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綜

蕭綜

蕭贊(502或501-531年),一作蕭纘,字德文,小字緣覺,原名蕭綜,字世謙, 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南朝齊宗室、南北朝時期諸侯王。南齊東昏侯蕭寶卷遺腹子,梁武帝蕭衍次子。 蕭贊的母親吳淑媛本是蕭寶卷的宮人,蕭寶卷被殺死後,在有孕的情況下得幸於蕭衍。蕭衍起初不知道蕭贊是蕭寶卷之子,還封其為豫章王,蕭贊後來得知自己身份,又因遭到蕭衍諸子排斥和猜忌,遂於525年流亡北魏。 北魏朝廷給予蕭贊很高的禮遇,封他為司空、高平郡公、丹陽王,娶北魏孝莊帝的姐姐壽陽長公主。在北魏末期的政治動亂中,蕭贊遭到驅逐,出家為僧,在逃亡中病歿於陽平,終年30歲(一說31歲或49歲)。 531年(普泰元年),以王爵禮儀與壽陽長公主合葬於嵩山。元象初年,梁朝人將蕭贊的屍骨盜回,梁武帝仍然視他為自己的兒子,把蕭贊的屍骨合葬於自己的陵墓旁。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遺腹之子

蕭贊的母親吳氏,本來是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的宮人,在蕭寶卷被殺死後得幸於蕭衍,立為淑媛,當時吳淑媛已經懷有身孕,但卻隱瞞了這一事實。七個月後出生,取名為蕭綜,蕭衍並不知道蕭綜的身份,還在504年(天監三年)封蕭綜為豫章王。此後,蕭綜的官職如同梁武帝的其他皇子一樣步步擢升。吳淑媛失寵後,將真相告訴了兒子(一說蕭綜長到十四五歲的時候,經常夢見一個肥壯少年提著自己的腦袋看著他,於是問母親為何自己會作這樣的怪夢,吳淑媛詢問他夢中所見少年的樣貌,覺得很象蕭寶卷,就把當年自己懷孕七月而生及宮中的流言告訴了他 )。蕭綜知道後,秘密地建立齊朝的七廟,又微服拜謁齊明帝的陵墓。然而,蕭綜無法確信自己真的是蕭寶卷的兒子。為了核實此事,他暗地裡挖開蕭寶卷的墳墓,取出遺骨,割破手臂,將血滴到遺骨上,血滲入了骨骸。後來他又殺死自己的一個兒子,也用同樣的方法加以檢驗。自此,蕭綜確信自己是蕭寶卷的遺腹子,他白天談笑風生跟平常一樣,夜晚則號哭不止;為了磨礪自己的意志,他在一間屋內的地上灑滿沙子,一整天光著腳在沙子上行走,以至腳下生有厚厚的老繭,如此便能日行三百里。蕭衍的其他兒子對蕭綜甚為猜忌和排擠,但是蕭衍對蕭綜卻十分寵愛。

出奔北魏

蕭綜長大後,有才華,擅長寫文章。 523年(普通四年),蕭綜轉任改任使持節、都督南兗、兗、青、徐、冀五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次年又被封為鎮北將軍。在刺史任上,他勤於政務,但除了自己的幾個親信,他很少接見賓客,審理案件時總是隔著帘子聽聞而後斷決,外出時就在自己的車上掛上布帷,特別不喜歡被別人看見他的面孔。

蕭綜得知叔父蕭寶夤在北魏,便派人與其暗中聯絡。525年(普通六年),梁武帝北伐,北魏彭城守將元法僧舉城降梁。梁武帝下令蕭綜都督眾軍,鎮守彭城,後來又命令蕭綜退軍。蕭綜認為南歸後再無機會與蕭寶夤相見,遂於7月12日(六月庚辰)率親信芮文寵、梁話,連夜逃到北魏臨淮王元彧(《南史》作安豐王元延明)的軍營中。 到北魏後,他把名字改成蕭贊,字德文。(註:贊的繁體字是言字旁。梁武帝的兒子名字都是絞絲旁,而東昏侯太子名蕭誦,蕭贊改名是為了刻意表明這一身份。) 蕭衍了解到真相之後,盛怒之下廢吳淑媛為庶人,將她毒死,並除去蕭贊的宗室屬籍,改易蕭贊的兒子蕭直的姓氏為悖,但不到十天又恢復其蕭氏宗籍,並封蕭直為永新侯。 後來蕭衍心軟,下詔恢復吳淑媛的封號,給她加了諡號敬,讓蕭直主持她的喪事。

