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縊管蚜

在綠萍上越冬的,氣溫14℃時開始繁殖,出現有翅蚜後遷到水生蔬菜上。 (1)水生蔬菜要成片種植,避免插花栽植。 (2)及時清除田間綠萍、浮萍等水生植物,以減少蟲口數量。

學名

Rhopalosiphum nymphaeae(Linnaeus),屬同翅目蚜科。分布在全國各地產蓮區。

寄主

蓮藕、慈菇、菱角、芋、綠萍等。

為害特點

主要為害浮葉、嫩葉、立葉、葉梗、花薹、花瓣等,致葉片發黃,生長不良。影響慈菇地下莖生長,降低產量和質量。

形態特徵

成蚜具6個形態型。無翅胎生雌蚜、有翅胎生雌蚜常見。無翅胎生雌蚜體長2.5mm,寬1.6mm,卵圓形,褐色至褐綠色或深褐色,額瘤不明顯,被薄蠟粉,胸腹背面具小圓圈聯成的網紋,腹管長筒形,中部、頂部縊縮,端部膨大;腹管長於觸角第3節,尾片具4~5根長曲毛;腹部2~6節有緣瘤。有翅胎生雌蚜體長2.3mm,寬1.0mm,體背全骨化,長卵形;觸角、頭、胸黑色,腹部褐綠色至深褐色;額瘤不明顯,腹部2~6節有緣瘤,腹管長筒形,長於觸角第3節,尾片錐形。卵長0.55~0.71mm,長卵圓形,寬0.3~0.39mm,黑色。若蚜4齡,體形與無翅胎生雌蚜相似,但體小。

生活習性

江蘇年生27~29代,以卵在桃、李、杏、梅、櫻桃等核果類枝條葉芽,樹皮下越冬;浙江以若蚜在李、梅等薔薇科李屬果樹上越冬,北緯30度以南冬季溫暖地區以無翅胎生雌蚜和若蚜在綠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上越冬,營孤雌生殖,屬半周期生活型。以卵越冬的翌年3月,日均溫穩定在12℃時孵化,在桃樹上繁殖4、5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產生有翅蚜遷飛到蓮藕、慈菇、芡實、香蒲、綠萍、浮萍、眼子菜等水生植物上,繁殖25代,直到10月中下旬產生有翅雌性母蚜,遷回越冬寄主上,雌性蚜交尾產卵,氣溫高的年份或地區可持續到翌年3月。以成、若蚜在李屬果樹上越冬的,待桃、梅開花時開始繁殖,5月中下旬產生有翅蚜遷往水生蔬菜繼續繁殖為害。在綠萍上越冬的,氣溫14℃時開始繁殖,出現有翅蚜後遷到水生蔬菜上。在綠萍、蓮藕、慈菇混生田,早春蚜蟲發生早、數量多,春、夏慈菇混栽的為害重,單獨栽植慈菇田或純夏慈菇區發生遲,為害輕。

防治方法

(1)水生蔬菜要成片種植,避免插花栽植。
(2)及時清除田間綠萍、浮萍等水生植物,以減少蟲口數量。
(3)保護瓢蟲、蚜繭蜂、食蚜蠅、草蛉、食蚜盲蝽等食蚜天敵。此外有一種蚜黴菌,氣溫23℃寄生率高達74.6%~87.9%應注意利用。
(4)8月下旬至9月中旬隔5天查1次,當半數葉片出現皺縮,有蚜株率達15%~20%,每株有蚜1000頭時,應馬上防治。及時噴灑1%苦參鹼醇溶液600~800倍液或0.5%藜蘆鹼醇溶液5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10000倍液。每667平方米噴對好的藥液55L。水生蔬菜禁止使用菊酯類農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