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公主[德國和奧地利1955年卡爾·海因茨主演電影]

茜茜公主[德國和奧地利1955年卡爾·海因茨主演電影]

《茜茜公主》是我國解放後比較早引進的海外電影。茜茜公主這個系列的影片共有三部組成。包括,《茜茜公主》、《年輕的皇后》和《皇后的命運》,是德國和奧地利在1954-1957年間合拍的,由著名導演恩斯特·馬利斯卡(Ernst Marischka)執導,影星羅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和卡爾·海因茨·伯姆主演,在同時代的作品中堪稱經典。弗蘭茨皇帝和茜茜公主之間的愛情,是19世紀歐洲王室中最悽美的故事了,茜茜公主至今仍受到德國、奧地利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這部影片體現了歐洲貴族的皇室氣質,是一部經典的歐洲電影。影片中,由羅密扮演的少女清新活潑,皇后高貴典雅,氣質宛若天成,羅密·施耐德更以她獨具一格的華貴與俏麗使本片大放異彩。特別是她那迷人的微笑,驅散了二戰後奧地利人民心中的陰霾,帶給人們重建家園的信心。這3部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推出就轟動了世界,兩位演員也因此馳名於世界影壇。1988年,我國經上海電影譯製片廠介紹將該片引進到我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導演:恩斯特·馬利斯卡
主演:羅密·施奈德、卡爾·海因茨·伯姆、瑪達·施耐德、GustavKnuthUtaFranz
類型:劇情/喜劇/愛情/歷史/

第一部

茜茜公主
導演:ErnstMarischka
主演:羅密施耐德、卡爾·海因茨·伯姆、瑪達施耐德

歷史上的茜茜公主歷史上的茜茜公主
影片類型:愛情、劇情、歷史、喜劇
上映時間:1955年12月22日(西德)
1956年3月12日(瑞典)
1956年8月31日(丹麥)
1956年9月28日(芬蘭)
1968年9月13日(芬蘭)
1998年12月25日(德國)
片長:105min
對白語言:德語
國家/地區:奧地利
色彩:彩色
混音:單聲道
級別:Argentina:Atp/Sweden:Btl/Chile:TE/Finland:S/WestGermany:6

第二部

茜茜公主2:年輕的皇后
導演:ErnstMarischka
編劇:ErnstMarischka
主演:羅密施耐德、卡爾·海因茨·伯姆、瑪達施耐德
影片類型:愛情、劇情、歷史
片長:118min
國家/地區:奧地利、西德
對白語言:德語、匈牙利語
色彩:彩色
混音:單聲道
級別:Argentina:Atp/Sweden:Btl/Chile:TE/Finland:S/WestGermany:6
攝製格式:35mm

第三部

茜茜公主3:皇后的命運
導演:導演:ErnstMarischka
主演:主演:羅密施耐德、卡爾·海因茨·伯姆、瑪達施耐德
影片類型:愛情、劇情、歷史
片長:105min/Argentina:118min
對白語言:德語、希臘語、匈牙利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
色彩:彩色
級別:Argentina:Atp/Sweden:Btl/Chile:TE/Finland:S/WestGermany:6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配音 備註
茜茜公主 羅密·施奈德 丁建華 主角,巴伐利亞公主,奧匈帝國皇后,本名伊莉莎白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卡爾-海因茨·伯姆 施榮 茜茜的丈夫,奧匈帝國皇帝
路多維卡公爵夫人 瑪格達·施奈德 李梓 茜茜的母親,巴伐利亞公爵夫人
馬科斯公爵 古斯塔夫·克努特 翁振新 茜茜的父親,巴伐利亞公爵
內奈公主 烏塔·弗朗茨 程曉樺 茜茜的姐姐,巴伐利亞公主,原名海倫娜
蘇菲皇太后 維爾瑪·德吉舍爾 曹雷 茜茜的婆婆,奧匈帝國皇太后
弗朗茨大公 埃里希·尼科維茨 周瀚 茜茜的公公,奧匈帝國退位大公
波克爾 約瑟夫·邁因拉德 童自榮 茜茜的護衛,上校
卡爾大公 彼得·韋克 ---- 茜茜的初戀,弗蘭茨的弟弟
格呂內伯爵 卡爾·福赫勒 ---- 弗蘭茨的護衛首領
拉德斯基 奧拓·特雷斯勒 ---- 奧匈帝國元帥
郵局職員 理察·艾布內 ---- ----

