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盧布朗

莫里斯·盧布朗

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法國著名小說家,曾獲法國政府小說寫作勳章。1864年11月11日生於法國魯昂,1941 年卒於佩皮尼昂,享年77歲。崇拜福樓拜與莫泊桑,受他們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一生產量頗豐,著有二十部長篇小說和五十篇以上的短篇小說,尤以俠盜”亞森·羅賓“系列最受歡迎,是世界偵探、冒險文學的一代宗師。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莫里斯·勒布朗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高爾依讀中學時,就認識了法國大作家福樓拜,聽福樓拜講述動人的文學故事。後來,勒布朗又認識了莫泊桑與左拉。年輕的勒布朗有機會從文學大師那裡獲得創作經驗,這對他以後走上文學道路產生了影響。1887年,出版第一本長篇小說《女人》,1900年成為一名新聞記者。早期創作偏向自然主義風格的小說,雖曾被譽為福樓拜或莫泊桑第二,但並未廣受歡迎。

作品人物

1903年,發行通俗雜誌《我什麼都知道》的朋友彼耶,拉飛特鑒於以福爾摩斯,以及萊佛士(恩斯特·威廉·洪納偵探小說主角,為假扮紳士之著名強盜)為主角的偵探小說正風靡英國,於是要勒布朗寫一部以兼具這兩個人特色的人物為主角的嶄新偵探小說。喜愛純文學作品的勒布朗起先不願接受這樣的邀稿,但拗不過拉飛特的再三懇求,於是不很起勁的開始執筆這部小說,第一篇作品就是《亞森羅平被捕》。由於無意使這個故事一直發展下去,所以也一開始就以被捕為題材。亞森羅平是熱情、善良,來無影去無蹤的俠盜,“沒有人能抓住他,包括作者本人”。羅平以紳士的身份,秉持高雅的情操和上流社會的禮儀,顯示出瀟灑的英雄形象,給廣大善良的百姓提供了一個對富人和既定秩序報仇雪恨的機會。拉飛特讀完後,判斷這部作品一定會一炮而紅,於是要求勒布朗續寫十篇左右以亞森·羅平為主角的短篇作品。計畫先集十篇作品,在雜誌上連載。羅平立即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而且這成功一直持續到現在。
莫理斯·勒布朗筆下的俠盜亞森·羅賓,法國的國賊,俠盜界的鼻祖。精於易容之術,可以隨時化身為任何身份的人,有時也以偵探的身份登場,因此,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他是個英俊潚灑、風流倜儻的人物,事實上卻幾乎無人曾一睹其廬山真面目。其為人爽朗、行動敏捷、個性樂觀,對女性殷勤有禮、富體貼心,生活上可揮金如土,也可安貧樂道,愛強扶弱、劫富濟貧,其犯案手法神乎其技,令人摸不著頭緒,愛跟警方開俏皮的小玩笑,又善於宣傳,利用報紙對自己的義舉讚揚一番,讓被害者哭笑不得。他有著強烈的愛國心。在《亞森·羅賓被捕》事件中初次登場,便為了心儀的女子,自願被葛尼瑪探長逮捕,卻又在獄中指揮其手下犯案,並預告自己即將逃獄,而且也真的成功了,足見其足智多謀。法國報紙說他是一個有社交手腕又無法無天的大盜,根據作者自己的說法,他是一個誘惑者,無政府主義者藝術愛好者和愛國者,也有人說他是最後的浪漫英雄。
