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致平

臧致平

臧致平(1869年~1944年),安徽省界首市臧致平城關人。 民國12 年,北京政府命直系孫傳芳督閩,臧致平與王永泉聯袂電京,力拒孫督閩。

生平

致平(1869年~1944年),安徽省界首市

臧致平臧致平
城關人。幼家貧,成年後以賣水為生。因生活所迫投身清軍,先在第一協統張懷芝部任標統,後為馮國璋轄部。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被選送吉林講武學堂學習,肄業後返部。民國2 年(1913 年)11 月,被北洋政府任命為第十四混成旅旅長。民國6 年9 月12 日,任漳汀鎮守使。翌年移駐廈門被提升福建第二師師長,屬皖系李厚基部。民國11 年,因反對李厚基、陳炯明“聯省自治”的主張,被削去師長職務。遂投靠皖系蘆永祥部。在蘆的授意下,於11 月7 日夜發動倒李(厚基)兵變,將李驅逐出福建,臧致平自任閩軍總司令。北京政府看到臧兵力強大,想利用臧為其賣力,以總統黎元洪的名譽任命臧致平為漳廈護軍使。臧對此表示冷漠。 民國12 年,北京政府命直系孫傳芳督閩,臧致平與王永泉聯袂電京,力拒孫督閩。及孫入閩抵南平,臧致平於3 月9 日赴福州與劉冠雄等協商阻止,並調兵北上,聯合王永泉部抵禦孫傳芳。因王背臧投孫,臧致平於4 月17 日正式發表通電,反孫獨立。於4月30 日在廈門召集福建各軍將領舉行聯合討伐孫傳芳的軍事會議。會議決定民軍、粵軍、閩軍分三路進攻福州。此時臧以廈門為中心,包括金門、同安、海澄、龍溪、南靖、平和、潼浦、雲霄、東山、詔安、長泰等11 縣皆屬其勢力範圍。廈門成為各派軍隊反孫的指揮部,臧致平成為左右閩局的重要人物。
是年5 月,因許崇智被陳炯明部林虎擊敗,臧致平率部救援,不料賴世璜、蘇世安兩部戰敗向林虎投降,許崇智部黃大偉叛變,聯軍腹背受敵,臧致平無奈,退守廈門,聯軍解體。7 月,林虎、王永泉聯合海軍三面襲擊廈門,在多方受敵的情況下,臧致平堅守廈門,後在孫中山派許崇智等部援助下,轉危為安。
民國13 年2 月5 日,臧致平獲悉日籍浪民聯絡王獻巨部準備襲擊廈門,遂令警察收繳浪民槍械,雙方發生槍戰,浪民被打死7 人。日本駐廈門領事向臧致平提出懲凶賠償,並電召軍艦到廈門示威,臧致平不懼。後經談判解決。
孫中山為鞏固與閩軍、海軍的聯盟,與臧致平協商將廈門交海軍管轄,以換取海軍支持孫中山在福建活動。臧致平遵照孫中山意見,交出廈門。蘆永祥將其部編為浙江邊防軍,委臧致平為邊防訓練處處長。
他積極回響孫中山的主張,追求進步,卻遭到孫傳芳、林虎和王永泉等反動軍閥的多面圍攻。失敗後,他退隱江蘇常州市。
在孫中山出師北伐時,因浙軍叛逆,臧致平被迫同蘆永祥、何豐林下野。後隱居常州,抗戰時期,臧致平不畏強暴,嚴辭拒絕日本人的邀請,表現出應有的民族氣節和民族大義。 於民國33 年病逝。

故居

臧家公館是臧致平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在家鄉建造的府邸,現保存比較完整,包括大門樓、二門樓及西院牆外的房屋,總計30多間,均高大寬敞、莊重質樸、簡潔渾厚,具有典型的民國建築風格。 據界首市文物管理所負責人馬文娟介紹,1985年,界首縣人民政府將臧家公館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列入界首市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文管所正積極想辦法,向省和國家申報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臧公館照片臧公館照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