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農業園區園藝中心

華西都市農業園區園藝中心簡介
華西都市農業示範園區總規劃面積12700畝,計畫投資5.3億元,主要由:園藝中心、無公害蔬菜水果、畜牧水產、花卉苗木、稻麥油料基地等組成。建設中的主要景點有:攀高跌水、江南農家、南瓜博覽苑、瓜農小院、巨瓜列陣、天圓地方、雙龍戲珠、五福齊天、五行圓滿、彩虹映日、蔬菜森林、溫室菜園、樹菜家院、銀蛇舞天、懸匏成林、九宮椒田、福祿家園、萬福茄園、瓜果乾坤、嶺南水鄉、閩南山鄉、寶島果林、江南故鄉、沙漠果園。主要栽培作物有南瓜、西瓜、甜瓜、黃瓜、葫蘆、蛇瓜、番茄、辣椒、茄子以及香蕉、鳳梨、芒果、番荔枝、柑橘、甜橙、柚子、金柑、番石榴、楊桃、龍眼、荔枝、西番蓮、番木瓜、青棗、枇杷、楊梅等200多種南北方特色蔬菜果樹。
建成後將以豐富多樣的作物品種、絢麗多彩的花果植株、吉祥祝福的造型瓜架、碩果滿棚的田園風光、江南風情的農家院落、壯觀有序的遊覽長廊,營造一個四季常新的綠色天地、景象萬千的農業公園、科技薈萃的奇觀世界,成為集生產、科普、觀光、休閒、餐飲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樂園。
熱忱歡迎您的蒞臨指導,並懇請您多提寶貴建議,使我們的都市農業園區建設的更加合理、完善、美好!
南瓜天地
本區為南瓜專類展示區。主要景點有:瓜農小院、巨瓜列陣、天圓地方、雙龍戲珠、五福齊天、五行圓滿、彩虹映日、彩雲追月、事事如意、六方合順等景觀瓜架。
蔬果世界
本區為蔬菜瓜果薈萃區。主要景點有:蔬菜森林、育苗工場、溫室菜園、樹菜家院、並蒂蓮池、銀蛇舞天、懸匏成林、九宮椒田、福祿家園、茄園、瓜果乾坤、溫室菜園等。
南國果鄉
本區主要展示南方具有異域景觀特色的熱帶和亞熱帶常綠果樹及配套的溫室栽培技術。總體布局以龍形水系和海峽兩岸構劃總體空間分區,取意中華民族“龍的傳人,血脈相融”的文化理念。以各種熱帶和亞熱帶果樹的生態分布為基礎,配以相應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品,形成不同生態要求的果樹種植區。主要景點有:嶺南水鄉、閩南山鄉、寶島果林、江南故鄉、沙漠果園。
中等景牌
1、 嶺南果鄉;2、閩南山鄉;3、寶島果林;4、江南故鄉
景點名稱標牌
(入口區和南瓜天地區)
1、攀高;2、江南水鄉農家;3、瓜農小院;4、巨瓜列陣;5、雙龍戲珠;6、彩虹映日;7、彩雲追月;8、事事如意;9、六方合順;10、五福齊天;11、五行圓滿;12、天圓地方
(蔬果世界區)
1、蔬菜森林
“蔬菜森林”即柱式栽培群體,是無土栽培的一種空間集約化栽培形式,通過豎立起來的柱形栽培裝置使生產向空間發展,充分利用溫室空間和太陽能,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溫室設施利用率,是資源節約型農業和工廠化高效農業的先進代表。
2、樹菜家園
“樹菜家園”即蔬菜的樹狀栽培體系。人為創造植物生長最佳的條件,以最大限度的發掘植物體的遺傳潛能,使蔬菜作物生長為體量龐大的樹狀結構。並延長掛果期和採摘期,得到最大的結果量。
3、福祿家園
葫蘆又稱蒲蘆,諧音“福祿”;其枝莖稱為蔓帶,諧音“萬代”,故蒲蘆蔓帶諧音為“福祿萬代”,是吉祥的象徵。本景點搭建葫蘆型棚架,種植葫蘆優良品種,因此寓意“福祿家園”。
4、懸匏成林
以取意“日月同輝”的兩個大小不同的圓亭棚架,作為長柄匏瓜等品種生長的棚架,當多個長柄匏懸掛在棚架下時,即可形成“懸匏成林”的景觀效果。
5、銀蛇舞天
以取意“三星高照”的三個大小不同的圓型棚架,作為蛇瓜生長的棚架;當多個蛇瓜懸掛在棚架下時,即可形成“銀蛇舞天”的景觀效果。
6、 溫室菜園;7、育苗工廠;8、並蒂蓮池;9、九宮椒田;10、茄園;11、蔬果乾坤
(南方果樹展示區)
1、 閩南印象
