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樹鎮

臘樹鎮

臘樹鎮是安徽省懷寧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東經116°28′~ 116°38′ ,北緯30°23′~ 30°29′ 。地處懷寧縣西南部,東與石牌鎮接壤,南隔麻塘湖與雷埠鄉為鄰,西接太湖縣新倉鎮,北隔長河與潛山市黃泥鎮、王河鎮相望,人民政府駐臘樹居委會。北距縣城50公里,東距安慶55公里。

基本信息

政區沿革

建國初屬懷寧縣王河區的白湖、容嶺、官壩、龍山、鳳山等鄉,1957年並為臘樹鄉,1958年成立臘樹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鄉,1992年撤鄉設鎮。

地理環境

位置

位於東經116°28′~116°38′,北緯30°23′~30°29′。地處懷寧縣西南部,東與石牌鎮接壤,南隔麻塘湖與雷埠鄉為鄰,西接太湖縣新倉鎮,北隔長河與潛山市黃泥、王河兩鎮相望,人民政府駐臘樹居委會。電話區號0556,郵政編碼246102,北距懷寧縣城50公里,東距安慶市區55公里。

臘樹鎮現貌人口30634人。臘樹鎮區位優勢明顯,交通發達,360省道安石太公路縱穿全鎮,濟廣高速在鎮區內設有互通,通村、通組水泥公路縱橫交錯,已形成便捷的交通網。臘樹鎮是懷寧縣產糧大鎮,享有“安慶糧倉”美譽。

地形地貌

地屬丘陵,境內有王居山、龍王山山脈,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7~25米,最高點龍王山頂海拔206米,最低點麻塘湖海拔17米。

水文

境內屬長河水系,由西向東流入皖河,境內河道長20公里;東南面有麻塘湖,與雷埠鄉、石牌鎮交界,中部有白塘湖、鴉雀湖。

麻糖湖 麻糖湖

臘樹鎮水面面積9779公頃,其中可養水面7820公頃。內有二大水系二大湖泊:皖河、長河等;湖有麻塘湖,白塘湖等。另有太湖花涼亭水庫石牌區灌區。經濟價值較高、養殖較多的魚種有鯤、鰱、鯿、鯉、鱖魚、蟮等,珍貴魚種有鰣魚、麥魚等,龜、鱉、蝦、螺等。

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銅、鐵、石英石、石灰石、大理石、等,藏量大、品位高,開發前景廣闊。水資源十分豐富,可養殖面積8800畝。

臘樹鎮植物資源主要有糧食和澱粉植物。油料以油菜為主。鮮果品主要有桃、梨、棗、杏、柿、柑桔、板栗、枇杷等。纖維類工業原料植物以棉、麻及蘆葦為主。藥物主要有辛夷、香附子、半夏、桔梗、夏枯草、草決明、貝母、生地等。蜜源植物、珍貴和觀賞植物眾多。境內建有池杉水杉、義大利楊、國外松和望春花(辛夷)四大基地。

臘樹鎮礦藏豐富,金屬礦有銅、鐵、金、銀、鉬、鈷、鉛、鋅等,非金屬礦有水泥石灰岩、白水泥、石灰岩、大理石、白雲石、矽灰石、玻璃石英岩、電石石灰岩、溫石棉、磨石、含鉀岩石、石墨、重晶石、玻璃矽質原料等,能源礦產有煙煤、無煙煤、石煤等,化工原料礦有硫鐵礦等。礦泉已發現70多處,多為低鈉含鍶或含可溶性矽酸礦泉水。不少礦種藏量大、品位高,具有很高的開採價值。依託資源興辦的工業有建材、建築、採礦、化工、機械等。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災、冰雹、雷擊等。鎮內有邱家圩、龍湖圩兩個千畝大圩,若干小圩,時常受澇。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龍山、四合、八一、容嶺、煙墩、健康、芝嶺、高旗、白湖、安山、山湖、白石12個村民委員會和臘樹1個居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3.5萬人。總人口中,男性18177人,占51.86%;女性16871人,占48.14%;18歲以下6244人,占17.81%;18~35歲9570人,占27.30%;35歲~60歲14198人,占40.51%,60歲以上5036人,占14.37%。2011年出生人口403人,人口出生率11.49‰,死亡人口171人,死亡率4.88‰,淨增23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62‰。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千米,總面積94.84平方千米。其中陸地85平方千米,占90%;水域9.5平方千米,占1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09.67人。

經濟概況

臘樹鎮黨委、政府在一門心思抓經濟的同時,著力抓文明新風建設,以此推動鎮村文明、和諧發展。臘樹鎮把容嶺村作為建設新農村的“樣板村”,該村也是省新農村建設“千村百鎮示範工程”示範村。自2006年8月份以來,臘樹鎮利用省農委“鄉村清潔工程”項目資金、鎮本級財政開源節流籌措資金、受益民眾“一事一議”集資資金等方法,共投入資金50多萬元,投入受益民眾義務工600餘個,在該村最大的自然村莊陳中屋,完成了村容村貌整治美化工程、農村清潔工程、村民休閒廣場建設工程、村莊道路硬化工程等基礎設施工程。

