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橋鄉

舒橋鄉

舒橋鄉位於青田縣的西北部,距縣城75公里,東與季宅鄉交界,南連海溪鄉,西與臘口鎮為鄰,北接麗水蓮都區與縉雲縣。

基本信息

概況

(一)位置與面積:舒橋鄉位於青田縣的西北部,距縣城75公里,東與季宅鄉交界,南連海溪鄉,西與臘口鎮為鄰,北接麗水蓮都區與縉雲縣。鄉人民政府駐地舒橋村,地理座標:北緯28°25'ˊ,東經120°03',全鄉海拔高度199—720米,全鄉總面積74.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165畝,林地面積82654畝。
(二)氣候、水文:境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和,四季分明,雨水適中,全年平均氣溫180C,最高氣溫為7月,最低氣溫為1月,年降雨量1500—1600毫米,年無霜期260天。境內有一條川溪,西起蔡坑村,流經王岙、葉店、葉村、舒橋等村,注入石帆管莊水庫。境內小(二)型、小(三)型水庫8處,
(三)自然資源:耕地占總面積的6.16%,分布在沿溪和山谷地帶。全鄉處於括蒼山余脈之中,有金山尖、擂鼓尖、老鷹岩、雙雞治等諸山。

建置沿革

(一)歷史沿革:舒橋鄉以駐地舒橋村得名。清時屬十七都;民國時稱葉店鄉,屬第四區;1949年7月,葉店鄉人民政府建立,仍駐葉店村;1950年8月,撤葉店鄉分設舒橋、王岙兩鄉;1952年4月,增設箬鳥鄉;1956年4月,箬鳥鄉和王岙鄉同時併入舒橋鄉;同年9月恢復王岙鄉;1958年11月,舒橋鄉改稱管理區;1959年2月王岙鄉改稱管理區;1961年10月,舒橋、王岙管理區同時改稱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復稱鄉人民政府;1992年5月,王岙鄉併入舒橋鄉。
(二)行政村和人口分布:全鄉轄行政村22個,自然村119個,生產隊206個。至2003年底,全鄉總人口15325人,戶數3179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6人。

