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588信息網

芮城殷商時屬方國,稱“芮國”,西周初分封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於此,稱魏國,今縣城北有魏城遺址。 民國36年(1947)4月29日芮城縣解放,芮城、永樂縣屬晉魯豫邊區太岳行政區第三分區。 民國38年(1949)7月1日,永樂縣併入芮城縣,同年8月1日劃分山西省運城專區,芮城縣屬之。

地理位置

芮城位於芮城地處山西省最南端,與河南靈寶市、陝西潼關縣僅一河之隔,素有“雞叫一聲聽三省”之稱。全縣國土面積11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8萬畝,轄7鎮3鄉,總人口39萬。
芮城殷商時屬方國,稱“芮國”,西周初分封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於此,稱魏國,今縣城北有魏城遺址。魏城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秦置郡縣,魏屬河東郡。漢立河北縣於魏城,仍屬河東郡,相沿至晉。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建芮城縣於今縣城。
民國36年(1947)4月29日芮城縣解放,芮城、永樂縣屬晉魯豫邊區太岳行政區第三分區。
民國38年(1949)7月1日,永樂縣併入芮城縣,同年8月1日劃分山西省運城專區,芮城縣屬之。
芮城歷史悠久,殷商時為芮國,西周為魏國,史稱“古魏”,北周明帝二年(558年)設芮城縣,距今1450年,地上地下文物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1986年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對外開放縣,2006年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早在180萬年前,華夏先祖就在這裡勞動生息,芮城縣境內的西侯度遺址燃起了人類文明的第一把聖火。“虞芮閒田”的佳話載於史冊,《詩經·魏風》七篇即是產生於此的民歌。黃帝戰蚩尤、風后指南車、大禹治水、魏文侯崛起等古老的故事也都發生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全縣文物擁有量在全國縣(市、區)中名列前茅,共有各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2處,其中,永樂宮、西侯度遺址、廣仁王廟、城隍廟和清涼寺5處為國保單位,壽聖寺、匼河遺址、坡頭遺址、金聖莊遺址和古魏城遺址5處為省保單位。

服務

芮城588信息網介紹了芮城的人文、歷史、民俗、特產、景點、美食等信息,幫助外地朋友更好的了解芮城。他們追求“為芮城人提供便捷信息、為外地人了解芮城提供平台”的理念,正在把芮城588信息網打造成芮城最公益便民的網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