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龍

在此主要對住宅之門,門本身的形態,門頭、門臉、及門上的裝飾做以簡單介紹。 6、垂花門四合院的前後院、左右宅之間的門,最為常見的就是垂花門。 門頭.門臉門頭,門臉實際上就是在門的兩側和門的止方進行裝扮。

胡立龍(室內設計風格流派
風格即風度品格,體現創作中的藝術特色和個性;流派指學術、文藝方面的派別。室內設計的風格和流派,屬室內環境中的藝術造型和精神功能範疇。
室內設計的風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築以至家具的風格和修派緊密結合;有時也以相應時期的繪畫、造型藝術,甚至文學、音樂等的風格和流派緊密結合;有時也以相應時期的繪畫、造型藝術,甚至文學、音樂等的風格和流派為其淵源和相互影響。例如建築和室內設計中的“後現代主義”一詞及其含義,最早是起用於西班牙的文學著作中,而“風格派”則是具有鮮明特色荷蘭造型藝術的一個流派。
可見,建築藝術除了具有與物質材料、工程技術緊密聯繫的特徵之外,,也還和文學、音樂以及繪畫、雕塑等門類藝術之間相互溝通。風格的成因和影響室內設計風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時代思潮和地區特點,通過創作構思和表現,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室內設計形式。
一種典型風格的形式,通常是和當地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又需有創作中的構思和造型的特點。形成風格的外在和內在因素。風格雖然表現於形式,但風格具有藝術、文化、社會發展等深刻的內涵;從這一深層含義來說,風格又不停留或等同於形式。需要著重指出的是,一種風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積極或消極地轉而影響文化、藝術以及諸多的社會因素,並不僅僅局限於作為一種形式表現和視覺上的感受。
20—30年代早期俄羅斯建築理論家M-金茲伯格曾說過,“風格”這個詞充滿了模糊性……。我們經常把區分藝術的最精微細緻的差別的那些特徵稱作風格,有時候我們又把整整一個大時代或者幾個世紀的特點稱作風格。室內設計的風格,在體現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的同時,相對地說可以認為風格跨越的時間要長一些,包含的地域會廣一些。室內設計的風格主要可分為:傳統風格、現代風格、後現代風格、自然風格以及混合型風格等。
一、傳統風格
傳統風格的室內設計,是在室內布置、線形、色調以及家具、陳設的造型等方面,吸取傳統裝飾“形”、“神”的特徵。例如吸取我國傳統木構架建築室內的藻井天棚、掛落、雀替的構成和裝飾,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徵。又如西方傳統風格中仿羅馬風、洛可可、古典主義等,其中如仿歐洲英國維多利亞或法國路易式的室內裝潢和家具款式。此外,還有日本傳統風格、印度傳統風格、伊斯蘭傳統風格、北非城堡風格等等。傳統風格常給人們以歷史延續和地域文脈的感受,它使室內環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淵源的形象特徵。
二、現代風格