經濟發展狀況

舒橋鄉位於青田的西部,近鄰麗水,地理環境適宜,是青田縣的農業大鄉。全鄉主要的經濟作物有蠶豌豆、鮮玉米、柑桔、茶葉、西瓜等。2003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800.6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075元。
(一)農業:舒橋鄉農民一直以務農為主,農業生產是基礎產業,是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2003年,舒橋鄉根據地處麗水近郊,且又以山地丘陵地貌為主,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市區近郊型農業,現已初步形成了“三點帶三面”的種植、養殖業發展格局。即一是以交垟村第一個千畝連片乾水果精品基地帶動全鄉乾水果種植業品種全面調整,二是以葉店村第一個圈養示範基地帶動全鄉圈養業全面發展,三是以百戶千羊發展工程帶動全鄉放養養殖業的全面大跨越。2003年,全鄉水田354公頃,糧食總產量2619噸;茶葉141公頃;果園7365公頃;蔬菜162.5公頃;生豬飼養量4515頭,戶均1.4頭;畜牧業產值954.61萬元,人均623元,
種植業:以往全鄉的種植業主要是水稻、小麥、番薯,一年辛苦還不夠飽食。調整產業結構則發展柑桔、楊梅,還是每家每戶零星種植,無法形成一個農業的主導產業,而且由於近幾年受到柑桔疫病的影響,大大影響了柑桔的質量及產量,導致農民經濟收入降低。通過2003年建立交垟村千畝乾水果精品基地,調整了全鄉種植業格局,對老化、受疫病影響的柑桔等進行品種替代,如:桃、翠冠梨等,僅2003年一年就引進了1萬餘株翠冠梨,目前全鄉已有乾水果基地13000餘畝。
養殖業:一是在葉店村形成了以鴨、雞、魚為主的立體圈養示範園區。如葉店村的范國平,建立快暢的產運銷渠道,實行產、運、銷一體,並在青田鶴城中心菜場掛牌銷售,保證了該示範園區所有養鴨戶,戶戶無積貨。同時,自身實現年利潤達10萬多元,全養殖園區總產值達100多萬元。二是創建了葉村古上自然村圈地放養雞場一個,年飼養12000羽,年利潤達3萬多元。三是積極實施百戶千羊種草養羊,今年已引進種山羊1060頭,全鄉山羊飼養量不斷增加,實現山羊飼養量3700頭,比上年增長16%,成為浙江省種草養羊示範鄉鎮之一。四是加強特種養殖的發展。擴建了阮坑村養鹿場棚舍3間200平方米,2004年春又引進種鹿4隻,現有存欄鹿12隻,有7隻成年鹿已投產,年銷售值達3萬餘元;黃山村石蛙養殖場也穩步發展;西武頭村養蠍釀酒業實現與泰順縣酒廠聯營,頗受市場青睞。
(二)林業:全鄉林業用地面積5510.27公頃,占總面積的74.2%,有林地面積4425.47公頃,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189.4公頃,占3.4%;竹林面積157.4公頃,占4%。歷屆政府對發展林業生產都非常重視,緊緊圍繞生態立鄉的發展戰略,制訂長期的林業發展和規劃,堅持長期封山育林、植樹造林、林木管護等工作,建有鄉機關林場,位於蔡坑村,有重點生態公益林的5個村實行聯合管護。同時,充分利用該鄉林業資源豐富,合理安排年度採伐計畫,增加農民收入,2003年,該鄉林業收入達274.04萬元。
(三)工業:舒橋鄉是一個經濟結構單一,工業基礎差,無龍頭支柱工業的鄉鎮,幾乎沒有什麼工業。2003年度,舒橋鄉黨委、政府根據本鄉實際,因地制宜,抓大扶小,做好外送文章,依據本鄉鄉情,藉機發展工業。
1984年,建立葉村花崗岩廠,設在葉村村。2000年,成立青田縣西武頭村全蠍養殖場,設立在西武頭村,共投資8萬多元,現有蠍苗30萬隻,成蠍25萬隻,年產值2萬元。2003年,與溫州泰順縣酒廠實行聯營,建立生產基地,達1000個平方米,生產的以全蠍為主材料的全蠍通絡酒獲得精裝上市。該場在2002年獲得浙江優秀科技產品獎;2003年獲得優質獎;2004年4月獲得由農業部和浙江省營養學會頒發的中國優質健康營養食品獎,同年,被浙江省質量監督局評為浙江省質量信得過產品。葉店村養殖示範基地實現了就地大批量加工皮蛋、鹹蛋,並全部外銷。
(四)第三產業:該鄉農產品資源豐富,因此帶動了農產品行銷行業的發展。2003年,年流通農副產品2378噸,毛豬2110頭。
(五)一方特產:葉村烏糖,呈棕色,形似餅乾,口味甘甜,健脾益胃,消食解暑,延年益壽,以麥芽為原料,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小孩特別愛吃,全村100多戶有80來戶能加工製糖,是村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
(六)集市貿易:隨著農村的經濟發展和市場的逐漸繁榮,各村個體經銷店和商販不斷增多,全鄉各村均設有個體經銷店。鄉政府所在地舒橋村,在短短的幾年裡,發展速度加快,公路兩側店鋪不斷增多,大至摩托修理店,小至雜貨店,應有盡有,而且飲食、服務行業也有所發展。1984年形成市場交易,每月逢五、逢十及逢八是舒橋村、王岙村的集市日,全鄉各村的村民都到舒橋村和王岙村來趕集,購買生產及生活用品;1981年形成耕牛市場,每月逢九在葉村進行耕牛交易。

