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布克

1891—1973),加拿大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前總書記、主席。 1911年,布克參加籌建多倫多市的工人報刊。 布克自1922年起,多年擔任加拿大工會教育同盟的書記。

移民

蒂姆·布克(Tim Buck 1891—1973),加拿大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前總書記、主席。他和德國的恩斯特·台爾曼、法國的莫里斯·多列士、義大利的帕爾米羅·陶里亞蒂、英國的哈里·波利特和美國的厄爾·白勞德一起構成了史達林的共產國際在西方的骨幹力量。
布克於1891年1月6日出生在英國英格蘭的貝克爾斯。父親靠作零工,撫養8個子女,家境貧困。布克12歲即開始在工廠作學徒工,後成為一名熟練的機械技工。他15歲參加英國的混合機械工人工會,第一次接觸工會的理論和實踐。他聽過英國獨立工黨領袖之一凱爾·哈第的演說。哈第關於消滅剝削和消除社會不平等現象的政治主張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學徒滿師之後,布克在英國找不到工作,於是在1910年19歲時移居加拿大,在多倫多市一家美國人開辦的生產農業機器的工廠當機工,同時進夜校以提高文化教育程度。當時,英國和美國的許多工會組織都在加拿大設有分會。布克參加了英國混合機械工人工會多倫多分會,成為它的積極成員。1911年,布克參加籌建多倫多市的工人報刊。1912年,刊物得以正式發行,取名為《產業的旗幟》。這一年, 多倫多市議會舉行選舉, 該市工人推舉了兩名工人候選人參加競選。布克積極投入了這一活動。
1913年,加拿大因經濟危機造成大批工人失業。布克只得移居美國尋找工作,先後在底特律、拉波特等城市做工。他在底特律首次接觸到世界產業工人同盟。在美國逗留期間,他結識了威廉·澤布朗·福斯特,開始閱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

罷工

1917年初,布克返回加拿大, 立即投身罷工運動。那一年,布克領導了加拿大國防工廠工人大罷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社會黨內部發生分化,其左翼脫離社會黨,分別成立了以約翰·里德為首的“美國共產主義勞工黨”和以查爾斯·魯登堡為首的“美國共產黨”。加拿大的多倫多市也有了這兩個黨的支部。布克參加了美國共產黨的支部。根據共產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提出“團結分散的共產主義力量, 建立統一的共產黨”的任務,共產國際泛美委員會指示:分屬上述兩個美國黨的加拿大支部必須合併,建立一個統一的加拿大共產黨組織。1921年6月,全加拿大650名黨員的22名代表,(其中包括一位共產國際的代表C·哈里森),在安大略省奎爾夫市郊秘密舉行了一次代表會議,宣告“統一的加拿大共產黨”的正式建立。布克出席了這次會議,當選為中央委員和執行委員會委員(總書記是威廉·莫里亞蒂)。新成立的黨處於非法狀態。布克認為,必須密切各地黨組織之間的聯繫,在勞動民眾中進行宣傳,擴大黨的影響。他離開多倫多,到外地去進行聯絡。
1921年6、7月間,共產國際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強調開展公開活動,要求各國黨深入到民眾中去開展工作,為此向各國黨發出了“到民眾中去”的號召。加共於1922年2月22日至23日召開有6省代表出席的大會,成立合法的共產黨——加拿大工人黨(1924年改為加拿大共產黨),選出26名中央委員,其中9名為執行委員會委員。布克當選為中央委員和執行委員會委員。
布克自1922年起,多年擔任加拿大工會教育同盟的書記。這時,北美工團主義力量正在1911年至1921年發展到最高峰。深受工團主義影響的世界產業工人聯合會,在美國許多城市和加拿大好幾個城市都設有分會。工團主義者認為工人不必參加政治鬥爭,只要進行經濟鬥爭,並不斷地使用罷工的手段就可以達到工人解放的目的。工團主義者號召工人脫離行業工會,參加他們的產業工人聯合會。共產國際在1921年召開的第三次代表大會和1922年底的第四次代表大會上,均號召各國黨為爭取建立工人統一戰線而鬥爭,促進工人隊伍的團結以改變當時工人隊伍的分裂狀態。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布克組織和領導加拿大工人黨開展反對退出行業工會的全國性運動,號召“回到工會中去”。1925年10月,布克在題為《得勢之道》的小冊子中,明確提出加共的工會政策是:實現全產業範圍組織的最大團結,會員參與管理工會事務;加拿大工會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工會中應享有自治權等。
二十年代末期,當經濟危機逼近時,加共總書記麥克唐納附和美共領導人洛夫斯東鼓吹的“美國例外論”,認為同美國經濟有密切聯繫的加拿大也可以不受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展規律的制約,可以逃脫經濟危機。麥克唐納的觀點在中央委員會中得到多數委員的支持,反對他的只有布克等少數委員。但是布克卻得到各地基層黨員和青年團員的廣泛支持。在1929年7月召開的加共特別中央全會上,麥克唐納被迫辭職。布克當選為總書記。麥克唐納和追隨他的幾名中央委員聲明退黨。在此之前,加拿大共產黨機關報“工人報”主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斯別克托因同美國托派組織聯繫,企圖分裂加拿大共產黨,於1928年10月被清除出中央委員會。
1929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嚴重地破壞了加拿大的經濟,造成150萬工人失業。以布克為首的加拿大共產黨領導工人和農民開展全國性反擊經濟危機的運動,在失業工人問題上響亮地提出“要么保證工作,要么供給全部生活費”的口號;在農民問題上提出“不要餓死、不要凍死、不要被迫出賣土地——而要戰鬥!”的口號,他們積極參加了罷工鬥爭,如著名的哈密爾頓市汽車工人大罷工,魁北克省的紡織工人罷工等,加拿大共產黨在民眾中的威信日益提高。