影片信息

◆榮譽出品
奧地利,艾爾瑪影片公司
德國,亨爾佐格影片公司
◆國語配音
丁建華(茜茜公主)、施榮(弗蘭茲)、童自榮(博克兒少校)

茜茜公主 劇照茜茜公主 劇照

人物簡介

人物背景

茜茜生長在一個大家庭里,童年的生活自由愉快。父親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的貴族,喜歡寫詩、彈琴、追逐女人,炫耀騎術,他甚至在院子裡建起馬戲場,弄來一個小丑和一個滑稽可笑的士兵……這位公爵信奉共和主義,具有平民意識,尤其欣賞猶太人,人們稱為“奢華的無產者”。他既不愛自己的妻子,也不愛貴族政治。茜茜母親盧多維卡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家庭主婦,當她意識到丈夫指望不上時,便把孩子們視為唯一財富,希望通過他們的婚姻解決一切問題。幸虧,家裡有一門好親戚:她姐姐蘇菲的兒子弗蘭茨·約瑟夫因其伯父斐迪南一世無嗣而成為奧地利的王位繼承人。1848年,因政治動盪,反叛四起,斐迪南一世遜位,弗蘭茨·約瑟夫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老姐倆想親上加親,巴伐利亞公爵家的長女海倫妮公主成為皇后候選人。在相親的那一天,海倫妮公主被打扮得貞淑賢靜,誰知,冒冒失失的小茜茜闖了進來。她頭上扎著小辮子,身上套著極普通的連衣裙,母親根本就沒刻意打扮她,然而,弗蘭茨·約瑟夫的眼睛裡再看不見其他人了。這位年輕的奧地利皇帝將手中的一束鮮花遞給了茜茜公主……茜茜當時只有15歲,接過弗蘭茨·約瑟夫獻上的花,她甚至不懂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姨母和媽媽一個勁兒地催問她:你愛他嗎,茜茜?她竟天真地回答:“他,我又怎能不愛他呢?他要不是皇帝就好了?茜茜這時尚未長成,身高只有1米60,像個玩具娃娃。用未來婆婆嚴格的眼光評判:她迷人、可愛,但是不適合做皇后。

生平經歷

茜茜是巴伐利亞的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威滕斯巴赫家族的一個旁支)與威滕斯巴赫家族的路多維卡·維廉米娜(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女兒)的次女。她在施塔恩貝格湖畔帕薩霍森她父母的宮廷里長大,她的童年是相當無憂無慮的,因為她父母在王宮裡沒有任何職務和義務。
1853年茜茜隨她母親與姐姐海倫赴奧地利伊舍,計畫的是海倫應當在那裡受到其表哥、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注意。出乎意外的是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愛上了茜茜。兩人於1854年4月24日在維也納結婚。作為結婚禮物弗蘭茨·約瑟夫將伊舍的行宮送給了茜茜。此後這座行宮被改建成了一個E字形。
從一開始茜茜就很難接受哈布斯堡王朝宮廷內所使用的嚴格的宮廷規矩,因此她在皇宮裡非常孤立。她本人喜歡騎馬、讀書和藝術,而這些又是維也納宮廷無法理解的。婚後她很快生了三個孩子:索菲(1855年—1857年)、吉賽拉(1856年—1932年)和太子魯道夫(1858年—1889年)。但皇太后索菲不準對她的孩子的教育施加任何影響,她與弗蘭茨·約瑟夫之間的關係開始惡化。她的兒子出生後不久她就離開了奧地利長期旅行,其中去了馬德拉、英國和匈牙利。
茜茜始終對匈牙利民族持同情心,1867年奧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達成後她與她的丈夫一起在布達被加冕為匈牙利女王。
此後不久她生了她的第四個孩子,瑪麗·凡內芮(1868年—1924年),她是茜茜與她丈夫弗蘭茨·約瑟夫在這段短暫的重新和好時期里的孩子,據說她是茜茜的愛女。但此後不久茜茜就又開始了她的旅行生活。1890年她開始在希臘的科福島上建一座宮殿。她稱這座宮殿為阿喀琉斯宮,並在宮前樹立了一座阿喀琉斯的像。茜茜非常喜歡阿喀琉斯,因為兩人同樣的倔強。但後來她對這座宮殿又喪失了興趣,1907年這座宮殿被賣給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挫折逝世

