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奶奶

萬能奶奶

陪孫兒苦讀的陳奶奶,會奧數、能下棋,練就十八般武藝,有的家長和老師索性直呼她為“萬能奶奶”。 陳奶奶是一名退休的政治老師,從小就有一股熱愛學習勁。說陳奶奶是“萬能”,是因為,她會的絕不只是奧數、黑管、圍棋。孫子從幼稚園中班開始學習美術,大班後開始學習圍棋和書法,之後又學習了鋼琴、黑管,如今,奧數、英語是學習重點。可以說,只要是孫子學過的,就沒有“萬能奶奶”不會的。

基本信息

簡介

2012年9月3日是開學的第一天。早上7點半剛過,上海市吉祥路上虹口區某國小的門口開始熙熙攘攘起來,送學的車輛、上學的孩子,將並不寬敞的小馬路擠了個水泄不通。

66歲的陳奶奶一手牽著11歲的孫子程程,一手拎著10多斤重的書包,向國小的校門口徑直走去。從家裡到該國小這條20分鐘的路,陳奶奶已經走了整整四年。開學後,陳奶奶需要奔忙的,絕不僅僅是這條從家到國小的路,她還要陪程程去上奧數、英語、鋼琴、黑管、圍棋、美術、書法等多個培訓班。

陪孫兒苦讀的陳奶奶,會奧數、能下棋,練就十八般武藝,有的家長和老師索性直呼她為“萬能奶奶”。

一天生活

拎著10多斤重書包去學校

2012年9月3日是開學的第一天。早上6點30分鬧鐘響起,“萬能奶奶”起床了。在爺爺燒粥做早飯的同時,奶奶也利落地做好了濃油醬赤的紅燒肉和清炒雞毛菜。

祖孫三人一起用過早飯,奶奶開始整理書包。新開學,書有點多,對照著課程表,奶奶將第一天的課本一一放入書包。單手拎了下書包,有點沉,“應該有10多斤重吧”,奶奶說,她一把拿過程程的書包,一手拉著程程的手,步行去學校。

忙裡偷閒先做奧數題

</strong>

送好程程,陳奶奶跑到附近的一個小菜場買菜。告別暑假的奶奶不像假期那樣四處奔忙著送程程去培訓班。這個上午,對奶奶來說,有些閒。閒不住的奶奶,拿出五年級奧數習題集開始做題,兩個小時一晃就過去了。

午飯過後,奶奶上了網,“我最愛看新聞,特別是教育新聞”。

下午3點,奶奶開始為孩子做點心。自己和面,做成麵餅,“有的時候我會做饅頭”,“這些東西外面有賣,但不一定衛生。”

下午4點50分,奶奶剛走到校門口,就遇到了程程的同學,“奶奶,今天有什麼好吃的?”程程的同學習慣這樣一邊問她,一邊向奶奶討要點心。一分鐘後,程程也出了校門,奶奶用濕紙巾為他擦了擦手,隨後才遞上麵餅。

晚上奶奶陪練學習到深夜

到家後孩子先做了一會學校作業,接著奶奶拿出上午她做過的奧數練習題。當看到程程蹙眉的時候,奶奶總是不失時機地在旁邊指點兩句,“想想,前兩天我們做過類似的題目。”

2012年9月3日程程練習黑管的時間,放在了晚飯後。當程程對著學校發的無名練習曲目吹奏時,奶奶則認真地對照曲譜,看他是否吹得對。

晚上9點半,程程睡覺了。奶奶忙完了家務,開始做奧數題,因為上午已經做了一些,很快做完了,奶奶又拿出孩子的課本翻看白天上課的內容。晚上11點,奶奶終於可以上床睡覺,開學第一天結束。

六年陪讀路

萬能奶奶 萬能奶奶

學奧數:站在凳子上窗外“偷聽”

孫子做題前奶奶先做一遍,半夜靈感來襲爬起做題

黑白夾雜的短直發、大眼睛,著素色短袖的襯衫、咖啡色的褲子,66歲的“萬能奶奶”看上去簡樸,卻很精神。說起她的陪讀故事,“萬能奶奶”時常爆發出爽朗的哈哈大笑聲。

程程開學就讀五年級了,明年他將面臨“小升初”。在“萬能奶奶”看來,奧數是繞不過去的擇校敲門磚,而她則是程程奧數求學路上堅定的陪讀者。

早在一年前,程程“三升四”的暑假,“萬能奶奶”就為程程報讀了奧數班。一周要上三次,一次兩節課,每次都是陳奶奶陪著孫子一起去。培訓中心起初允許家長旁聽,但第一堂課後老師發現,旁聽的不少家長聽不懂奧數,頻頻私下發問,影響課堂紀律。於是,第二天,培訓中心出台了新規定:家長一律不得入內。

“萬能奶奶”想著法子要聽課,“明明說好家長可以聽課,現在不讓我們聽,這不是‘虛假廣告’嗎?”“舌戰”沒有說服培訓中心,“萬能奶奶”卻沒有放棄聽課的權利,“古人為了求學尚有‘鑿壁偷光’,不讓我聽也可以,我只有一個要求,你們不要把窗關起來,聲音響點,我就站在窗外聽。”

她找來一個三十厘米高的小板凳,放在教室外靠窗的位置,利落地爬上凳子,把頭伸進窗戶,豎起耳朵聽奧數課。這一幕,被培訓中心巡視的老師看到,大喊“老奶奶,危險”的同時,也無奈“繳械”投降,“奶奶,您還是進去聽吧,萬一摔了我們可擔不起啊!”