社會發展狀況

(一)教育:2003年,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已達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的標準。1995年,開始對村小進行撤併,到2003年,舒橋鄉教育形成了4所幼稚園(3所待批),1所中心學校,1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格局。
幼兒教育:全鄉現有4所幼稚園,都屬於民辦性質,分別設在葉店、王岙、舒橋、西武頭村。2003年,幼兒93人左右,教師8人。
中國小教育:舒橋鄉中心學校前身是舒橋學校,創辦於1953年,借用舒橋慈仁寺的佛殿辦學;1960年,更名為舒橋公社學校,同時增設高小班;1962年,增設舒橋農業國中班,1965年停辦;1970年,增設國中部;1978年,增設農業高中班,1979年停辦;1983年,建設學校教室,2層磚木結構,建築面積570平方米,現作為學生宿舍,共有6個學生大寢室,7間教師宿舍;1984年,更名為舒橋鄉中心學校,設有國小部和國中部;1993年,投資23萬元建設教師宿舍樓,3層磚混結構,建築面積779平方米,有教師寢室23個;1995年9月,總投資43萬元(其中省青年發展基金資助20萬元),建設國小部綜合樓,主體3層,局部4層的磚混結構,建築面積1092平方米,內設教室9個,辦公室3個,學生寢室2個,9月17日,縣人民政府命名國小部為希望國小;同年9月,校網進行調整,章岙,羅西、丁埠頭、交洋等7所國小併入;1997年,投資45萬元(其中省扶貧辦公室資助35萬元)興建國中綜合樓,為3層的磚混結構,建築面積1056平方米,內有教室9個,辦公室1個,實驗儀器室2個;2002年,全面完成校網調整,王岙國小直屬於舒橋中心學校。2003年,學校有24個班級,學生879人,教職工54人,學校藏書1753冊,校園占地面積12080平方米,建築面積3497平方米。
成人教育:成立於1992年,借用舒橋鄉中心學校辦學,1996年正式掛牌,1998年,興建舒橋鄉成人技術學校,位於舒橋村慈仁寺遺址,占地面積17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530平方米,為3層的磚混結構。1層為商店,2層為培訓教室,3層為宿舍,總投資28萬元。2003年,有教師1人。至2003年,全鄉培訓人數達1058人。
(二)衛生:20世紀50年代以前,全鄉各地衛生條件基礎差,缺醫少藥現象突出。1958年,成立舒橋鄉保健院,設在舒橋村。70年代改稱舒橋鄉衛生所,並於1975年搬至舒橋慈仁寺村,為土木結構,二層,建築200平方米。1986年,改稱鄉衛生院。1994年10月,舒橋鄉衛生院門診大樓立項開工,並於1995年8月完工搬入使用,總投資25萬元,為二層磚混結構,占地1241平方米,建築面積652平方米,1層為門診用房,2層為職工宿舍和辦公室。1995年,有醫務人員7人,業務收入15萬元,全年門診人數5000餘人次。2003年有醫務人員8人,業務收入38萬元,全年門診人數8000餘人次。
2001年,王岙衛生院撤消,成立王岙中心衛生室,位於王岙李宅村,直屬臘口衛生院管轄。2002年,投資12多萬元,建造王岙中心衛生室,位於王岙村。
(三)基礎設施建設:
1992年12月建立王岙衛星地面接收站,主要設備有日本東芝C3接收機2台,成都產3瓦發射機2台,轉收中央一、二套節目,覆蓋王岙、蔡坑、章巷、葉店、夫人山等14個行政村。1996年2月,舒橋村率先開通有線電視(小前端),不久,葉店、葉村等17個村1380戶安裝了有線電視;2003年,投資50多萬,完成有線電視聯網工程,開通了舒橋、羅西、夫人山、交垟、章岙等5個村600多戶的有線電視聯網;2004年,投資20多萬,實現葉村、舒橋下嶺自然村等村140戶村民開通有線電視聯網。
1997年開始通程控電話,1999年,建立舒橋機房,位於鄉政府旁邊,占地面積40平方米,2000年,全鄉已有舒橋、葉店、王岙等9個行政村開通程控電話,已擁有電話機310部,每百人擁有電話機2.1部。2004年5月,建立王岙機房,位於原王岙鄉政府內,占地面積40平方米。至此,全鄉程控電話擴容至500門。2000年12月,建成139數字移動基站,位於舒橋村,落地塔型,塔高50米,機房面積25平方米,G網開通,2001年,在西武頭建立一個基站,2003年,在王岙又建立一個基站。2001年10月,建立130數字移動基站,位於舒橋村,桅桿式塔型,高15米,工程總投資50餘萬元。到2003年,全鄉移動通訊覆蓋率達到80%。
1999年,投資50萬元,鋪澆了管巷—黃坦坑混凝土路面,長1.3公里,寬4.5米。2002年,投資70萬元,完成舒橋至王岙水泥路面一期工程。2003年,投資40萬元,完成舒橋至王岙水泥路面二期工程,全面貫通舒橋村至王岙村的水泥路工程。
2001年,交垟、舒橋、阮坑、陳山、箬鳥、古竹等村進行了農網改造,2002年,其他16個村進行了農網改造,全鄉共投入資金586萬,改善了農民用電質量,照明電價為0.53元/度,實現了城鄉同價,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
2002年,舒橋鄉自來水工程立項。2003年5月開工,並於2004年5月8日通水成功,共投入資金89.3萬。
2003年,投資9萬元(省衛生廳扶持資金),建設公廁三所,分別在舒橋、王岙、章岙村,現已全部完工。
(四)人民生活:全鄉農民的人均收入逐年攀升,從2000年1371元,2001年1485元,到2002年的1805元,再到2003年的2075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發展,而且貧困面大大的降低,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從1999年的327戶1465人下降到190戶510人(已參加最低生活保障)。同時,舒橋村成為了小康村。