閩南地區的果樹以柑橘、荔枝、龍眼等最具地域特色,閩南鄉村的景觀以客家土樓最具地域文化特徵。土樓大多為方形或圓形,主要分布在閩南的龍巖、上柱、永定一帶,尤以奇特的圓形土樓最富於閩南客家傳統色彩,最為震撼人心,是中國鄉村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在閩南山鄉景區,以竹代土微縮仿建客家土樓,與特色果林交相輝映,形成意象鮮明的“閩南印象”景觀。
2、 桔頌亭
中國是柑橘的故鄉,我們的祖先早在5000多年前就開始栽培桔子。“桔”與“吉”諧音,寓意吉祥,歷來贏得人們的讚譽。蘇東坡吟道:“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桔綠時。”古人對桔子的一往情深可見一斑。在閩南山鄉的柑橘園,建亭以桔頌賦名,亭內刻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的《桔頌》,展現其“紛緼宜修,姱而不醜”的堅強意志。
3、 臥啖荔枝
荔枝享有“嶺南果王”和“果中珍品”的美譽,馳名中外。古今文人墨客對荔枝的讚美是其他水果無可比擬的,其中猶以蘇東坡先生的“日啖荔枝三百粒,不辭長作嶺南人”最為有名。在在閩南山鄉景區的荔枝、龍眼園,塑造東坡先生臥於青石、細啖荔枝的形象景點,將東坡先生對荔枝的喜愛呈現給觀者,展現博得妃子一笑的南國荔枝醉人之味。
4、 琵杷簡傳
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來的一盒禮物,並附有一信。信中說:“敬奉琵琶,望祈笑納。”他打開盒子一看,卻是一盒新鮮枇杷。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給友人說:“承惠琵琶,開奩視之:聽之無聲,食之有味。”友人見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詩自諷:“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當年識字差。若是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枇杷因其樹葉形狀很象中國優越傳統樂器琵琶而得名。將“枇杷”與“琵杷”的典故刻於立起的竹簡上,告知觀者琵、枇的不解之源,妙趣橫生、意味深長。
5、 典故木樁
《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在江南故鄉景區的楊梅園,將望梅止渴的典故刻於仿造的樹樁上,形成人文景點;但是“梅”是楊梅還是青梅,至今無定論。請各位遊人辨析品味,告之答案。
6、 嶺南農家;7、蕉農小院;8、山居之戀;9、盼歸;10、頌春亭
蔬菜瓜果品種名稱小掛牌
1、 南瓜類:巨人南瓜、彩冠、鴛鴦梨、瓜皮、一品、貢栗、銀栗、貝貝迷你、水果南瓜、金鉤南瓜、康樂、東升、鳳凰、萬福、五福、橘燈、飛碟瓜、佛手、白秋、金童、玉女、熊寶貝、椏柑、白蛋、祥瑞、疙瘩。
2、 彩色甜椒類:奧林匹亞F1、總統、麥傑瑞、瑪麗莎、卡迪亞、拜安卡、朵納F1、卡佩諾。
3、 葫蘆類:長柄葫蘆、鶴首葫蘆、大兵丹、千成兵丹、天鵝葫蘆、油青蒲瓜。
4、 茄子類:江豐一號茄子、蛋茄、五指茄、觀賞茄、茄子樹(蛋茄)、郭莊長茄。
5、 西瓜類:早春紅玉2號、春江3號黃瓤西瓜、糖人、冰激凌、京闌、麗人、京秀、秀雅。
6、 甜瓜類:金雪蓮、金霸王、金杯、銀皇。
7、 番茄類:花繡球、金棚一號、荷蘭卡依羅櫻桃番茄、番茄樹(favorite)。
8、 黃瓜類:韓國新漢城落東晚黃瓜、短條稀刺黃瓜、長條刺黃瓜、日本黃瓜、白綠旱黃瓜。
9、 農友特長絲瓜。
10、 葉菜類:紅甜菜、綠甜菜、木耳菜、散葉生菜。
11、 芳香植物類:粉花香料、花葉百里香、牛至、花葉薄荷、迷迭香、熏衣草、驅蚊香草、碰碰香草。
蔬果主要種類介紹標牌
微型觀賞南瓜
