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影視明星]

胡萍[影視明星]

胡萍,中國早期影星。她多才多藝,能編善演,被人稱為作家明星。她是湖南人,在長沙長大,曾在當地一家咖啡館當過服務員,田漢發現她具有演戲的天賦,就介紹她到上海進入戲劇界。她先加入上海“大道劇社”,參加演出了《街頭人》、《亂鍾》等舞台劇,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女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藝術照藝術照

胡萍,中國早期影星。她多才多藝,能編善演,被人稱為作家明星。她是湖南人,在長沙長大,曾在當地一家咖啡館當過服務員,田漢發現她具有演戲的天賦,就介紹她到上海進入戲劇界。她先加入上海大道劇社”,參加演出了《街頭人》《亂鍾》等舞台劇,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女演員。

1931年,胡萍進入電影界,先後在“友聯”和“白虹”《海上英雄(1931)》和《綠林艷史》兩部影片。1932年她加入左翼戲劇家聯盟,成為一名進步電影工作者。1932年至1933年,它在“明星”參加拍攝了七部影片,其中的《戀愛與生命》《姊姊的悲劇》兩片由她擔任女主角。《姊姊的悲劇》的劇本由她編寫,高梨痕出任導演,男主角是鄭正秋。1933年秋,她轉入藝華影片公司,主演了《烈焰》一片。

光影人生

《夜半歌聲》中之胡萍《夜半歌聲》中之胡萍

1933年,田漢介紹她進“藝華”。她一連主演了《烈焰》、《女人》(史東山導演)、《黃金時代》(田漢編劇)、《桃花村》、《人之初》(洪深編劇)和《時勢英雄》等,奠定了她在電影圈內的地位。同時時常在報端發表影評,文筆犀利潑辣。
它在“明星”參加拍攝了七部影片,其中的《戀愛與生命》和《姊姊的悲劇》兩片由她擔任女主角。

1933年秋,她轉入藝華影片公司,主演了《烈焰》一片。 1934年至1935年,胡萍在“藝華”主演或擔任重要角色的影片有:史東山編導的《女人(1934)》、陽翰笙編導的《生之哀歌》、蔡楚生編導的《飛花村》、洪深編劇的《時勢英雄》以及歐陽予倩的名作《新桃花扇》等片,她成為“藝華”的台柱。
1936年,胡萍轉入新華影片公司,主演了史東山編導的《狂歡之夜》及田漢編劇、史東山導演的《青年進行曲》。
1937年,她主演了影片《夜半歌聲(1937)》,在此片中,她的演技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獲得好評。
兩年後,她又轉入“新華”,與金山台演馬徐維邦編導的《夜半歌聲》,與周璇等合演《狂歡之夜》,轟動一時,她與施超、顧而已等合演的《青年進行曲》(田漢編導),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第三天上映,起到了極大的宣傳作用。
正在全國軍民一致抗比影劇界投入救亡運動之際,胡萍卻退出影壇,從此不知所終。

摩登青年

一九三四年的黎明暉與胡萍一九三四年的黎明暉與胡萍

在上世紀30年代的大上海,胡萍有“紅姑娘”之稱。這不僅因為她主演了“恐怖片”《夜半歌聲》,紅極一時,而且,她從頭到腳都是紅的:“口唇紅,衣服紅,腮幫子也透著點紅。似乎還有人說,她的思想也是‘紅’的。”(宋之的《紅姑娘胡萍》)

胡萍之“紅”,盡人皆知。魯思採訪時,明知故問:胡小姐最喜歡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答: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問:紅的吧?答:唔。(《胡萍訪問記》)國民黨特務也知道她是“紅”的。1933年11月12日,他們編造了一個“上海電影界鏟共同志會”,搗毀田漢、胡萍所在的藝華影片公司攝影場,並向上海各影院發出“警告信”:“對於田漢(陳瑜)、沈端先(夏衍)、卜萬蒼、胡萍、金焰等所導演、所編劇、所主演之各項鼓吹階級鬥爭、貧富對立的反動電影一律不予放映,否則必以暴力手段對付,如藝華公司一樣,決不寬假……”魯迅在《準風月談》的後記中摘錄了《大美晚報》的上述報導。

口紅、腮紅、紅裳與“赤化”放在一起說事,似乎顯得過於突兀,可它們的確都是“上海摩登”———上世紀30年代出現的新型都市文化。穿紅衣,在革命青年這裡已成一種時髦:既可宣示自己的政治立場,又能讓人“道路以目”。Morden,可譯為“摩登”,也可譯為“現代”,革命是最最現代的意識,摩登青年怎會甘於落伍?宋之的在《紅姑娘胡萍》一文中還寫道:“在中國的女明星里,胡萍女士是最有美國風的,你看她那兩條彎彎的眉,你看她那一隻扁闊的嘴,不很像美國的女明星嗎?可惜是畫的,要是真的,那就好了。”連容貌都極富現代感的胡萍,怎能不紅?