入獄

理察·貝德福德·貝內特為總理的保守黨政府,決定對加拿大共產黨採取行動。1931年8月11日,加拿大皇家騎警在全國各地同時抄查了共產黨領導人的住宅和辦公室。布克和其他七名政治局委員遭到逮捕和監禁。11月2日,安大略省高等法院開庭審判,布克出庭為自己辯護。法庭對他百般刁難。布克在辯護髮言中控訴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宣傳加拿大共產黨的主張。他說,倉庫里堆滿糧食,而千百萬人民卻在挨餓。這種反常情況一定要改變。但要改變這種情況,工人階級必須組織起來,領導本階級的全體成員去克服資本家的反抗。工人階級必須有自己強大的、有紀律的、以工人階級的科學武裝起來的革命政黨——共產黨。布克還說,同以往一樣,政府鎮壓工人階級組織的行徑只能導致工人階級覺悟的提高,使他們認識到組織起來的必要性。
法庭根據刑法第98條款宣布加拿大共產黨為非法組織,布克等人以參加非法組織和從事反對國家的叛亂等罪名被判處五年徒刑。布克等人提出抗訴。在等待開庭期間,布克被選民提名為多倫多市管理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出乎當局意料的是,在1932年1月1日多倫多市舉行的選舉中,布克竟獲票6,000張。它表明了人民民眾對這次審訊的態度。不久,抗訴被高等法院五名法官駁回。布克等八人被送進了金斯頓的聯邦監獄。他們入獄後,加共領導的加拿大勞工保衛同盟,開展了要求取消第98條款和釋放八名共產黨人的運動, 在呼籲書上籤名的達483,000人。簽名的有整個市議會,地方工會的全體會員和某些工礦的全體工人。
在布克被關押的聯邦監獄裡,犯人不堪忍受監獄所採用的野蠻肉刑和為犯人提供的粗劣食物,於1932年10月舉行了暴動。政府企圖利用這次“監獄暴動”事件加害布克,打擊加拿大共產黨。當局誣指布克為此事的主謀肇事者,並陰謀殺害他。1932年10月17日晚,布克在獄中險些遭到暗害。這個由當局策劃的事件激怒了民眾,政府打擊共產黨的企圖不僅未能得逞,反而暴露了自己。

合法

懾於公眾輿論,政府不得不在1934年陸續提前釋放被捕的八名加拿大共產黨領導人。布克於1934年11月24日最後被釋放。出獄後不久,布克便參加了加共中央召開的一次特別會議,討論黨在近期內的工作重點。會上做出兩條決議: 1.黨應當廣泛團結民主力量,同經濟危機所造成的後果作鬥爭;2.為了爭取共產黨的合法地位,要繼續開展反對刑法第98條款的運動。為此,加拿大共產黨決定召開歡迎布克出獄的民眾大會。歡迎集會在多倫多市的公共場所——楓葉運動場舉行,有17,000多倫多工人參加了大會。布克面對著進入會場的幾百名警察,宣布黨要反抗這條禁令。隨後,布克又作了一次全國旅行。每到一處,他都和加共當地領導人召開民眾集會,發表講話,抗議政府利用刑法第98條款剝奪加拿大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在民眾壓力下,1936年6月,新上台的以麥肯齊·金為首的自由黨政府終於取消了第98條款,加拿大共產黨重新獲得了合法地位。