1889年她的兒子,30歲的奧地利太子魯道夫與他的女友一起在他的行宮裡自殺,茜茜從此陷入憂鬱症,再也沒有恢復過來。茜茜畢生始終在別人身上找錯,因此這次她也將她唯一的兒子的死歸罪於他人。
從此以後她只穿黑衣服,在她的周圍她收集了許多已故之人的東西:阿喀琉斯、海因里希·海涅和她的表弟路德維希二世。有時她夢到她自己的死,有時她會在海上希望會起大風暴,這樣她可以與她的船一起沉入大海。
1898年9月10日在日內瓦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盧伊季·盧切尼用一把磨尖的銼刀刺殺身亡。盧切尼本來想刺殺奧爾良公爵,但奧爾良公爵臨時將他的行程改變了。而茜茜當時雖然匿名在日內瓦逗留,但報紙上還是報導了她的行蹤,因此盧切尼決定刺殺茜茜。
她的最後一句話是:“出了什麼事?”她被葬在維也納的皇家墓室里。

後世影響

遊客常前往伊莉莎白旅行過的著名地方了,無論是在奧地利還是在國外。除了一般的如T恤衫和咖啡杯等紀念品品,遊客大都希望能看到伊莉莎白在不同的地點的各式各樣的休息處,包括在維也納的霍夫堡皇宮和美泉宮、在匈牙利格德勒的格德勒宮等處。
伊莉莎白熱愛匈牙利遠遠超過自己和奧地利,她特別親近MarieFestetics和IdaFerenczy。她也堅持認為她的服務人員應該要跟她一樣能流利地講匈牙利語。由於伊莉莎白對匈牙利依戀,匈牙利受惠奧地利,因為她支持有利匈牙利人的政策,但在同一時間也疏遠了維也納和捷克的波希米亞等相關政務。目前匈牙利有些地方以伊莉莎白橋這類方式來紀念她。隨著伊莉莎白鐵路命名之後,她也被選一個錢幣為主要的主題,發行了伊莉莎白西部鐵路紀念幣。
1998年,GeraldBlanchard自在奧地利維也納的美泉宮偷走了伊莉莎白曾配戴的鑽石和珍珠首飾。
在安德魯·洛伊·韋伯的《歌劇魅影》,主角之一Christine所穿禮服的靈感是來自於弗朗茲·克薩韋爾·溫德爾哈爾特所繪的伊莉莎白畫像。

影片特色

年代特點

19世紀的歐洲皇室
1、自由的宗教
2、對立的宗教信仰
3、浪漫主義
4、抵抗與反抗專制統治及戰勝專制統治
5、自由運動的發展;同社會民主主義的最初衝突
6、自由—民族主義革命、社會—民主主義革命與反動
7、革命的復興與歐洲自由民族的普遍調整
8、德意志強國的統一與歐洲公共精神的變化
9、自由時代
10、國際政治、行動主義與世界戰爭。

服裝

茜茜公主所穿的服裝時尚個性、高貴典雅,很好的將女性柔美身姿和纖細曲線展現出來,深受上流社會貴族婦女們的喜愛和追捧,以茜茜公主命名的一系列奢華潮流服飾開始風靡整個歐洲,傳承至今。

劇情簡介

第一部

《茜茜公主》
外文名:Sissi-KaiserFranzJosephII

羅密扮演的少女茜茜羅密扮演的少女茜茜
講的是美麗活潑的巴伐利亞伊莉莎白公主茜茜,在奧地利度假時邂逅年輕英俊的奧地利國王弗蘭茨·約瑟夫,兩人一見鍾情,而此時國王已經與茜茜的姐姐海倫公主定下婚約,海倫公主是專制的皇太后蘇菲指定的皇后人選,但國王已經無可救藥的愛上了天真的茜茜,並最終違背母親的旨意,在生日晚宴上宣布茜茜為自己未來的皇后,在維也納舉行了隆重的國家婚禮。

