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倖

薄倖

這首懷人之作,可能是通過對男女戀情的吟詠,別有寄託。上片追憶前歡,抒寫當初相遇時的情景。下片寫別後相思之苦。全詞鋪敘詳盡,情致委曲。在北宋慢詞藝術上有較高成就。 幾回憑雙燕,丁寧深意,往來卻恨重簾礙。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追敘前歡,下闋言紫燕西來,已寄書多阻,姑借酒以消磨永晝。乃酒消睡醒,仍日未西沉,清晝悠悠,遣愁無計,極寫其無聊之思。張文潛《東山詞集序》:樂府妙絕一世,盛麗如游金、張之堂,妖冶如攬嬙、施之祛。

基本信息

內容

薄倖 宋·賀鑄

淡妝多態,更的的、頻回眄睞(miǎn lài )。 便認得琴心先許,欲綰合歡雙帶。記畫堂、風月逢迎,輕顰淺笑嬌無奈。向睡鴨爐邊,翔鴛屏里,羞把香羅暗解。

自過了燒燈後,都不見踏青挑菜。 幾回憑雙燕,丁寧深意,往來卻恨重簾礙。約何時再,正春濃酒困,人閒晝永無聊賴。厭厭睡起,猶有花梢日在。

基本資料

薄倖

詞牌名

代表作·宋·賀鑄

淡妝多態。

更的的,頻回眄睞。

便認得、琴心相許,與寫宜男雙帶。

記畫堂、斜月朦朧,輕顰微笑嬌無奈。

便翡翠屏開,芙蓉帳掩,與把香羅偷解。

自過了收燈後,都不見、踏青挑菜。

幾回憑雙燕,丁寧深意,往來翻恨重簾礙。

約何時再。

正春濃酒暖,人閒晝永無聊賴。

厭厭睡起,猶有花梢日在。

詞牌名: 薄倖

格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仄△平韻▲仄韻)

作者簡介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原文

作者:呂渭老(宋)

青樓春晚,晝寂寂、梳勻又懶。乍聽得、鴉啼鶯弄,惹起新愁無限。記年時、偷擲春心,花前隔霧遙相見。便角枕題詩,寶釵貰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迴廊下,攜手處、花明月滿。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閒對芭蕉展。卻誰拘管?盡無言閒品秦箏,淚滿參差雁。腰肢漸小,心與楊花共遠。

注釋

①的的:明媚貌。

②眄睞:顧盼。綰:繫結。

③睡鴨爐:形如睡鴨的香爐。

④翔鴛屏:畫有雙飛的鴛鴦的屏風。自過了燒燈後,都不見踏青挑菜。

⑤燒燈:元宵燃燈。

⑥挑菜:古代風俗,農曆二月初二日為挑菜節。

⑦琴心:以琴聲達意。

譯文

她素妝顏容,卻更風情無限。那雙明如秋波般的眼神,又頻頻向我傳情。從她的琴聲中我聽出了一片情意,知道她對我心動,想要和我結上共結連理。記得那次來到畫堂,和風明月知我心意。她深情地微皺蛾眉,淺露笑靨,那嬌柔可人的情態,真讓人無法忘懷。我們雙雙來到睡鴨形的香爐旁,屏風上畫著雙宿雙飛的鴛鴦。在這情意綿綿的帷帳里,她嬌羞地偷偷解開羅裳。自從那次相聚之後,我再也沒見到她的倩影。元宵燈節,踏青的女子中,我苦苦尋覓,卻找不到她。我多少次要請雙燕傳信,囑咐它們送去我的一片相思。然而來來往往卻封鎖訊息,因有簾幕一層又一層,我的心潮無法平靜。不知何時再次相約歡會,重圓一場春夢。但如今是雖是酒暖春濃,我卻一個人孤單寂寞,只恨這春日太長。

賞析

本詞屬閨怨類,寫一個偷擲春心的少女對遠方戀人的懷念。前人稱呂濱老的詞婉媚深窈,可與周邦彥和柳永相比美。詞的上片,寫一個深居閨閣的青年女子,在春日寂靜的青樓上,回憶當年與情人相聚歡娛的情景。詞的下片,著重表現了青年女子對戀人的思念。以楊花作譬,可謂是體會入微,獨具匠心。尾句借楊花飄逝以寫少女愁緒之悠遠與渺茫,情深句秀,深得詞家結句之法。楊花亦為晚春之典型物象,與開頭的春晚照應,使全詞結構甚為嚴謹。小窗閒對芭蕉展一句用襯托之法,謂芭蕉之心可以悠閒自由地伸展,而少女的心卻不得伸展,故云卻誰拘管。古詩文中多以芭蕉、丁香打結喻愁情鬱結狀,本詞反其意而用之。尾句借楊花飄逝以寫少女愁緒之悠遠與渺茫,情深句秀,深得詞家結句之法。楊花亦為晚春之典型物象,與開頭的春晚照應,使全詞結構甚為嚴謹。語言秀婉媚麗,情致幽怨纏綿,為寫男女戀情的上作。

集評

李攀龍《草堂詩餘雋》:凡閨情之詞,淡而不厭,哀而不傷,此作當之。

周濟《宋四家詞選》:耆卿於寫景中見情,故淡遠。方回於言情中布景,故穠至。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追敘前歡,下闋言紫燕西來,已寄書多阻,姑借酒以消磨永晝。乃酒消睡醒,仍日未西沉,清晝悠悠,遣愁無計,極寫其無聊之思。原題云:《憶故人》,知其眷戀之深,調用《薄倖》,殆其自謂耶?

張文潛《東山詞集序》:樂府妙絕一世,盛麗如游金、張之堂,妖冶如攬嬙、施之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