現代風格起源於1919年成立的鮑豪奇學派,該學派處於當時的歷史背景,強調突破舊傳統,創造新建築,重視功能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簡潔,反對多餘裝飾,崇尚合理的構成工藝,尊重材料的性能,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發展了非傳統的以功能布局為依據的不對稱的構圖手法。鮑豪斯學派重視實際的工藝製作操作,強調設計與工業生產的聯繫。鮑豪斯學派的創始人W?格羅皮烏斯對現代建築的觀點是非常鮮明的,他認為“美的觀念隨著思想和技術的進步而改變”。
“建築沒有終極,只有不斷的變革”。“在建築表現中不能抹殺現代建築技術,建築表現要套用前所未有的形象”。當時傑出的代表人物還有Le-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羅等。現時,廣義的現代風格也可泛指造型簡潔新穎,具有當今時代感的建築形象和室內環境。
三、後現代風格
後現代主義一詞最早出現在西班牙作家德-奧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與西班牙語類詩選》一書中,用來描述現代主義內部發生的逆動,特別有一種現代主義純理性的逆反心理,即為後現代風格。
50年代美國在所謂現代主義衰落的情況下,也逐漸形成後現代主義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興起的大眾藝術的影響,後現代風格是對現代風格中純理性傾向的批判,後現代風格強調建築及室內裝潢應具有歷史的延續性,但又不拘泥於傳統的邏輯思維方式,探索創新造型手法,講究人情味,常在室內設定誇張、變形的柱式和斷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構件的抽象形式以新手法組合在一起,即採用非傳統的混合、疊加、錯位、裂變等手法和象徵、隱喻等手段,以期創造一種溶感性與理性、集傳統與現代、揉大眾與行家於一體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築形象一室內環境。
對後現代風格不能僅僅以所看到的視覺形象來評價,需要我們透過形象從設計思想來分析。
後現代風格的代表人物有P-詹森、R-文丘里、M-格雷夫斯等。
四、自然風格
自然風格倡導“回歸自然”。美學上推崇自然、結合自然,才能在當今高科技、高節奏的社會生活中,使人們能取得勝利和心理的平衡,因此室內多用木料、織物、石材等天然材料,顯示材料的紋理,清新淡雅。
此外,由於其宗旨和手法的類同,也可以把田園風格歸入自然風格一類。田園風格在室內環境中力求表現悠閒、舒暢、自然的田園生活情趣,也常運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質質樸的紋理。巧於設定室內綠化,創造自然、簡樸、高雅的氛圍。
也有把70年代反對千篇一律的國際風格的如磚牆瓦頂的英國希爾頓市政中心以及耶魯大學教員俱樂部,室內採用木板和清水磚砌牆壁、傳統地方窗造型及坡屋頂等稱為“鄉土風格”或“地方風格”,也稱“灰色派”。
五、混合型風格
近年來,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在總體上呈現多元化,兼容並蓄的狀況。室內布置中也有既趨於現代實用,又吸取傳統的特徵,在裝潢與陳設中溶古今中西於一體,例如傳統的屏風、擺設和茶几,配以現代風格的牆面及門窗裝修、新型的沙發;歐式古典的琉璃燈具和壁面裝飾,配以東方傳統的家具和埃及的陳設、小品等等。混合型風格雖然在設計中仍然不拘一格,運用多種體例,但設計中仍然是匠心獨具,深入推敲形體、色彩、材質等方面的總體構圖和視覺效果。