又稱玩具南瓜,屬葫蘆科南瓜屬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觀賞南瓜其植株蔓生,開展度小,適宜密植,單株結果多,豐產性強,是一類小型南瓜品種。果實成熟後,果殼堅硬,果形大小和顏色因品種不同而千變萬化,形狀有圓、扁、長鐘形、梨形、瓢形、碟形、卵形,色澤呈白、綠、淺黃、橙等單色,也有雙色或有異色條紋,多姿多彩,具有極強的觀賞價值。
巨人南瓜
葫蘆科南瓜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屬於西洋南瓜類型。巨型南瓜植株葉大秧壯、生長迅速。其葉大似荷葉,果實巨大。一般來說,巨型南瓜從播種至長成約需140--170天;果實膨大盛期,單果重以每天10公斤的速度劇增,單瓜重可達200公斤以上。果實充分成熟後,耐貯存,可觀賞時間長。
黃瓜(Cucumis sativus L.)
別名胡瓜、刺瓜、青瓜,葫蘆科黃瓜屬,原產於印度北部地區,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把它引入我國。為一年生草本攀援植物,生長適溫20~28℃。黃瓜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及維生素B、C、E、尼克酸和鉀鹽等營養素,中醫認為,黃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生津止渴、降濕降壓等功效。
彩椒(Capsicum frutescens Linn.)
別名“五彩椒”或彩色甜椒,茄科辣椒屬,原產地為荷蘭、法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自荷蘭、以色列、法國等地引入我國。為辣椒的一種,生長適溫20~30℃;系列品種有紫、白、黃、橙、紅等顏色,果實形狀為燈籠型;果實光澤亮麗,五彩繽紛,維生素含量較高,營養豐富,風味、口感獨特,既可炒食,又可生食,是保健蔬菜。
櫻桃番茄(L.esculentum Mill.var.cerasiforme Alef.)
別名迷你番茄、微型番茄,茄科番茄屬,原產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等地,20世紀90年代從歐洲引入我國。生長適溫20~25℃。根系發達,再生能力強;莖增蔓性,葉互生,不規則羽狀複葉;其果實形狀有櫻桃、球形、棗形、洋梨形等。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其果汁中含甘汞,具有利尿保腎功能;果皮茸毛能分泌路丁,能降低血壓,預防腦溢血、動脈硬化。
西瓜(Citullus vulgaris Schrad.)
別名吊瓜、寒瓜,葫蘆科西瓜屬,原產非洲熱帶沙漠地區,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我國。生長適溫25~35℃。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根纖細易斷,再生力弱;葉互生,有深裂、淺裂和全緣;果實有圓球、卵形、橢圓球等,表皮綠白、綠、黑等色,間有細網紋或條帶,果肉乳白、淡黃、深黃、大紅等色。西瓜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豐富的礦物鹽和多種維生素。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
古稱酪酥、崑崙瓜,茄科茄屬,原產東南亞,漢代時傳入中國。茄子在熱帶地區是灌木狀直立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生產上通常作為一年生草本栽培。生長適溫20~30℃。分枝性強,單葉互生。漿果,珠圓、扁圓、長圓、卵圓或長條形,顏色紫紅、紅、綠或乳白。果實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鈣鹽等營養成分。
甜瓜(Cucumis melo L.)