正因為亞森·羅平是個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物,他才會在法國的土壤上受到狂熱的歡迎與愛戴,並成為法國人心目中的傳奇英雄。亞森·羅平戰勝福爾摩斯的故事,大大滿足了法蘭西民族的自尊心。法國人從此為擁有自己的偵探而手舞足蹈。有關亞森·羅平的故事也先後被搬上了銀幕與舞台,如《碧眼姑娘》、《空心岩柱》、《虎牙》、《神秘住宅》、《三十口棺材島》、《水晶瓶塞》都深受觀眾的歡迎。時至今日,亞森·羅平歷險故事僅袖珍本就賣了八百萬冊,而其中的重頭作品《空心岩柱》銷售過億。羅平在國外也取得了同樣的成功,美國導演首先將他的故事搬上銀幕。羅平的故事在日本也出了十幾個版本,包括各種改編的連環畫。
亞森·羅平,法國二十世紀初期作家莫理斯·勒布朗筆下的俠盜,法國的國賊,俠盜界的鼻祖,一個在生活上有著唐璜式作風的風流人物,又是一個擁有著仁厚心腸如堂·吉坷德的紳士或稱英雄。
亞森·羅苹這一角色的原形的設計,據推測是來自曾經於1905年3月登上報紙頭版的犯罪分子馬里烏斯·雅各,也可能是參考自奧克塔夫·米爾波的作品《Les-21-jours-d'un-neurasthhénique》(1901)里的一位紳士怪盜阿蒂爾·勒博(Arthur-Lebeau),或是米爾波所作的另一部喜劇《Scrupules》(1902)里的紳士怪盜。雖然英國作家厄恩斯特·威廉斯·何努格在1899年創造出另一個怪盜紳士—亞瑟·萊佛士,但推測勒布朗沒有看過。另一種說法是這一系列作品開始時並不是使用亞森·羅平這個名字,而是採用當時巴黎市議員之一,因為與市政府當局發生糾葛而一舉成名的某實際人物姓名之諧音的亞森·洛苹,後來因受到該人士的抗議,更改為現在的羅苹。另據原版在《空心岩柱》中附入瓦萊爾·卡托岡的《法國國王的秘密或者亞森·羅平的真實身份》一文則又給出了這么一個故事:羅曼·勒莫加斯特男爵這位老先生講述了一些他、羅平和莫里斯·勒布朗三人同於1876至1880年間在魯昂的高乃依中學就讀,以及他甚至自認為是亞森·羅平的異父或者是異母兄弟等等頗有些看似荒誕的爆料。但鑒於此,可知亞森·羅平其身份的真人性有待考究。然而時隔已有一個世紀,後世種種說法,聽者無法問及原創,難辯真偽的我們姑且就先按下不表了。
至於《亞森·羅平和福爾摩斯對決》,莫里斯·勒布朗最初確實是用“SherlockHolmes”(福爾摩斯)發表的,但隨後就遭到原創柯南·道爾爵士大人的抗議。於是莫里斯·勒布朗在單行本發行之時就將此名字改成HerlockSholmès("愛洛克·休爾梅"某台灣讀者如是說)。還有華生(Watson)也被改成威爾森(Wilson),貝克街221B(BakerStreet221B)改成帕克街219(PakerStreet219)。但是這個HerlockSholmès先生也是穿戴獵鹿帽和披風隨帶菸斗,所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個“HerlockSholmès”就是“SherlockHolmes”,因此日語和漢語的譯本都將“HerlockSholmès”還原成“福爾摩斯”。順帶說明:此書手筆比較拙劣,抹黑嫌疑很大,看過的基本上一面倒的批評主角亞森·羅平。可能開始莫里斯·勒布朗只是開個玩笑,也可能是大出版商皮埃爾出的“餿主意”,不管怎么說,這個“同人文”已經拉開了近百年的馬拉松式糾紛。
至於《黃金假面人》,漢譯中的阿爾賽恩·呂班,當然是亞森·羅平了,由此讀者亦窺見一絲中國翻譯界的水準了。《黃金假面人》作者江戶川亂步是福爾摩斯的Fans,所以此書把報復兼抹黑的嫌疑提高了若干個層次,當然也就寫不出什麼水準,純可供福爾摩斯的Fans發泄用。比較奇怪的現象是,無論是“亞森·羅平和福爾摩斯對決”還是“明智小五郎和亞森·羅平對決”結局都是平局。但是這種虛擬偵探互貶現象恐怕也只有在這些偵探小說中才會出現的了。

