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巷教堂

花園巷教堂

1877年,歷10年艱苦經營,花園巷教堂終得以在花園巷地段購置建造,占地共4617.64平方米。1884年10月,花園巷教堂在“甲申教案”中被焚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867年10月,基督教內地會英籍傳教士曹雅直(George stott,亦稱為“曹雅真”,被溫州人稱為“跛腳番人”)偕同一朱姓翻譯(寧波人)自甬乘船來溫傳教,設活動點於今址。
1877年,歷10年艱苦經營,該堂終得以在花園巷地段購置建造,占地共4617.64平方米。

地契地契
1884年10月,該堂在“甲申教案”中被焚毀。
1890年,教堂重建。
1950年,內地會的外籍牧師相繼離溫返國。正當而立之年的華北神學院畢業生,河南開封信徒高建國攜妻女來溫,接替第二任溫籍牧師王春亭的班,負責教區工作。
1957年,高建國被立為溫州內地會第三任中國牧師,並擔任該教會主任牧師至今。
1958年,受極“左”路線影響,教會被迫停止聚會。大部分房產由溫州市政府租給溫州軍分區作幹部住房,計面積2977平方米。
文革時期,連大堂及勉勵會堂(小堂)都被溫州棉織廠占為車間、倉庫等。
“四人幫”粉碎後,幾經信徒努力,政府終於在1989年歸還勉勵會堂(小堂)。
1990年,溫州市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歸還大堂並進行修繕。
其餘大部分教產(軍分區占用的2977平方米土地)經多年協調,至今仍在努力爭取歸還之中。

建築特色

側門側門

該堂建築東起花園巷,北抵縣學前,西到興文里,南界興文里52號民居。整個花園巷教堂由大堂、勉勵會堂(小堂)、牧師樓等多幢建築組成。

大堂坐東朝西,磚木結構,五間一層,建築面積約有400平方米,俯視為不規則的“凸”字形。
南、北側為山牆,北側分四個壁柱。柱頂有灰塑的白鴿;柱間則開券門及券窗,券窗兩個一組,為用連續的尖券拱。
堂內則採用傳統的抬梁式木結構梁架,上有吊頂。堂前至今高懸著百年前的匾牌,供人瞻仰——“爾道若燈,光燭我徑”八個金字還是光彩依舊。
教堂的整體建築風格呈中西合璧,體現了當年以傳統建築形式的教堂爭取信眾的傳教方式。
教堂內教堂內

文物保護

花園巷堂所處之地原是荒蕪之地。它的西邊興文里原有一半是河,架一座硐橋,教堂在橋的旁邊,因此那時人們習慣稱它“硐橋頭教堂”。而現在,這裡是溫州的鬧市區,周邊商店林立,行人熙熙攘攘。

教堂附近興文里民居教堂附近興文里民居
該地段以教堂為中心的建築群,可說是溫州的市中心為數不多的“舊城遺物”之一。教堂及周圍的老房子在高大、現代的樓房下顯出滄桑,但幽靜淡然,頗有點老溫州的韻味。
經歷百年風雨,教堂現已破損嚴重。2004年4月,經溫州市房屋安全鑑定所鑑定,花園巷教堂為C級危房。然而對這座珍貴的宗教文化遺產的處置,信徒們及社會各界人士亦有不同看法。
有人力主教堂整體拆除,重建新堂。教會人員也曾到市里主管部門要求批准,整體拆建的動向日漸高漲,據說市里也曾開過專門協調會,原則上通過了拆建方案。
但有人認為若採用此舉,百年教堂將毀於一旦,這等於是割斷了一段歷史,溫州也將少一件歷史文物。他們認為應該及早加以保護,不但不能拆舊建新,反而要申請為市級文保單位,加強保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