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長江大橋

蕪湖長江大橋

蕪湖長江大橋是國家"九五"重點交通項目,它於1997年3月22日正式開工,2000年9月建成通車。蕪湖長江大橋橋型為公鐵兩用鋼桁梁斜拉橋,鐵路為I級,雙線;公路為4車道,車行道寬18米,兩側人行道各寬1.5米。公路在上層,鐵路在下層。鐵路橋長10616米,公路橋長6078米,其中跨江橋長2193.7米。

基本信息

概述

蕪湖長江大橋蕪湖長江大橋

蕪湖長江大橋是國家"九五"重點交通項目,它於1997年3月22日正式開工,2000年9月建成通車。 蕪湖長江大橋橋型為公鐵兩用鋼桁梁斜拉橋,鐵路為I級,雙線;公路為4車道,車行道寬18米,兩側人行道各寬1.5米。公路在上層,鐵路在下層。鐵路橋長10616米,公路橋長6078米,其中跨江橋長2193.7米。
大橋主跨312米,像如此大跨度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在中國是第一座,在亞洲是第一座,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數,名列前茅的。大橋公路接線長23.23公里,其南岸7.35公里,北岸15.88公里。

建築特色

蕪湖長江大橋的位置在鏡湖區的蕪湖市東方醫院附近。

蕪湖長江大橋是國家"九五"重點工程,是我國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斜拉橋。全橋正橋鋼樑為14孔5跨連續梁、跨長江橋長2193米,主橋為矮塔斜拉橋,主跨為312米,該橋運用國產新材料14MnNbq和整體節點技術,集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於一體。

1998年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中標承攬了該工程90%以上的鋼樑製造任務。在生產製造中,針對其製造難點:

(1)大橋鋼樑採用了整體節點構造,突破了鐵路鋼桁梁桿件不能進行橫向對接的舊框框,對接焊縫和受拉開坡口角焊縫三區-30℃卻貝V衝擊功要求不低於48J,增加了焊接難度;

(2)整體節點弦桿面大,板厚,四條主焊縫使用了深坡口焊縫,有的局部要求熔透,因而焊接變形的控制和矯正難度大;

(3)整體節點連線關係複雜,加上桿件大,高強度螺栓連線孔群的孔位精度難以保證;

(4)主桁腹桿與弦桿的連線採用向節點板間插入的方法連線,要保證插入間隙滿足安裝要求,對節點板間距和腹桿幾何精度提出了較高要求,從而給製造增加了難度;

(5)斜拉跨錨箱結構形式複雜,熔透焊縫多,空間連線關係複雜,製造精度不易保證。為能真正體現設計思想,實現創跨世紀精品工程的目標,

該公司瞄準當今世界造橋的最先進技術,以"優質、高效"為宗旨,積極組織科技人員和造橋工人,圍繞高強、整體、大跨、新結構,加大科技攻關力度。研製並採用了:
(1)鐵路橋樑外露邊緣精密切割技術;

(2)國產14MnNbq新鋼種焊接新技術;

(3)厚板焊接整體節點製造技術;

(4)厚板深坡口焊接桿件預變形工藝;

(5)橋樑桿件孔群定位測量技術;

(6)整體節點弦桿採用平台劃線整體覆蓋式鑽孔模具鑽孔工藝;

(7)剪力釘組焊及控制變形技術;

(8)大型複雜桿件--整體節點弦桿空中翻身技術;

(9)箱型桿件防腐膩封技術;

(10)大型複雜錨箱件製造工藝;

(11)斜拉橋主跨六部分廠內超長試裝技術;

(12)熱風幕控溫技術。新工藝、新技術,保證了工地的順利架設,製造精度之高、質量之優,受到建設單位及架設單位的高度讚賞。

獎項

刷新中國建橋記錄的14項成果中有:大橋採用大跨度連續鋼桁梁斜拉橋式,首開中國公鐵兩用斜拉橋之先河,主跨312米,居國內公鐵兩用橋之最,建橋中採用低塔斜拉公鐵橋,也是世界上首創;該橋為滿足高速鐵路運輸,其荷載設計為中國公鐵橋最大,鐵路橋與公路橋荷載比為6:1,創國內公鐵兩用橋荷載比差之最;正橋鋼樑首次採用中國最新研製的低碳中強鋼——14錳鈮鋼,其屈服強度高於日本、德國同類橋樑,新鋼種的開發利用,完善了中國橋樑鋼系列;該橋水上基礎施工中首次採用3米大孔徑鑽孔樁,成功攻克深水、動水、厚沙層鑽孔難關,其孔徑樁深創中國之最。

在大橋1年8個月的生產中,公司不僅創下月產鋼樑3696噸的歷史紀錄,而且於2000年4月10日提前5天保質保量地完成全部契約任務,並於2000年5月2日實現大橋零誤差合龍,創下我國建橋史上的新紀錄,同時被橋樑專家譽為我國建橋史上又一里程碑。近日,蕪湖長江大橋被評為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評價

蕪湖長江大橋蕪湖長江大橋
大橋全部工程總投資46億元,蕪湖大橋稱‘世紀大橋’;一是指它是中國本世紀工程量最大的大橋;混凝土用量57萬立方米,結構用鋼量11萬噸,其工程量超過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的總和,主橋公路鐵路累計全長21華里。二是指蕪湖長江大橋科技含量更高,集中國本世紀橋樑科技的大成,其技術領先地位將保持10年以上,同時又是21世紀我國橋樑建設的新起點。蕪湖長江大橋以其大規模,新技術和一流的質量,成為中國橋樑史上繼武漢南京九江長江大橋之後的第四座里程碑,它無愧於世紀橋樑標誌性工程的稱號。蕪湖長江大橋一個將近一個世紀的夢,終於夢想成真了。

建設成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對蕪湖長江大橋的建成作了重要批示。他說:蕪湖長江大橋的建成,使我國橋樑建設水平跨上了一個新台階,對安徽和華東地區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希望全體參建職工再接再厲,再創鐵路建設新成績。
蕪湖長江大橋是國家“九五”重點工程,是本世紀末我國在長江上修建的最後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也是我國第一座公、鐵兩用斜拉橋。鐵路橋長10624.4米,公路橋長6078.4米,工程量浩大,相當於武漢、南京兩座長江大橋的總和;在設計製造施工方面,採用了十幾項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科技含量在我國已建成的橋樑中是最高的。
根據深化改革的要求和國家計委的批覆,蕪湖長江大橋由鐵道部安徽省合資建設,鐵道部出資70%,安徽省出資30%,由部、省分別授權的企業共同組建項目法人———蕪湖長江大橋有限責任公司,全過程地負責蕪湖長江大橋的資金籌措、工程建設生產經營償還債務和資產的保值增值。正是主要得益於這種新體制和新體制帶來的威力,蕪湖長江大橋有限責任公司在控制投資、控制工期、控制質量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國家批准的工程總概算為30億元,通過嚴格管理節約投資兩億多元;國家批准的計畫工期為48個月,實際只用了42個月就建成通車;經初步驗收,工程的合格率為100%,優良率達98.2%,質量總評為優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