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是古詩十九首,漢代創作,作者是佚名。胡馬來自北方,故依戀北風;越鳥來自於南方,故巢宿於南枝。比喻不忘根本。

基本信息

拼音

hú mǎ yī běi fēng, yuè niǎo cháo nán zhī

解釋

胡馬來自北方,故依戀北風 越鳥來自於南方,故巢宿於南枝。比喻不忘根本。

原詩

《行行重行行》

漢·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題解

這是“古詩十九首”的第一首。“古詩十九首”為漢代五言詩,收入梁代昭明太子蕭統編的“文選”。這些詩的作者,創作的時間、地點都難以確定,但後世卻視之為帶有整體性的組詩,“古詩十九首”也就成了這些詩的專名。這些詩在內容上都有某些共同性,藝術上代表了漢代五言詩的最高成就。“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思婦懷念遠方遊子的詩。漢代末年,士人遊宦風氣很盛,大批中下層文人為了尋求出路,不得不遠離鄉里,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人就是所謂的“遊子”。他們長期外出,家眷不能同往,彼此之間難免有傷離怨別的情緒。這些人的家屬就是“行行重行行”中的主人公一類的思婦。

用法

: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詳釋:胡馬:北方的馬。

胡:我國古代西北部少數民族的統稱。

越鳥:南方的鳥。越,古代稱南方為“百越”。

越:百越,我國古代對南部和東南部各民族的統稱。

巢:築巢。

賞析:“依北風”“巢南枝”是動物懷念鄉土情感的本能的表現。這兩句托物喻意,在文中意思是說動物尚且如此,難道丈夫就不思念故鄉嗎?這兩句是思婦對遊子說的,意思是人應該有戀鄉之情。

(摘自普高《語文》教科書,山東人民出版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