臘樹鎮通過村民選舉,成立了容嶺村陳中屋組物業管理委員會,初步探索農村物業化管理模式。在這裡,農民業餘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村民在節日、休閒時節搭台唱戲、自娛自樂;在這裡,沒有封建迷信、賭博現象,勤儉節約、尊老敬老蔚然成風;在這裡,人們講文明、講禮貌,鄰里團結,和睦相處。容嶺村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說“活了大半輩子,還沒見過村裡面容面貌變化這么大,像進了城一樣”。其他村民眾看在眼裡,羨慕在心裡,也不甘落後,紛紛行動起來。

農業

耕地面積3.3萬畝,人均0.94畝,以種植水稻、棉花、油菜、山芋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5萬噸,人均714.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棉花。2011年油菜種植面積1.86萬畝,產量0.3萬噸;棉花種植面積1.1萬畝,產量0.12萬噸。畜牧業以豬、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41萬頭,年末存欄1.7萬頭;家禽年飼養量23萬羽。

工業

以制磚、服裝加工、電子加工、糧食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1.76億元。擁有企業29家,職工160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62億元,比上年增長17%。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共有商業網點130個,職工288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8億元,比上年增長17.5%。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315萬元,比上年增長25%。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67億元,比上年增長22%;各項貸款餘額0.73億元,比上年增長2%。

新農村建設

領導視察 領導視察

臘樹鎮首先得從改善生活環境入手,把開展“美在鄉村、美在家庭”活動與創建“環保村莊、綠色村莊”相結合,這樣才有可能逐步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為此,臘樹鎮將城市生活小區物業管理的經驗與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嫁接”,先後投資10多萬元進行了基礎設施改造,做到水泥路進戶,排污水管進戶,垃圾收集箱進戶,並對村莊內U型集水槽、垃圾分揀池、污水處理池等進行了改建;廣大農戶也積極回響,大多數家庭裝修了衛生間,使用上了沼氣,牛欄、豬圈以及家禽放養的場所與人居環境基本上實現了隔離。道路硬化了,水源淨化了,庭院美化了,村民居住其中,是笑口常開,舒心愜意。河蟹也叫螃蟹、毛蟹。河蟹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是一種珍貴的水產品,可以做成精美的菜餚。素有“河蟹上席百味淡”之說。河蟹經濟價值較高,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發展河蟹養殖對於發展農村養殖經濟擴大外貿出口,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

臘樹鎮新農村建設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臘樹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招商引資先天不足。鎮黨委、政府決策者沒有被客觀條件遏制了思維,而是在“人和”上下功夫,全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發展環境。“載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近兩年來,有五家企業落戶臘樹,為鎮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臘樹鎮富含石灰石等資源,如何依託資源優勢,壯大現有的支柱產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支撐?臘樹鎮黨委和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做好“資源”這篇文章。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浙江老闆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大型礦山採石 場。如今,臘樹鎮的採石場、米廠、輪窯廠等民營經濟已是百舸爭流,千帆競發。

地方特產

牛蛙

牛蛙具有生長快、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等優點,是名貴食品。也可以出口創匯。其皮還可製革,髒可製藥。牛蛙生長快,肉質細嫩,味鮮美,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高級營養食品。蛙皮可製作高級皮革,其草皮薄、柔軟、堅韌,是製造上等錢包的材料。皮帶、領帶、皮鞋、樂器、外科手術線的優良原料。蛙內臟可以藥用,蛙油可製作高級潤滑油。

河蟹

河蟹又稱螃蟹、毛蟹、清水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中國蟹類500多種,而河蟹是中國蟹類中產量最多的淡水蟹。河蟹屬於高等甲殼動物。在動物分類上隸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爬行亞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亞科、絨毛蟹屬原產中國。與它最親近的有3種,即日本絨螯蟹、直額絨螯蟹和狹顎絨螯蟹。

花生

花生種植 花生種植

花生長於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長生果”,並且和黃豆一樣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類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適宜製造各種營養食品。

七彩山雞

山雞 山雞

七彩山雞,又名野雞,從美國內華達洲引入中國,經本場從85年至今十多年的養殖實踐表明,七彩山雞是珍禽品種中養殖最簡單、管理最簡便、抗病力最強、市場銷路最大,已經在中國南北各地得到普及發展的優良珍禽品種。美國七彩山雞在南方有龍鳳鳥、鳳凰鳥之雅稱,其羽毛美麗、體型碩大。

