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正海星

菲律賓正海星

學 名:Zoroaster carinatus philippinensis Fisher

簡介

種 名:菲律賓正海星

形態描述

盤很小。腕呈圓柱形,細長而尖銳。中等個體的R為120毫米,r為10毫米上下,R:r為12-14。反口面的骨板小,但排列較規則;盤中央的幾個原板(primary plate)常較大而清楚。腕背面骨板排列成縱行:輻中線有一行六角形、比較大和隆起的龍骨板,兩側各有一行較小的輻側板(adradial plate),再靠外為2行較大的上緣板和下緣板;從下緣板到側步帶板間,還有4行逐行減小的板,各板上有一尖、扁的中央棘和多數小棘。反口面骨板上都密上著疣狀和粗澀的小棘;在大標本上,這些小棘中的中央2-3棘稍擴大。皮鰓分散在背面骨板的間隙中,皮鰓孔在腕上排列成6-8行。多數皮鰓孔的旁邊有1-2個很小的直形叉棘。側步帶板系一個突出和一個不突出者互動排列:突出者具一橫行6-7棘,靠內2棘的頂上有1-3個叉棘;不突出者具小棘4-5個,其中溝緣一棘也常帶叉棘。酒精標本為淺黃褐色。乾標本近於白色。

分布

多生活在水深180-1120米的泥底。

國內分布

我國見於海南島東部海區。

國外分布

分布於菲律賓。

分類系統:Animalia:動物界 - Echinodermata:棘皮動物門 - Asteroidea:海星綱 - FORCIPULATA:鉗棘目 - Zoroasteridae:正海星科 -Zoroaster:
學名:Zoroaster carinatus philippinensisFisher
中文名: 菲律賓正海星
中文拼音:FēiLǜBīnZhèngHǎiXīng
分類等級:亞種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不祥
CITES公約級別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未定
中國特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