別名香瓜,葫蘆科甜瓜屬,按生態學特性,甜瓜分為厚皮甜瓜與薄皮甜瓜兩種,厚皮甜瓜起源於非洲、中亞,薄皮甜瓜起源於印度和我國溫暖濕潤地區。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分枝能力強;果實形狀有圓、扁圓、紡綞形、長棒狀等。果皮色有綠、白、黃,還有各種花紋、條帶等。果肉有白、綠、橙紅等,常帶香氣。甜瓜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檸檬酸、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C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熱,生津解渴,除煩等。
蛇瓜(Trichosanthes angurina L.)
別名長栝樓、蛇豆、蛇絲瓜等,葫蘆科栝樓屬,原產印度、馬來西亞。為一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莖蔓細長,可達5~8米,葉片綠色,掌狀深裂;花冠白色。嫩瓜細長,瓜先端及基部漸細瘦,形似蛇,瓜皮灰白色,上有多條綠色的條紋,成熟瓜淺紅褐色。蛇瓜性涼,入肺、胃、大腸經,能清熱化痰,潤肺滑腸。
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 Standl.)
別名扁蒲,葫蘆科葫蘆屬,原產印度和非洲。一年生攀援性草本,莖具軟粘毛、卷鬚分兩叉;葉片心臟狀卵圓形或腎狀卵圓形,邊緣有小齒;花單性,白色;成熟後果皮變木質。根據果型和大小可分為6個變種:瓠子、長柄、葫蘆、大葫蘆、細腰葫蘆及觀賞葫蘆。嫩果可食用,果殼入藥,能利尿、消腫。
絲瓜(Luffa cylindrica Roem.)
別名水瓜、布瓜,原產於印度,元代時傳入我國。生長適溫25~30℃。為一年生草本攀援植物,分枝力強,葉為掌狀或心臟狀,花冠黃色,果實綠色有棱或無棱。絲瓜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以及核黃素等B族維生素、維生素C,還含有人參中所含的成分-皂甙。中醫認為有清熱利腸、涼血解毒、活絡通經、解暑熱、消煩渴、祛風化痰、行血脈、下乳汁、殺蟲等功效。
果樹種類介紹標牌
香蕉 (Musa spp.)
別名甘蕉,芭蕉科芭蕉屬植物,原產於東南亞地區,我國漢代即有栽培。栽培香蕉是多年生大型草本單子葉植物,生長適溫27℃左右,無性繁殖,單性結實,穗狀花序,一串果穗有果4~18梳,重達15~30公斤。香蕉鮮果富含碳水化合物,熱量較高,而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低,且低鹽高鉀,中醫認為具有潤肺、滑腸、解酒毒以及降血壓等功效。
芒 果(Mangifera indica Linn.)
別名望果,即取意“希望之果”。漆樹科杧果屬植物,原產印度,相傳是唐玄奘到印度取經時帶回我國。屬熱帶常綠大喬木,植株壽命可達300年-500年,生長適溫25~30℃。其枝舒展,葉簇生於樹梢。果實長卵形或橢球形,果肉深黃色,味甜微酸,果皮呈檸檬黃色。芒果含有豐富維生素A、B2、C、蛋白質、胡蘿蔔素、葉酸等,具有益胃、解渴、利尿、止暈等功效。
菠 蘿(Ananas comosus Merr.)
別名鳳梨、黃梨,鳳梨科鳳梨屬植物,原產巴西,中國在17世紀初由葡萄牙人將鳳梨帶入澳門,後經廣東傳入福建和台灣。鳳梨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生長適溫24~27℃。每株只在中心結一個果實。其果實呈圓筒形,果皮有眾多的花器,堅硬棘手。鳳梨一年有三次結果期。果實營養豐富,果汁、果皮及莖所含的蛋白酶,能幫助蛋白質的消化,增進食慾。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
別名雞失果、拔子,桃金孃科番石榴屬植物,原產美洲熱帶,大約300年前傳入我國。番石榴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生長適溫28℃左右。無直立主幹,嫩枝四棱形,老枝變圓;單葉對生,革質全緣,卵狀或長橢圓形;花兩性,白色;漿果卵形或洋梨形,果皮薄,呈黃綠色,果肉厚。番石榴營養豐富,可增加食慾,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A、B、C,鈣、磷、鐵,種子中鐵的含量更勝於其它水果。
人心果(Manilkara sapota Van Royen.)
