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李[元朝官吏]

葉李,字太白,一字舜玉,杭州人。

基本信息

介紹

景定五年(1264),
葉李像
蒙古 忽必烈率部南侵,宋遣 賈似道領兵抵禦。適值 蒙哥汗戰死,忽必烈急於北歸爭奪王位,鄂州之圍竟解。賈似道謊報戰績,據為己功,騙取朝廷信任,高踞相位,植黨營私;又創“公田”、“關子”之法,百姓深受其害,朝中大臣敢怒而不敢言。葉李乃與同捨生 康棣朱清等83人伏闕 上書,揭露賈似道 禍國殃民之罪。後似道唆使其黨羽誣控葉李圖謀不軌。案定,被流放漳州。直至似道被貶逐後,葉李獲赦, 歸隱富春山中。

生平

元至元十四年(1277),忽必烈下詔求訪江南遺逸賢人,地方官推薦他,授葉李為奉訓大夫、浙西道儒學提舉。不出仕近十年,甚至準備逃亡,丞相 安童給他寫信勸說,並且表示歸隱或 出仕由他自願,不再強迫他,才有所安心。至元二十三年,忽必烈派 程文海再次到江南求賢,臨行前對他說此次必須把葉李請出來,葉李終於應詔入京,出仕元朝,參與朝政。建議恢復各道儒司,培養人才,免除 儒戶徭役等政策,都被朝廷採納。出謀策劃幫助平定 乃顏叛亂,令忽必烈讚嘆。二十四年拜御史中丞,兼參議中書省事,出仕一年就擔任要職,足見忽必烈對他的器重,葉李婉言謝絕。 尚書省建立,任命為尚書左丞,奏請建立太學,完善 科舉制度,始定至元鈔法。勸阻忽必烈把南宋宗室等強遷北方,升任尚書右丞,二十五年昇平章政事副 丞相,固辭,詔令為一品級,賜田四千畝。時 桑哥主政,葉李求南還,遭到彈劾勾結桑哥,忽必烈派人把他攔回,表示:“葉李是剛直、正派的人,我一向了解他,哪會這樣!”並且再次任命為平章政事,以示信任,葉李再次表示辭讓,至元二十九年,葉李因病告退還鄉,在南歸途中病歿于山東 臨清縣。年五十一。他為人 清廉,臨終讓子孫把所有皇帝 賞賜都上交國家,朝廷追封為資德大夫、南陽郡公,諡號文簡。他出仕元朝僅六年,就擔任一品官,任 宰相,是一位傑出的人才。然其仕元行徑,為後世所不齒。

