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麻子

茼麻子

苘麻子,釋名亦名白麻。氣味(果實)苦、平、無毒。一年生亞灌木狀草本,高達1~2米。莖枝被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12厘米,被星狀細柔毛;葉片圓心形,長5~10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邊緣具細圓鋸齒。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3厘米,被柔毛,近頂端具節;花萼杯狀,密被短絨毛,裂片5,卵形;花黃色,花瓣倒卵形;雄蕊柱平滑無毛;心皮多數,先端平截,具擴展被毛的長芒2,排列成輪狀,密被軟毛。蒴果半球形,直徑約2厘米,分果多數,被星狀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名片

苘麻子,釋名亦名白麻。氣味(果實)苦、平、無毒。一年生亞灌木狀草本,高達1~2米。莖枝被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12厘米,被星狀細柔毛;葉片圓心形,長5~10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邊緣具細圓鋸齒。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3厘米,被柔毛,近頂端具節;花萼杯狀,密被短絨毛,裂片5,卵形;花黃色,花瓣倒卵形;雄蕊柱平滑無毛;心皮多數,先端平截,具擴展被毛的長芒2,排列成輪狀,密被軟毛。蒴果半球形,直徑約2厘米,分果多數,被星狀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藥品簡述

【藥物名稱】:茼麻子

茼麻子茼麻子

【類 別】:種子類

【英文名稱】:Chingma Abutilon Seed

【別 名】:冬葵子、青麻、葵子、白麻

【來 源】:為錦葵科住屋茼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的種子

【植物形態】:一年生草本,搞0.3~2m,全株密生絨毛狀星狀毛。葉互生,圓心臟形,直徑7~18cm,先端長尖,邊緣具粗鋸齒,葉脈掌狀,葉柄長。花單生於葉腋,花萼5裂,綠色;花瓣5,黃色,倒暖形,頂端平凹,基部與雄蕊筒合生;雄蕊多數,花絲基部連合成筒;心皮15~20,環列成扁球形,先端突出如芒。果實半圓球形似磨盤,密生星狀毛,成熟後形成分果。種子黑色。花期7~10月,果實10~11月。

茼麻子 植物形態茼麻子 植物形態

【生 長 地】:生於路旁、田野或栽培。主產四川、湖北、河南、安徽等地。

【采 制】:秋季採收成熟果實,曬乾,打下種子。

【化學成分】:含脂肪油,油中主成份為亞油酸、有段、亞麻酸、棕櫚酸、硬脂酸、花生酸。

【性 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退翳。用於赤白痢疾、淋病澀痛、癰腫目翳等。

形態特徵

茼麻子 植物形態茼麻子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搞0.3~2m,全株密生絨毛狀星狀毛。葉互生,圓心臟形,直徑7~18cm,先端長尖,邊緣具粗鋸齒,葉脈掌狀,葉柄長。花單生於葉腋,花萼5裂,綠色;花瓣5,黃色,倒暖形,頂端平凹,基部與雄蕊筒合生;雄蕊多數,花絲基部連合成筒;心皮15~20,環列成扁球形,先端突出如芒。果實半圓球形似磨盤,密生星狀毛,成熟後形成分果。種子黑色。花期7~10月,果實10~11月。

根莖葉特徵

直根系,水肥充足時主根入土深側根發達,地下水位高時,主根和側根短且分布淺。 莖

直立,高達3-4m,外被細短柔嫩的茸毛,莖色有青、紅紫三種,分枝多集中在上部。

茼麻展開的子葉為心臟形。真葉大,互生,心臟形,先端尖銳,葉緣有精選鋸齒,葉柄長,全葉密生軟茸毛,下部葉片在生長後期陸續枯黃凋落。

花、果實、種子特徵

茼麻子茼麻子

著生於頂端葉腋長腋長的花軸上,有花柄,每朵花具有花萼、花瓣各5片,呈鐘形,花冠橙黃色。雌蕊多枝,雌蕊子房有10餘室,每室有胚株3粒,茼麻屬自花授粉作物,天然雜交率很低。