人心果又叫赤鐵果,屬山欖科鐵線子屬。原產墨西哥及中美洲,以及東南亞,17世紀由歐洲引入我國。為常綠喬木,生長適溫21~25℃。樹幹灰褐色,具有明顯葉痕;葉密聚於枝頂,葉背突起。人心果因漿果縱剖面似人心而得名,成熟果褐色,果肉半透明淺褐色,軟熟後多汁。人心果鮮食味極鮮美,根、皮、葉均可供藥用,果樹全身還有一種白色膠汁,是製造口香糖的上等原料。
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
別名林檎、佛頭果,屬番荔枝科番荔枝屬植物。原產熱帶美洲,約300年前引入我國。為半落葉性灌木或小喬木。生長適溫20~25℃,果實為聚生果,多為綠色,由數十個小瓣組成,每個瓣里含有一顆烏黑晶亮的小核;味略甜,奶黃油色或乳白色,呈乳蛋糕狀。番荔枝營養極豐富,熱量極高,能養顏美容、預防壞血病、增強免疫力、番荔枝內脂具有抗腫瘤活性。
鳳梨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a Lam.)
別名樹鳳梨、木鳳梨,桑科木鳳梨屬,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唐代時經西域引入我國。為常綠大喬木,樹姿雄偉;開小花結大果,果實一般重20公斤。鳳梨蜜四五歲的幼樹在主枝上開花結果。隨著樹齡的增加,部位逐步下移,並會出現老莖開花掛果的奇觀,到老年主根上也會結果。果肉含有糖分、脂肪、蛋白質,味深甜;仁核含有澱粉,可吃,味似板栗。樹液和葉子還有消腫解毒的功效。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
別名木瓜、萬壽瓜,番木瓜番木瓜屬植物。原產南美洲,約17世紀傳入中國。番木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適溫25~32℃。葉大,裂片羽狀分裂;葉柄中空;花單性,雌雄異株;漿果,矩圓形,熟時橙黃色;花期全年。番木瓜果實肉質軟滑,富含維生素A、B、C,還含糖分和無機鹽。未熟果實乳白色汁液中含大量木瓜蛋白酶,在醫療、食品、紡織、及美容上廣泛套用。
青 棗(Zizyphus mauritiona Lam.)
別稱印度棗、毛葉棗,鼠李科棗屬,原產於印度及我國雲南等熱帶地區。青棗為多年生常綠闊葉灌木或小喬木,生長適溫20~35℃。樹幹和老枝淺灰色或深灰色,葉互生,單果重100-400克,因而有“熱帶小蘋果”、“維生素丸”之美稱。青棗果肉富含維生素C及B族以及鐵等礦物質;果乾、種子、葉片、根液、根皮等都有藥用價值,具有淨化血液、幫助消化、養顏美容、清涼、解毒、鎮靜等功效。
蓮 霧(Syzygium samarangense Merr.et perry.)
別名洋蒲桃,屬桃金孃科蒲桃屬植物,原產馬來西亞半島、安達曼群島等,17世紀引入我國。蓮霧是常綠喬木,生長適溫25~30℃。樹冠源頭形,聚傘花序,白色;肉質漿果鐘形,果面有光澤,被臘質。果核炭研末還可治外傷出血、下肢潰瘍。台灣民間有“吃蓮霧清肺火之說” ,人們把它視為消暑解渴的佳果,在宴會席上人們還喜歡用它作冷盤,是解酒妙果。
紅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in.)
