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奎

董方奎,男,1929年5月生,湖北松滋人,成年後居武昌。1960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196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生班,長期任教於華中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從事中國近代史教學與研究,多次出席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及康有為、梁啓超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要論文有:應該為梁啓超摘帽平反,簡論梁啓超民主進程漸進論的科學性,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的超前構想,梁啓超社會主義觀再認識,梁啓超論國營企業的困境及出路,梁啓超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梁啓超論教育的首要任務在教人學做人,他最新研究發現,梁啓超有系統論文探索後進中國通往社會主義之路。他的部分著作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劍橋大學圖書館有收藏。簡歷曾收錄在《中國世紀專家》(第四卷),《世界名人錄》、《新世紀 新典範、世界傑出華人創業大典》、《世界名人大典》(當代卷)等。

方奎的先祖董廷光,湖北監利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三甲進士第153名。董方奎的前五世祖董新吾任松滋堤董時,由監利遷至松滋縣溫家潮,繼遷松滋縣城南街定居。董方奎的曾祖父董化南,曾任縣商會會長,生有四男,分別經營中醫藥店、布匹、米店、雜貨等商業。父親董有恆曾任民眾教育館教員,母親李氏經營米店。抗日戰爭爆發後,家業敗落。
董方奎,男,1929年5月生,湖北松滋人,成年後居武昌。1960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196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生班,長期任教於華中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從事中國近代史教學與研究,多次出席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及康有為、梁啓超國際學術研討會。
因為梁啓超是近代中國傑出啟蒙思想家,竭誠探索適合國情的社會發展構想,其理念確有可取之處,卻被人歪曲誹謗,造成中國歷史發展的巨大曲折。為了讓他的理念為中國社會發展服務,矢志終身研究梁啓超,主要以梁啓超政治生活為軸心,探討清末社會轉型及改革速度、力度與社會承受力的關係。出版學術著作有《梁啓超與護國戰爭》25萬字,用大量事實說明梁啓超在護國戰中的主導地位,重慶出版社責任編輯說:該書對歷史人物採取了實事求是的態度,擺脫了“左”的影響,是很難得的。該書出版後,引起學術界的矚目,對梁在護國運動中的作用,基本統一了認識;《梁啓超與立憲政治》37萬字,詳細論證了20世紀初,梁啓超彷徨求索適合中國政體的痛苦過程;《曠世奇才梁啓超》,全面、簡明、科學說明了梁啓超的歷史;與陳夫義教授共同編輯《梁啓超論教育》34萬字,說明梁啓超是中國近代教育的倡導者,是一本治國、治校、教子的教育綱要。《新論梁啓超》34萬字;編輯《梁啓超研究著論目錄》20萬字。發表學術論文近70餘篇、短文80餘篇,參加編寫《簡明中國近代史》、《湖北省地方志》、《中國行政史》、點校海南以清廉自傲的元代進士、吏部郎中雲茂琦著《闡道堂遺稿》等。新著《梁啓超家世年樅橫》已交稿,以上著論約300萬字,百分之八十為梁啓超正名。
主要論文有:應該為梁啓超摘帽平反,簡論梁啓超民主進程漸進論的科學性,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的超前構想,梁啓超社會主義觀再認識,梁啓超論國營企業的困境及出路,梁啓超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梁啓超論教育的首要任務在教人學做人,梁啓超在反對“二十一條”鬥爭中的愛國言行,梁啓超為中國在巴黎和會的勝利所作的努力,梁啓超對近代中國過渡時期初期的構想,關於初級階段理論的歷史思考,關於梁啓超的定位,近代中國的精神之父梁啓超等文章。分別發表在海峽兩岸的重要報刊上。筆者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觀點新穎科學,對匡正學術界對梁啓超的誤解起了重要作用,是我國迄今發表有關梁啟超論著最多、有一定影響的學者,得到學術界的好評。梁啓超家鄉新會梁啓超研究會論定他是國內外研究梁啓超的著名學者,特聘為研究會顧問。現任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梁啓超研究中心主任。
他最新研究發現,梁啓超有系統論文探索後進中國通往社會主義之路,筆者正著手推出此類專著,為更好建設特色社會主義服務。或許為後進國家通往社會主義找到一條新路。最後計畫撰寫“梁啓超一生之最”。
他的部分著作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劍橋大學圖書館有收藏。簡歷曾收錄在《中國世紀專家》(第四卷),《世界名人錄》、《新世紀 新典範、世界傑出華人創業大典》、《世界名人大典》(當代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