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地文化藝術品中心

華地文化藝術品中心

“華地文化藝術品中心”是一家專注於文化藝術品產業發展趨勢研究、投資市場分析、交易市場服務的綜合性平台。由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浦東新區內的多家企業會同行業權威機構及專家人士共同發起,聯合打造以“弘揚華夏文明、傳承民族智慧”為核心價值,以“傳承、保護、挖掘、推廣”為宗旨,全力推進與引領文化藝術品產業的規範化發展!

一:中心簡介

“華地文化藝術品中心”是一家專注於文化藝術品產業發展趨勢研究、投資市場分析、交易市場服務的綜合性平台。由華地藝術品(上海)有限公司、華地藝術品檢測鑑定(上海)有限公司、璟祥拍賣(上海)有限公司、華地文化(上海)有限公司、國冠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寧夏六維(文物)司法鑑定中心、上海市文聯藝術品鑑定中心等多家戰略機構聯合成立。
中心始終堅持以“弘揚華夏文明、傳承民族智慧”為核心價值,以“傳承、保護、挖掘、推廣”為宗旨,以市場服務為載體,嚴格遵守行業規則,紮實推進,致力於將華地文化打造成為最具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的文化藝術品市場服務平台,全力推進與引領文化藝術品產業的規範化發展。
華地文化藝術品中心已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藝術品行業信息,與行業內最具權威資質的文物司法鑑定評估機構攜手合作;同時,華地文化還引進了國內外最先進的檢測設備,匯聚國內多名行業資深專家組成中心技術團隊;真正做到在藝術品行業的真偽、交易對接、金融對接、文物拍賣、市場調劑、鑑賞、學術方面給予全方位的專業服務。同時,為當代藝術家提供市場包裝設計策劃、行銷推廣、包銷對接、網路自媒體及刊物發表推廣等經紀服務,為廣大客戶搭建一個廣闊的文化藝術品產業的市場投資、交流交易、線上線下綜合性服務平台。
未來,中心將持續堅定“弘揚華夏文明,傳承民族智慧”的信念不動搖,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推動中國文化藝術品產業走向世界!

