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粲

荀粲

概述荀粲(209?~238?),字奉倩,三國魏玄學家,東漢名臣荀彧的幼子。幼年聰穎過人,與兄長論荀彧與荀攸優劣,幾個兄長不能說服。成年後以善談玄理名噪一時。娶曹洪之女為妻,生活美滿。不料,不久妻子重病不治而亡。荀粲悲痛過度,鏇即亦亡,年僅二十九歲。 荀粲:(生卒年待考),字奉倩;豫州潁川潁陰縣人(今河南許昌)。著名三國時魏國道士。 獨好道。三國曹魏時期,曹洪女有美色,粲聘之,專房歡宴歷年。後婦得熱病,荀粲取冷熨其身,不愈而亡。荀粲痛悼不能已,歲余亦卒,終年二十九歲。 荀粲與他的兄弟們愛在一起討論儒家思想,但荀粲獨自對大道有特異的領悟。荀粲常常認為,子貢稱述的聖人對人性和天道的論述是無法耳聞或言傳的,因為大道乃聖人的一種心得,一種境界。據此,他指出,雖然後人珍貴《詩》、《書》、《禮》、《易》等經典,並不能識得聖人所得的大道理,因為這些經典只是聖人為達到大道而丟棄下來的廢物,並不是大道本身。 有人反駁說,“《易傳》上亦說,聖人設立卦象來窮盡易的深義;並用言辭來表達易的內容,怎么能說不可聞,不可見呢?” 荀粲回答說:“最精微的大道理,是難以用外物或圖象來顯示的。現在,你用圖象來表達易的深意,是不能夠表達象外的含義的。你用言辭來表達易的內容,也是不能傳遞出言辭之外的內容的。由此可見,細微的理,不僅是言外的東西,而且是意外的東西。即使言能盡意,能夠把意內的東西完全表達出來,可是那些意外的東西,言語還不能表達的。這就是說,這些細微的道理,不僅是不可言說,而且還是不可思議的。” 後來,陶淵明很會表達言外之意,使人對什麼是言不盡意有了明確的理解。他的《飲酒》詩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不是妄言,而是沒法言說。因為言則不遍而有遺漏,倒不如任其自然,不言而體會其意境。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荀彧之子

荀粲:(生卒年待考),字奉倩,豫州潁川潁陰縣人(今河南許昌)。著名三國時魏國玄學家,獨好道。三國曹魏時期,曹洪女有美色,粲聘之,專房歡宴歷年。後婦得熱病,荀粲取冷熨其身,不愈而亡。荀粲痛悼不能已,歲余亦卒,終年二十九歲。

玄學大師

荀粲與他的兄弟們愛在一起討論儒家思想,但荀粲獨自對大道有特異的領悟。荀粲常常認為,子貢稱述的聖人對人性和天道的論述是無法耳聞或言傳的,因為大道乃聖人的一種心得,一種境界。據此,他指出,雖然後人珍貴《詩》、《書》、《禮》、《易》等經典,並不能識得聖人所得的大道理,因為這些經典只是聖人為達到大道而丟棄下來的廢物,並不是大道本身。

有人反駁說,“《易傳》上亦說,聖人設立卦象來窮盡易的深義;並用言辭來表達易的內容,怎么能說不可聞,不可見呢?”

荀粲回答說:“最精微的大道理,是難以用外物或圖象來顯示的。現在,你用圖象來表達易的深意,是不能夠表達象外的含義的。你用言辭來表達易的內容,也是不能傳遞出言辭之外的內容的。由此可見,細微的理,不僅是言外的東西,而且是意外的東西。即使言能盡意,能夠把意內的東西完全表達出來,可是那些意外的東西,言語還不能表達的。這就是說,這些細微的道理,不僅是不可言說,而且還是不可思議的。”

歷史評價

後來,陶淵明很會表達言外之意,使人對什麼是言不盡意有了明確的理解。他的《飲酒》詩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不是忘言,而是沒法言說。因為言則不遍而有遺漏,倒不如任其自然,不言而體會其意境。

軼事典故

《世說新語》中的奉倩

1、何晏、鄧颺、夏侯玄並求傅嘏交,而嘏終不許。諸人乃因荀粲說合之,謂嘏曰:“夏侯太初一時之傑士,虛心於子,而卿意懷不可,交合則好成,不合則致隟。二賢若穆,則國之休,此藺相如所以下廉頗也。”傅曰:“夏侯太初,志大心勞,能合虛譽,誠所謂利口復國之人。何晏、鄧颺有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內無關籥,貴同惡異,多言而妬前。多言多釁,妬前無親。以吾觀之:此三賢者,皆敗德之人爾!遠之猶恐罹禍,況可親之邪?”後皆如其言。——識鑒

2.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婦亡,奉倩後少時亦卒。以是獲譏於世。奉倩曰:“婦人德不足稱,當以色為主。”裴令聞之曰:“此乃是興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後人未昧此語。”

——惑溺

3.

傅嘏善言虛勝,荀粲談尚玄遠。每至共語,有爭而不相喻。裴冀州釋二家之義,通彼我之懷,常使兩情皆得,彼此俱暢。——文學

何劭荀粲傳

何劭為粲傳曰:粲字奉倩,粲諸兄並以儒術論議,而粲獨好言道,常以為子貢稱夫子之言性與天道,

不可得聞,然則六籍雖存,固聖人之糠秕。粲兄俁難曰:“易亦云聖人立象以盡

意,繫辭焉以盡言,則微言胡為不可得而聞見哉?”粲答曰:“蓋理之微者,非

物象之所舉也。今稱立象以盡意,此非通於意外者也。繫辭焉以盡言,此非言乎

系表者也;斯則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蘊而不出矣。”及當時能言者不能屈也。

又論父彧不如從兄攸。彧立德高整,軌儀以訓物,而攸不治外形,慎密自居而已。

粲以此言善攸,諸兄怒而不能回也。太和初,到京邑與傅嘏談。嘏善名理而粲尚

玄遠,宗致雖同,倉卒時或有格而不相得意。裴徽通彼我之懷,為二家騎驛,頃

之,粲與嘏善。夏侯玄亦親。常謂嘏、玄曰:“子等在世塗間,功名必勝我,但

識劣我耳!”嘏難曰:“能盛功名者,識也。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末有餘者邪?”

粲曰:“功名者,志局之所獎也。然則志局自一物耳,固非識之所獨濟也。我以

能使子等為貴,然未必齊子等所為也。”粲常以婦人者,才智不足論,自宜以色

為主。驃騎將軍曹洪女有美色,粲於是娉焉,容服帷帳甚麗,專房歡宴。歷年後,

婦病亡,未殯,傅嘏往喭粲;粲不哭而神傷。嘏問曰:“婦人才色並茂為難。

子之娶也,遺才而好色。此自易遇,今何哀之甚?”粲曰:“佳人難再得!顧逝

者不能有傾國之色,然未可謂之易遇。”痛悼不能已,歲餘亦亡,時年二十九。

粲簡貴,不能與常人交接,所交皆一時俊傑。至葬夕,赴者裁十餘人,皆同時知

名士也,哭之,感動路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