2012-03-09 第六屆 北京微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小男人 (獲獎)

個人著作

小說信息

我也要談戀愛 我也要談戀愛

小說名稱:我也要談戀愛 小說書號:44990

小說類型:現代都市

小說作者:蘇一新

首發網站:鳳鳴軒小說網

字數:87363

連載情況:完結 (全本)

內容簡介

老天,她給自己找了個什麼樣的麻煩哪?

大好的青春就在眼前,她卻得拖著一個「累贅」!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累贅」還真是長得「賞心悅目」

不但臉蛋俊俏討人愛,燦爛的笑容更是所向披靡

每每讓她不忍拒絕他的要求——

呃,只是他的要求也太強人所難了些

這個小鬼竟然想把她娶回家當老婆?!

他他他......他是中了毒還是中了邪?

最恐怖的是,他還連帶傳染了她

讓她拋開年齡、身分的差距

心甘情願和他一起中愛情的毒,中情慾的邪……

章節目錄

我也要談戀愛 我也要談戀愛

第一卷第一章 窗外

第二章 意念

第三章 記憶

第四章 難以自拔

第五章 享受安逸

第六章 開始哄她

第七章 夢童

第八章 發獃

第九章 做夢

第十章 承諾

第十一章 吻了她

第十二章 舒服

第十三章 懷孕

第十四章 延續血脈

第十五章 最怕寂寞

第十六章 幽靈

第二卷

第一章 已經開始

第二章 第二天

第三章 華曦真

第四章 三件事

第五章 淺綠色

第六章 天奇

第七章 同性戀

第八章 醫院

第九章 我家

第十章 找工作

第十一章 沒想到

第十二章 他來了

第十三章 蒼涼

第十四章 新生

第十五章 罪惡

第十六章 出生了

第十七章 午後

第十八章 苦衷

第十九章 雨停了

第二十章 痛楚

第二十一章 秋風

最新小說

我就是我 作者:蘇一新 類別:仙俠 書號:48208

內容簡介:這是一段前所未有的驚險刺激回戰,或許他將稱霸自己的天下,或許就是敵仇屠刀下的一個俘虜!他說過:他不是一個廢物,是一代英雄,一世豪傑。天下是屬於他的。若將天下分離,除非他死。

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

讓我們共同來期待這讓人意想不到的巔峰對決吧!!!

相關事件

韓寒代筆事件

近日來,韓寒代筆事件被各大媒體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至此同時,也湧現出了一批又一瓶的輿論新聞,從麥田的質疑到方舟子的打假,再從韓寒的2000萬到范冰凍的追加2000萬,可謂是下起來狂風暴雨。

蘇一新 蘇一新

前不久,不知是何緣由,突然蘇一新跳出來在新浪微博上承認說,自己曾經是韓寒的代筆寫手,微博一出,就引來了各方面的強烈熱議。

蘇一新書法作品曝光 字跡娟秀曾經拍出30萬

核心內容:2011年9月1日,作家蘇一新將迎來他26歲的生日。

文藝圈創想之最,蘇一新身為新銳新秀之一。2011年9月1日,作家蘇一新迎來他26歲的生日。其實在8月26日,他便提前慶生,當日他邀到父母和圈內好友無數,加上數百冬粉,一共60多人同樂,排場相當可觀,蘇一新號召力令人感嘆。而這幾天,全國的新迷們,正在用不同的方式為他慶生。蘇一新不是最有天分的一個,卻是最勤奮的一個。除了寫作與唱歌以外,蘇一新也寫得一手好書法。最高紀錄是2003年,蘇一新為天津一家日報社題字慶賀時,寫下“天道酬勤”墨寶拍出約30萬元。其實蘇一新寫得一手好字,是因為他小時候家裡開糖葫蘆店,那個時候蘇一新每天負責寫糖葫蘆牌。字寫得差了,自己覺得丟臉,因此,蘇一新發憤苦練,字就越寫越好了。在慶生會上,有冬粉為蘇一新送上壽字畫,令他開心不已。

蘇一新 蘇一新

新民網:熱點新聞2011.9.20

經典語錄

每一個字都是珍貴的,每一段句子都是富有思想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過去與未來,每一本書都是迷人的風光 。一代又一代人不惜金錢不惜光陰甘心用一生勤奮以求讀出豐富的知識,追求的激情、希望的豪放使人生歷程有春耕有收穫有成功有歡樂 人生易老知識更新,在書的面前人永遠是孩子。

蘇一新話語

1.有時候蘇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懂;有時候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說出來;有時候不是不明白,而是明白了也不知道該怎么做,於是就保持了沉默。

