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武

董世武

董世武,第三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7月獲第三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學士學位,2004年5月獲第三軍醫大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專業博士學位。2011.4-2012.5任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骨科系博士後Research Fellow。1997.7-2013.9 在第三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部執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2013.09 開始任第三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簡介

證件照董世武(陸軍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影像醫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董世武,河北省南宮市人。1997年7月獲第三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學士學位,2004年5月獲第三軍醫大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專業博士學位。2011.4-2012.5任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骨科系博士後ResearchFellow。1997.7-2013.9在第三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部執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2013.09任第三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材料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12開始任陸軍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影像醫學學院院長。

工作經歷

1997年7月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獲臨床醫學專業本科。1999年9月開始碩博連讀攻讀研究生,並於2004年獲醫學博士學位。2011.4-2012.5於美國匹茲堡大學(UPMC)骨科系MechanoBiologyLaboratory,在ICMRS主席JamesWang教授指導下進行博士後研究。1997.7-2013.9在第三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部解剖學教研室、重慶市生物力學與組織工程重點實驗室從事教研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2013.9獲聘調入第三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組建生物醫學材料學教研室(實驗室),任生物醫學工程博士點及基礎醫學博士點教授、博士生導師及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並為重慶大學、貴陽醫學院研究生導師。現任陸軍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影像醫學系主任、陸軍軍醫大學生物醫學材料學教研室(實驗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組織工程(發改委)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全軍骨組織工程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2009年入選為“苗圃工程”公派交流,並榮立三等功1次,2014年度全軍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崗位津貼獲得者(II類),2017年校優秀教師。

社會兼職

1. 中國生物材料學會(一級學會)(全國理事)
2.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分會(常務委員)
3.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質疾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4. 全軍骨科專委會基礎與轉化學組(副組長)
5. 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青委會骨基礎組(副組長)
6.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骨科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
7. 中國生物複合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
8. 重慶市解剖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9. 中華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10. 中國康復醫學會再生醫學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
11. 中國老年學會中國骨質疏鬆學會專委會(委員)
12.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生物物理與再生修復醫學分會(委員)
13. 中國生物材料學會仿生與組織工程學會(委員)
14. 中國生物製造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15. 中國解剖學會再生醫學分會(委員)
16. 國際華人骨研學會InternationalChineseMusculoskeletalResearchSociety(ICMRS)(LifetimeMember及中國發展部委員)
17.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分會骨組織工程學組(副組長、秘書)
18. 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組織工程化組織移植治療”技術規範化套用培訓班(授課教授)
19. 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畫-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核心專家
20. 《JournalofDevelopmentalBiologyandTissueEngineering》、《RNAandDisease》、《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第三軍醫大學學報》、《局解手術學》《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等雜誌編委,Biomaterials、StemCell、JCellSci、CellCommunSignal、JNanopartRes、TissueEngineering、JCellPhysiol等20餘種SCI雜誌審稿人
21. 荷蘭DutchArthritisAssociation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等

科研方向

學術報告學術報告
主要從事骨生物學與組織工程骨軟骨及相關生物材料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1)MSCs成骨、軟骨分化的分子機制及其在組織工程骨軟骨修復中的套用;2)生物界面修飾對種子細胞的分化機制研究;3)破骨細胞融合機制及其與骨質疏鬆症、骨腫瘤轉移的相關研究。

學術及科研成果

學術報告學術報告
首次報導了miR-145靶向調節Sox9參與調控MSC成軟骨分化,幾年來被包括TrendsPharmacolSci、Naturereview、NucleicAcidsRes等他引超過百次。在組織工程骨研究方面,探索了“軟骨內成骨”構建新技術,並提出“調控破骨功能,成骨+血管+塑形”的整體修復理念。建立了基質依賴型組織工程骨、軟骨內成骨模式組織工程骨及調控破骨細胞功能組織工程骨的對應體系。
在界面對種子細胞分化的探討上,利用氧化鈰納米顆粒修飾的支架材料,通過Ca2+通道-HIF-1α,有效促進MSCs分泌VEGF,提高EPCs的血管分化能力。
在破骨細胞融合機制,基於譜系研究探討了包括miRNAs、lncRNA等調控分化機制,以及自然提取物對其調控。
在生物材料方面,利用氧化石墨烯載體攜載miRNA系統,靶向抑制成熟破骨細胞,同時有效保護破骨細胞前體,促進血管化和骨化,從而提出了一種保護破骨細胞前體功能的OP治療新策略。利用自主開發的FN/Cad融合蛋白進行BCP支架修飾,獲得細胞相容性和組織相容性好的生物材料,進行骨和軟骨下區修復;開發生物梯度仿生骨膜,從種子細胞粘附和成骨兩方面增強骨缺損修復,為膜誘導技術組織工程骨的臨床大量套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發表課題相關論文100餘篇,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在AdvSci、JBoneMinerRes、BBA-GeneRegulMech.、ACSApplMater&Inter、CellDeathDis、TissueEng.、OsteoporosisInt、JOrthopRes等發表SCI論文30餘篇,Googlescholar單篇引用188次,並參編國外再生醫學相關專著3部。相關研究多次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交流,並曾擔任第九屆世界生物材料大會(9thWBC)“BiomaterialsforStemCellControl”symposium共同Chairperson,第八屆全國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大會秘書長、《組織工程/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臨床套用和產業化專家論壇》、《第五屆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產品質量控制研討會》組織和召集人等。
近年以第一作者發表教學論文13篇,參編專著3部。主持重慶市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1項、重慶市高等教育改革課題面上項目2項和第三軍醫大學教改課題2項。獲總後教學優秀成果獎1項(2009年)、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2017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和重慶市自然基金各1項;主持完成國家科技部863項目“幹細胞與組織工程”重大專項“組織工程軟骨的研製與套用”(副組長)1項。曾參與國家973項目“嚴重創傷救治與損傷組織修復的基礎研究”等2項。在研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2017軍隊後勤科研項目重大項目子課題、軍隊重點項目子課題各1項。第一發明人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公示中發明專利5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戰創傷高生物活性骨修復材料關鍵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解放軍科技委2017年2月已公示,排名第2),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08年),獲2016-2017年度“黃家駟生物醫學工程獎”(科技進步類)二等獎(排名第2) ;獲中華醫學會COA骨科基礎青年研究獎(2016年)。
指導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生(包括本博八年制)20餘名,本科生導師制指導學員30餘名。所指導研究生獲得2017中國生物材料大會“青年學者獎”,近三年指導學員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15項,所指導本科生獲得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一等獎、第九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優秀論文”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