人物評價

莫里斯·勒布朗莫里斯·勒布朗
為什麼人們對羅平依然如此痴迷?新版《亞森·羅平全集》的出版者讓-佛朗索瓦·梅爾勒說:“羅平的故事語言優美、簡潔、明快,情節無懈可擊。”至於為什麼年輕的讀者也喜歡羅平,出版羅平故事袖珍本的老闆多米尼克·古斯特說:“年輕讀者就是通過羅平的故事開始閱讀流行小說的。”導演讓-保羅·薩洛美則對羅平故事的現代性感興趣:“這是今天的故事,一個年輕人在尊重他人的同時向整個社會發出挑戰,他利用制度的腐朽同腐朽的制度作鬥爭。”
自古以來,史詩、悲劇、喜劇、詩歌都被認為是重要的體裁,小說則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野草,直到十八世紀還被文藝理論家們冷眼相看。不料小說後來居上,因為它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話傳說,而且恰恰由於不受任何文藝法則的限制,使它得以自由發展,隨著資產階級的興盛而日益繁榮,終於在十九世紀的文壇上占據了最重要的地位。有趣的是,小說的體裁的內部似乎也有等級之分:被奉為正宗的是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小說,以雨果為代表的浪漫主義小說,還有以左拉為代表的自然主義小說,以及本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新小說等等,而偵探小說則被視為小說中的“下里巴人”。然而歷史又一次嘲弄了人們劃分體裁等級的願望:當十九世紀的小說名著已經成為經典,現代的新小說也業已衰落的時候,只有偵探小說始終擁有最廣大的讀者,它作為通俗文學的一個重要方面,總是生氣勃勃,幾乎具有永恆的魅力。
提起偵探小說,人們自然會想到大名鼎鼎的福爾摩斯。實際上在西方世界裡,英語的偵探文學確實擁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它有著較長的歷史和較為廣泛的國際影響。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偵探小說,是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1809—1849)的《莫格街兇殺案》。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1859—1930),也早在十九世紀末期就使福爾摩斯成了家喻戶曉的大偵探。在英、美、德等國都有大量研究偵探文學的論著,使法國的偵探文學相形見絀,根本原因在於它很少被譯成外文,因而在國外影響甚微。其實法國的偵探文學不僅同樣豐富,而且更有自己的特色。一八四六年六月十一日,愛倫·坡的《莫格街兇殺案》被一位匿名者改寫後,刊登在法國的《日報》上,題目是《法庭大事記中獨一無二的謀殺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這個故事又以三種不同的版本分別在其他報紙上發表。因此愛倫·坡的這篇小說也可以說是法國的第一個偵探故事,但它的意義更在於表明法國讀者的興趣有了轉變。在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之後,驚魂未定的貴族和資產階級追求精神刺激,於是大量的恐怖小說應運而生。這些小說情節離奇、想像怪誕,一時大為流行。但人們不可能長久地迷戀鮮血、暴力或謀殺,而是更樂於在理性的範圍內去看待犯罪這一社會現象,這就是偵探小說興起的根本原因:讀者關心的不再是作案而是破案,他們感興趣的不再是罪犯而是偵探。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了法國偵探文學之父埃米爾·加波利奧(1835—1873)。
