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夷變奏:關於中華多元一體運動規律的探索

第一章 四、趙國與華夷文化 三、中華文化大整合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平裝: 29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20708580X, 9787207085801
條形碼: 9787207085801
尺寸: 23.8 x 16.8 x 1.4 cm
重量: 540 g

作者簡介

張碧波,男,1930年生,研究員。
1956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研究班,1956年至1985年執教於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1985年調入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94年離休。
長期從事中國文學史教學與研究工作,著有《中國文學簡史》、《中國文學史論》等多部專著。1985年以後轉入文化史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七五”重點項目“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課題,主編並相繼出版了《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1993年)、《專題文化卷》(1995年)。
199,7年以後轉入中國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出版了《東北古族古國文化研究》(上卷)(2000年)、《東北民族與疆域論稿》(2002年)、《中國東北疆域研究》(2006年)。
2004年以後轉入中華文明研究,出版了《中華早期文明文化人類學考察》(2005年)、《中華文明探源》(2007年)
現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莊鴻雁,女,1965年出生,主任編輯。1986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同年考入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部中國古典文學專業,師從張碧波先生。1989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先後從事社會科學期刊編輯和新聞媒體記者、編輯工作,現為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萬字,還在《戲曲研究》、《東北師大學報》、《北方文物》《黑龍江民族叢刊》、《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內容簡介

《華夷變奏:關於中華多元一體運動規律的探索》寫了:“中華多元一體”是20世紀80年代學術界明確提出的重大學術命題。實際上,對於中國自古以來是多民族國家的認識可謂遠矣,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春秋大一統”的華夷觀、儒家的大一統思想。秦漢王朝建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大帝國之後,古代中國在統一與分裂交替發展的過程中,由古代社會走進近代社會,這期間中國始終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這已為古今中外學者所認同。但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華夏(漢)與四夷(夷狄)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係,他們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具有怎樣的貢獻,中外學術界的認識則存在著諸多的差異。長期以來,在中國史研究領域傳統的“正閏觀”、“尊華賤夷”的思想占據統治地位,中國歷史不僅是以漢族歷史為中心,而且存在以漢族歷史取代中國歷史的傾向,這顯然不符合中國歷史的實際。對此雖有前賢撰文論述少數民族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貢獻,但並未引起學界的廣泛重視。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夏商周時期的華夏與夷狄
一、華夏與華夏中心觀
二、華夏人地緣政治視野中的諸夷狄
三、夏商周出於夷狄而融為華夏主流的文化脈絡
第二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夷變奏
一、楚莊、齊桓稱霸
二、秦戎稱霸西陲
三、從晉獻公到晉文公:晉文化中的華夷變奏
四、趙國與華夷文化
五、中山國與狄人文化
結語
第三章 “南有大漢,北有強胡
——兼及匈奴文化暨草原文化體系的考察
一、匈奴族源流的考察
二、農業文化圈與草原遊牧文化圈的激烈衝突
三、匈奴文化及其文化體系的考察
四、北匈奴西遷問題
第四章 兩晉時期的華夷變奏
——“五胡亂華”的研究
一、晉人眼中的諸胡
二、五胡人物論
華夷變奏——關於中華多元一體運動規律的探索
三、餘論——“漢化”之再評議
第五章 拓鮮卑主導下的世界
——北魏王國文化述論
一、從代王到魏國
二、國史案的背後——特殊形態的華夷文化衝突
三、孝文帝“用夏變夷”的文化整合運動
——北魏孝文帝元宏論
附記
第六章 隋唐時期一體多元歷史新格局的探索
一、華夷變奏的歷史回顧與總結
二、隋唐一統與中華歷史的新階段
三、地方民族政權與隋唐中央王朝
第七章 變動中的中華歷史新格局
——遼宋金時期的華夷變奏
一、新時代與新思潮
二、從天下一家到中華一體
三、華夏的中國與契丹的中國
四、關於“第三文化”與“征服王朝”論、“基本模式”論的辨正
第八章 蒙古族主導下的歷史統一新格局
——元朝時期華夷關系的新變化
一、從蒙古汗國到大元帝國——“大元”國號的文化透視
二、文物典章制度的文化整合
三、忽必烈之為“中國之主
四、蒙漢民族文化融合舉隅
第九章 “天下一體”的大明王朝
一、天下一體的新觀念及其變異
二、明代的蒙古族
三、滿族之崛起與明朝之滅亡
四、土司制度與大一統格局
結語
第十章 中華多元一體的最後定位
——清朝滿族在多元一體體系上的貢獻
一、滿漢一體觀
二、天下一家觀
三、中華文化大整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