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傳本

武鋼礦業公司大冶鐵礦同一崗位、同一師承出了三代勞模:師傅蔡傳本、徒弟方國俊和方國俊的徒弟駱軍祥。他們不僅以選礦人特有的“堅硬、堅韌、堅毅”銅鐵精神,傳遞著勞模接力棒,而且演繹了師徒三代“球磨”情。
蔡傳本與共和國同齡。1966年來到大冶鐵礦選礦車間,當了一名砂泵工。1970年,他自願到球磨崗位,一直乾到1999年退休。那時,選礦的年處理原礦量最高達到505萬噸,原生礦性質好,品位高,球磨吃的都是“精糧”,現場8個系統的球磨同時“歡呼”,日產萬噸鐵精礦的記錄經常被打破。
為多磨礦、磨好礦,蔡傳本掌握了一套“看、聽、摸”與“三勤”相結合的操作法。同樣是一檯球磨,一般要3-4個人來維護,但蔡傳本一個人主動承包了1-7#球磨包括2條皮帶、1台分級機、1台油泵、6台擺式機等全部設備,光是潤滑點就有50多個。在他的精心維護下,1-7#球磨一直都是球磨的示範崗,每年比計畫多磨礦5000噸以上,多創效達10萬元。蔡傳本先後8次榮獲礦、武鋼標兵,多次被評為礦優秀黨員,1998年榮獲黃石市勞動模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