第二部

《年輕的皇后》
外文名:Sissi-DiejungeKaiserin

茜茜公主和弗蘭茨皇帝 劇照茜茜公主和弗蘭茨皇帝 劇照
講述了茜茜開始了她的皇后生活,倔強的茜茜和專制的皇太后蘇菲之間的矛盾,在茜茜的女兒出生後到達了頂點。蘇菲援引皇家的傳統不讓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而弗蘭茨卻順從了母親的旨意,茜茜一氣之下回到了娘家巴伐利亞,弗蘭茨也追隨而至,他們和好如初。回到奧地利以後發現蘇菲也改變了主意,同意茜茜撫養自己的女兒,之後,年輕的國王夫婦訪問了匈牙利,他們在匈牙利人民的歡呼聲中成為了奧匈帝國的國王與皇后。

第三部

《皇后的命運》
外文名:Sissi-SchicksalsjahreeinerKaiserin
講述的是茜茜證明了自己不僅能出色的處理國家大事,也能妥善處理與婆婆的關係。但是,當她和安德拉西伯爵前往匈牙利安撫不願俯首稱臣的貴族時,蘇菲卻在散布茜茜與伯爵關係不尋常的謠言。茜茜出遊時染上了嚴重的肺病。在母親的幫助下茜茜才得以康復,病癒後,她陪同弗蘭茨訪問奧地利統治下的義大利,儘管那裡的人民強烈的反對奧地利的統治,茜茜還是贏得了那裡人民的心。

價值評述

茜茜公主用她的笑,征服了奧匈帝國的皇帝。在河塘邊,在舞台上,她那輕輕淺淺的笑容勝過所有的朱粉鉛華、彩衣華服。她那別具一格的美讓那位被眾多待字閨中的貴族少女魂牽夢縈的儒雅君主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他們那段令人艷羨的甜蜜愛情也正是從她對那位並不認識的“先生”的微笑開始的。
她用這種笑,贏得了整個義大利所有貴族與人民的尊重。作為一個皇后,她能屈尊降貴,忍受近乎無理的對待,耐心而體面地接見了每一個代替主子前來朝見的廚娘和門房們;她作為一個皇后能平易近人,以一個母親的慈愛,關懷和愛憐每一個異族他鄉的孩子。茜茜在微笑中做到這些,她用自己的笑傳播著和平、友善還有愛。
她用這種笑,戰勝死神與病魔的糾纏。在那身染重症的日子裡,她沒有妥協,沒有退縮。因為她的父母需要她!她的孩子需要她!她的弗蘭茨需要她!她的人民需要她!她怎能就這樣生生拋卻這些深愛著她的人?而她自己又何嘗不也同時深愛著他們?碧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美麗的鮮花,這些正是她內心最好的表征:熱愛自然,熱愛生命,決不輕言放棄;渴求幸福,渴求自由,永遠笑對命運。

相關人物

演員信息

羅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個人信息
項目 信息
姓名 羅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
本名 羅絲瑪麗·瑪格德利娜·阿爾巴赫·雷蒂
生日 1938年09月23日
出生地 奧地利,維也納市
忌日 1982年05月29日
父親 沃爾夫·阿爾巴赫·雷蒂
母親 瑪格達·施奈德
男友 阿蘭·德龍,法國演員(兩人1958年相識,1964年分手)
第一任丈夫 哈里·邁恩,德國演員(1966年結婚,1975年離婚,育有一子,大衛·邁恩)
第二任丈夫 丹尼爾·比亞西尼,施耐德的秘書(1975年結婚,1978年離婚,育有一女,薩拉·比亞西尼)
兒子 大衛·邁恩(生於1966年,1981年死於意外)
女兒 薩拉·比亞西尼(生於1977年,職業為演員)
成名 1954年,主演影片《茜茜公主》一舉成名
得獎獎項 1979年,以《一個簡單的故事》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5年,以《夜盲病人》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7年,以《Gruppenbild mit Dame》獲得德國電影獎金膠片獎