門是什麼?人們都很明白。門就是建築的出入口,在中國古代,無論是宮殿、寺廟、園林、住宅,無論是單幢房屋,還是成組建築,都各有它們自己的門,就古代的陵墓,是死者的安息之地,除了地上的陵墓建築有門以外,在地下的墓室上還有建造得十分堅固和隱蔽的門。
中國古代建築在世界建築發展史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它的特點除了房屋為木結構體系外,就是建築多以群體的形式出現,所以,建築的門就他們之間的區別,建築群體差別很大,情況多樣,大者可以是城市、宮殿,小者可以是四合院、天井院住宅,因而門的種類就非常多,有城門、宮門、殿門、廟門、院門、宅門之分,門是建築的出入門,所以位置很明顯,也比較有講究。
古代代表一個家的家風(門風)資望(門望)等。它的形式和內容是門所反映,所記載的歷史與文化。門上的雕刻裝飾和色彩的處理,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現了古代的文化內涵,封建的禮制,倫理道德、理想追求等。形態上也顯示了各地區的各民族、各種宗教的特徵。
在此主要對住宅之門,門本身的形態,門頭、門臉、及門上的裝飾做以簡單介紹。
中國民間住宅的大門有幾種:中國的民間住宅的宅門,除大門(即是院子當中出入的門)外,還有出入的便門。
大門是來往行人,喜慶宴客、家人出入代表住宅之冠。一般分為屋宇式大門、牆門、街門大約3-4種。屋宇式大門是比較講究的人家。也就是說有錢的人家修建屋宇式的大門,它的特點與人們居住的房屋一樣,有單間、三間、五間不等,大的有王府邸宅、屋宇式大門都用五間左右,朱門紅樓。無論幾間,當中那一間為出入的門,門為雙扇板門,門扇施用門釘。牆門是建牆門。上做屋頂,設有屋宇,十分簡單,用雙扇板門,不過這種門門口比較講究,是平常人家常用的。衡門,即是光棍大門。中國自古代以來常用衡門,後 來它留傳到 ,今日 的神社大門,即採用衡門的式樣,也可以說是搬入 民間住宅中的衡門,至今還在運用,我國吉林、黑龍江一帶民居仍在使用。
北京四合院開始出於元朝,由於形式多樣,出現了不同等級的四合院,自然產生了和出現了不同的住宅門。
1、 王府的門王府在四合院住宅中當屬第一等級,但在王府中還分有高低的不同,因為按清朝對宗室的分封制度,共分有14個等級,與此相對應,分賜給這些王子的王府也分為親王府、郡王府、貝勒府、貝子府、鎮國公府、輔國公府等幾個等次。這些王府在建築規模和形制上也都各有規定。它們的大門按《大清會典》記載:親王府門為五間房,可開啟中央的三間,屋頂上可覆綠色琉璃瓦,屋脊可安吻獸,大門上的門釘用九行、七列共63個。郡王府的大門為三間,可開啟中央的一間,門上的門釘比親王府門減少七分之二,即九行五列共45個。王府的門前一般都有石頭獅子,雌雄各一,分列在大門兩旁,以壯威勢。門的正前方,隔著街道還立有影壁一座,作為大門的對應。規模大,更講究一些的王府,它的大門還不直接對著街道,而是在大門前留一個庭院,院子前面加一座沿街的倒座房,兩旁另設稱為“阿斯門”的旁門,經旁門進到庭院才能見到王府的正門。
2、 廣亮大門京城裡文武百官,從一品到七品,他們的住宅大多採用廣亮大門。這種大門的形式是面廣一間的房屋,屋頂為五檁四架椽的硬山作法,門扇安在脊檁之下,門板兩扇;在門簪,門枕石部分都有木雕、石雕裝飾;大門內兩側面牆上有的用磨磚對縫做裝飾,有的用白粉牆。四周加上花邊,在大門外兩邊的山牆墀頭上也有磚雕裝飾。
3、 金柱大門蠻子門金柱大門和蠻子門的外形和廣亮大門一樣,也是單獨的一間房屋。高出於倒座房之上,它們與廣亮大門的區別就在於金柱大門的門扇安在外金柱之間。蠻子門的門扇安在外檐柱之間。為了顯示不同主人的身份,而在這裡,卻只能用門扇、門框在門洞中前後不同的位置來表現。