行蹤神秘

金焰和胡萍在《新桃花扇》中金焰和胡萍在《新桃花扇》中

胡萍出名是一個神秘的女明星,她底神秘事件不一而足,如喜搬場,交外國朋友等等,都是行蹤不測的。而今似乎更神秘了。戰事以前,她在聯華,地位很居重要,居然有居台柱之勢。時常穿了紅色的西裝,紅色的皮鞋,戴了一頂紅絨線帽子,跑來跑去。交際場所時常看得見她的足跡。

徐州會戰前後時期,漢口集中了大批藝人,在郭廳長指揮下大肆活動,第三廳的名氣著實比高射炮還響。田老大,洪大炮,金山之流都背起武裝帶來。胡萍從前會從事話劇運動,投在田壽昌門下,當時她也在武漢,受聘於中國製片廠,因此亦在第三廳兼有職務,背起武裝帶,著了軍服,出現於各處公共場所,並且口上聲聲謂將從事救亡工作到底。

武漢撤退的前後,胡萍到了香港。香港是個窮奢極多,燈紅酒綠的地方,胡萍把軍裝脫掉,就改穿了西裝。而且濃妝艷抹,一股子的打扮,甚而有時穿起男裝來,那種妖冶的狀態,真令人作惡,與在武漢時比較,完全形同兩人。據說,胡萍在港交結了一腰纏萬貫的富家郎,所以生活亦富麗化起來。現在香港,時出沒在香港跳舞場中,惟有她底蹤跡卻沒有人能夠知道。

心路歷程

雜感之類
胡萍

生活照生活照

有人以為藝術是棱花鏡,照著美的東西就是美,照著惡的東西亦是美,這除了忽略事物的本質的錯誤之外,他們所以提出的這個理論,是別有一方的用意。

把藝術當作棱花鏡的人,其所完成的作品,當然是逃避現實,歪曲現實!假若你批評他們的作品失去現實性,那么他們可以堂而皇之地說:“藝術是一個棱花鏡呵!我們拿著這個鏡子,可以很自由地照著世間的一切事物,誰也不能幹涉!”

電影也是藝術之一種,我們能夠把它當作一面棱花鏡來運用嗎?那當時是不能的,我們所希望的是:電影藝術應該批評地把握到每件事物的底層,分析其本質所構成的過程及其因果關係,絕不能從虛面的描寫而失卻其現實性。因為這樣,才能糾正人生,指導人生。

拍有聲電影時,要用拍板,這使我們做演員的很感到困難,就是當導演先生喊著“開麥拉”以後,拍板便“拍”!的一聲在我的面前一響,這時原有的做戲的情感都給趕跑了。尤其是拍近景的時候,拍板上的白粉都到眼睛裡去,而且每個鏡頭,經拍板那么一拍,至少要費去十幾尺的膠片,最好是改良一下,用其他的方法來代替。這樣,老闆既可省膠片,一面演員在做戲時也不吃虧了。

文學電影在我國,真是少得可憐,而外國卻蓬蓬勃勃地發展,例如《孤星淚》及以前的《西線無戰事》等等,都是根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攝製而成的。

我國文學電影不發達,有人以為是不適合於“國情”。這種立腳於觀念論的解釋,我們當然不敢輕信。須知每一部文藝作品,並非憑空捏造,都是由於社會環境的激盪而成。所以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思潮,而思潮即是文藝的形成。至於所謂“國情”也有著時代性的,換句話說,“國情”並不是死的東西,它是跟著時代的巨輪而跑的。因此,我們把目前的思潮所形成的文藝作品搬上銀幕,難道說是不適於國情嗎?

電影作品

三個陳村種 (1952)

百鳥朝凰 (1947)

青年進行曲 (1937)

夜半歌聲 (1937)

狂歡之夜 (1936) .... 安娜

黑影 (1935)

人之初 (1935)

生之哀歌 (1935)

新桃花扇 (1935)

時勢英雄 (1935)

飛花村 (1934)

黃金時代 (1934)

女人(1934) (1934) .... 金玲

春水情波 (1933)

烈焰 (1933) .... 阿貞

前程 (1933)

脂粉市場 (1933)

姊姊的悲劇 (1933)

鐵血情瀾 (1933)

國魂的復活 (1932)

戀愛與生命 (1932)

戰地歷險記 (1932)

海上英雄 (19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