個人生平

個人寫真照個人寫真照
1938年9月23日,羅密降生在維也納的一個藝術世家,祖母是皇家歌劇院的明角,父母在影壇也小有名氣,家庭的薰陶使羅密自幼喜歡錶演。然而,紛繁的戰爭和父母頻繁的演出擾亂了溫馨的家庭生活。羅密7歲那年,父母離異。她同母親生活在一起,並改隨母親的姓,更名為羅密·施奈德。母親沒有時間照顧女兒,於是,羅密11歲就進了一所天主教寄宿學校。四年中,母親因為常年拍電影只來看望過女兒兩三次。冷漠的父親則連信都不寫。童年家庭溫暖的匱乏,影響了羅密的性格和一生。她時常在現實和自我之間尋覓,不斷地渴求自我。這種內心的煩亂和分裂,孕育著她日後生活的不幸。就是在這所森嚴的寄宿學校,羅密立志要成為一名遐邇聞名的電影演員。
1953年,在母親的推薦下,14歲的羅密參加了《白丁香再度盛開》的演出,從此步入影壇。這部影片的情節並不複雜,但羅密甜甜的扮相和自然稚氣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又應邀參加演出《我的初戀》等兩部影片,再度獲得行家好評。羅密的走紅無疑始於《茜茜》。1954年導演恩斯特·馬利施卡挑選女主角,看中了初出茅廬的羅密,“因為她的外表和氣質與奧地利歷史上的希茜公主十分相像。”《茜茜》大獲成功,羅密也一舉成名。此後,她又接連主演了“《茜茜》系列片”的兩部續集《年輕的皇后》和《皇后的命運》,反響更為強烈。
儘管羅密已經紅透歐洲,但真正接受嚴格的演員訓練,還是在她結識著名導演魯奇諾·維絲康蒂之後。在這為嚴師指點下,她主演了著名戲劇家約翰·福特創作的《可惜她是個妓女》,並演出了契坷夫的《海鷗》。她日臻嫻熟的演技深得許多名導演的賞識,片約連綿不斷。她也逐漸注重角色的選擇。她拍的影片大都比較嚴肅,格調很高,並以質樸細膩、輕鬆自如的風格征服了億萬觀眾。
20世紀70年代以後,羅密的高超演技得到了國際影壇的承認。1975至1980年中,她除了以《老槍》、《夜盲病人》、《一個簡單的故事》和《一個女人的光輝》等片3次獲“法國奧斯卡”——凱撒獎之外,還先後榮獲法國觀眾獎,塔奧米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德國電影金帶獎。1981年,她又因主演《女銀行家》被法國觀眾選為該年度最佳女星。
但對於羅密來說,榮譽有時像個枷鎖。她成名後曾到歐美各國巡迴旅行。面對成千上萬的歡呼的崇拜者,往往不知所措。她熱愛生活,熱愛觀眾,但心中卻總有一種無形的恐懼揮之不去。事業上的一帆風順竟使她變的越來越脆弱。銀幕上下的羅密判若兩人。她曾這樣描述自己:“當我想用哭來平復內心的痛苦時,‘茜茜’卻在可愛地微笑。”
當羅密的影藝事業漸入顛峰狀態時,她的個人生活卻屢遭失敗。她與法國影星阿蘭·德龍難忘的初戀,經過5年的大波大瀾,仍以分手告終。
他們的初次見面並沒給彼此留下好感。1958年,當羅密為和阿蘭和演《克里斯蒂娜》趕到機場時,阿蘭手捧一束鮮紅的玫瑰歡迎她的到來。羅密覺得這個法國青年俗氣乏味。阿蘭也認為羅密舉止做作蠢鈍。他們在最初的合作中爭吵不斷,毫無共同語言。直到有一天兩人乘車去布魯塞爾拍攝一組舞會鏡頭時,羅密的母親發現,他們戀愛了。
這突如其來的愛情讓羅密陶醉,她不顧一切追隨阿蘭到了巴黎,在那裡度過了5年最快樂的時光,亦同他訂了婚,這個訊息當時轟動了全世界。頻繁的演出和社會活動使他們天各一方,難以相逢。性格的衝突使他們的感情難以相諧。他們始終沒有正式結婚,同居了5年又分手了。分手時阿蘭·德隆給羅密·施耐德寫了1封長達15頁的信,但是至今,外界也不知道信的內容究竟是什麼。
1966年,羅密第一次結婚。兩人一見鍾情。哈利·邁恩是德國演員,戲劇導演。哈利比她大14歲,溫文儒雅,很會體貼妻子。婚後,羅密隨他定居德國,並生下兒子戴維。為了孩子,她在一段時間內放棄了片約。她儘量留在家中,力圖盡善盡美地扮演母親和妻子的角色,體味家庭的寧靜與親情。然而,時隔不久,耐不住寂寞的羅密重又全身心地投入了拍片生活。1975年,第一次婚姻以離婚完結。分手時,羅密把財產的一半分給哈利,以換取對兒子的撫養權。
同一年,羅密再度披上婚紗,新郎是比他小11歲的秘書。兩年後,他們的女兒薩拉出世。可惜這段婚姻更加短暫,僅僅六年。
第二次婚姻失敗後,羅密已經42歲,女兒跟父親走了。她把所有的愛都傾給了相依為命的兒子戴維。1981年7月的一天,剛剛做過腎手術的羅密正在鄉間療養,突然傳來愛子爬公園門掉下來被籬笆扎死的噩耗。她痛不欲生,從此,煙、酒、藥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她常常呆在兒子的墳前無聲地抽泣。
1982年5月的一天夜裡,筋疲力盡的羅密在寫字檯前昏昏睡去。次日清晨,男友來看他時,發現她仰面倒在沙發上,一封攤開的信只寫了一半。43歲的著名影星羅密·施奈德孤獨地離開了人世。
醫生在羅密的死亡證明書上寫道,“因心臟病發作而自然死亡。”但當時社會上卻言傳她死於自殺。一顆璀瓚又歷經磨難的明星就這樣過早地隕落了。