4、如意門如意門是一種單獨屋宇式大門,其特點是在門的外檐柱間加砌一道磚牆,牆中央開一小門,據說這種門原來也是廣亮大門,後來貴族沒落將宅第賣給了平民,平民為了不僭越清朝廷的法制,所以在外面加了磚牆改成了如意門,此種門較為堅固、對外可起安全防護的作用。
5、隨牆式門隨牆式門多用在較小和較簡陋的四合院住宅中。它的特點是大門,而不是獨立的屋宇、而是在住宅院牆上開門,並在門上方或左右的牆上略作裝飾處理,所以叫隨牆門。最常見的一種稱小門樓隨牆門,就是在門洞的上方將院牆升高,上面加一屋頂,頂上用卷棚元脊或者清水脊,屋面覆筒瓦或仰覆瓦,屋頂下講究的還做一些磚雕裝飾。再簡單一些的是一種柵欄門,即在門洞兩邊用木柱,上有梁枋,門上挑出小頂,門扇為直欞,組成柵欄形式,這類門多用做四合院的旁門。
6、垂花門四合院的前後院、左右宅之間的門,最為常見的就是垂花門。它是四合院由前院通向中心院落的大門,位於兩個院子中間的牆中央。門單開間,前後設兩排柱子,前面柱子中間安板門,兩扇門板;後面柱子中間設屏門,多為四扇。屏門平時不開,行人進板門後由左右兩旁進入院子。只有逢節日,喜慶日子來客人時方開啟屏門,讓客人由中央進院子。簡單的垂花門只設一排立柱,只有一道門而沒有屏門。垂花的主要特徵是在門的前檐有懸樑挑出,梁頭上有一立柱,但柱不落地,由梁懸空挑起,柱的下端加一木雕花飾,因而取名為垂花門。垂花門除了有垂花裝飾外,其樑柱上皆遍繪彩畫。大門大紅而屏門翠綠。屋頂灰瓦,兩山博風板上紅板金釘。門前石鼓、石獅分列左右。
門本身的形態
1、門扇門本身最重要的部分是門扇,是一扇或者兩扇基至多扇可以關啟的門扇,在中國古代建築中,這種門扇都是用木板製成的。一扇門扇在一般住宅是至少也得60cm寬,在寺廟、宮殿等大型建築上,門扇有1米甚至1米以上者。這樣寬的門扇自然不可能由一塊整木板製成而需要用幾塊木板橫向拼合而成,故我們將這類門稱為“板門”。板門門扇拼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門板的後面加上幾條橫肉向的木條,再用鐵釘由外向里將木板和橫木固定在一起,故我們把這些釘子稱為“門釘”,在較大的門扇上還要在門的上下兩頭包以鐵皮以增強門板多橫向聯繫,這種鐵皮稱為“看葉”,門扇要開關,在關閉時外人來了要叩門,主人出門後要鎖門,於是在門上需要安門叩環和門鎖鐐,位置放在門扇的中央,適宜於人操作的高度上,在古代這門叩,門環稱為“鋪首”或“門鈸”。門上的門叩門、門環做成獸面形的鋪首。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後漢書。禮儀志》中說道:“施門戶,代以所尚為飾。商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閉塞,使如螺也。”在《百家書》中也有一段記述:“公輸班見水蠡,謂之曰:‘開汝頭,見汝形’。蠡適出頭,班以足畫畫之,蠡遂隱閉其戶,終不可開。因效之,設於門戶,欲使閉藏當如此固密也。”這兩種說法雖在時間上相差了好幾個世紀,但都說螺螄,螺螄為了保護自己,遇到不利情況就把自己的頭縮回螺螄殼中,十分安全,所以這象徵門戶的堅固與保險。後來門上鋪首的形象也比較單純。兩隻門環的基座固定在左右兩扇門板上,座上伸出兩隻門環,門環下面還有兩個鐵疙瘩釘在門上以便在叩門時發出聲響,同時又保護了木板門面。
