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儼等疏

〔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壽命。 〔役〕被驅使,被迫從事。 〔沒齒〕沒世,終身。

原文
告儼、俟、份、佚、佟: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自古賢聖,誰獨能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
〔賦命〕給人以生命。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出自《論語·顏淵》。
〔四友之人〕“四友”那樣的人。四友,據《孔叢子》記載,顏回、子貢、子張、子路為孔子四友。
〔音旨〕言談意旨,指孔子的言傳身教。
〔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意思是連四友這樣的人都這么說,足見窮達與否、壽命長短都是不由人的。斯談,指“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將非,豈非。壽夭,長壽和短命。外請,分外的請求。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內愧。
〔以〕因為。
〔忤〕違逆、不和。
〔自量為己〕自己為自己考慮。量,估量、思量。
〔俛(mǐnmiǎn)辭世〕俛,同“黽勉”,勉力。辭世,指棄官隱居。
〔孺仲賢妻之言〕東漢王霸,字孺仲。劉向《列女傳》記載說:王霸看到別人兒子儀容非凡,自己兒子蓬髮疏齒相形見絀,覺得很慚愧。他的妻子安慰他說,既然立志隱居躬耕,就不必為兒子蓬髮疏齒感到慚愧。
〔此既一事矣〕這是一樣的事情。
〔鄰靡二仲〕沒有二仲那樣的鄰居。靡,沒有。二仲,指漢朝時的求仲、羊仲。他們是東漢隱士蔣詡的鄰居,蔣詡退隱以後,除了和二仲過從外,斷絕了和其他任何人的交往。
〔萊婦〕老萊子的妻子。老萊子,春秋時楚國人,隱居不仕。楚王請他出來做官,他的妻子勸阻他說:“吃別人的飯,為別人服務,就要受制於別人,這樣是不能免於禍患的。”老萊子於是就沒有接受。(事見劉向《列女傳》)
〔良獨內愧〕自己心裡很慚愧。良,很。
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巧好疏,緬求在昔,眇然如何!
〔時鳥變聲〕指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鳥鳴聲。
羲皇上人〕伏羲氏以前的人,泛指上古時代的人。羲皇,指伏羲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謂斯言可保〕以為這樣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斯言,指“五六月中”四句。
〔日月遂往,機巧好疏,緬求在昔,眇然如何〕意思是隨著時間的遷移,體智衰退,盛年之歡不可再來。好疏,很少。緬,遠。在昔,往日,從前。眇然,渺茫的樣子。
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潁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於沒齒。濟北氾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爾,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復何言。
〔藥石〕治病的藥物和砭石(石針),這裡指藥物。
〔見救〕救我。
〔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壽命。
〔役〕被驅使,被迫從事。
〔不同生〕不是一母所生。陶淵明三十歲左右喪妻,後續娶翟氏,五個兒子不是同一個母親生的。
〔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指的是鮑叔和管仲共同做買賣,分錢的時候管仲總要多占一些,但是鮑叔不覺得他貪財,因為知道他家裡窮。
〔歸生、伍舉,班荊道舊〕歸生、伍舉都是春秋時楚國人,二人交情很好,後來伍舉因罪逃到了晉國做官;歸生與他相遇,二人鋪荊而坐,共敘舊情。歸生回國後對令尹子木說,楚國人才為晉國所用,這對楚國很不好。於是楚國又召回了伍舉。班荊,鋪荊於地。班,攤開。荊,一種落葉灌木。
〔以敗為成〕管仲最初輔佐公子糾,鮑叔輔佐公子小白。後來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是為齊桓公,公子糾被殺,管仲被囚。後經鮑叔舉薦,管仲做了齊相,幫助齊桓公成就了霸業。這句話是說在鮑叔幫助下,管仲變失敗為成功。
〔因喪立功〕伍舉回到楚國,後來協助公子圍繼承了王位,是為楚靈王。這句是說在歸生幫助下,伍舉於失敗(因罪出逃)後回國立了功。
〔韓元長〕名融,字元長,東漢潁川(今河南禹縣)人。
〔沒齒〕沒世,終身。
〔氾(fàn)稚春〕名毓,字稚春,西晉濟北(今山東長青縣)人。當時人稱讚他家“兒無常父,衣無常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語自《詩經·小雅·車》,意思是說,對於古人的崇高道德則敬仰,對於他們的高尚行為則遵行、學習。行,前一個“行”指行為、品行,後一個“行”是學習、實行的意思。止,句末語氣詞,無義。
〔爾〕那樣。
〔至心尚之〕誠心誠意地崇尚他們。至心,至誠之心。尚,尊崇,崇尚。
〔汝其慎哉〕你們可要慎重啊。其,句中語氣詞,表示期望。
譯文
告戒儼、俟、份、佚、佟:天地給人以生命,有生就一定有死,從古到今聖賢的人,有誰能夠倖免呢?子夏有話說:“死生有天命,富貴天注定。”“四友”那樣的人,親自接受言談意旨,連四友這樣的人都這么說,足見窮達與否、壽命長短都是不由人的。
我年齡已過五十,年少時窮苦,每次因為家裡睏乏,東西遊走。本性堅強學識笨拙,參加事物多不和。自己為自己考慮,一定遺留風俗災患,勉力棄官隱居,使你們年幼就受饑寒。我曾經感嘆東漢王霸的賢妻的話,壞的棉絮自己擁有,為何要使兒子慚愧呢?這是一樣的事情。雖然遺憾沒有二仲那樣的鄰居,家裡沒有像老萊子的妻子,胸懷這樣的苦心,自己心裡很慚愧。
年少時學習彈琴讀書,我喜歡悠閒清淨,讀書有了收穫,就高興得忘了吃飯。看見樹木交錯著鬱鬱蔥蔥,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鳥鳴聲,就有十分高興。常言道:五六月中,在北窗下睡著,遇到涼風剛到,自己認為是伏羲氏以前的人。意識淺見識少,以為這樣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隨著時間的遷移,體智衰退,盛年之歡不可再來。
患疾病以來,逐漸趨向衰弱,親人故交不拋棄,每次用藥物救我,自己恐怕壽命將要到了。你們這輩從小家境貧寒,每次被驅使做砍柴挑水的勞動,什麼時候可以免除啊?掛念在心裡,有什麼可以說的!但是雖然你們不是同一個母親所生的,但應當想到四海之內都是兄弟的情義。鮑叔、管仲共同做買賣,分錢的時候管仲總要多占一點,但是鮑叔不覺得他貪財,因為知道他家裡窮。歸生、伍舉都是春秋時楚國人,二人交情很好,後來伍舉因罪逃到了晉國做官;歸生與他相遇,二人鋪荊而坐,共敘舊情。就是因為在鮑叔幫助下,管仲變失敗為成功,在歸生幫助下,伍舉於失敗(因罪出逃)後回國立了功。其他人尚且如此,何況同父輩的人啊!潁川的韓元長,漢朝末的名士,身份為卿佐,八十歲死了。兄弟一起居住,直到終身。濟北的氾稚春,晉國時的操行人,七世用共同的財產,家人沒有怨怒的臉色。《詩經》說:“對於古人的崇高道德則敬仰,對於他們的高尚行為則遵行、學習。”即使不能那樣,誠心誠意地崇尚他們。你們可要慎重啊!我沒什麼再說的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