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成語釋義]

臥薪嘗膽[成語釋義]

臥薪嘗膽原指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跡,後演變為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春秋時,越王勾踐戰敗,為吳所執,既放還,欲報吳仇,苦身焦思,置膽於坐,飲食嘗之,欲以不忘會稽敗辱之恥。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臥薪事不知所出。後用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不敢安逸之典。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基本信息

出處

臥薪嘗膽臥薪嘗膽
臥薪嘗膽的主人公是我國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意思從字面上來講就是指睡在柴草上,嘗著苦膽。這個成語故事比喻將自己置於惡劣的環境之中,迫使自己刻苦自勵,發憤圖強。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下面來講述這個故事,希望你能從中對臥薪嘗膽的意思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作戰,越國兵敗投降,越王勾踐被迫前往吳國服役,他就是成語臥薪嘗膽的主人公了。在吳國,勾踐身穿粗布衣裳,每日為吳王夫差養馬駕車。其妻也如僕人一般,身著布衣,每日清早便起身打掃灰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越王勾踐在吳國受盡了折磨和羞辱。終於在三年後,吳王夫差覺得勾踐的確甘心臣服,已不可能起兵反抗,就把他及其妻子、隨從釋放回國。勾踐深覺自己應沒齒不忘戰敗之痛、服役之辱,暗暗發誓一定要雪恥報仇。他回國後,仍穿粗布衣衫,吃粗茶淡飯,以柴草為褥。他冬天抱著冰塊睡覺,夏天烤著炭火入眠。在自己臥榻之側,勾踐掛上苦膽,每天都去嘗一口膽汁,藉此時刻激勵自己的復仇意志。越王勾踐處處身體力行,勵精圖治,使越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終於在公元前473年一舉消滅了吳國,一雪前恥。
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流傳到現在就變成了這句成語,人們經常用它來形容人物奮發圖強的精神,類似的成語還有“破釜沉舟”等。

典故

臥薪嘗膽臥薪嘗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吳王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國大臣伯喜否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著美女西施和珍寶賄賂伯喜否,伯喜否答應帶西施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上西施,說:“越王願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伯喜否也在一旁幫文種說話。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勾踐深謀遠慮,文種、范蠡精明強幹,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後就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後,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放牛牧羊,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再說吳王夫差自從戰勝越國後,以為沒有了後顧之憂,從此沉迷於西施的美色,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顧人民的困苦,經常出兵與其它國家打伏。他還聽信伯喜否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勾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訊息後,急忙帶兵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事件詳述

臥薪嘗膽臥薪嘗膽
越王勾踐元年(前496),吳王闔廬聽說允常逝世,就舉兵討伐越國。越王勾踐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吳軍挑戰,勇士們排成三行,沖入吳軍陣地,大呼著自刎身亡。吳兵看得目瞪口呆,越軍趁機襲擊了吳軍,在檇李大敗吳軍,射傷吳王闔廬。闔廬在彌留之際告誡兒子夫差說:“千萬不能忘記越國。”

三年(前493),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士兵,將報復越國一箭之仇,便打算先發制人,在吳未發兵前去攻打吳。范蠡進諫說:“不行,我聽說兵器是兇器,攻戰是背德,爭先打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陰謀去做背德的事,喜愛使用兇器,親身參與下等事,定會遭到天帝的反對,這樣做絕對不利。”越王說:“我已經做出了決定。”於是舉兵進軍吳國。吳王聽到訊息後,動用全國精銳部隊迎擊越軍,在夫椒大敗越軍。越王只聚攏起五千名殘兵敗將退守會稽。吳王乘勝追擊包圍了會稽。

