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合竹預製建造體系

利用膠合竹的突出優勢,可以形成一種快速建造體系。 “石榴居”是膠合竹預製建造體系的原型產品之一,坐落於華中科技大學的校園內,並與建築系館連線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石榴居”採用膠合竹作為結構材料,整體預製。

簡介

合竹預製建造體系是由華中科技大學城市與規劃學院穆威老師在自行思考和探索了兩年時間後,採用中國林科院研發的膠合竹這種新型環保材料(該專利獲得了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自行探索出來的一種符合中國國情的預製建造體系。

膠合竹

膠合竹是中國林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正教授所研發的,並於2006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膠合竹的物理性能十分優異,其主要的性能的性能指標,如靜曲強度,抗壓強度,彈性模量等都要遠遠高於木材的物理性能,並且完全高於日本關於木質房屋的建造標準。

體系設計理念

一 探索將竹資源發展成工業化的預製建造體系
膠合竹是中國林科院研究王正教授研發的一種新型竹質複合材料,它除了具有普通竹材的速生、環保、節能等特點外,還因其特殊的生產工藝,使得該材料的力學性能遠遠超過其他竹材,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為結構材料來使用。膠合竹可以形成標準化的板材和構件,以不同的方式靈活地組合,可以套用於建築的結構、圍護、隔斷和家具等多個部位,且構件易於更換,使得維護成本大大降低。膠合竹輕質高強,建造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利用膠合竹的突出優勢,可以形成一種快速建造體系。
二 研究膠合竹預製居住模式,“宜家”裝配式的建造流程
膠合竹的特徵包含了東方因素、因地制宜、生態環保以及綠色人居等一系列深層的價值取向。建築師將繁雜的建造知識轉化成宜家式的預製體系,通過快速建造體系研究,形成居住單元,並發展成為一類預製住宅體系。
三 探索帶有“集體參與性”的公民自建體系的可能性
公民自建行為因需求而產生,在城市和鄉村大量生長,他們往往沒有建築師的參與,以效率和功能優先。膠合竹預製建築充分發揮其就地取材、快速建造和經濟性等優勢,形成公民自建體系的新類型。
四 數位技術下的“同步建築”
嘗試將膠合竹預製建造體系通過數位技術轉化成以非專業人群為對象的軟體平台,形成貫穿諮詢、設計、數控加工、現場安裝的定製型工作模式。
在“公民性”的前提下,建築師將繁複的建築學問題簡化,讓建築設計(建築學知識)在預製建造層面變得唾手可及。建築師不需要重複性提供“點對點”式的針對性設計,相關需求產品,類似蘋果產品那樣,可以實現資料庫到建造的同步建造。

套用實例

《石榴居》
這是一個自生成項目,也是一次通過組織志願者進行的自組織公益建造活動。
華中科技大學先進建築實驗室(AAL)長期致力於膠合竹預製建造體系的研究,嘗試將竹資源轉化成工業化和標準化預製建造體系;同時,先進建築實驗室(AAL)還努力通過數位技術和預製最佳化將建築體系簡化成“宜家”式的“便攜裝配”模式,建築設計和建造技術被消解成“客戶定製-數控加工”和“集體參與性”的建造模式。
在工作模式上,先進建築實驗室(AAL)和多個公益媒體和公益組織合作,將建築學知識滲透到“最需要建築師卻沒有建築師”的地方,在高度的“公共參與”程度中,建造過程也成為了承載社區關係和文化生活的平台。
“石榴居”是膠合竹預製建造體系的原型產品之一,坐落於華中科技大學的校園內,並與建築系館連線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石榴居”的所有構件都在工廠預製,現場裝配而成,整個建造活動由工人和志願者團隊在25天內共同完成。
先進建築實驗室(AAL)將以此為基礎,和拉圖爾兒童自然教育、河南信陽西天目山方舟農場及武漢身邊傳媒等公益性團體繼續進行膠合竹預製建造體系的“公益性”建造實踐。
“石榴居”採用膠合竹作為結構材料,整體預製。主體結構採用30mm*600mm的門式鋼架體系,建築結構在室內直接暴露並成為可使用的家居和儲物空間。我們相信這是一個被放大化的竹製家具,輕型的預製體系只需要點式樁基,全部主體構件和次級結構件均來自工廠,現場工人只需要進行對位裝配,建造速度快,而且其中85%的主體構件可以被拆解,重複建造。作為竹木建築體系,材料本身的優良熱工性能,竹材在內飾的親和力以及通過構造解決的保溫隔熱防水等問題,讓石榴居並不是一個臨時建築。一字宅寬6米,長10米,門式鋼架最高點6米,空間充沛,造價和混凝土結構持平。

設計者-穆威

先進建築實驗室[AAL]主持人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Director of Advanced Architecture Lab,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挪威註冊建築師協會會員/ Ark. MNAL
Member Of Norwegian Architects Association
建築師穆威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建築學院,2005年至2010年先後在西班牙和挪威從事建築實踐和建築教育,現為挪威註冊建築師協會會員(Ark MNAL), 華中科技大學先進建築實驗室(AAL)主持人,並同時在西班牙、挪威、英國等多所建築學院兼任客座教師。
穆威於2010年回國任教並開始建築實踐,成立了“先進建築實驗室”[AAL]。“先進”一詞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以“參數化建築”、“數字集成建造技術”為方向的絕對技術上的先進性;二是以“膠合竹預製建造體系”為代表的公民自建體系研究:嘗試將建築學知識更廣泛的套用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去探索建築學在社會學上的先進性。
先進建築實驗室[AAL]致力於成為一個開放的設計學知識共享平台,關注多元建築學知識的生成並在實踐中加以套用;先進建築實驗室[AAL]嘗試將建築學作為認知世界的方式,以“跨界”的姿態串聯教學研究和項目實踐,通過帶有個人理想色彩的工作方式為學生、建築師和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研究者提供享受建築設計的可能。
發表的文章有
《機器對象――參數化設計在實際項目中的一些套用》
《“機器材料性”:數字建構的材料探索》
《建築的暴力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