2、門框僅門扇本身還不能算門,它必須安在門框之上,門框是由左右兩根框柱,上面一根平枋組成為一個框架固定在房屋的柱子之間或者牆洞之間做安置門扇之用。門扇安在門框上而且要能夠自由開閉,靠的是門扇邊上下突出的門軸。固定上門軸的是一條稱為“連楹”的橫木,在連楹的兩端開出一個圓形孔,正好承受門的上軸。而連楹又是靠幾根木栓的形象好象像釘子一樣,一頭是大木栓頭,一頭卻做成扁平狀,插入上檻與連楹木的卯孔中,再用一根小木釘加以固定。木栓頭露在門外的上檻上,視門扇的大小而決定,用兩隻或四隻,這栓頭可能因為它的位置與作用都與婦女頭髮上的髮簪相近似,故取名為“門簪”。門簪被加工成多角形,圓形。花瓣等形狀,便成了門上的裝飾。門的下軸的作用也和上軸一樣,需要被固定在門框上,但承受這下軸的構件除了要固定門軸,還要承受門扇的重量。所以都用石料製作,根據它的位置和作用,取名為“門枕石”。門枕石的形式是一塊方石,平置於門框柱的下方,一斗在門框裡,在上方開出一圓形小凹穴,門的下軸即紋,在這個凹穴中。門枕石的另一斗露在門框的外面。在枕石的中間與門框相齊開有一條凹槽,這是用來插放門檻的。在宮殿、寺廟、王府的大門的門枕石外部都作成石減少獅子。而百姓家門口,獅子只好做得很小,有時只能在圓形的抱鼓石上雕出一個小獅子頭,普通的門枕石上只做出抱鼓石或者一些更為簡單的雕刻裝飾。
3.門斗門斗是在承安門板的門框的上面增加一段框架,中間安上木板,在宮殿或大門的上方也有這一部分,稱為“走馬板”。陝西窯洞住宅的門院多用磚築門樓的形式。門樓內安裝門框,門框分上下兩部分,下面安門扇,上部分呈扁長形,這就是當地稱為“門斗“的部分。上面刻寫或書寫文字。以表主人所喜愛的人性格言和理想願望。
門頭.門臉門頭,門臉實際上就是在門的兩側和門的止方進行裝扮。如同人在自己的臉上和頭上進行化妝,包括戴漂亮的各式帽子一樣。
1.門頭古代建築院牆上大門的形式,用兩根木柱,上面一條橫木組成門框,門框內安門扇,門框上有簡單的兩面坡屋頂以遮日擋雨,這個門上的小屋頂,稱為“門頭”,如果一幢建築的門開在牆上,那么它的門頭就從牆壁上伸出一面坡的屋頂,由左右兩個“牛腿”或者斜撐支撐在屋檐之下。這種門頭不但具有功能上的作用,而且也有裝飾作用,它使大門更為顯著且比較氣派。後來門頭遮擋太陽和雨水的功能日益消退,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單純的裝飾部分。因此門頭的屋頂挑出得越來越小,屋檐下的裝飾越來越複雜,成為罩在大門上的一種裝飾,故又稱為“門罩”。最初的門頭是木料製做的,所以作為裝飾的門頭也都依照木結構的形式,不過它不再使用木料,而全部用磚築造。兩邊有垂柱,柱間有橫枋,屋檐下有斗拱,有椽,屋檐上有瓦,有屋脊,脊兩端也有吻獸,很像一座木結構的垂花門頭。它們的大小和簡繁程度有很大的差別。複雜的屋檐下有多層梁枋相疊,中間還留出供題刻的“字牌”部分;在梁枋上布滿了磚雕裝飾。簡單的只有兩根短壁柱,中間聯一橫枋,枋上有幾隻大斗代替了斗拱,用幾道線腳代替了椽子,屋頂出檐很淺,所用磚雕也較少,但都十分講求整體的造型。表在門頭的部分很講究構圖的勻稱,左右對稱在磚面中有意留出口處粉牆,使在大片灰磚中跳出幾塊白牆,十分醒目,磚雕的頒布排列有序,使門頭的整體造型端莊而不呆板,華麗而不繁瑣,磚雕內容多為傳統題材,如動物,(獅子、龍、蝙蝠),植物,八仙之類。
2、門臉對城鄉那些具有社會地位和擁有財富的官吏、士紳與商賈來說,單在家門上有門頭難以顯示出他們的權勢,不是就對大門的裝飾由門頭又向門的兩旁延伸,在門的左右和上方形成一個包裝的貼面,猶如在人的用人的臉上進行了化妝和美容。所以將這種稱為“門臉”。門臉的式樣常見的往往是用石料做成門框,在門框的左右用磚砌出壁柱,門框的上方有門頭。門頭和壁柱都用磚築造,緊貼著牆面形成一種薄薄的裝飾面,更完整的門臉則是上面的門頭與門左右兩邊的貼面連為一體,形成一幅完整的門臉。青石的大門框,它的上方和左右用磚貼牆砌出立柱與門額。門額上方緊罩著門頭。門頭由兩道橫枋,一層方頭檐卻,瓦頂和屋脊幾個部分組成,門頭此門額略寬,兩頭用豎向的“雀替”作上下部分的交接,使門臉構圖,渾然一體。門額上書刻“大夫第”三個大字,四周用蝙蝠與回紋做裝飾。字牌兩側各有一塊磚雕,門頭部分的二層橫枋,上面是“暗八仙”,下面是植物花卉紋樣,中間是一排垂帶裝飾。四隻大斗上也有磚雕,檐卻是由幾道線腳代替了椽子。屋脊兩端立著鰲魚,張嘴吞咬著正脊。大門兩邊還有兩座石造的圓凳,使這座大門確一副氣勢。