2.永遠太遠,我們都承諾不起。時光變換,若干年後,變了的恐怕不只是容顏。

3.因為清楚地明白得不到我想要的,所以就選擇了放棄;不知道這樣做是對還是錯,那么就讓時間來裁決吧。

3.猶豫使機會一次次地溜走,所以要學會果決,不要計較太多。

4.在第一次選擇堅強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你是否做好了承受一切的準備。因為一旦你選擇了堅強,即使只是假裝的,你也必須一直堅持下去。因為你曾經的堅強會讓人以為即使再大的苦,你也撐得住。

9.“即使我穿過經年,也抹不去時差”。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可以站在地球的同一點上,所以我們之間永遠存在著無法跨越的距離。

10.“沒有過不去的坎”我們所缺少的只是勇氣而已。

11.“不被理解的弱小,只好一直堅強”有時候堅強也是一種無奈。

12.“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永遠不要對別人要求太高,因為沒有誰有義務一定要幫助你。

13.感謝那些給你傷害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成長。

14.在可以牽手的時候要記得珍惜,在需要分手的時候也不要猶豫。要“拿得起,放得下”。

15.最好的辛苦就是別人承認你的付出。

16.我穿過記憶的長河,身子卻是乾的;我路過別人的故事,眼眶裡卻滿含淚水。

17.如果朋友還可以傷害你,說明你還很在乎她的友情;如果敵人還能傷害你,說明你還沒有戰勝他的把握。18.如果連起碼的信任都沒有,還談什麼“知己”“朋友”。

19.對於“朋友”,我要的很簡單,只要坦率真誠。

20.你不知道,其實,我要的只是好朋友。

21.當一件事情自己沒有能力死撐的時候,就要學會放棄,懂得選擇。

22.當一個地方沒有太多的東西值得留戀的時候,那么只有離開。

23.在你的身上我看見了童年的影子,只是我們已然變成了青年。

24.人生本就充滿遺憾,我們所能做的只是把遺憾降到最低。

25.人生有太多無奈,有時候為了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就不得不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做的事情。

26.雖然時光變換了容顏,卻抹不去深藏的記憶。當二十幾歲的我們坐在一起談起十幾歲的往事的時候,感覺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從前,似乎那關於分別的空白的記憶從來不曾存在過。

26.“既然不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相忘於江湖”是一種境界,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

27.一輩子太久,我只許當下。

28.我怎么也學不會你的虛與委蛇。

29.我怎么就習慣不了早睡早起?

30.難道“世故”也會成為一種習慣?

31.我不知道我愛上了你的溫柔還是你的聰慧,抑或是你不假辭色的虛偽。

32.你身上的溫暖蠱惑了我,讓我誤以為那就是愛情。

33.我寧願要你殘忍的冷漠,也好過那虛偽的承諾。

34.如果說重逢是為了另一場忘記,我寧願從未和你相聚。

35.有些距離以為自己可以跨越,實則不然;有些東西只能在記憶里絢爛,在現實中一觸即碎。

36.有人說“拒絕別人靠近,只是害怕別人看見自己的敗絮”,是另一種自卑。

37.有時候喜歡是一種習慣;有時候喜歡是一種寄託。

38.我原以為只要努力,時間空間都不是距離。現在才明白,原來這一切都只是我一個人在賣力演出的木偶戲。

39.我等著有人為我兌現承諾,只是眼看著日期一天天地到來,那人還沒有來,我怕他忘記,又怕他太忙來不及兌現,所以只好一個人勇敢去面對。

40.“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連奢想都不敢有,又怎么會有成功的希望?

41.誰能對誰好,一輩子不變?從來就沒有不老的誓言。

42.既然無力改變,那么只好離開。--------《偶然》

43.失戀的感覺就像心口破了個大洞,怎么填都填不滿。--------《剪刀石頭布》

44.我們是熟悉的陌生人,看似熟悉實則陌生;以為熟悉其實陌生。

45.謝謝你的冷漠,讓我看清了很多。

46.寂寞是一種無法排遣的情緒,那感覺就像:即使有很多人在你周圍喧囂,如果沒有人觸摸到你的靈魂,你仍然會覺得寂寞。

47.真正的寂寞,不是一個人的形單影隻,而是心靈深處的孤寂。

48.寂寞的時候,不要找人陪,因為如果他觸摸不到你的心靈的深處,你仍然會覺得寂寞。

49.因為愛,所以願意成全。

50.故事寫在紙上總有一個結局,故事寫在心裡是無人知道的結局。

個人訪談

記者:一種新的文學形式——網路文學——正在興起。出版界也出版了大量網路文學的書籍。就你了解,網路文學有什麼特點?

