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木更山

腦木更山坐落在旗西北部,位於腦木更蘇術所在地東北45公里處。山勢南北走向呈長方形,山頂較為平整。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這裡雖然屑無水草場,但雨季牧草茂盛,常有季節性水淖,是天然草場。

山頂上有數個敖包,其中最高的“烏罕特音勃爾和圖敖包”,海拔1129.9米,山地特產“髮菜” ,聞名中外。因土質發紅,也稱大紅山。山頂平整,草場優良,好似一個天然的動物園。世界上已經罕見的動物一盤羊,在這裡也能見到;黃羊、狐狸等其它野生動物經常出沒。
腦木更山下,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夏季水草豐美、牛羊遍地,百靈鳥嗚叫,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興旺發達的景象。到了冬天,這裡白雪皚皚,一望無際,一派北國風光。高大美麗富饒的腦木更山,好似一匹駿馬在賓士。 傳說很久以前,這裡有母子倆靠放牧和狩獵為生。母親善良虔誠,兒子勇敢正直。一天,母親對兒子說:“孩子,你已長大成人,應早些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承接聖火啊!”兒子對母親言聽計從,非常孝順。第二天,兒子放牧歸來後,便帶著弓箭、騎著雪青馬向西南方向出發了。兒子走後,數年杳無音信。母盼兒心切,眼淚竟聚成一泓湖水,人們稱之為“烏蘭淖爾”(紅湖),其身驅在30里外的西南樑上化作一尊遙望遠方的巨石。後人為了紀念這位仁慈的母親,將一塊塊石頭背上山頂,壘成敖包,開始了祭祀活動。每當祭敖包賽馬時,都以西南梁寶日陶力蓋(亦稱駭子梁)為起點,收馬在腦木更敖包腳下,以示母子團聚。
敖包北側有一眼泉井,當地人稱“查布其爾井”(刨井)。相傳,四子部落祖先鄂木布帶領人馬西征來到此地時人困馬乏,乾渴萬分。正當官兵難耐之際,首領的坐騎發出一陣長嘶,並在北山腳下奮蹄刨了數下,一眼泉井頓時噴出,部落的人馬得救了。之後,人們就將此泉稱為“查布其爾寶力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