別名毛荔枝、金毛丹,屬無患子科韶子屬植物,原產馬來群島,1915年引入我國台灣。是熱帶常綠喬木植物,生長適溫25~30℃。實生樹高8-10m,樹皮略粗糙,嫩枝褐色;葉為偶數羽狀複葉,果實核果狀,果皮紅色、粉紅色,具肉刺,果肉乳白色至淡黃色,半透明。紅毛丹被譽為“熱帶水果之王”,內含有豐富的鈣質、磷質與維他命C、維生素B、磷、鐵、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
楊 桃(Averrhoa carambola L.)
別名陽桃、洋桃、五斂子,酢漿草科陽桃屬植物,原產於亞洲東南部,漢代由馬來西亞引入我國。楊桃是常綠小喬木植物,生長適溫25~27℃。奇數羽狀複葉;花白色帶有紫斑;漿果外型呈五棱形,如將它橫切,其狀恰如星星的模樣,因此又叫星型果。楊桃果汁豐富,含維生素C、B1、纖維素、果糖和果酸,具清肺熱、下火、消滯等功效。
荔 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別名離枝,無患子科荔枝屬植物,起源於我國亞熱帶地區。生長適溫22~26℃,屬常綠喬木;樹皮灰褐色;偶數羽狀複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花小,無花瓣;果球形或卵形,熟時紅色;果皮有顯著突起小瘤體;果肉柔軟多汁;種子有假種皮,肉質色白,味甘甜,供食用。荔枝含有豐富的果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C和尼克酸、檸檬酸、果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還具有健脾、養血、祛寒止痛之功效。
龍 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別名桂圓,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原產於我國華南。生長適溫20~23℃。常綠喬木,樹體高大,樹冠半圓形或圓頭形,根系龐大,多為偶數羽狀複葉,長橢圓型;果實形狀渾圓;果皮色褐,外皮具明顯度不同的龜裂紋,果肉乳白至灰白;種子圓形,暗黑至紅棕色。龍眼含有糖、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肉、皮、根、核、花、葉均有較高的醫療保健作用。其果核含澱粉豐富,是製造活性炭和漿糊的好原料。
黃 皮(Clausena lansium Skeels.)
別名黃批、黃彈子,芸香科黃皮屬植物,原產我國華南。生長適溫16~25℃。常綠小喬木,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油腺細而密.復總狀花序;花小,白色;漿果小,黃褐色;果皮有特殊芳香,被細毛所覆蓋,並有油腺。黃皮果實中含有大量的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可有效補充人體的不足,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另黃皮果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如抗壞血酸、多種胺基酸等,有健脾化食之功效。
溫 柑(Citrus unshiu Marc.)
別名無核桔,芸香科柑桔屬,原產浙江省溫州市。生長地區年均溫不低於16℃,最低溫度不低於-5℃。常綠小喬木,樹姿開張,枝梢長軟披垂;葉較大,長橢圓形,橙色,易分離,汁胞橙色;無核或偶有1-3核。溫柑果實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胺基酸,具有解熱生 津、開胃、利尿、去痰止咳之功效,此外還含有維生素B,尼克酸、柚皮甙等,對人體心血管,心臟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甜 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別名廣柑、黃果,芸香科柑桔屬植物,原產我國。甜橙是中小喬木,耐寒性較弱,生長適溫21~25℃。樹冠圓頭形,葉橢圓形;花白色,總狀花序或單生;果實圓形、扁圓或長圓形,皮較光滑而緊,果皮淡黃、橙黃或淡紅色;果肉柔軟多汁、酸甜適口,有香氣;無種子。甜橙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還具有開胃消食,生津止渴,理氣化痰,解毒醒酒功效。其皮也可入藥和作食品調料,提煉香精油。
柚 子(Citrus grandis Osbeck)
別名拋、欒、文旦,芸香科柑桔屬植物,原產我國。生長適溫為22℃~30℃左右,屬常綠喬木,嫩梢、新葉、幼果均有茸毛;葉卵圓形;花多數簇生;果實梨形、圓形或扁圓形;果皮厚,淡檸檬黃色或橙色;果肉白色或淺紅色。果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具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利便等功效,鮮柚肉由於含有類似胰島素的成分,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檸 檬(Citrus limon Burm.f.)