潦倒而終

蕭贊到了洛陽,拜見了北魏孝明帝元詡,回到館舍便為他的生父東昏侯舉哀,並服喪三年。北魏的太后和高官貴族都紛紛到館憑弔慰問,北魏朝廷對他也賞賜甚厚,封他為高平郡公、丹陽王。

蕭贊之叔蕭寶夤一直心懷異志,在527年(孝昌三年)冬舉兵謀反。蕭贊十分恐懼,想要逃往白鹿山,被看管橋的官吏抓起來送去洛陽。群臣認為蕭贊與蕭寶夤謀反不相干,就赦免了他。 528年(永安元年),蕭贊先後升任司徒、太尉,娶了北魏孝莊帝的姐姐壽陽長公主。 隨後又擔任都督齊濟西兗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齊州刺史。

此時,北魏爆發了“河陰之變”,國內大亂,爾朱榮趁機奪權。530年(永安三年),齊州人趙洛周據城叛亂,驅逐刺史蕭贊。壽陽長公主被抓到京城,權臣爾朱世隆想要污辱她,公主不從,慘遭殺害。蕭贊被驅逐後,出家為僧,先後逃往長白山、白鹿山。到陽平,病歿,終年30歲(《魏書》作31歲,《梁書》作49歲,據蕭寶卷死亡時間推斷為30歲)。

531年(普泰元年)末,北魏節閔帝元恭下詔,將蕭贊的靈柩迎回洛陽,以王爵禮儀與壽陽長公主合葬在嵩山。元象初年,梁朝人從北魏盜掘了蕭贊的遺骨,梁武帝仍然視其為兒子,把他附葬在自己陵墓旁邊。

歷史評價

《梁書》:“悖逆猖狂,自致夷滅,宜矣。”

《南史》:“①有才學,善屬文。”“②綜處秦政之疑,懷負尺之志,肆行狂悖,卒致奔亡。”

《魏書》:“蕭贊臨邊脫身,晚去仇賊,寵祿頓臻,顛沛鏇至,信吉凶之相倚也。”

元詡:“體運知機,欲歸有道。”

王夫之:“凶忍而疑。”

個人作品

蕭贊作品今存《聽鐘鳴》、《悲落葉》兩首,《梁書》及《藝文類聚》均有記載,但版本有差異。

《梁書》上說這兩首詩作於北魏, 但從“二十有餘年,淹留在京域”的句子來看,這兩首詩的寫作地點應當在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因為蕭贊(蕭綜)二十三歲投奔北魏,在北魏都城洛陽僅生活了七八年光景。 詩作抒發了蕭贊(蕭綜)鬱郁不得志的苦悶心情。

聽鐘鳴

聽鐘鳴,當知在帝城。參差定難數,歷亂百愁生。去聲懸窈窕,來響急徘徊。誰憐傳漏子,辛苦建章台。

聽鐘鳴,聽聽非一所。懷瑾握瑜空擲去,攀松折桂誰相許?昔朋舊愛各東西,譬如落葉不更齊。漂漂孤雁何所棲,依依別鶴夜半啼。

聽鐘鳴,聽此何窮極?二十有餘年,淹留在京域。窺明鏡,罷容色,雲悲海思徒掩抑。

悲落葉

悲落葉,連翩下重疊。落且飛,縱橫去不歸。

悲落葉,落葉悲。人生譬如此,零落不可持。

悲落葉,落葉何時還?夙昔共根本,無復一相關。

家族成員

父親:蕭衍 字叔達(梁武帝,蘭陵蕭氏)

生父:蕭寶卷 字智藏(齊帝,蘭陵蕭氏)

母親:吳景暉(淑媛,吳郡吳氏)

兄長:庶人蕭誦

昭明太子蕭統

弟弟:梁簡文帝蕭綱

南康簡王蕭績

廬陵威王蕭續

邵陵攜王蕭綸

梁元帝蕭繹

武陵王蕭紀

妻子:袁氏、北魏壽陽公主元莒犂

子女:永新侯蕭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