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遙感監測技術

草原遙感監測技術

四、草原監測的技術路線153 二、監督分類194 一、草原沙化的成因245

基本信息

書名:草原遙感監測技術

定價: ¥45.00元
出版/發行時間: 2005-03-01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作者: 董永平 吳新宏 戎郁萍
ISBN: 7-5025-6623-6
開本: 16

內容簡介

本書以草原資源與生態基本理論和一般分布規律、3S技術(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原理為基礎,結合草原類型及面積,地上生物量與生產力,草原退化、沙化和鹽漬化,草原生物災害和自然災害,草原保護與建設等主要監測內容,闡述了地面監測、遙感監測的主要技術環節和各項監測技術的常用方法。在強調不同監測技術的連線與集成的同時,更注重各種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的具體套用。該書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既有一定的科學理論水平,又有非常強的實用價值,可作為草原學科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專業學習材料,也可作為草原、生態、環境保護、資源監測等方面科學研究、教學以及畜牧業管理等的參考書。

本書目錄

緒論1
第一篇 草原資源的基本理論
第一章 草原資源概述15
第一節 草原的基本特性15
一、草原資源的自然屬性15
二、草原資源的經濟特性16
三、草原資源的形成歷史16
第二節 非生物因素與草原形成18
一、氣候因素--水熱條件18
二、土地因素24
第三節 生物因素與草原形成28
一、植被與草原形成28
二、動物在草原形成中的作用34
三、微生物在草原形成中的作用35
第四節 人類活動與草原的關係36
一、放牧36
二、割草36
三、砍伐森林與開墾草原37
四、火燒38
五、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38
第二章 草原分類及草原類型39
第一節 我國草原分類及類型39
一、草原分類的原則及標準39
二、我國的主要草原類40
第二節 國外草原分類簡介48
一、前蘇聯的草原分類方法48
二、美國的草原分類方法48
三、澳大利亞的草原分類方法49
四、英國的草原分類方法49
第三節 中國草原區劃49
一、草原區劃的目的50
二、草原區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50
三、中國的主要草原區50
第三章 草原的動態變化53
第一節 草原生態系統的特點53
一、草原生態系統的組成53
二、人類因素54
三、草原生態系統的功能54
四、草原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56
第二節 草原群落的演替56
一、草原植物群落的概念57
二、植物群落的特徵57
三、草原植物群落的結構58
四、草原植物群落的演替59
第三節 草原景觀的時空動態64
一、尺度64
二、空間格局65
三、異質性的產生機制66
四、草原景觀的空間變異性67
第二篇 3S技術基礎
第四章 遙感技術原理73
第一節 遙感系統原理73
一、遙感的概念73
二、遙感系統75
第二節 遙感數據採集原理88
一、遙感平台88
二、衛星軌道89
三、空間解析度、像元大小和比例尺91
四、波譜解析度93
五、輻射解析度94
六、時間解析度94
七、照相機與航空攝影96
八、多光譜掃描97
九、熱成像99
十、圖像的幾何畸變100
第五章 主要衛星遙感信息源102
一、遙感信息源的選擇102
二、NOAA極軌氣象衛星103
三、風雲衛星105
四、MODIS感測器106
五、陸地衛星109
六、SPOT衛星110
七、中巴資源衛星112
八、快鳥衛星113
九、ENVISAT衛星113
第六章 地理信息系統概述116
一、坐標系統及投影116
二、空間數據結構119
三、地理資料庫125
四、要素編輯與查詢127
第七章 GPS原理及套用129
一、GPS簡介129
二、GPS的組成和原理130
三、GPS技術特點132
四、GPS技術的套用133
五、GPS接收機的使用135
第三篇 技術與方法
第八章 草原監測技術與方法139
第一節 不同尺度下監測的內容、技術139
一、小時間尺度140
二、中時間尺度143
三、大時間尺度145
第二節 草原監測的基本環節146
一、信息獲取146
二、信息管理149
三、信息處理與分析150
四、草原監測的技術路線153
第九章 地面監測154
一、地面監測概述154
二、地面監測方法157
第十章 遙感圖像處理169
第一節 常用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及功能170
一、ERDAS Imagine的功能170
二、其他遙感圖像處理軟體171
第二節 預處理172
一、數據導入172
二、圖像顯示173
三、輻射糾正174
四、幾何糾正174
五、投影變換178
六、圖像鑲嵌和挖取179
第三節 圖像增強179
一、輻射增強180
二、空間增強183
三、波譜增強186
四、傅立葉變換與逆變換191
第四節 遙感圖像分類192
一、非監督分類193
二、監督分類194
三、精度評價與驗證195
第五節 目視解譯196
一、遙感圖像的目視解譯要素196
二、目視解譯在草原上的套用198
第十一章 空間分析199
一、子集提取199
二、疊加分析工具集200
三、鄰域分析工具集203
四、統計工具集204
五、表面分析工具集205
六、網路分析簡介206
第四篇 套用實例
第十二章 草原波譜特徵分析211
一、地物的反射特性211
二、TM/ETM+圖像不同地物波譜信息採集215
三、實例分析216
第十三章 草原生產力監測227
第一節 植被指數227
一、植被指數的原理227
二、植被指數的影響因素228
三、常用的植被指數229
第二節 生產力監測的技術環節232
一、遙感估產的優越性232
二、草原生產力監測的要素233
三、生產力監測一般步驟234
第三節 實例分析235
一、數據獲取235
二、植被指數提取236
三、地上生物量計算、統計241
四、計算適宜載畜量243
第十四章 草原沙化監測245
第一節 草原沙化的成因及類型245
一、草原沙化的成因245
二、草原沙化類型及分級247
第二節 草原沙化的遙感監測247
一、遙感監測步驟248
二、草原沙化監測實例248
第十五章 草原火信息提取256
一、信息源256
二、火信息提取的技術路線257
三、提取方法257
四、結果分析258
主要參考文獻26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