別名洋檸檬,芸香科柑桔屬植物,原產中國西南和緬甸西南部,或喜馬拉雅山南麓東部地區。年均溫18℃以上生長佳,屬常綠小喬木,枝梢有刺,嫩葉及花均帶紫紅色;葉卵狀橢圓形,淡綠色。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果皮稍厚,淡黃色,具芳香,汁極酸。檸檬中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檸檬酸及高度鹼性,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對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及抑制色素沉著等都十分有效。
佛 手(Citrus medica var.sarcodactylis Swing.)
別名五指柑、佛拳,芸香科柑桔屬植物,原產於我國和印度。生長適溫為10~3l℃,屬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喬木。葉長圓形,邊緣有微鋸齒。枝上有粗硬短棘刺。果實橙黃,極為芳香,頂端分裂如拳的稱佛拳,張開如指的稱佛指。果皮厚,果肉幾乎完全退化。佛手的根、葉、花、果均可入藥,具有理氣行氣、止嘔和胃、健脾開郁、化痰等功效。
金 柑(Fortunella crasifolia Swing)
別名金桔、綠桔,芸香科金柑屬植物,原產我國。生長地區年均溫不低於18℃,最低溫度不低於-5℃。屬常綠灌木,樹冠半圓形。枝細密,通常無刺,嫩枝有稜角;披針形至長圓形,果實呈圓形,冬季成熟,有香味,汁多味美。金桔含有特殊的揮髮油、金橘甙等特殊物質,具有令人愉悅的香氣,對防止血管破裂,減少毛細血管脆性和通透性,減緩血管硬化有良好作用。
西番蓮(Passiflora edulis Sims.)
別名百果香、雞蛋果,因其鮮果型似雞蛋,果汁色澤類似雞蛋蛋黃而得名,西番蓮科西番蓮屬植物,原產於巴西,80年代初引入我國。生長適溫為25~35℃屬多年生常綠草質或半木質藤本攀緣植物,莖呈圓柱狀;漿果卵形至球形,橙黃色。果皮稍硬,種子極多,黑色或黑褐色。西番蓮主富含人體必須的17種胺基酸,果殼可提果膠,紫色果殼還可提天然紫色素。葉片、藤蔓可提取對人體無成癮等副作用的鎮痛劑。
枇 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
別名盧橘,薔薇科枇杷屬,原產長江中上游及西南山地,葉似琵琶,諧音而得名。生長地區年均溫不低於16℃,最低溫度不低於-6℃。屬常綠小喬木,樹幹灰褐色,粗糙。葉倒卵形或長橢圓形,葉緣有鋸齒狀缺刻。果皮橙紅、淡黃色,果肉白、淡黃至橙紅色。果實富含多種維生素和人體所需胺基酸,營養豐富,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養顏抗衰之功效,花、葉、樹皮、根等均可藥用。
楊 梅(Myrica rubra Sieb.et.Zucc)
楊梅科楊梅屬,原產我國東南部。生長地區年均溫不低於16℃,最低溫度不低於-9℃。屬常綠喬木,雌雄異株,樹冠圓頭形;葉邊緣或先端稍有純鋸齒;葉面深綠色,具光澤;葉背淡綠色;花序生於葉腋;果實圓球形,果肉由很多肉柱突起集聚而成;果色有紅、紫、白、粉紅。楊梅果汁含糖、酸量高,富含維生素C,果實、核、根、皮都可以製作藥材,具有生津止咳,助消化、利尿、治痢疾等醫藥功能。
火龍果(Hylocereus undatus Britt & Rose)
別稱紅龍果、青龍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屬,原產於中美洲,90年代末引入我國。屬多年生蔓性肉質植物,生長適溫20~28℃。因其果實外表具軟質鱗片如龍狀外卷,故稱火龍果。莖蔓呈三角柱,花純白色,生產上須採取人工授粉;果實球形至卵圓形,高纖維、低熱量,富含維生素C等,還具明目、降火的功效和預防高血壓的作用。
果樹品種名稱小掛牌(具體品種名根據實際引進品種製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