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淨

科學家發現,恆河的水質良好,其中的細菌並沒有對人構成危險。 (3)生物淨化:通過生物的作用使污染物濃度降低,特別是水中的異養微生物對有機物質的氧化分解在其中起主要的作用。 狹義的自淨作用,就是指生物的淨化作用,通常都是採用這個定義。

大氣、土壤和水受到污染後,可以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作用,使自己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狀態,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功”——自淨。

功能

水的自淨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印度的恆河被佛教徒視為聖河,他們認為河水能消災除難,強身健體。因此,每一位教徒部愛到河中沐浴,甚至有人在此投水“升天”。河水中常常漂起屍體,屍體火化後骨灰也被倒入河中。即使如此,虔誠的教徒仍然一邊沐浴,一邊開懷暢飲。奇怪的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生病。另一種現象也令人費解:世界各國往來的船隻儲存的恆河水,行經萬里後仍能新鮮不腐。科學家發現,恆河的水質良好,其中的細菌並沒有對人構成危險。原來,恆河河床里含有一种放射性的礦化物——鉍,它能有效地殺滅河水中99%的細菌。
我國的長江也有這樣特殊的自淨能力。在支流較多的中下游地區,有色金屬分布較集中。有史以來,長江的不少支流發生過金屬污染事件,但長江幹流及一些湖泊從未發生過此類事件。這是因為長江在流經三峽時帶入了大量的碳酸鹽,江水呈弱鹼性,而較多支流的水呈弱酸性。它們相通後,經中和反應,很多有毒的化學物質沉澱在入江口的三角洲,保證了長江水不受或少受污染。

自淨作用

一般指受污染的物體經本身的作用達到淨化或無害化的現象。關於水質受污染的河流的自淨作用,即意味著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在流動的過程中自然減少的現象,這種現象的機制可分為以下三點:(1)物理淨化:通過污染物的稀釋、擴散、沉澱等作用使濃度降低。(2)化學淨化:通過污染物的氧化、還原、吸附、凝聚等作用使濃度降低。(3)生物淨化:通過生物的作用使污染物濃度降低,特別是水中的異養微生物對有機物質的氧化分解在其中起主要的作用。狹義的自淨作用,就是指生物的淨化作用,通常都是採用這個定義。作為自淨作用的具體實例,如伴隨河水的流動,而生物需氧量(BOD)或懸浮物量(suspendedsolid,SS)的逐漸減少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