主要角色

卡爾亨茲·伯恩KarlheinzBöhm....KaiserFranzJoseph
瑪達·施耐德MagdaSchneider....DuchessLudovikainBayernakaVickie
UtaFranz....PrincessHeleneinBayernakaNene
GustavKnuth....DukeMaxinBavaria
VilmaDegischer....ArchduchessSophie,FranzJosef'smother
JosefMeinrad....Gendarmerie-MajorBoeckl
ErichNikowitz....ArchdukeFranz-Karl
KarlFochler....GrafGrünne
FranzBöheim
PeterWeck....ArchdukeCarl-Ludwig
HildeWagener....BaroninWulffen
EgonvonJordan....PrimeMinister
RichardEybner
OttoTreßler....MarshallRadetzky
UlrichBettac

社會評價

羅密一生事業輝煌,從影29年拍攝電影近60部,其中尤其以《茜茜》最為著名。她把純真美麗、活潑開朗的茜茜公主演得栩栩如生,深獲各國觀眾的喜愛,更以她獨具一格的華貴和俏麗為本片大放異彩。然而現實中的羅密並不幸福,童年孤獨,婚姻多變,中年喪子,多舛的命運使她英年早逝。

幕後製作

如果一生只能有一部影片作其畢生代表作,羅密·施奈德的選擇一定會是這部讓她揚名世界的成名作,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完全屬於她一個人的。她那芳華絕代、清醇甜美的模樣,讓全世界永遠記住了茜茜公主。單論故事而言,不過是通俗劇加童話故事,毫無新意,難得的是此片拍出了雅俗共賞的品位,尤其以優美絢爛的豪華美工布景取勝,加上動聽悅耳的配樂,烘托出這個浪漫愛情故事的溫馨感人,使全球觀眾為之如痴如醉。繼本片餘威,還拍過《我愛西施續集》和《女王西施》(大陸譯名為《年輕的皇后》和《皇后的命運》)兩部續集,都是繼續原作,描述茜茜在入宮成為皇妃後掌理國政等宮廷瑣事,依然橫掃票房。“西施”是“茜茜”的港台譯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