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是用來明確腹腔積液的性質,找出病原,協助診斷的方法。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難或腹部脹痛時,亦可穿刺放液以減輕症狀。內科常用穿刺部位為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點。嚴重腹脹或腸麻痹此類病人腸管擴張,腸內大量積氣、積液,腸蠕動減弱或消失。穿刺針頭突破腹膜進入腹腔時,腸管生理性反射躲避反應消失,穿刺針容易刺破腸壁進入腸腔,導致穿刺結果呈假陽性,發生診斷錯誤。

正常值

正常檢查結果為陰性。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腹水過多,腹部感染,肝硬化等。需要檢查的人群存在腹水的病人。

結果陽性可能疾病:潰瘍病穿孔、老年人急腹症、特發性大網膜節段性梗死、結腸破裂、卵巢囊腫、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肝臟外傷、繼發性化膿性腹膜炎、自發性腹膜後出血或血腫、繼發性腹膜炎。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疑有巨大卵巢囊腫、腹腔內廣泛粘連及肝昏迷前期的人群。

檢查前禁忌:休息不良,飲食不當,過度疲勞。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

檢查過程

(1)、囑患者先排空尿液,扶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或取斜坡臥位,背部鋪好腹帶,腹下部系塑膠圍裙及中單。腹水量少者,則採取側臥位。 (2)、穿刺點可選臍與恥骨聯合中點(宜避開白線),或臍與髂前上棘聯線的外1/3處(通常選擇左側)。 (3)、常規皮膚消毒。術者待無菌手套,鋪無菌洞巾,局部麻醉達壁層腹膜。用穿刺針逐步刺入腹壁。待進入腹腔後,可先用注射器抽吸少許腹水置無菌試管中,以備送檢。 (4)、手術完畢,取出穿刺針,局部塗以碘酊及乙醇,復蓋無菌紗布,以膠布固定,再縛腹帶。

相關疾病

網膜扭轉,膽汁性腹膜炎,潰瘍病穿孔,胃潰瘍性穿孔,腸傷寒穿孔,肝損傷,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結腸損傷,嗜酸細胞性胃腸炎,子宮破裂

相關症狀

難治性腹水,肝腹水,血性腹水,非血性腹水,腹水

不適宜人群

1、服用過避孕藥、甲狀腺激素、甾體激素等藥物的患者,因為可能會影響到檢查結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藥物服藥史的患者檢查。

2、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減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種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等,除非該檢查必不可少,儘量少抽血。

不良反應與風險

1、皮下出血:由於按壓時間不足5分鐘或是抽血技術不過關等原因可導致皮下出血。

2、不適感:穿刺部位可能會出現疼痛、腫脹、壓痛、肉眼可見的皮下瘀斑等。

3、暈血或暈針:在抽血時,由於情緒過度緊張、恐懼、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血壓下降等導致腦供血不足引發暈針或暈血。

4、感染的風險:如果使用了不潔針頭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風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