二:專家團隊

華地專家介紹
a)周麗麗
專業技能:古陶瓷研究與鑑定。
1976年起任職於上海博物館,師從汪慶正副館長,長期從事中國古陶瓷研究與鑑定。2002年被評為上海博物館研究員。2000年至今任中國古陶瓷學會常務理事。2004年至2014年被聘為上海市文物博物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審定委員會委員。2009年至2011年被聘為上海復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兼職教授。2014年被聘為復旦大學一上海博物館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實踐基地導師。2003年被台灣逢甲大學聘為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專任客座教授。曾被聘為上海市文化人才中心特聘專家。
主要著作有《中國名瓷欣賞與收藏》(專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一一宣統官窯瓷器》(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簡明陶瓷詞典》(合作,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汝窯的發現》(合作,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陶瓷辭典》(英文版,合作)等。
己發表學術論文有《鬥彩、素三彩瓷器研究》、《關於五彩瓷器的分類及其特徵的討論》、《關於琺瑯彩幾個問題的探討》、《關於老虎洞窯場性質及其相關問題的討論》、《關於秘色瓷兩個問題的討論》、《瓷器宗教紋樣、吉祥圖案綜述》、《汝窯的發現及其全面揭開後幾個問題的思考》、《關於越窯盛燒、衰弱及其形成原因的幾點認識》、《關於洋彩與粉彩的討論》、《白瓷即青白瓷考》等數十餘篇。
b)王正書
專業技能:中國古代玉器與中國古典家俱的研究鑑定。
1972年起進入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工作。
1973年在國家文物局舉辦的長江流域考古班接受專業培訓,其後師從考古學家黃宣佩副館長長期從事田野考古發掘和文物研究工作。
1993年被評為副研究員。曾任上海博物館工藝研究部副主任,上海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文化人才培訓中心特聘專家。
現受聘西冷印社藝術品鑑定評估專家委員、中國紅木家俱文化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特聘教授。
曾在《學術月刊》、《中華文史論叢》、《文物》、《考古》、《上海博物館館刊》等學術性刊物上發表論文、報告等專業文章五十餘篇。出版專著《莊氏家族捐贈上博明清家具精粹》、《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明清家具鑑定》。
c)朱力
專業技能:明清古玩藝術品鑑定專家。
先後被聘為文博館員、工藝美術師、上海文博學會會員、上海錢幣學會會員。擔任上海市文聯藝術品鑑定中心專家組成員、文化部藝術品鑑定委員會成員、上海收藏協會顧問。原上海文物商店總經理、上海敬華藝術品拍賣公司副董事長。還曾受聘作為上海教育電視台百姓鑒寶欄目專家。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進入上海文物商店工作,後在上海市文物圖書清理小組工作。七十年代初,調入上海友誼華僑公司,擔任友誼商店舊工藝商場主任,商店副經理,公司工藝科長。八十年代初選派進上海財貿行政管理學院,商貿專業進修二年後畢業。九十年代初,派調到澳門南光集團工藝品有限公司(中資機構)任藝術品部經理。上世紀末調回上海文物商店工作,長期參與文物研究、整理、保護、經營及領導工作,並曾擔任《明清古玩真賞》和《近現代名家篆刻》等鑑賞書籍的主編工作。
在社會上廣泛徵集文物,為文博系統、大專院校及科研單位提供大量藏品和文物研究資料。在籌建上海文物保護基地和長期從事文物工作中成就顯著,曾獲得國家文物局頒發榮譽證書。
d)雷瑞春
專業技能:古陶瓷研究鑑定
曾任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景德鎮市文物商店經理(法人)、景德鎮市文物鑑定組副組長、景德鎮御瓷研製中心經理(法人),現任景德鎮文物鑑定中心專家組成員。
二十幾歲開始學習制陶工藝,從事古陶瓷研究工作三十餘年,具有一線考古經驗。1979年調文博單位,在景德鎮擔任各種國家機構職務期間,懷著對古陶瓷的無比熱愛,深入研究實踐,既懂鑑定、工藝,又因主政文物商店而熟知市場運作,並有13年歐洲購買收藏回流古董的經歷。多年從事仿古工藝瓷的製作,產品銷往上海博物館藝術品公司和國營文物商店,並為多家企業設計禮品瓷。曾被指定作為景德鎮唯一國賓禮品瓷製作人,為上海申辦世博會製作精美瓷器,作為國家禮品贈與世博局。近年來頻繁應邀赴海外(法國、義大利、美國等)學術交流及進行文物鑑定。其因十分透徹的了解製作工藝,又身居景德鎮,對古陶瓷真偽具有極強的鑑定能力。其深入了解古陶瓷的歷史及工藝價值、文化價值,因而可以清晰總結出陶瓷藏品的精彩和亮點所在。
e)沈亞洲
專業技能:中國書畫修復、臨摹複製和鑑定。
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1972年進入上海博物館,從事古代書畫臨摹複製工作40年,作品主要用於博物館替代真跡陳列,並長期負責上海博物館書畫修復的接筆工作。對古代書畫的各種筆墨技法、工具材料、裝裱技術及歷代書畫的作偽方法頗有研究。師從著名畫家方增先,擅長佛教畫像。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復旦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兼職教授。
著有《中國古代書畫的複製》,主講有VCD教育片《中國人物畫技法》、《古代書畫的臨摹複製技法》。在中央教育電視台主講《中國書畫的臨摹複製》、《中國人物畫技法》等專業課程。主要論文有《書畫修復的誤區》、《傳統文物修復與現代化教育》等。
六維專家介紹
f)王治國
(64歲,執業證號:640114074001)
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協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民族委副主任、寧夏印章行業協會會長、寧夏收藏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寧夏六維辯證文物鑑定研究所所長、中國六維文物司法鑑定中心主任、寧夏六維物證司法鑑定中心主任、文物藝術品鑑定司法執業鑑定專家組主任、文物物證鑑定司法執業鑑定專家組組長。自主研發數字信息安全印章,取得20項國家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刊,並獲國家智慧財產權最佳項目獎。在《文物鑑定與鑑賞》、《理財收藏》等權威雜誌發表有關文物藝術品鑑定的論文30餘篇。
g)張江
(63歲,執業證號:640114074002)
刑事技術高級講師、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協會會員、寧夏六維辯證文物鑑定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六維司法鑑定中心副主任、寧夏六維物證司法鑑定中心副主任、文物藝術品鑑定司法執業鑑定專家組副主任、文物物證鑑定司法執業鑑定專家組副組長。先後出版《刑事技術實務百科》等著作20餘部,在《文物鑑定與鑑賞》、《刑警與科技》等雜誌發表論文20餘篇。
捍真專家介紹
h)夏君定
專業技能:熱釋光測定古陶瓷年代研究。
1978年復旦大學物理二系畢業後,進上海博物館實驗室工作。歷任博物館館員、副研究員,現任上海古陶瓷科學技術研究會理事。其憑藉自己不斷的努力和研究,與王維達教授共同創作了《古陶瓷熱釋光測定年代研究》,這是我國第1部系統、全面介紹古陶瓷熱釋光測定年代科學研究的權威著作,是我國文博系統古陶瓷熱釋光考古年代測定技術的學科創始人和學術帶頭人。
長期從事古陶瓷熱釋光測定年代研究,一手創建了國內第1個"古陶瓷熱釋光測定年代實驗室",在國內首先開始熱釋光陶瓷年代測定的探索,1977年成功進行了古陶器的熱釋光年代測定,1997年又創造性地解決了古瓷器熱釋光真偽鑑別的難題,不僅填補了我國古陶瓷熱釋光考古年代測定技術的空白,而且使我國古瓷器熱釋光測定年代的研究和套用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地位。《古陶瓷熱釋光測定年代研究》的出版,得以讓海內外科技界了解中國在文物年代測定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同時,對於這項技術在中國文物考古界的推廣運用也具有深遠意義。
主編《中國熱釋光與電子自鏇共振測定年代研究》一書和《全國釋光與電子自鏇共振測定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選編》十輯。在《中國科學》、《核技術》和AncicntTL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中、英文論文60餘篇。
曾榮獲國家文化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文物局保護科學與技術創新一等獎、上海市文化局三等獎。"前劑量飽和指數法測定瓷器熱釋光年代"等6個科研項目先後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其中重大科技成果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