勾踐對范蠡說:“因為沒聽您的勸告才落到這個地步,那該怎么辦呢?”范蠡回答說:“能夠完全保住功業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夠平定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謙卑的;能夠節制事理的人,就會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現在,您對吳王要謙卑有禮派人給吳王送去優厚的禮物,如果他不答應,您就親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給吳國。”勾踐說:“好吧!”於是派大夫種去向吳求和,種跪在地上邊向前行邊叩頭說:“君王的亡國臣民勾踐讓我大膽的告訴您的辦事人員:勾踐請您允許他做您的奴僕,允許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吳王將要答應種。子胥對吳王說:“天帝把越國賞賜給吳國,不要答應他。”種回越後,將情況告訴了勾踐。句踐想殺死妻子兒女,焚燒寶器,親赴疆場拼一死戰。種阻止句踐說:“吳國的太宰嚭(pī,坯)十分貪婪,我們可以用重財誘惑他,請您允許我暗中去吳通融他。”於是勾踐便讓種給太宰嚭獻上美女珠寶玉器。嚭欣然接受,於是就把大夫種引見給吳王。種叩頭說:“希望大王能赦免句踐的罪過,我們越國將把世傳的寶器全部送給您。萬一不能僥倖得到赦免,勾踐將把妻子兒女全部殺死,燒毀寶器,率領他的五千名士兵與您決一死戰,您也將付出相當的代價。”太宰嚭藉機勸說吳王:“越王已經服服貼貼地當了臣子,如果赦免了他,將對我國有利。”吳王又要答應種。子胥又進諫說:“今天不滅亡越國,必定後悔莫及。句踐是賢明的君主,大夫種、范蠡都是賢能的大臣,如果勾踐能夠返回越國,必將作亂。”吳王不聽子胥的諫言,終於赦免了越王,撤軍回國。

勾踐被困在會稽時,曾喟(kuì,潰)然嘆息說:“我將在此了結一生嗎?”種說:“商湯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圍困在羑(yǒu,有)里,晉國重耳逃到翟,齊國小白逃到莒,他們都終於稱王稱霸天下。由此觀之,我們今日的處境何嘗不可能成為福分呢?”

吳王赦免了越王,勾踐回國後,深思熟慮,苦心經營,把苦膽掛到座位上,坐臥即能仰頭嘗嘗苦膽,飲食也嘗嘗苦膽。還說:“你忘記會稽的恥辱了嗎?”他親身耕作,夫人親手織布,吃飯從未有葷菜。從不穿有兩層華麗的衣服,對賢人彬彬有禮,能委曲求全,招待賓客熱情城懇,能救濟窮人,悼慰死者,與百姓共同勞作。越王想讓范蠡管理國家政務,范蠡回答說:“用兵打仗之事,種不如我;鎮定安撫國家,讓百姓親近歸附,我不如種。”於是把國家政務委託給大夫種,讓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吳國作人質。兩年後吳國才讓范蠡回國。

臥薪嘗膽臥薪嘗膽
勾踐從會稽回國後七年,始終撫慰自己的士兵百姓,想以此報仇吳國。大夫逢(páng,旁)同進諫說:“國家剛剛流亡,今天才又殷實富裕,如果我們整頓軍備,吳國一定懼怕,它懼怕,災難必然降臨。再說,兇猛的大鳥襲擊目標時,一定先隱藏起來。現在,吳軍壓在齊、晉國境上,對楚、越有深仇大恨,在天下雖名聲顯赫,實際危害周王室。吳缺乏道德而功勞不少,一定驕橫狂妄。真為越國著想的話,那越國不如結交齊國,親近楚國,歸附晉國,厚待吳國。吳國志向高遠,對待戰爭一定很輕視,這樣我國可以聯絡三國的勢力,讓三國攻打吳國,越國便趁它的疲憊可以攻克它了。”勾踐說:“好。”

過了兩年,吳王將要討伐齊國。子胥進諫說:“不行。我聽說勾踐吃從不炒兩樣好菜,與百姓同甘共苦。此人不死,一定成為我國的憂患。吳國有了越國,那是心腹之患,而齊對吳來說,只象一塊疥癬。希望君王放棄攻齊,先伐越國。”吳王不聽,就出兵攻打齊國,在艾陵大敗齊軍,俘虜了齊國的高、國氏回吳。吳王責備子胥,子胥說:“您不要太高興!”吳王很生氣,子胥想自殺,吳王聽到制止了他。越國大夫種說:“我觀察吳王當政太驕橫了,請您允許我試探一下,向他借糧,來揣度一下吳王對越國的態度。”種向吳王請求借糧。吳王想借予,子胥建議不借,吳王還是借給越了,越王暗中十分喜悅。子胥說:“君王不聽我的勸諫,再過三年吳國將成為一片廢墟!”太宰嚭聽到這話後,就多次與子胥爭論對付越國的計策,藉機誹謗子胥說:“伍員表面忠厚,實際很殘忍,他連自己的父兄都不顧惜,怎么能顧惜君王呢?君王上次想攻打齊國,伍員強勁地進諫,後來您作戰有功,他反而因此怨恨您。您不防備他,他一定作亂。”嚭還和逢共同謀劃,在君王面前再三再四誹謗子胥。君王開始也不聽信讒言,於是就派子胥出使齊國,聽說子胥把兒子委託給鮑氏,君王才大怒,說:“伍員果真欺騙我!”子胥出使齊回國後,吳王就派人賜給子胥一把“屬鏤”劍讓他自殺。子胥大笑道:“我輔佐你的父親稱霸,又擁立你為王,你當初想與我平分吳國,我沒接受,事隔不久,今天你反而因讒言殺害我。唉,唉,你一個人絕對不能獨自立國!”子胥告訴使者說:“一定取出我的眼睛掛在吳國都城東門上,以便我能親眼看到越軍進入都城”於是吳王重用嚭執掌國政。