門上附加裝飾只要我們到農村雲走一走,看一看,就可以發現幾乎家家戶戶住宅的門上卻貼著鬥神,對聯,有的還畫著八卦圖,懸掛著照妖鏡、鐵叉、五色布,還有元寶、香插等等。
一、鬥神鬥神就是守衛大門的神靈。主要為了防範“鬼魂”的侵入。原始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水平都十分低下,人們對大自然的種種現象缺乏認識。風雨雷電對人類造成的危害,蛇蟲猛獸對人身的侵襲都無法抵禦,於是人們將一切天災人禍,一切在人間發生的壞事,怪事都視作天地中有一種鬼妖在在作怪。由此,一方面產生了原始的自然崇拜,演變出對天地,日月、山川等的祭祀一方面積極尋求降妖伏怪,驅鬼鎮邪的種種辦法。人類自從脫離了構木為巢和穴居,住房四周有牆垣包圍並有了專用的門作為出入口。這門供人出入,又要防止鬼妖進入,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能請到一位神靈站在大門口,站在門口的神靈即為鬥神。鬥神的起源很早。東漢時期王充在《論衡·訂鬼篇》中引了一段《山海經》的話:“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日鬼門,萬鬼所出之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古人傳說:鬼只能在夜間到人世間活動,天亮之前必須回鬼域,所以黃帝在度朔山上特設了一道鬼門關,派了神荼和鬱壘二位神人去把守,察看眾鬼,一旦發現在人間作了惡事的鬼,則用蘆葦製成的繩索捆綁,扔到桃樹下去餵老虎。然而,神荼、鬱壘就成了第一代鬥神。神話要體現在人間的大門上,還必須要將神話形象化,於是人們開始用桃木雕刻成神荼,有壘二神的模樣在年節日懸掛在大門上以驅鬼妖。後來為了省事,在桃木上畫神像,最後,只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代替畫象,左右對稱也掛在門上,逐漸成了鎮妖驅鬼的一種符號,故稱為“桃符”,也有將老虎當作鬥神,畫在門上,稱為虎門。隨著歷史的發展,鬥神的人物與形象也起了變化,在唐朝,唐大宗時期出現,大將軍秦瓊與尉遲恭,唐玄宗夢見鍾馗打鬼等在民間除這幾位鬥神外,各地來用的還有漢朝的肖何與韓信,三國時期的趙雲與馬超,唐朝的魏徵、宋朝的岳飛等。後來神像簡化為一個大“福”字,將電倒貼在門上以示“福到”之意。和合二仙象徵著一家夫妻的和睦、幸福,所以常與喜神相配貼在門上。後來鬥神從武將發展到文官,武將是為了驅鬼鎮邪,文官是為了祈福盼喜、歷史發展到20世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獲得巨大的進步,但是鬥神,還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至今仍經久不衰。