愛倫·坡的偵探故事曾被法國大作家夏爾·波德萊爾(1821—1867)譯成法文,但是在此之前它們就對加波利奧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加波利奧早年默默無聞,一八六六年因在報紙上連載偵探故事《太陽》而一舉成名,此後發表了一系列偵探小說,例如《巴黎的奴隸》(1868)、《勒科克先生》(1869)、《地獄生活》(1870)、《脖子上的絞索》(1873)等等。它們比柯南道爾創作福爾摩斯探案的時間要早得多,並且從一開始就顯示了與英語偵探文學的區別:愛倫·坡和柯南道爾集中表現破案過程中冷靜的推理邏輯,而加波利奧則是集十九世紀一切文學形式之大成,使他的小說成了社會生活的畫卷。造成這一區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報紙的連載形式,這種形式產生於法國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當時報刊業飛速發展,競相用連載故事的趣味性爭取讀者,大仲馬(1802—1870)的《三個火槍手》(1844)和《基度山伯爵》(1844—1845)就是這類連載小說的典範。一部小說要想連載下去和吸引讀者,就不能過分簡潔地僅限於案件本身,必須描繪讀者感興趣的社會生活,在藝術手法上要不斷設定懸念和伏筆等等,所以評論家馬里尤斯·托班指出:埃德加·愛倫·坡和加波利奧都是偵探小說之父,但是“前者搭起了偵探小說體系的構架,後者則賦予了它血肉、氣息和生命”。
加波利奧有一些繼承者,不過法國的偵探小說作為一種體裁,是直到二十世紀的頭十年才確立起來的。在偵探小說的發展過程中,小說家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福爾摩斯是英語偵探文學的典型人物一樣,勒布朗塑造的俠盜亞森·羅平是法語偵探文學中的一個不朽的形象。勒布朗於一八六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生於法國諾曼第的首府魯昂,父親是個船東,兼做煤炭生意。勒布朗於一八七五年進高乃依中學學習,成績優異,先後得過三十多個獎。更巧的是大作家福樓拜的弟弟就是為他們家看病的醫生。尤其是為了替福樓拜的塑像揭幕,左拉、龔古爾和莫泊桑等著名作家都親臨小城,引起轟動,愛好文學的勒布朗竟悄悄地跟著他們上了返回巴黎的火車,想給他們念念自己的手稿,只是由於他們都需要休息才未能成功。勒布朗的父親通情達理,送他到巴黎去學習法律,使他有機會出入文人聚會的黑貓咖啡館,並且開始為報刊撰稿。實際上,在成為偵探小說家之前,他已經發表過一些小說,如《夫婦們》(1890)、《一個女人》(1895)和《死亡的傑作》(1897)等等,而且獲得成功,蜚聲巴黎,得到了莫泊桑的肯定和支持。只是由於他後來在偵探小說方面的成就太大,所以他前期的作品才往往容易被人忽視。
一九○五年二月,著名的出版商皮埃爾·拉菲特創辦了雜誌《我知道一切》,要求勒布朗寫一篇冒險的小說。勒布朗應約寫了《亞森·羅平被捕》,內容是一艘大型客輪從法國的勒阿弗爾駛往紐約,在海上遇到風暴。當時船上正收到一則電訊,說大盜亞森·羅平就在船上,化名為R..這時通訊突然中斷,船上一片混亂,凡是名字以R開頭的旅客都受到懷疑。直到終點,亞森·羅平才被認出,並且被送進了監獄,其實他就是講這個故事的人,所以讀者都想不到他會是亞森·羅平。這個故事受到讀者的歡迎,拉菲特要求勒布朗接著寫下去,但是勒布朗拒絕了,因為偵探小說當時在法國不受重視。拉菲特並不氣餒,再三要求,勒布朗堅持不乾達六個月,最後說他已經把亞森·羅平送進監獄了,無法再寫。拉菲特答道:“沒關係,讓他越獄好了!”勒布朗就在一九○五年十二月寫了第二個故事:《亞森·羅平在獄中》;後來又寫了第三個故事:《亞森·羅平越獄》;以後就不斷地寫下去,所以我們可以說勒布朗是亞森·羅平之父,拉菲特則是亞森·羅平的教父。順便說一句,皮埃爾·拉菲特是一位卓有遠見的出版商,與龔古爾文學獎齊名的菲米納獎就是他創立的。
從一九○五年至一九三九年,勒布朗創作了以亞森·羅平為主人公的作品共有二十二卷之多,其中包括十六部長篇小說,三十七篇中短篇小說,四個劇本①。一位作家能有如此豐碩的成果,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但是人們也許並不知道,勒布朗在這漫長的數十年中是承受和克服了多么大的痛苦,他於一九○○年患了腸炎,雖經過治療卻每況愈下,日益衰弱。他是個極為敏感的人,往往會對著夕陽熱淚盈眶,因此對自己的健康不佳深感沮喪,以致容易疲倦,一天只能工作一個多小時,客人來訪時他多說幾句話就會滿頭大汗,雙手冰涼。所有關於亞森·羅平探案的小說,都是他在夜間失眠時構思的。其中最後一部小說是《亞森·羅平的巨大財富》,寫於一九三九年,當時勒布朗由於腦充血而體力不支,靠著女兒瑪麗·路易絲的協助才得以完稿,兩年後他就因肺充血去世了。