過了三年,勾踐召見范蠡說:“吳王已殺死了胥,阿諛奉承的人很多,可以攻打吳了嗎?”范蠡回答說:“不行。”

到第二年春天,吳王到北部的黃池去會合諸侯,吳國的精銳部隊全部跟隨吳王赴會了,唯獨老弱殘兵和太子留守吳都。勾踐又問范蠡是否可以進攻吳國。范蠡說:“可以了”。於是派出熟悉水戰的士兵兩千人,訓練有素的士兵四萬人,受過良好教育的地位較高的近衛軍六千人,各類管理技術軍官一千人,攻打吳國。吳軍大敗,越軍還殺死吳國的太子。吳國使者趕快向吳王告急,吳王正在黃池會合諸侯,怕天下人聽到這種慘敗訊息,就堅守秘密。吳王已經在黃池與諸侯訂立盟約,就派人帶上厚禮請求與越國求和。越王估計自己也不能滅亡吳國,就與吳國講和了。

這以後四年,越國又攻打吳國。吳國軍民疲憊不堪,精銳士兵都在與齊、晉之戰中死亡。所以越國大敗了吳軍,因而包圍吳都三年,吳軍失敗,越國就又把吳王圍困在姑蘇山上。吳王派公孫雄脫去上衣露出胳膊跪著向前行,請求與越王講和說:“孤立無助的臣子夫差冒昧地表露自己的心愿,從前我曾在會稽得罪您,我不敢違背您的命令,如能夠與您講和,就撤軍回國了。今天您投玉足前來懲罰孤臣,我對您將唯命是聽,但我私下的心意是希望象會稽山對您那樣赦免我夫差的罪過吧!”勾踐不忍心,想答應吳王。范蠡說:“會稽的事,是上天把越國賜給吳國,吳國不要。今天是上天把吳國賜給越國了,越國難道可以違背天命嗎?再說君王早上朝晚罷朝,不是因為吳國嗎?謀劃伐吳已二十二年了,一旦放棄,行嗎?且上天賜予您卻不要,那反而要受到處罰。‘用斧頭砍伐木材做斧柄,斧柄的樣子就在身邊。’忘記會稽的苦難了嗎?”勾踐說:“我想聽從您的建議,但我不忍心他的使者。”范蠡就鳴鼓進軍,說:“君王已經把政務委託給我了,吳國使者趕快離去,否則將要對不起你了。”吳國使者傷心地哭著走了。勾踐憐憫他,就派人對吳王說:“我安置您到甬東!統治一百家。”吳王推辭說:“我已經老了,不能侍奉您了!”說完便自殺身亡,自盡時遮住自己的面孔說:“我沒臉面見到子胥!”越王安葬了吳王,殺死了太宰伯嚭。

二十年的“臥薪嘗膽”既造就了勾踐,也徹底磨滅了他的人性。他幾乎成了一個冷血的君王,精明的范蠡攜西施適時地離開了他,而文種卻“執迷不悟”,不到一年,即被勾踐賜死!

嘗糞問疾,臥薪嘗膽二十年!勾踐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他創下了人類君王史的奇蹟!

他苦心勵志,發憤強國,創下了以小打大,以弱勝強,以卵擊石的人間神話!

臥薪嘗膽的典故被稱為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經典中的經典,勾踐的超人意志或許更有人類意義!

