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偉[嘉蔭縣國家級勞模]

莊偉[嘉蔭縣國家級勞模]

莊偉老人生於1930年7月9日,1952年6月在黑龍江省九三農場參加工作,現已80高齡。1952年至1991年的39年工作期間,曾先後任學員、副級駕駛員、機車組長、連隊隊長、農場場長、書記等職務。早在農墾時期,他就憑著一股實幹精神,創造了日播百垧耕地的最高紀錄,被評為先進生產者,並參加了全國水利工會召開的先進個人座談會。1957年4月,莊偉光榮地出席了在首都北京召開的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並與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在中南海懷仁堂的合影留念。同年“五一”國際勞動節,莊偉與全體勞模在天安門廣場接受了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檢閱。

九三墾區——勞模成長的沃土

1952年,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與眾多有志青年一樣,時年22歲的莊偉一心想投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大軍中去。同年6月10日,在家務農的他通過考試被黑龍江省九三農場(黑龍江九三農場即現九三農場管理局,位於嫩江縣雙山鎮、富嫩鐵路雙山站東4公里處,1949年組建鶴山、“八一五”、伊拉哈榮軍3農場,1952年合併為國營九三榮軍農場)錄取。
初到九三農場,莊偉被分配到學員隊。學員隊的基本任務是參加學習和勞動實踐,學習農場的性質、未來前景、發展方向、機務理論和勞動技術,學時6個月。在參加學習的第6天,農場就組織全體學員參加實踐活動,具體任務是給二十垧大豆地拔大草,很多學員分不清哪些是大豆苗、哪些是雜草。莊稼人出身的莊偉就邊勞作邊教身邊人,一天下來,大家在他的帶領下,一百多名學員都能熟練地進行大豆田間拔草作業了,並形成了比學趕幫的工作氛圍。此後,只用了5天時間就完成了二十垧大豆的拔草任務。一些學員因為勞累病倒了,還有一些學員因為吃不了苦不辭而別了。150名學員中堅持到到最後的只有60餘人,而莊偉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沖在最前面。由於莊偉的突出表現,他和其他幾個隊員受到了領導的表揚,這是莊偉參加工作後受到的第一次表揚,也為他日後更加奮發工作奠定了基礎。

1952年8月上旬,莊偉被分配到第三作業區參加機務理論實習,具體工作是跟隨康拜因(又名牽引收割機)收割小麥,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用機器收割小麥,心情無比激動,全身充滿了使不完的幹勁。當時的牽引收割機由拖拉機、收割機和集草車三部分組成。莊偉被分配到集草車上工作,第一天工作他就領教了集草車的厲害,挨嗆不說,麥芒灌進脖子又痛又癢,有時小麥秸桿卸不下來還得進去推。第二天,有的學員就累得受不了,但莊偉一直堅持到到最後。有時集草車滾筒堵塞了,他就主動爬進去摳,機器部件需要保養加油時,他就是主動去乾。沒幾天,他就滿身油污,和老師傅沒什麼兩樣了,麥收結束時,老駕駛員們送給他一個綽號,叫“集草駕駛員”。1952年9月3日,在慶祝建場三周年大會上,莊偉被授予個人三等功,時任九三農場場長的向俊選親自為他佩戴了獎章,並號召全體學員向學習好、勞動好、安心農場、以場為家的莊偉學習。農場著名勞動模範張玉昆把自己的獎品——一套精緻的作業服轉贈了給了莊偉。這一切,對莊偉的激勵很大,進一步堅定了他紮根農場的決心。同年9月12日,莊偉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當年12月,全體學員畢業,由於莊偉的突出表現,被農場授予優秀學員,並被分配到第三作業區十隊(現尖山農場十隊)學習拖拉機駕駛技術。
時值是冬閒季節,常規工作就是機車的維修與保養。每天天剛亮,莊偉就主動跑去幫助機車組長陳德宣烤機車、修車,白天找來書籍自學機車理論知識,由於莊偉只有國小文化,有許多看不懂的地方,他就虛心向別人請教。憑著勤奮和虛心,他很快就初步掌握了機車原理與保養基礎知識,成為學員中佼佼者,也成了機務隊長身邊的得力助手。1953年4月末春耕開始時,莊偉就可以獨立駕駛機車作業了,他是所有學員中可以在這么短時間內獨立駕車作業的第一人。 1954年5月,莊偉被任命為德特機車(原蘇聯產拖拉機,建國初期在各農場的農業機械中占有很大比例,該機具有馬力大、工作效率高等特點)副級駕駛員。當年春播和秋收時都遇到了連陰雨天,部分低洼地機車無法耕種和收割時,很多駕駛員都停下機車在車內睡覺,而莊偉卻和農場僱傭的臨時工一起手工播種、手工收割,還義務當起了質檢員和送水員。用莊偉自己的話說“國家建設需要糧食,做為一名農場工人就要多打糧、打好糧”。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除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外,莊偉還充分發揮自己莊稼把式這一特長,利用農場的地邊地角義務為農場食堂種了大約一垧地的蔬菜。有黃瓜、蘿蔔、茄子、角瓜、西紅柿、大頭菜、秋白菜等,大家吃到新鮮蔬菜後,都夸莊偉是個多面手。
1955年初,九三農場興建紅五月農場,從場內抽調了一批技術骨幹,莊偉也在其中,並被任為德特機車組組長。當時莊偉只是一名二級工人(一般機車組長都是由四級、或四級以上工人擔任),面對重擔,領導的信任給了他無窮的力量,嫻熟的技術給了他出色完成任務的保障。他帶領副駕駛員、播種人員細心維護機車和播種機,精心計算播種量,通過反覆調整播種機自然流淌種子的數量及機車的行進速度,莊偉所在的機車創下了日播種100多垧大豆的記錄。當年,莊偉率領機組人員創春耕地、秋翻地、開荒地總計1100垧的農場最高記錄。莊偉本人被評為先進生產者,所在車組被評為先進車組。同年11月份,莊偉又被評為全國先進生產者,並出席了全國農林水利工會召開的先進個人座談會。