勒布朗在剛開始寫作偵探小說的時候,尚未讀過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所以他只是受到了愛倫·坡和加波利奧的影響,而巴爾扎克筆下的伏脫冷則給他留下了尤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把第一批偵探故事匯集出版,要起一個書名的時候,他自然地想到了用《俠盜亞森·羅平》,而且要使這個人物超過當時已家喻戶曉的福爾摩斯。勒布朗不僅在小說中把亞森·羅平寫成偵探之王,而且讓他有機會與福爾摩斯較量並略勝一籌,有時甚至使兩人發生衝突,當然戰鬥的結局總是友好的和解。除此之外,從小說的藝術手法來看,勒布朗也確實有不同於柯南道爾的特色。首先是他筆下的人物的性格更加豐富。福爾摩斯是專門破案的偵探,完全是正面人物,而亞森·羅平則具有“俠”和“盜”的雙重性。既是盜,就要盜竊,而要使他的盜竊得到人們的原諒,就要突出他“俠”的一面:他的盜竊不是出於貪婪,他從來不偷好人的東西,甚至相當慷慨地助人。不僅如此,他還保護孤兒寡婦,富有愛國主義精神,專門為社會清除罪大惡極的壞人,例如《八一三》中楚楚動人而又嗜血成性的多洛萊·克塞爾巴赫,《水晶瓶塞》中可怕的議員多布萊克等等。除此之外,他還愛開玩笑,富於感情,顯得親切迷人,應該說比專門嚴肅地破案的福爾摩斯更有魅力。
其次,福爾摩斯的破案主要是解謎,以解謎的方法和手段來吸引讀者,而亞森·羅平則相反地置身於現實的事件之中,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殖民地的衝突,各種政治經濟的醜聞等等。有時他甚至是不知不覺地被捲入了某個歷史事件,但最終都靠著非凡的本領體面地擺脫出來。亞森·羅平以西班牙大貴族、俄國親王、保全局局長等各種身分出現,不僅出乎讀者的意料,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而且也使小說的社會背景更為廣闊。亞森·羅平直接介入政治事件,成為法、德等國首腦的調解人,幾乎掌握了法國的命運,即使這個人物的傳奇色彩更加濃郁,也使各種重大事件的過程更為可信,因而更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興趣。最後是把現代與以往的歷史和傳說巧妙地結合起來。柯南道爾往往只注重情節的緊張驚險,只是孤立地描寫案情,勒布朗則不僅關注現實的事件,而且往往涉及歷史和古代的傳說。他不是像大仲馬那樣憑自己的想像去重寫歷史,而是努力用現代的手段去解決古代的問題。例如《三十口棺材島》講的是一塊被三十個暗礁包圍的岩石,被稱為“波希米亞國王石”傳說病人被放在石頭上即可痊癒,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亞森·羅平發現了一艘裝有這種石頭而沉沒的船隻,最後終於弄清了這種石頭具有放射性,從而解決了這個歷史難題。由於這種別出心裁的寫法,亞森·羅平的探案就不是為破案而破案,而是把案件與歷史和現實有機地融為一體了。
在勒布朗之後,新的偵探小說家不斷出現,其中最著名的是以塑造梅格雷探長而聞名的喬治·西默農(1903—1989)。西默農是高產的法語作家,不過他雖然曾久居法國,但是生於比利時的列日,也在美國住過十來年,最後定居瑞士洛桑,所以他應該算是比利時作家。而除他之外,法國的其他偵探小說家與勒布朗相比大多是無名之輩,不能相提並論。偵探小說之所以被人們輕視,原因之一就是數量多而傑作少,作家多而名家少;但也正因為如此,勒布朗的成就才更為難能可貴,不愧是法國乃至世界偵探小說史上的一座豐碑。現在(指該文所作年代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國法國文學界的一批南方同行們能夠齊心協力,完成翻譯《亞森·羅平探案全集》這一工程,是一件很有意義和值得慶賀的事情,因此我欣然寫了一些感想,是為序。