果實

茼麻開花後經過20-30天蒴果成熟,蒴果呈半磨盤形,密生短茸毛,成熟時呈黃褐色,不完全開裂,只部分地散落種子。

種子

茼麻子茼麻子

腎形,呈黑色或淺灰色,有細小的短毛。千粒重10-17g,種子含油量16-19%。

病害防治

霜霉病

苘麻霜霉病的寄主植物主要是茼麻,是茼麻的重要病害之一。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病,產生褐色斑,病斑多時可融合成大病斑,致葉片提早乾枯或脫落,降低產量和纖維品質。該病分布於東北、華北、江蘇、四川、河南等植麻區。

霜霉病危害症狀

苘麻從苗期至成熟期均可發病,幼麻葉片染病,初生多角形或橢圓形黃綠色斑,略隆起呈水漬狀,後變為褐綠色,並在相應的葉背病斑上長出白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成株葉片染病。初病斑不大明顯,後擴展為不規則褐斑,背面產生灰白色霉,病斑多時可融合成大病斑,致葉片提早乾枯或脫落。

霜霉病病蟲形態

茼麻霜霉病的病原菌稱茼麻軸霜霉,屬鞭毛菌亞門真菌。孢囊梗無色,2~3根成束從氣孔伸出,2~4次單軸分枝,分枝與主枝成直角,分枝頂端鈍平。孢子囊卵形至橢圓形,單胞無色,頂端具乳頭狀突起,大小23~32×19~27(μm),條件適宜時孢子囊萌發產生遊動孢子。後期在病組織中產生卵孢子,球形,大小19~29μm。

霜霉病發生規律

茼麻霜霉病的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組織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卵孢子萌發產生芽孢囊,然後再產生遊動孢子,借雨水濺射到葉片上,產生芽管從葉背氣孔侵入,進行初侵染,以後病部不斷產生遊動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致病情不斷擴大。低溫多雨利其發病;栽植過密、地勢低洼、偏施過施氮肥發病重。

霜霉病防治方法(1)選無病地區或田塊種植,增施有機肥,冬前進行深翻,採用配方施用技術,注意氮磷鉀結合,做到合理密植。(2)發病初期及時噴灑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9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改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1000倍液。 方:用苘麻子裝袋中,蒸熟,曬乾研末,加蜜做成丸子,溫水送下。

傳說

中秋時節,你聽過主樣一個美麗的傳說嗎:

月亮圓圓掛在天空,她放牧著一種花草——名叫茼麻子。傳說很早很早以前,茼麻子在一次花草選秀中,因茼麻子貌不出眾,既無花色有無果香,被百草仙子棄至人家,黑夜裡一個人孤苦伶仃,哀哀怨怨,被美麗善良、晶瑩剔透的月亮女神發現了,詢問了茼麻子緣由後,對茼麻子和善的說道,今後就由我來照顧你吧!茼麻子感恩涕零,發誓要做一株有用的草,為人們解除病疼,帶來祥和!月亮女神發覺茼麻子的主穿上心愿和志向後,便從春天到秋天,每天晚上用自己聖潔的光輝沐浴著茼麻子,給茼麻子帶去安寧和無盡的溫柔。由於得到月亮女神的眷顧,茼麻子日日精神抖擻,神采飛揚。茼麻子吸收了月亮的精華和天地靈氣後,將丹心煉就成一味上成的中藥原材料——茼麻籽,用來治癒清熱利濕,解毒,退翳。用於赤白痢疾,淋病澀痛,癰腫目翳。最神奇的是茼麻子可以治療一切眼疾,而且效果奇特。人們世代傳說這就是茼麻子受恩於月神的緣故,茼麻籽中凝聚著月光的清輝,可以帶給人們柔和的光明。

至今在豫北農家,仍然保留著這樣一種古老而帶有神話色彩的傳統,每逢中秋時節,家家採集已經成熟的茼麻子,放至坊間,用以驅邪避凶,迎吉納福!並且用茼麻子半球形的成熟蒴果作為製作糖月餅裝飾的圖案媒介,在做好大大圓圓如月亮的糖月餅半成品後,再取來茼麻子的蒴果正面,印在糖月餅的正面,印上的圖案好似一枚枚美麗清純的小月亮,之衙經過烘焙烤制,圖案便更為艷麗,仿佛一個古老的神符,帶給我們唯美、吉祥、歡樂!當月亮初上人間,在八月十五的夜晚,糖月餅以及其它瓜果糕點供奉月神,在月亮嫵媚的撫愛下,一切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