蘇一新:我一向不認同網路文學的概念。按照承載媒質的不同來區別文學的性質是非常外在的。文學從來只有一個,不能因為它到網際網路上了,就可以這樣或者那樣。如今所說的網路文學的所謂的特徵,與其說是自由,不如說是隨意。某些戴著網路文學帽子的作品,其實只是作文,或者前一段時間流行過的“青春美文”,距離文學還很遠。他們的熱鬧,一個原因是和出版界有關係,第二個是和好的作者上網比較少有關。很多網路作家並不認同網路作家這個頭銜,證明他們頭腦是清楚的,他們知道他們和作家之間的區別在哪裡,他們稱自己是網路寫手,他們是在網路里生活,而不是在發展文學本身,這是質的差別,不能混淆。而有的人是作家,雖然他可能在地上沒有發表過任何東西,但是他是以文學為目的的,就是說是具有文學專業精神的。而網路寫手關注的不是文學,而是自由表達所帶來的快感。

記者:網路文學是否會對傳統文學形式產生影響。這種影響來自哪幾個方面,是積極還是消極?

蘇一新:在中國網際網路上,這些文學作品相對而言限制要少一些,它的題材和語言禁忌也比較少一些,但這是歷史階段性的東西,將來這種優勢會越來越弱。如果這種限制之間的差別消失了,文學還是文學,也只是文學。說有個網路文學是可笑的,外行的。但是就如今中國網際網路上的情況來說,某些有才華的年輕作者的出現,給傳統文學形式帶來了一些良好的發展因素,比如一些大膽的實驗性的成分,有了獲得反饋的可能,這對文學來說是一種進步。

記者:網路文學自身的局限及其前景,對網路文學的界定。

蘇一新:文學是獨立的事業,在任何媒質上都是一樣的。網際網路上刊登的文學作品所具有的局限和它的前景與地上的文學也是一樣的,並不是獨立發展的東西,而是完全同步的。網路文字,而不是網路文學,它們的局限和發表這些言論的作者或者網友的個人文學修養有關係。有的網友有文學熱情,但文學修養明顯不足,他們的作品量很大,知名度也很高,但他的知名度是怎樣的呢?很多網友說,這個人呢,名氣是有的,但寫得比較業餘。這就是實際的情況。但網路不同於傳統媒質之處是在於它的開放性,任何人都有從事文學寫作的權利,也都有被別人閱讀的可能,還有傳播的速度之快、範圍之廣、相互交流的即時性等等,都是傳統媒質所遠遠不及的。如果我們看待所謂的網路文學,用文學標準衡量就可以了,決不能因為它的媒質變了就降低標準。

記者:您本人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網路文學的?為什麼會選擇放棄書畫藝術而從事文學?

蘇一新:接觸網路文學還是比較早的,之前就看明曉溪的《會有天使替我去愛你》,後來在新浪原創文學下投稿。由於我長期處身與自由文學創作,慢慢的在實踐中成就了我的職業追求,在社會中摸索學習,使得我大開眼界,但這只是我的一個職業理想。選擇網路文學意味著我的文學之路將會從此開始,因為我非常看好原創文學產業。

記者:從中國的網路文學發展來看,我們注意到網路文學開始有些不同尋常,比如在各個領域比較頻繁地發聲,而且在比較努力地爭取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趨勢?

蘇一新:如今網路文學已經是網路上的主流了。你知道嗎?每天在百度最受關注的50個關鍵字中,其中總有六七個是起點中文網上的熱門書。“起點中文網”本身也是百度上熱搜的一個關鍵字。網上最熱門的50本書中,40多本都是起點中文網上的。我們已經做成了網路上的主流,但是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之間還有一個巨大的代溝。我認為不應該有這個代溝。文學應該有謙卑的姿態和寬容的內心,我們應該主動接受主流文學界的評判,我們願意把想像力豐富的類型化文學向主流文學界推介,我們想努力消弭掉這種網上和網下的斷裂,形成文學整體的統一。

記者:對網路文學的評價有些呈兩極化,一些評論家對網路文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是仍然有很多評論家和作家對網路文學不“感冒”,你對自己一個比較中肯的評價是什麼?