首都北京——三次見到毛主席

1956年4月12日,莊偉出席了全國農業水利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更令人難忘的是毛主席、周總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了與會的700多名代表,併合影留念。這是莊偉有生以來最幸福的時刻,也是老人第一次見到毛主席。
這次會議後,莊偉接到有關部門通知,留在北京參加集訓,準備出席“五一”全國先進生產者表彰大會。1956年4月30日早8時,全國各地的勞模代表從不同住地雲集中央體育館,莊偉和有關人員持代表證和獎章按座位號碼入座。據莊偉老人講述:“當時,黑龍江省代表的座位距離主席台只有8米多遠。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共有6000多人出席了會議,同時有30多個國家的外賓也參加了會議。當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出現在主席台上時,會場頓時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只見毛主席紅光滿面、神采奕奕。當時我心裡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多和毛主席在一起坐上一會兒,多呆一會兒。”這是老勞模第二次見到毛主席。
1956年5月1日,莊偉和與會代表組成勞模前導隊,在天安門廣場接受了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據莊偉老人回憶,上午10時,當毛主席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時,大家熱烈高呼“毛主席萬歲!”接著國歌聲起,禮炮齊鳴,接受檢閱的隊伍開始遊行,勞模前導隊第一個接受了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閱。毛主席頻頻向大家招手致意,莊偉當時感覺到暖流涌遍全身、熱淚盈眶,只是一個勁兒地高喊“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這是老勞模第三次見到毛主席。

邊陲嘉蔭——夕陽無限紅

莊偉於1957年7月12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又任生產連隊隊長,1964年調離九三墾區,先後在嘉蔭農場、嘉蔭縣全豐農場工作,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他熱愛的農墾事業。1991年,已年逾60歲的他在嘉蔭縣全豐農場退休。
退休以後,莊偉搬到嘉蔭縣城與兒女同住。他沒有像其他老同志一樣以釣魚、打麻將等方式消磨晚年時光,而是義務當起了街道主任助理。街道的具體工作面對人民民眾,面對具體矛盾和困難,莊偉老人憑著自己多年的領導經驗,很好地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累計為街道民眾有效地化解各種矛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100餘件,被當地民眾親切稱為貼心人、“老領導”和“編外主任”。當別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說:“我是一名老黨員,能為大家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我心裡覺得敞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