名勝與文化民情

(一)名勝古蹟:葉村、葉店各有旗桿夾一對;陳山村有石雕“貞節牌坊”1座;大弄底村銀坑基銀礦洞遺址1處。
旗桿夾:位於葉村村竹園腳老屋大門前兩旁,是該村葉茂春兄弟共有五個,其中葉茂春在清明末年癸已期間,到杭州考場參加科考,考取武舉人,建立旗桿一對,尚在;同時其弟葉永齋也參加科考,考取秀才,建立旗桿一對,現已拆除。葉店村洪巷自然村的范在鎬在“道光”甲辰年間,參加科考,考取貢生,在家兩旁建立旗桿一對,現只保留一邊,另一邊已被拆除。
銀坑基銀礦洞遺址:位於大弄底銀坑村銀洞降山。礦洞2處,洞深約900米,洞口高1米,寬2米,兩洞相距約20米,據王岙《王氏宗譜》記載:“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監阮隨奉詔開坑采礦。”現因廢置年久,已被泥沙淤泥填塞。
(二)民情民俗:該鄉農民曆來以務農為主,其生產生活習俗濃郁,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清明果:清明時節,各家各戶祭祖掃墓;同時,還有吃清明果之俗。清明果一般採用的清明草的嫩頭,洗淨後煮爛並放入冷水中浸泡,撈出曬乾磨成粉,再與糯米粉拌揉,加入各種鹹甜的餡,蒸熟後即可食用,非常可口。
端午節:端午節前五日內,各家各戶採摘菖莆葉,掛在門上,用以避邪;同時,各家各戶包粽子,糯米浸泡後用箬葉包,裡面加入蠶豆或紅棗或霉乾菜和肉,味道適宜。同時,端午前日,女婿備肉送往丈母娘家。
(三)民間文化:
邱氏宗祠,位處該鄉沙坑村陳東坑自然村,建於19世紀50年代,為2層土木結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木雕工藝精美,保存完好。逢年過節,各村興唱戲。
行宮,位處該鄉王岙村,建於民國時期,為1層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保存完好。現多用於唱戲等活動。
葉店祠堂,位處該鄉葉店村,建於光緒年間,為1層土木結構,建築面積400餘平方米,保存完好。現多用於民間活動。
洪巷四合院,位處,建於光緒年間,為2層土木結構,共有30餘間房,擁有9個天井、6個大門,建築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現有15餘戶人家居住。
燈舞:(1)魚燈舞,由王岙村村民於解放初期成立並組隊,中間停停演演,至2003年,全隊已有30餘名成員,併到各地演出,豐富農村村民的業餘生活。
(2)茶燈舞,2002年在魚燈隊的基礎上,發展成為茶燈舞,全隊有27人組成,於2002年、2003年之間到全市各地演出。
(3)龍燈舞,於2004年12月組隊,全隊有33餘人,併到全市各地演出。
王岙劇團,成立於20世紀60年代初,全團有演員30餘人,以古裝戲為主。但由於各種原因,於20世紀80年代解散。
王岙木偶戲團,成立於1990年,全團由成員7人,但只發展了四年的時間,於1994年解散。