就這樣,“萬能奶奶”獲得了進教室聽課的權利,和她一樣想陪讀聽課的老人,也一同被請進了教室。說到“搬板凳窗外學奧數”的故事,“萬能奶奶”放聲大笑,流露出不無得意的神情,“我上課記筆記的,遇到不懂的問題也會問老師。考試時,老師還會給我發一份考卷。”

為了讓孫子更好地掌握奧數,在程程做題前,“萬能奶奶”總是提前先做一遍。因為要做飯洗衣幹家務,“萬能奶奶”每天做奧數的時間是晚上9點-11點。有幾次,奶奶遇到難題,思前想後找不到解題思路,只好洗洗睡了。凌晨2點,“萬能奶奶”突然醒來,馬上穿好衣服衝到書桌前,開始提筆解題。原來,這是“奧數靈感”半夜來襲……

“萬能奶奶”的奧數水平在家長群中小有名氣。家裡的電話成了“萬能奶奶”的“奧數熱線”,一些家長經常會打電話詢問奧數題目的解法。

經過一年的準備,“萬能奶奶”準備讓即將“小升初”的程程參加今年的奧數競賽。奶奶在暗暗“發力”,卻不希望孫子有壓力。

學黑管:奶奶先學五線譜

程程每天在家練習的,還有黑管,每次一吹就是半小時。奶奶是忠實的陪練。

程程從國小二年級開始學吹黑管,起初不識五線譜,孫子有些畏難。“萬能奶奶”衝鋒陷陣,自告奮勇先學。她先學習音階的位置,然後把五線譜翻譯成簡譜,在五線譜上寫滿數字,隨後用嘴巴哼出,再讓程程聽著樂譜吹出音樂。在奶奶的努力下,程程2012年考出了黑管五級。

考圍棋:祖孫對弈切磋

程程要學下圍棋,一竅不通的奶奶也開始學,兩個人經常互相對弈切磋技藝。起初,程程常輸給奶奶,一輸就哭鼻子,奶奶於是提議再下一盤,這一盤孫子一定會贏……奶奶說:“程程之前常常輸是因為剛開始學習時,記簡單的棋譜,兩人水平不相上下。後來,棋譜複雜了,程程的記性好,全背下了,我就不如他。如今,我已經從假輸變成真輸啦。”

現在,程程已經考出圍棋四級,為了這個四級證書,程程一共參加了10次圍棋考級考試。即便是在寶山、閔行區的考點,奶奶每次都不怕路遠提前踩點。

“萬能奶奶”:陪讀苦中作樂

“我多努力點,孫子就能更出色”

說陳奶奶是“萬能”,是因為,她會的絕不只是奧數、黑管、圍棋。

程程從幼稚園中班開始學習美術,大班後開始學習圍棋和書法,之後又學習了鋼琴、黑管,如今,奧數、英語是學習重點。可以說,只要是孫子學過的,就沒有“萬能奶奶”不會的。說起6年的陪讀路,奶奶感嘆說:“我多努力點,孫子就能更出色一些。”

陳奶奶是一名退休的政治老師,從小就有一股熱愛學習勁。陳奶奶回憶起小時候:數學老師一教完算數,她回家後就把一整本算術題都做完了。如今,奶奶把她的好學勁用到了陪孫子求學的路上。雖然一路陪讀很辛苦,但是奶奶覺得苦中有樂,甚至覺得自己很幸運:“別人都是外婆搶著帶外孫,我能帶到孫子,已經很幸運啦!”說到這裡,“萬能奶奶”又是一陣爽朗的笑聲。

程程的父親是會計師,經常出差,媽媽是一事業單位的工會主席。對奶奶,程程媽媽連口稱讚:“我的婆婆真是文武雙全!我倆分工帶孩子,配合得很好,也很開心。”

不過,對程程的教育,媽媽有著自己的無奈,也經歷了從素質教育到應試教育的糾結。“在孩子三年級之前,我更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但是三年級之後,我發現情勢不對。為進一所好中學,身邊同事的孩子都在報補習班,孩子們都變得‘身懷絕技’。如果再不讓孩子多學些東西,怕是難以應付以後的競爭。所以,我趕緊送程程去補習奧數、英語,希望進中學時有過硬的‘敲門磚’。”媽媽說,“即使這樣,程程要進最好的名校希望不大,人家孩子都得過奧數一等獎,我們還沒參賽,學得還是太晚了。”

專家觀點

包辦式陪讀要不得

上海進才實驗國小校長趙國弟並不贊成這樣的隔代撫養、越俎代庖。他認為,老人的思維方式與年輕人不一樣,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老人們陪讀,有時會變成老人替代或輔佐孩子去學習,並不能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老人固然是希望孩子能夠學得多、學得好,不要落後於他人,但是家長們應該讓孩子有選擇性地學習,有興趣地學習,為了成長而學習,而不是為學習而學習。”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萬能奶奶”是隔代撫養教育造成。孩子家長忙工作,讓祖輩代為撫養管教孩子,這樣的教育過程,容易存在問題。雖然“萬能奶奶”與子女相處融洽,但其他的父輩與祖輩之間的教育理念往往有較大偏差,容易導致父輩與祖輩發生矛盾。而老人的過度溺愛、百依百順也會縱容孩子,導致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

專家認為,有兩種陪讀方式要不得。一種是包辦式。這是家長經常會用的一種陪讀方式,即大人直接參與學習整個過程,從準備用具、解答習題到收拾書包,都要親自過問,甚至直接代替。這樣的陪讀不僅不利於學習,還會讓孩子形成依賴,不利於成長。一種是粗暴式。因家長期望較高,又缺乏耐心,一旦孩子出現錯誤或與要求差距太遠,輕則訓斥、重則體罰。弄得孩子學習時戰戰兢兢生怕出錯,嚴重打擊其自信和興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