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式拍賣

荷蘭式拍賣

荷蘭式拍賣(Dutch Auction)是一種特殊的拍賣形式。亦稱“減價拍賣”,它是指拍賣標的的競價由高到低依次遞減直到第一個競買人應價(達到或超過底價)時擊槌成交的一種拍賣。荷蘭式拍賣因為有減價的特點,所以競買人往往坐等觀望,企盼價格不斷減低,因而現場競爭氣氛不夠熱烈。荷蘭式拍賣最早出現在1887年,那年由於花椰菜獲得了大豐收而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為儘快擺脫困境,減少因產品腐爛變質造成的損失,一位種植者發明了不同於傳統的升價式拍賣的降價式拍賣。

競價

荷蘭式拍賣荷蘭式拍賣

減價式拍賣通常從非常高的價格開始,高的程度有時沒有人競價,這時,價格就以事先確定的數量下降,直到有競買人願意接受為止。

在減價式拍賣中,第一個實際的競價常常是最後的競價。那么,從何談起這裡有競買人之間激烈的競爭呢?這裡確實有競爭是勿庸質疑的,雖然僅僅只有一個競價,但是這個僅有的競價是對預期的一種直接反應,如果自己不出價,那么別人就會出價從而失去物品。

然而,在大部分減價式拍賣中,實際上有許多競價。因為減價式拍賣經常用於拍賣品具有多樣品質的場合,如質量上的不同、第一個出價最高的競買人可以買走全部物品,但往往只以最高價買走這些物品中最好的,然後拍賣繼續,價格下降,當另有競買人願意接受競價,他也有同樣的選擇,也是買走餘下中最好的,然後拍賣又繼續。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競買人大部分時間都沉默不語,但是在競買者之間確實存在持續的競爭。

例:

賣家有100朵鮮花,必須在一天內賣完,否則花就謝了。首先,賣家設定最高價為每朵100元,每兩個小時降價10元。拍賣開始後沒有人競價。過了兩個小時,降到每朵90元時,有個競買人競價。如果他買100朵,則拍賣到此結束,此競買人成為買受人,l00朵鮮花以每朵90元成交。如果他只買70朵,那么剩下的30朵繼續拍賣。如果一天過去了,不再有人競價,那么拍賣的結果是唯一的競買人成為買受人,以每朵90元的成交價買走70朵花。但是,如果過了兩小時又有人來競買剩下的30朵花,而價格為每朵80元。這時結束拍賣,兩個競買人都成為買受人,都以每朵80元的價格成交。

起源

荷蘭式拍賣最早出現在1887年,那年由於花椰菜獲得了大豐收而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為儘快擺脫困境,減少因產品腐爛變質造成的損失,一位種植者發明了不同於傳統的升價式拍賣的降價式拍賣。此後,隨著交易量的增加和技術的進步,人們於1906年開始採用拍賣大鐘進行交易。

拍賣方式

減價拍賣皆為賣方叫價拍賣,又叫無聲拍賣,可分為兩種類型。

人工式

人工式無聲拍賣:是早期的傳統減價拍賣形式,是先由拍賣師當眾報出最高價格,然後由投買人據此逐一應價。凡遇無人應價的價位,拍賣師由此遞減報出新的價位,逐次降價,過程一直持續到有人購買為止;凡遇兩個以上應價的價位,拍賣師應由此遞增報出新價,即立即轉入增價拍賣形式,競相加價過程一直持續到無人再加為止。

錶盤式

錶盤式無聲拍賣:也是荷蘭人發明的,是現代化的減價拍賣形式。即指先由拍賣師當眾報出最高價格,用電子拍賣鐘上的相應刻度顯示出來,然後再由投買人按動電鈕逐一應價,凡無人應價時,則拍賣鍾指針逆時鏇轉,表示遞減降價,直到有人按動電鈕使其停轉表示購買為止。凡遇兩個以上應價時,則拍賣鍾指針順時鏇轉,表示遞增加價,直到剩下最後一人按鈕使其停止。在此,電子拍賣鍾取代木製拍賣槌作為成交工具。

特點優勢

相較於增價式拍賣,減價式拍賣也有其突出的特點與優勢。

大多情況下,減價拍賣帶有明顯的混合性,即將增價和減價拍賣相互銜接,交替進行,有人稱之為“混合拍賣,或“荷蘭式拍賣”。有兩種實際可能:一種情況是在減價拍賣出現兩個以上應價人時,立即轉入增價拍賣;另一種情況是,首先按增價方式拍賣,但第一輪產生的最高出價者並非拍定人,他還需再出價一次,如果第二輪其出價降低,則意味頭次出價無效,拍賣師不得接受,於是轉入減價拍賣程式。實踐證明,此拍賣法繁瑣費時,大多數國家已經將其廢除了。

減價拍賣最大的優點在於:成交過程特別迅速,尤其是使用錶盤式無聲拍賣方式,使拍賣過程機械化、電子化,使交易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叫價遞減過程往往導致競買人坐等觀望,企盼價格不斷減低,因而現場競爭氣氛不夠熱烈。

原則

荷蘭式拍賣的最簡單原則就是:價高者優先獲得寶貝,相同價格先出價者先得。成交價格是最低成功出價的金額。

意義

荷蘭式拍賣有兩個顯著特點。

一,價格隨著一定的時間間隔,按照事先確定的降價階梯,由高到低遞減。

二,所有買受人(即買到物品的人)都以最後的競價(即所有買受人中的最低出價)成交。

其實,荷蘭式拍賣中也有加價的情況,並不總是減價的。當遇有一個以上競買人在同一價位應價時,拍賣師就立即轉入增價拍賣形式,此後競相加價的過程一直持續到無人再加價為止。最後一位加價的競買人購買成功。實際上,大多情況下荷蘭式拍賣是增價和減價拍賣混合進行的,所以也稱為“混合拍賣”。

荷蘭式拍賣因為有減價的特點,所以競買人往往坐等觀望,企盼價格不斷減低,因而現場競爭氣氛不夠熱烈。所以有“無聲拍賣”的名聲。

但是這種拍賣往往也是很迅速的,可能第一個人就買走了所有物品。這種拍賣起源於荷蘭的鮮花交易市場。對於那些品質可能變化、容易腐爛的,或者品質良莠不齊的物品,例如水果、蔬菜、魚類、鮮花、菸草等,採用這種方式特別合適。雖然是“無聲拍賣”,競買人之間還是有激烈的競爭。如不及時競買,別人可能把所有物品買走,或者買走品質最好的那一部分。

套用貼士

一位業內人士說,減價拍賣會對於一般商品來說它的可取之處在於它的轟動效應,使舉辦人的知名度得以提高,同時對《拍賣法》也是個宣傳,使得拍賣這種特殊的買賣方式能夠深入到平常百姓家庭。但經常舉辦是不適宜的,一個地區偶爾舉辦一場可以,經常舉辦恐怕成功率不會太高的。據介紹,其實真正的荷蘭式拍賣不是拍賣師在不停地叫價而是採用電子設備,競買人通過按電鈕競價,這樣就比較規範。拍賣師的眼睛比不上電子儀器的解析度,而且電子儀器不會夾雜人為的因素,在通常舉辦的一般商品拍賣會上如果沒有一個較有經驗、有威信的拍賣師主持,很容易發生偏差,造成不必要的糾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