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

《亞森羅賓被捕》、《碧眼姑娘》、《空心岩柱》、《虎牙》、《神秘住宅》、《三十口棺材島》、《水晶瓶塞》、《三隻眼睛》、《大事變》。

冒險書目

1LaComtessedeCagliostro《卡格利奧斯特羅伯爵夫人》1924
2ArsèneLupin,Gentleman-cambrioleur《俠盜亞森·羅平》1907
L’Arrestationd’ArsèneLupin《亞森·羅平被捕》
ArsèneLupinenprison《亞森·羅平在獄中》
L’évasiond’ArsèneLupin《亞森·羅平越獄》
LeMystérieuxvoyageur《神秘的旅客》
LeCollierdelaReine《王后項鍊》
LeSeptdecoeur《紅桃七》
LeCoffre-fortdemadameImbert《安貝爾太太的保險箱》
LaPerlenoire《黑珍珠》
HerlockSholmesarrivetroptard《歇洛克·福爾摩斯姍姍來遲》
3LesConfidencesd'ArsèneLupin《亞森·羅平的隱情》1913
LesJeuxdusoleil《日光遊戲》
L'Anneaunuptial《結婚戒指》
LeSignedel'ombre《影子的信號》
LePiègeinfernal《險惡的陷阱》
L'écharpedesoierouge《紅綢圍巾》
LaMortquirôde《死神遊盪》
édithaucoudecygne《長頸埃迪特》
LeFéetudePaille《稻草人》
LeMariaged'ArsèneLupin《亞森·羅平結婚》
4LeBouchondecristal《水晶瓶塞》1912
5ArsèneLupincontreHerlockSholmès《亞森·羅平智斗福爾摩斯》1908
LaDameblonde《金髮女人》
LaLampejuive《猶太人油燈》
6L'Aiguillecreuse《空心岩柱》1909
7LaDemoiselleauxyeuxverts《碧眼姑娘》1927
8LesHuitcoupsdel'horloge《鐘敲八點》1923
AuSommetdelatour《塔樓頂上》
LaCarafed'eau《水瓶》
ThérèseetGermaine《泰蕾茲與熱爾梅納》
LeFilmrévélateur《漏底的影片》
LeCasdeJean-Louis《讓-路易事件》
LaDameàlahache《持斧女人》
DesPassurlaneige《雪地腳印》
«AudieuMercure»《商業神雕像》
9«813»《八一三》1910
10L'éclatd'obus《炮彈片》1916
11LeTriangled'or《金三角》1918
12L'Îleauxtrentecercueils《三十口棺材島》1919
13LesDentsdutigre《虎牙》1921
14L'Hommeàlapeaudebique《穿羊皮大衣的男人》1927
15L'AgenceBarnettetCie《巴爾內特私家偵探事務所》1928
LesGouttesquitombent《水往下沖》
LaLettred'amourduroiGeorge《喬治國王的情書》
LaPartiedebaccara《一局紙牌賭博》
L'Hommeauxdentsd'or《金牙人》
LesDouzeAfricainesdeBéchoux《貝舒的十二張非洲礦業股票》
LeHasardfaitdesmiracles《偶然產生奇蹟》
Gantsblancs...guêtresblanches...《白色手套……白色護腿套》
BéchouxarrêteJimBarnett《貝舒逮住巴爾內特》
16LeCabochond'émeraude《沒刻面的純綠寶石》1930
17LaDemeuremystérieuse《神秘住宅》1929
18LaBarre-y-va《回浪灣》1931
19LaFemmeauxdeuxsourires《雙面笑佳人》1933
20Victor,delabrigademondaine《便衣偵探維克托》1933
21LaCagliostrosevenge《卡格利奧斯特羅伯爵夫人復仇記》1935
22LesMilliardsd'ArsèneLupin《亞森·羅平的巨大財富》1941。

其它書目

DorothéeDanseusedecorde《走鋼絲的姑娘》
LePrincedeJéricho《傑里科王子》
LeCerclerouge《紅圈》
Deminuitàseptheures《從午夜到凌晨七點》
LeChapeletrouge《血染的念珠》
LaDentd'HerculePetitgris《埃居爾·珀蒂格里的牙齒》
Lestroisyeux《三隻眼睛
LaFrontière《邊境》
LeFormidableévénement《重大而可怕的事件》
UnGentleman《一位紳士》

續寫作品

CarolineetDidierCAYOL
LesLupinsdeVincent
Boileau-Narcejac
LeSecretd’Eunerville
LaPoudrière
LeSecondVisaged’ArsèneLupin
LaJusticed’ArsèneLupin
LeSermentd’ArsèneLupin
L’AffaireOliveira
MichelZink
ArsèneLupinetlemystèred'Arsonval
GabrielThoveron
QuifaitpeuràVirginiaWoolf?(...élémentairemoncherLupin!)
ValèreCatogan
LeSecretdesroisdeFranceoulavéritableidentitéd’ArsèneLupin(«essairomancé»)
ChristianPoslaniec
Crimesparfaits
PatrickFerté
ArsèneLupinSupérieurInconnu-Laclédel'oeuvrecodéedeMauriceLeblanc
AnthonyBoucher
ArsèneLupinversusColonelLinnausElleryQueen'sMysteryMagazinevol5n°19novembre1944
EdgarJepson
ArsèneLupinMills&Boon1909
DanielSalmon
LadentdeJane.200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