史籍記載

葉李,字太白,一字舜玉,杭州人。少有奇質,從學於太學博士義烏施南學,補京學生。宋景定五年,彗出於柳,理宗下詔罪己,求直言。是時,世祖南伐,駐師江上,宋命賈似道領兵御之。會憲宗崩,世祖班師,鄂州圍解。似道自詭以為己功,因復入相,益驕肆自顓,創置公田關子,其法病民甚,中外毋敢指議。李乃與同捨生康棣而下八十三人,伏闕上書,攻似道,其略曰:“三光舛錯,宰執之愆。似道繆司台鼎,變亂紀綱,毒害生靈,神人共怒,以乾天譴。”似道大怒,知書稿出於李,嗾其黨臨安尹劉良貴,誣李僭用金飾齋扁,鍛鍊成獄,竄漳州。似道既敗,乃得自便。會宋亡,歸隱富春山。江淮行省及宣、憲兩司爭辟之,署蘇、杭、常等郡教授,俱不應。
至元十四年,世祖命御史大夫相威行台江南,且求遺逸,以李姓名上。初,李攻似道書,其末有“前年之師,適有天幸,克成厥勛”之語,世祖習聞之,每拊掌稱嘆。及是,其姓名聞,世祖大悅,即授奉訓大夫、浙西道儒學提舉。李聞命,欲遁去,而使者致丞相安童書,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讜論著稱,簡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當隱見隨時,其尚悉心,以報殊遇。”李乃幡然北向再拜曰:“仕而得行其言,此臣夙心也,敢不奉詔!”二十三年,侍御史程文海,奉命搜賢江南。世祖諭之曰:“此行必致葉李來。”李既至京師,敕集賢大學士阿魯渾撒里館於院中。它日,召見披香殿,勞問“卿遠來良苦”,且曰:“卿向時訟似道書,朕賞識之。”更詢以治道安出。李歷陳古帝王得失成敗之由,世祖首肯,賜坐錫宴,更命五日一入議事。時各道儒司悉以曠官罷,李因奏曰:“臣欽睹先帝詔書,當創業時,軍務繁夥,尚招致士類。今陛下混一區宇,偃武修文,可不作養人才,以弘治道?各道儒學提舉及郡教授,實風化所系,不宜罷。請復立提舉司,專提調學官,課諸生,講明治道,而上其成才者於太學,以備錄用。凡儒戶徭役,乞一切蠲免。”可其奏。
是時,乃顏叛北邊,詔李庭出師討之,而將校多用國人,或其親昵,立馬相向語,輒釋仗不戰,逡巡退卻。帝患之。李密啟曰:“兵貴奇,不貴眾,臨敵當以計取。彼既親昵,誰肯盡力?徒費陛下糧餉,四方轉輸甚勞。臣前用漢軍列前步戰,而聯大車斷其後,以示死斗。彼嘗玩我,必不設備,我以大眾踣之,無不勝矣。”帝以其謀諭將帥,師果奏捷。自是帝益奇李,每罷朝,必召見論事。二十四年,特拜御史中丞,兼商議中書省事。李固辭曰:“臣本羈旅,荷蒙眷知,使備顧問,固當竭盡愚衷。御史台總察中外機務,臣愚不足當此任。且臣昔竄瘴鄉,素染足疾,比歲尤劇。”帝笑曰:“卿足艱於行,心豈不可行耶?”李固辭,得許。因叩首謝曰:“臣今雖不居是職,然御史台天子耳目,常行事務,可以呈省。至若監察御史奏疏、西南兩台咨稟,事關軍國,利及生民,宜令便宜聞奏,以廣視聽,不應一一拘律,遂成文具。臣請詔台臣言事,各許實封,幸甚。”又曰:“憲臣以繩愆糾繆為職,苟不自檢,於擊搏何有!其有貪婪敗度之人,宜付法司增條科罪,以懲欺罔。”制曰:“可”。由是台憲得實封言事。
會尚書省立,授李資善大夫、尚書左丞,李復固辭,以謂“論臣資格,未宜遽至此”。帝曰:“商起伊尹,周舉太公,豈循格耶!尚書系天下輕重,朕以煩卿,卿其勿辭。”賜大小車各一,許乘小車入禁中,仍給扶升殿。始定至元鈔法。又請立太學。一日,從至柳林,奏曰:“善政不可以徒行,人才不可以驟進,必訓以德義,摩以《詩》《書》,使知古聖賢行事方略,然後賢良輩出,膏澤下流。唐、虞、三代,鹹有胄學,漢、唐明主,數幸辟雍,匪為觀美也。”乃薦周砥等十人為祭酒等官,凡廟學規制,條具以聞,帝皆從之。時帝欲徙江南宋宗室及大姓於北方,李乘間言:“宋已歸命,其民安於田裡。今無故聞徙,必將疑懼,萬一有奸人乘釁而起,非國之利也。”帝大悟,事遂寢。升尚書右丞,轉資德大夫。時淮、浙饑饉,谷價騰踴,李奏免江淮租稅之半,運湖廣、江西糧十七萬石至鎮江,以賑饑民。帝欲伐交趾,召李入議,李曰:“遐方遠夷,得之無益,軍旅一興,費縻巨萬,今山路險?戲,深入敵境,萬一蹉跌,非所以威示遠人也。”乃止。
二十五年,昇平章政事,李固辭,許之。賜以玉帶,視秩一品,及平江田四千畝。於是桑哥為尚書丞相,顓擅國政,急於財利,毒及生民,事具《桑哥傳》。李雖與之同事,然莫能有所匡正。會桑哥敗,事頗連及同列。久之,李獨以疾得請南還。揚州儒學正李淦上書言:“葉李本一黥徒,受皇帝簡知,可為千載一遇。而才近天光,即以舉桑哥為第一事;禁近侍言事,以非罪殺參政郭佑、楊居寬;迫御史中丞劉宣自裁,錮治書侍御史陳天祥,罷御史大夫門答占、侍御史程文海,杖監察御史;變鈔法,拘學糧,征軍官俸,減兵士糧;立行司農司、木綿提舉司,增鹽酒醋稅課,官民皆受其禍。尤可痛者,要束木禍湖廣,沙不丁禍江淮,滅貴里禍福建。又大鉤考錢糧,民怨而盜發,天怒而地震,水災洊至。尚賴皇帝聖明,更張政化。人皆知桑哥用群小之罪,而不知葉李舉桑哥之罪。葉李雖罷相權,刑戮未加,天下往往竊議,宜斬葉李以謝天下。”書聞,帝矍然曰:“葉李廉介剛直,朕所素知者,寧有是耶!”有旨驛召淦詣京師。
二十九年二月,李南還,至臨清,帝遣使召之,俾為平章政事,佐丞相完澤治省事,李上表力辭。未幾,卒,年五十一。李既卒而淦至,詔以淦為江陰路教授,以旌直言。帝嘗問兵部郎中趙孟頫,李與留夢炎孰優,孟頫對:“夢炎優。”帝笑曰:“不然,夢炎以掄魁位宰相,而附賈似道,病民誤國,伴食中書,無所可否;李舊由諸生,力詆似道,其過夢炎甚遠。然其性剛直,人不能容,而朕獨愛之也。”李前後被賜之物甚多,而自奉甚儉。嘗戒其子曰:“吾世業儒,甘貧約,唯以忠義結主知。汝曹其清慎自持,勿增吾過。”指所賜物曰:“此終當還官也。”比卒,悉表送官,一毫不以自私。至正八年,贈資德大夫、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右丞、上護軍,追封南陽郡公,諡文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