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扇

乾隆年間,新會就有了葵扇行業組織。 1912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新會葵扇奪得金牌獎。 解放後,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葵業有了很大的發展,葵扇葵扇的產量和質量有了提高。

葵扇介紹

點擊查看大圖
新會產的蒲葵葉大而不開裂,心蒂圓正,骨格細勻,色澤光潔,體質輕盈,據《新會縣誌》記載:1600多年前,上至朝廷大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愛用新會葵扇取風納涼。葵扇有精粗之別,精製的還要進一步修飾和繪畫。制扇剩餘下來的末葉,還可加工成蓑笠、簟席、坐團等多種用具。

葵扇的歷史

《明史》載,在明代葵扇的手工業發展很快,

葵扇葵扇
葵扇成為暢銷的產品,工藝已非常精湛,是奉獻皇朝的貢品。明萬曆年間,新會葵扇已遠銷全國各地。在上海、漢口、重慶、鎮江等地設有“岡州會館”,作為新會葵扇交易和葵業商人居住的場所。乾隆年間,新會就有了葵扇行業組織。至道光年間,更利用大面積圍田來種植蒲葵,從而擴大為“通邑所產”,並培植出“心蒂圓正,骨格細勻”的葵葉,用以提高葵扇的質量。據統計,當時該縣葵田多達四萬七千餘畝,全國經營葵扇商號共664戶。1912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新會葵扇奪得金牌獎。1936年,全縣葵扇年產量達10100萬柄,其中出口外銷達1200萬柄。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受戰火影響,葵樹被砍三分之二,葵業一落千丈。

相關信息

解放後,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葵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葵扇葵扇
葵扇的產量和質量有了提高。1974年,縣葵類工藝廠把中斷35年的竹籜畫扇再度創新問世;1978年,繡花織扇獲省優質產品稱號,三脊火畫玻璃扇獲輕工部定為工藝美術優質產品。1987年,還派代表參加法國民間藝術博覽會,作現場火畫扇製作表演。五六十年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等到新會參觀了葵扇生產,給予很高的評價。1961年,郭沫若到新會,參觀了這個葵扇之鄉的制扇廠,得知年產6000萬柄以上,暢銷國內外市場,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高興,即席揮毫作詩一首:“清涼世界,出白手中;精逾鬼斧,巧奪天工;飛遍寰字,壓倒西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