二、對聯房屋大門上除了鬥神以外,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對聯,因為每年春節都要在大門上貼新的對聯,所以又稱為“春聯”或“門聯”。據歷史學家考據,在唐代就有了對聯,吳裕成先生在他的專著《中國的門文化》里引用元代雜劇《後庭花》,說明了對聯登上房屋大門而成為門聯的事實。門聯的長處是能夠用簡潔的文字將房屋主人的理想、願望和追求表現出來,言簡而意賅。“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閒觀春水心無慮,坐聽松濤氣自豪”等為文人住宅門上的對聯,描繪出主人對住宅環境的追求與心境。“讀可榮身耕可富,勤能創業儉能盈”;“三星高照平安宅,五福星臨康東家”,這反映了大多數的百姓對耕讀的嚮往和生活的理想,做生意的人家則在門上多貼“戶納東西南北財,門迎春夏秋冬福”,等文類門聯。門聯都是在紅紙上用黑墨書寫,顯得喜氣。當家裡有老輩人去世時,除了在辦喪事的幾天完全用白紙寫輓聯貼在門上以外,喪事後的一年內,大門上均貼藍色門聯,第二,三年換綠色的內容也相應地變化。如“守孝難回佳節禮,思親仍賀盛世所”,“思親臘盡人不盡,望母春歸人不歸”等。門聯貼在門板上,左右各一有時在靠近門中縫的位置還加貼一副小對聯。有的,除對聯外,還在門的橫枋上貼一橫批,以使新春之際更顯喜氣。
三、門上祈福物在遼南地區一些農村里,還可以見到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著一對元寶,旁邊則飾以香插。元寶的原型是古時的金元寶,是貴重的財物。這裡門上的元寶是用紙做成元寶形,講究的是用金紙或銀紙,上面再貼上有喜鵲等吉祥物的紅色剪紙般的是用紅紙做底,上面貼黃色剪紙。元寶貼在門上是為了接財納福,在元寶上面還插上幾枝柏樹枝,無論從色彩、造型和象徵意義上都增加了吉祥的內容,香插多用竹筒做成,外面包一層紅紙;也有用硬紙捲成的,供節日插香之用。點燭燒香是祭祖、拜神靈不可缺少的內容。門上幾枝香,輕煙繚繞,確能表達出住屋一家人的虔誠之心。
四、門上辟邪物辟邪此起祈福好像從來都顯得重要。門上的辟邪裝飾也比祈福的裝飾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照妖鏡鏡子在我國出現很早,現在已知出土的銅鏡有早在四千年以前的秦漢時期的銅鏡,做工已很精緻,圓形鏡周邊還有饕餮等怪獸紋。鏡上用饕餮紋,使銅鏡帶上了幾分神秘色彩。傳說古代道家進山修煉,在背後掛一直徑為九寸的圓鏡,就能夠使鬼魅現出原形。鬼魅要害人,多以善像出現,但對著鏡子一照卻顯出猙獰的原形,嚇得急忙逃去。鏡子成了照妖鏡,自此名揚天下,世人多用一面圓鏡懸掛在大門上方以起照妖驅鬼之用。
2、吞口吞口是一種木雕的獸頭,掛在門的上方中央位置,也起辟邪的作用,多在江南及西南彝族、水族等少數民族地區。其獸頭多為虎頭形,張著大嘴,圓睜雙眼;露出一副兇狠相。虎早為度朔山上把守鬼門關的鎮邪猛獸,自然有驅邪作用,但各地的吞口並不都是虎頭而呈現出多種獸面,都是鼓著雙眼,張著口,還露出兩隻繚牙,面目可憎。吞口也起驅鬼作用,以惡制惡,以怪驅怪。
4、 八卦圖與鐵叉八卦圖本做卜筮用,可選擇宅第之風水,預測人之吉凶,如今將它畫在門上,,也是用做辟邪。裝在門上的鐵叉前有尖爪,自然可用以叉殺鬼魂,這是最直接的驅妖武器。
五、門上應時裝飾古時自春節開始,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民間也都有與節氣相關的民俗,這種民俗也常以形象的手段表現在建築的門上,例如:清明節門上插柳,其含義,有言插柳是為了辟邪;有言插柳可以“明眼”等。五月五日端午節,在門上懸掛艾葉,端午節在古時文人為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端午為重午,火旺之相,火旺則生毒,易發病疫。而艾葉正有防疫作用,將艾葉燃著生火因能熏殺蚊蟲等作用。所以門上掛艾自然具有驅邪去災的作用。還有不少地方將艾葉編做虎形,稱“艾虎”,這樣又增添了鎮邪的象徵意義。秋收時節,在門上懸掛稻穗,以象徵著豐年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