歷史考證

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的故事一直在流傳,然而有人提出疑問:歷史上真有“臥薪和嘗膽”這回事嗎?《左傳》的“定公”“哀公”兩代君王歷史部分,大量記述了越王勾踐當政國事,但沒有提過他有臥薪嘗膽之事,《國語》中的《吳語》和《越語》記載了吳越爭鬥經過,卻也沒有勾踐臥薪嘗膽的敘述。《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僅記載勾踐:床前懸掛苦膽,坐臥都看得到,吃飯時嘗嘗苦膽的滋味。司馬遷認定勾踐有嘗膽之事,但沒提臥薪之事。什麼時候出現“臥薪嘗膽”這個成語呢?北宋文學家蘇軾寫過一篇《擬孫權答曹操書》。北宋的蘇軾為三國孫權虛擬一篇書信給曹操,信中,蘇軾發揮想像,戲說孫權“臥薪嘗膽”。這個無中生有的事,與勾踐並不相關。到南宋時期,呂祖謙在《左氏傳說》中,談到吳王夫差“坐薪嘗膽”。明朝張溥在《春秋列國論》中說,夫差位,為報父仇,臥薪嘗膽激勵自己。這種說法把夫差舉出來,沒勾踐什麼事兒了。
南宋的書籍卻屢屢提到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明末梁魚的《浣溪沙》劇本,又極力渲染勾踐苦心志、勞筋骨臥薪嘗膽的英雄作為。明末作家馮夢龍在自己的歷史小中,也多次提到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
《吳越春秋》中《勾踐歸國外傳》又是如此記載說:王歸國後,磨礪身心,日夜操勞。困極之時,“攻之蓼”。蓼是非常苦的菜,蓼菜多了,就是蓼薪。勾踐困了,就用苦菜刺激眼睛鼻子,打消睡意。“嘗膽”是嘴體味苦滋味,“臥薪”則是“目臥則攻之以蓼薪”,不讓眼睛閉上睡覺。後人把“臥薪”說成是臥倒在柴草上,是《吳越春秋》的誤解,誤傳。
臥薪嘗膽的故事催人奮進千百年,如果說是假的,後世人好生尷尬。如果說是真的,又有許多證據反駁它。總之,真真假假,讓人困惑不已。

相關詞語

開頭相同
臥蠶 臥鹿臥魚 臥翻 臥番 臥內 臥治 臥痾 臥室 臥佛寺 臥房 臥床不起 臥兔 臥轍 臥冰臥槽 臥榻之側,豈容鼾睡 臥虎 臥海 臥鼓

結尾相同
雲臥 坐臥 帶刀臥 房臥 羆臥 高枕安臥 硬臥 北窗高臥 槁臥 龍跧虎臥 病臥 伏臥 攣臥 高臥 倒臥 行動坐臥 東山高臥 鼾臥

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幅大家很喜歡的名聯,都以為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的原創,連篇累牘的引用都說成是蒲松齡的書齋聯、書案鎮紙勵志聯,令人深信不疑。
究竟誰是這幅著名的膾炙人口的對聯的作者呢?
《山西日報》(2004-08-2305:41:59)“喻世明言”其中錄“題書齋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者〕胡寄垣,明代人,生平事跡不詳。〔解說〕此聯在民間廣為流傳,影響甚大,傳說作者亦甚多,一說為金正希作,一說為蒲松齡題鎮紙銘聯。清人鄧文濱《醒睡錄》筆記,作者為明人胡寄垣,今從此說。此聯引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說明篤志的重要性。”這裡雖存誰是作者疑問,但也明確作者為明代胡寄垣。
金正希,即金聲,崇幀初成進士。清兵南下,率眾拒險抗清,恢復了安徽的寧國等縣,不久清兵大至,戰敗被捉,於弘光元年(1645)被害。余曾讀吳恭亨《對聯話》,其中記載:“金又有題書室聯云: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定吞吳。精氣四射,咄咄逼人。後日之起兵與清軍戰,此聯即其張本。”可見金正希是作者是空穴來風的。
可是,遍查有關蒲松齡的資料史料,未見此聯是蒲松齡創作的記載。可見蒲松齡是作者是絕對可以排除的。

相關文獻

原文
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勾踐古作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汝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史記·越王句踐世家》)
譯文
吳王已經赦免了越王,讓他回了越國,越王勾踐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復國,於是就每天勞累地思索著,還把一個苦膽掛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覺之前,都要仰起頭嘗嘗苦膽的滋味,吃飯喝水之前也要先嘗嘗苦膽。他常常對自己說:“你難道已經忘記了在會稽山上所受的恥辱了么?”他親自到田間種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織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頓飯里幾乎沒有肉菜,穿的衣服沒有鮮艷的顏色。他降低身份對待下面有賢能的人,對賓客厚禮相贈,扶助貧困的人,哀悼死難的人,和百姓們一同勞苦工作。
啟示
越王勾踐為了使自己不忘記以前所受的恥辱,激勵自己的鬥志,以圖將來報仇雪恨,回國後臥薪嘗膽,最終東山再起,一舉滅吳,恰恰印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