人物

徐雲祿(1943年--),葉店村人,196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在貴州黔江機械廠任技術員;1974年11月調至麗水地區物資局工作,1983年任麗水地區物資局局長;1989年4月,任浙江省科協麗水地區辦事處書記、主任;1992年3月,調至麗水地區工業學校,任黨組書記、校長。1999年退休。
陳愛榮(1958年--),陳山村人,1978年畢業於麗水師專化學科,同年分配在章村區中學任化學教師,1982年考取浙江教育學院化學系,1984年畢業後入青田縣中學任教,2002年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
諸葛儉(1964年--),葉店村人,1983年7月畢業於浙江省人民警察學校,同年8月分配青田縣公安局工作,1985年任分安局秘書科長,1987年考入浙江公安專科學校,1989年畢業後回青田縣公安局工作,歷任公安科長、鶴城鎮委副書記兼任派出所長、公安局副局長,1997年調任中共青田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長,2001年10月調任中共龍泉市委常委、公安局長。

榮譽與獎勵

1985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評為全省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2003年2月,舒橋鄉兩勞站被評為“全市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先進集體。

大事記

1980年,建造蔡坑源水庫,庫容量16萬立方米。
1982年,開通陳山埠至王岙公路。
1983年,投資15萬元,興建舒橋鄉人民政府辦公樓,為3層的磚木結構。
1985年,章岙村通機耕路,同年王岙、舒橋兩鄉興辦了花崗岩製品廠。
1987年,交洋村通機耕路3.5公里。
1989年,架設官莊至王岙10千伏高壓線,公路沿線村安裝電燈。
1990年,丁埠頭、羅西兩村通機耕路。
1991年,籌資5萬元興建了王岙地面衛接收站;籌資10萬元安裝了王岙、葉店、葉村的自來水。
1992年,王岙鄉併入舒橋鄉管轄,王岙10個行政村,舒橋19個行政村,撤併後共29個行政村。
1993年,章巷、武嶺後村通機耕路;留堀村籌資10萬元興建了石拱橋—月門橋;籌資24萬元興建舒橋學校教師宿舍1000平方米;籌資22萬元興建舒橋衛生院門診大樓700平方米。
1995年,籌資70萬元興建舒橋希望國小1190平方米,縣委書記張成祖為該校書寫了校名;籌資10萬元安裝了舒橋、丁埠頭村的閉路電視。
1996年8月,省委書記李澤民來鄉視察工作。
1997年,籌資130萬元開通了程控電話;籌資50萬元興建了舒橋中學教學大樓;開通了舒橋至海溪公路;籌資30多萬元興建留堀石拱橋—月桂橋、洪巷石拱橋—群仙橋。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資助15萬元,興建了交垟、古竹、陳東坑三村簡易公路;投資90萬元建造了陳東坑、黃山、大弄底、道彭等村簡易公路10.5公里。
1999年,投資50萬元,鋪澆舒橋村管巷—黃坦坑混凝土路面。
2000年,修建章杉村機耕路;完成葉店至海溪機耕路路基工作。
2001年,開始對全鄉範圍內進行農網改造,並完成了交垟、舒橋、阮坑、陳山、箬鳥、古竹等6個村的農網改造;投資60萬元,興建舒橋鄉人民政府新辦公樓,同年8月,鄉政府搬入新樓辦公。
2002年,全面完成其他16個村的農網改造,共投入586萬元,實現了城鄉同價;同年4月,舒橋鄉自來水工程給予立項;5月,完成舒橋鄉行政村區劃調整工作,將原29個行政村調整至22個行政村;同年,投資12萬元興建了王岙中心衛生室;投資70萬元,完成舒橋至王岙水泥路面一期工程。
2003年,投資40萬元,完成舒橋至王岙水泥路面二期工程;投資50多萬元完成舒橋自來水工程的大壩和引水工程;投資10多萬元,興建了舒橋村大橋—塵溪橋;安裝了舒橋、羅西、章岙、葉村、王岙等五村的路燈;投資9萬元建設三所公廁,分別在舒橋、章岙、王岙;投資50多萬元,開通舒橋鄉有線電視聯網工程;投資200多萬元,完成交垟土地整理項目300多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