社會事業

臘樹鎮 臘樹鎮

臘樹鎮倡文明構新農村和諧,文明程度是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重要指標,臘樹鎮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重在“戶富、村美、人和”。在村莊改造建設上,臘樹鎮結合各村的實際,明確文明生態村、專業村、平安村等建設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新農村發展布局。在改善“硬環境”上,結合“文明生態村創建”,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推廣沼氣等新能源建設,推進農村畜禽養殖區、生產加工區與生活居住區建設。在最佳化“軟環境”上,營造文明的村風和樸實的民風。

臘樹鎮結合文明生態村、文明戶、生態戶等創建活動,把思想道德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素質作為重要內容,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科普宣傳和民眾文化體育活動,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鄉風文明重在建設。臘樹鎮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三貼近”原則,充分調動農民民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開展了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健全完善“村規民約”,評選出一批“好孝子”、“好媳婦”等先進典型,形成了尊老愛幼、妯娌和睦、鄰里團結、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等良好鄉風民俗。

文化教育

2011年末有鎮綜合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3處,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10餘萬冊。

臘樹中學 臘樹中學

2011年末有幼稚園10所,在園幼兒970人,專任教師35人;國小13所,在校學生2009人,專任教師118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國中在校學生1235人,專任教師85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914.41萬元,比上年增長6.94%。

臘樹鎮本處懷寧縣、潛山市、太湖縣、望江縣四縣交界處,而由於整個安慶地區相對貧窮、但是人民都注重教育,臘樹鎮人民也有培養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傳統。臘樹中學是安徽省10個省級示範農村國中之一,學校規模在懷寧縣所有國中當中僅次於獨秀國中。隨著近些年村鎮的調整,一些國小也被合併或者調整,臘樹鎮中心國小是臘樹鎮周圍相對齊全的完全國小,很好地滿足了臘樹鎮的國小教育。同時興起的臘樹鎮龍山國小也獲得了不錯的名聲。在臘樹中學受過正規教育,培養出來的著名企業家和知名人士有,中共安徽省淮北市市委副書記、淮北市市長黃曉武,安徽省廣電局副局長聶慶義,上海市普陀區曹楊街道黨工委委員、街道辦副主任章紅兵,上海市安徽商會副會長史艷松。等等。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村級衛生室13個;有床位49張,每萬人擁有病床14張;固定資產總值11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8名,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體育

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2個。學校、派出所和綜合文化站安裝了健身器材。

廣播電視

2007年12月建成臘樹鎮有線電視台,現有有線電視用戶2200戶,入戶率24.59%。

社會保障

臘樹鎮 臘樹鎮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戶,人數11人,支出15840元,月人均132元;醫療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76人次,共支出7876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74戶,人數1178人,支出147.78萬元,月人均104.50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2.71萬元。社會福利費59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3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0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7408人,參保率95.44%。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交通 交通

境內有太(湖)--石(牌)X020縣道橫貫東西。濟廣高速縱貫臘樹鎮南北,並設出入口。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支局1處,郵政業務總量110萬元,其中純收入20萬元。報紙、雜誌累計期發行3萬份。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7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9000門,固定電話用戶5010戶,電話普及率達98%;行動電話用戶1.3萬戶,網際網路用戶48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26萬元。

企業發展

會議 會議

臘樹鎮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責任,狠抓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創造了連續20年水上交通安全零事故的佳績。 臘樹鎮有6個渡口,常年水深浪大,為確保民眾安全,鎮裡在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規上下功夫,抓好各項制度建設,以制度來管人管事。並把這些制度張貼在各渡口,增強渡工及現場監督員的安全意識;同時,將安全責任進一步細化,強化渡口所在村的安全責任,明確村里一名村乾負責渡口安全。完善鎮、村、渡口三級《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責任制》,形成了鎮安委會負總責,安全管理員具體抓,各村負責同志共同參與的渡口安全管理網路。鎮裡還加大水上交通投入,完成了渡口標準化碼頭建設,配備了渡船雙動力設備。為使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鎮裡堅持勤查嚴管,定期或不定期到各渡口進行地毯式檢查,對查出的問題立即責令整改到位,對安全責任不落實到位的村,鎮裡毫不留情一查到底。臘樹鎮通過多種形式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同時把學習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與當前的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一是與招商引資工作結合起來,努力抓好在建項目的建設,做好相關服務工作,同時積極採取有力措施,力求招商引資工作有新的突破。

二是與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結合起來,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推行“一站式”服務,建立和完善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加快康居新村建設步伐。

三是與先進性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鞏固擴大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確保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順利開展。四是與謀劃“十一五”發展規劃編制好“十一五”規劃。

鎮區建設

給排水

2008年1月建成鎮自來水廠,有成套淨化設備,年供水18萬立方米。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2000米。

供電

1981年臘樹鎮組建電管站,2002年拆站建所,正在籌建35KV變電所。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鎮駐地有花壇12個,綠化面積800平方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