蘇一新:我想說網路文學是一座金礦,只要你耐心在其中尋找,總能找到超乎你想像的東西。

文化

蘇一新 蘇一新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反映,活動的記錄,歷史的積沉,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願望,是人們的高級精神生活。是人們認識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論,是人們對倫理、道德和秩序的認定與遵循,是人們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與準則。思想和理論是文化的核心、靈魂,沒有思想和理論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有一種思想和理論,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現實,理想是嚮往,願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須做到

1.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2.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易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3.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學習文化、文化水平。

文學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藉助各種修辭以及表現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或者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古詩多四言,如《詩經》,東漢魏晉以後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體和近體之分,"五四"有了新詩。

蘇一新 蘇一新
蘇一新書畫 蘇一新書畫

中國有文字以來,書法便受到重視。漢末魏晉時出現了以藝術教育為主的諸侯貴族學校,書畫藝術成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對書法藝術的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隋唐之後,開科取士,選賢用能,考試考察內容主要是身(形體)言(語言表達)書(書法)判(推理)四大項。而且唐代的皇帝大都注重書法,這不僅推動了書法藝術創作,還為書法人才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入仕升遷之途。宋元以後,書家輩出,碑帖眾多,一般的人也有條件研讀古人書法,要讀書作官,就必須先練出一筆好字。漸漸“館閣體”風行,書法得到了極大的普及。但在這一時期,書法的實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超過其藝術性。中國的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中起源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從當前所能見到的資料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表現力很強的繪畫問世了。比如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就繪有互相追逐的魚、奔跑跳躍的鹿,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有一定的藝術意境。這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的先人,遠在原始社會就已具有相當高的審美意趣和高超的藝術創作才能。

國畫(宣畫):即用顏料在宣紙、宣絹上的繪畫,是東方藝術的主要形式(薛宣林定性)。 國畫

蘇一新作品 蘇一新作品

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捲軸畫。近現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依照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趨向及因此而產生的藝術手法而創作。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製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由於書畫同源,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強調骨法用筆、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展。

蘇一新 蘇一新

中國畫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礎;文與畫在當初,無歧異,本是一個意思。.我國夙有書畫同源之說,有人認為伏羲畫卦、蒼頡造字,是為書畫之先河。文字與畫圖初無歧異之分。

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岩畫和彩陶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由穩定統一到分裂的急劇變化,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撞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同時對繪畫自覺地進行理論上的把握,並提出品評標準。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 ,宗教畫達到了頂峰,並出現了世俗化傾向;人物畫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並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後世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流則走向因襲模仿 ,距離時代和生活愈去愈遠。

蘇一新國畫 蘇一新國畫

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後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以及繼承民族繪畫傳統的文化環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新的局面。中國畫自古就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科,其師承傳授,都依老師的專長按科進行。元代以後,人物畫衰落,山水花鳥興盛。

20世紀引人西方寫實主義,強調藝術的社會宣傳功能,重視人物畫。1949年以後,新國畫提倡為政治服務.提倡通俗的連環畫、年畫和宣傳畫,山水花鳥畫因為“不能為革命服務”而受到冷遇。1955年,中央美院華東分院(浙美)彩墨畫科升格為系,正式提出以人物畫為主,以寫生為主,以工筆為主”的教學方針。1957年,潘天壽任副院長,1958年,他和吳茀之等提出並實行分科教學,對“三個為主”的教育方針作了修正。這意味著重視了山水花鳥,重視了中國畫傳統特別是宋元明清傳統――這個傳統主要是由山水花鳥畫體現的。在教學上,則意味著要配備和發揮傳統派教師的作用:潘天壽、吳蕘之、顧坤伯、諸樂三、潘韻、陸儼少(兼課)陸抑非、俞子才(兼課)、李長白(兼課)等,都是山水、花鳥畫家。

蘇一新 蘇一新

通過作者的創作活動產生的具有文學、藝術或科學性質而以一定物質形式表現出來的一切智力成果。根據大多數國家的著作權法(見著作權)和主要國際著作權公約的規定,可以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包括小說、詩詞、散文、論文、速記記錄、數字遊戲等文字作品;講課、演說、布道等口語作品;配詞或未配詞的音樂作品;戲劇或音樂戲劇作品;啞劇和舞蹈藝術作品、繪畫、書法、版畫、雕塑、雕刻等美術作品;實用美術作品;建築藝術作品;攝影藝術作品;電影作品;與地理、地形、建築 、科學技術有關的示意圖 、地圖、 設計圖、草圖和立體作品。

獲獎記錄

“新概念”全國作文大賽優秀獎

“華夏杯”全國作文賽二等獎

第五屆“春蕾杯”全國徵文大賽二等獎

2012年中國微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提名

2013華語流行音樂排行榜特別貢獻獎

音樂作品

單曲
歌曲名稱(歌曲說明)發行時間
孤獨的人 (我就是我) 2010-06-06
有沒有一首歌 (周傳雄) 2009
朋友別哭 (呂方) 2003
暗香 (沙寶亮) 200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