國際

1936年7月,以西屬摩洛哥殖民軍頭目佛朗哥為首的法西斯黨徒,在德、意支持下發動叛亂,向新生的西班牙共和國進攻。共產國際號召各國共產黨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1936年9月,布克赴西班牙參加了在馬德里舉行的有關會議。回國後,他領導加共聯合加拿大民主力量成立全國援助西班牙民主政治委員會,由社會民主黨性質的加拿大軍民合作聯盟中的一位知名人士擔任主席,布克擔任委員會的兩位副主席之一。加共動員了1,283人組成加拿大志願營,參加國際縱隊,赴西班牙作戰。加共黨員白求恩先率輸血服務隊援助西班牙人民,隨後於1938年率醫療隊來到中國解放區,援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以布克為首的加共提出“兩線作戰”的號召,即一面支持戰爭,一面開展迫使英國政府發動一場真正反法西斯戰爭的政治鬥爭。同年10月,共產國際發表宣言,指出這場戰爭是“非正義的、反動的帝國主義戰爭”,“應當譴責所有資產階級政府,首先是交戰國的資產階級。工人階級不能支持這個戰爭”。加共只得迅速糾正原來的口號,號召加拿大人民抵制政府捲入戰爭。為此,加共於1940年初再度淪為非法。
1941年6月22日,納粹進攻蘇聯。加共又遵照共產國際的指示,再度調整黨對戰爭的政策,組織“民族陣線”,提出反對法西斯,“一切為了戰勝希特勒”的口號,在處於非法狀態期間,加共以“勞工進步派”名義進行活動。為了影響當時加拿大舉行的關於實行義務兵役制的公民投票,加共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幾十個“蒂姆·布克公民投票委員會”。布克號召大家投“贊成”票,對輿論起了一定的影響。為了使黨能夠合法地開展工作,1943年8月,加共決定改名為加拿大勞工進步黨(直到1959年10月才恢復現名)。1945年6月,在聯邦選舉中,勞工進步黨在67個選區推出候選人參加競選,共得選票11萬餘張。

反美

二次大戰後,歐洲和英國的工業恢復很慢,加拿大為滿足進口需要轉向美國。當時的加拿大總理威廉·萊昂·麥肯齊·金一貫主張同美國結成大陸同盟,以代替同大英帝國的聯繫。1947年,加拿大出現貿易逆差,欠下美國大宗債款。1947年11月,財政部長道格拉斯·艾博特宣布由進出口銀行提供一筆三億元的信用貸款。這樣做的近期目的是減少加拿大美元和黃金儲備的消耗,而長遠目的卻是刺激美國在加拿大的投資,加速加拿大同美國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艾博特計畫標誌著加拿大壟斷資產階級的一個重大的方向性轉變。布克首先抓住了這一轉變的實質。他在1947年12月的加拿大勞工進步黨的刊物《國事月刊》上發表題為《艾博特計畫——走向經濟殖民主義的一步》的文章,1948年1月又在勞工進步黨中央全會上作了題為《保持加拿大獨立》的報告,揭露麥肯齊·金政府的經濟政策是使加拿大淪為美國的原料基地和銷售市場。他號召黨和所有民主力量團結起來,舉起民族的旗幟,為爭取加拿大的獨立而鬥爭。布克認為,這一鬥爭要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在贏得加拿大真正獨立的過程中為實現社會主義開闢道路。

黨團

由於布克等人的努力,戰後最初的幾年裡,加拿大進步勞工黨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據1947年在倫敦舉行的大英國協國家共產黨會議公布,加拿大進步勞工黨人數為23,000人。 1954年3月,進步勞工黨舉行第5次代表大會。針對加拿大政府追隨美國的政策,提出“加拿大利益高於一切”的口號。大會通過的政治綱領《加拿大的獨立和一個人民的議會——加拿大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主張把議會從作為壟斷集團的工具改造為掌握在人民手中的統治工具,從而建立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
布克曾於1942年12月21日為美共領導人厄爾·白勞德的《勝利和勝利以後》一書寫序,稱讚“白勞德是西半球最傑出的共產主義者”。不過,當白勞德在1944年解散美國共產黨時,布克沒有贊成這一作法。 布克從1925年起就作為加共代表參加共產國際的會議,1935年正式擔任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直至共產國際解散為止。作為共產國際一個直屬支部的主要領導人,他對共產國際的各項指示,不論正確與否,一律照辦。加拿大共產黨歷史上所採取的許多重大步驟,黨內發生的重大分歧和紛爭,無一不與共產國際密切相關。正因為這樣,布克成了七十年代初被蘇共邀請參加編寫《共產國際史綱》為數不多的外國成員之一。1971年,在他80歲誕辰時,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他十月革命勳章。
布克從1929年至1972年一直是加共主要領導人,擔任加共總書記達32年之久。1962年,因他年事已高,加共在1月舉行的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免去他的總書記職務。在這次大會上,他被選為黨的全國委員會主席,擔任此職直至逝世。

著作

布克一生寫過不少文章、小冊子和書籍。他1952年出版的《加拿大共產主義運動三十年(1922—1952)》,實際上是一部加共黨史,記述了加共成立前後30多年的鬥爭史。他在書中提出“加拿大人民可以利用議會制的政府走向社會主義”的主張。他認為,加共的奮鬥目標是建立一個“人民民主政府”。這個目標“不包括廢止國會或議會制的政府”,而是採取建立一個包括共產黨、社會改良主義者、工會、農民組織和法語區、英語區的天主教徒在內的廣泛的民主力量的聯盟。他認為,通過這個聯盟在議會鬥爭中的勝利,能夠變資產階級民主為真正的人民民主,並使議會成為人民民主的一個工具,然後逐步把權力從少數壟斷資本家手中轉移到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絕大多數人民手中去。 布克因心臟病發作,於1973年3月11日在墨西哥的奎爾納瓦卡逝世,終年82歲。為了紀念他,加共中央將其新建總部辦公樓命名為“蒂姆·布克—諾爾曼·白求恩教育中心”,於1981年10月24日正式對外開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