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峰[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人物簡歷

1965年10月生,經濟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系主任,資本運營與資產評估研究中心主任,財政部資產評估學科建設院校基地負責人。教育部金融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河南大學兼職教授。

1983-1987年,北方交通大學,獲工學學士;

1987-1990年,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獲經濟學碩士;

1999-2002年,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獲經濟學博士。

曾長期在證券業工作,先後任光大證券營業部總經理、資產管理部負責人、投行部副總經理,國海證券副總裁等職。

2003年到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金融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2005年擔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有比較金融制度、公司融資理論與政策、資產定價與企業價值評估、創業投資與私人股權投資等。

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重點和重大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財政部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在《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統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國際金融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教材12部。

2011年8月,入選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認真負責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鑑定專家名單。

主持項目

[1] 2012年度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金融集聚與總部金融發展——北京現代金融產業體系的構建與發展對策研究》(批准號:12JGB059);

[2] 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1年重點決策諮詢課題《符合首都實際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研究》(2011.5-2011.10)(已結項);

[3] 201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105566GK)(2010.12-2013.12);

[4] 2010年度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建設與改革項目(學科基礎課程建設與改革項目):《投資銀行學》(批准號:10-02-29)(2011.1-2013.12);

[5] 開發銀行北京分行委託項目《開發性金融支持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科學發展規劃(2010-2015)》(已結項);

[6] 開發銀行北京分行委託項目《開發性金融支持北京市房山區科學發展規劃(2010-2015)》(已結項);

[7]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批准號:10ZD&017)子課題《以人民幣國際化為中心的對外金融發展戰略》(2010.11-2013.12);

[8]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中的金融保障體系研究》(批准號:10AJL005)(2010.07-2012.03);

[9] 企業委託項目《中國證券市場20年回顧與展望》(已結項);

[1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國有商業銀行最優重組成本:理論與實證分析》(批准號:09YJA790018);

[11]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一般項目《北京市金融生態研究》(批准號:06BaJG081)(已結項);

[12] 財政部中國資產評估協會項目《金融資產評估——帶抵押權的不良資產》(批准號:2006B011)(已結項);

[13]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監管問題研究》(批准號:05BJL026)(已結項)。

主要論著

代表性論文

[1] 胡海峰、胡吉亞:美日德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機制比較分析及對中國的啟示,《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1年第8期;

[2] 胡海峰、孫飛:“十二五”期間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資金平衡方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

[3] 胡海峰、羅惠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生成機理與演化路徑,《中國社會科學院生院學報》2011年第5期;

[4] 胡海峰、賈憲軍: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中州學刊》2011年第3期;

[5] 胡海峰、孫飛:中國奇蹟下的資本奇蹟——對中國證券市場20年發展的解讀,《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1期;

[6] 胡海峰、孫飛:從資本大國邁向資本強國: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展望,《經濟學動態》2011年第1期;

[7] 胡海峰、胡吉亞:對中國熱錢規模的估算與分析,《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年第6期;

[8] 胡海峰、孫飛: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中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新視野》2010年第6期;

[9] 胡海峰、宋李: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年第5期;

[10] 胡海峰、宋李:證券投資基金是否穩定股價——基於中國股票市場的經驗證據,《財貿經濟》2010年第8期;

[11] 胡海峰、張琦:中國證券市場的演進軌跡:1990~2010,《改革》2010年第7期;

[12] 胡海峰、孫飛、胡松明:美國兩次金融危機的成本比較及啟示,《學術研究》2010年第7期;

[13] 胡海峰、孫飛:論金融危機中財政救助的成本與收益,《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年第7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財政與稅收》2010年第11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10年第20期篇目輯覽收錄);

[14] 胡海峰、羅惠良:我國現階段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競爭與協作機制研究,《經濟學動態》2010年第5期;

[15] 胡海峰、孫飛:美國兩次銀行業危機的成本比較,《國際金融研究》2010年第5期(收入程恩富、丁冰、李翀、林勇主編《外國經濟學說與中國研究報告(2010)》,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16] 胡海峰:馬克思主義國際經濟學研究的突破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4期;

[17] 胡海峰、李曉峰:京滬金融中心之爭的演進路徑,《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18] 胡海峰、羅惠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國際經驗及啟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0年第1期;

[19] 胡海峰、羅惠良、李曉峰:市價調整與美國次貸危機:一個理論評述,《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年第9期;

[20] 胡海峰、孫飛:擴大內需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創新研究,《新視野》2009年第5期;

[21] 胡海峰、李忠: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利益保護與上市公司價值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年第7期;

[22] 胡海峰、羅惠良:風險分擔、信息不對稱與資本市場層次演進,《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6期;

[23] 胡海峰、羅惠良:對金融創新經濟效應的若干思考,《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6期;

[24] 胡海峰、方淑英:多層次資本市場與科技自主創新,《未來與發展》2009年第2期;

[25] 胡海峰、羅惠良:自主創新國家戰略中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新視野》2009年第1期;

[26] 胡海峰、羅惠良:美國次貸危機成因研究述評,《證券市場導報》2008年第12期;

[27] 胡海峰、羅惠良:金融分工理論與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9期;

[28] 胡海峰、刁碩:國有商業銀行重組與政府公共成本付出,《改革》2008年第11期;

[29] 胡海峰:中國國有商業銀行重組的成本估算,《經濟學動態》2008年第9期;

[30] 胡海峰:專業化、機構化與美國的創業投資——KPCB的成功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財貿經濟》2008年第10期;

[31] 胡海峰:美國創業投資行業區域集聚特徵與集聚效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8年第5期;

[32] 胡海峰、王佳:美國創業投資的若干經驗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33] 胡海峰、史文璟:試論毒丸計畫對我國海外上市公司的影響,《未來與發展》2005年第5期;

[34] 胡海峰:福特主義、後福特主義與資本主義積累方式,《馬克思主義研究》2005年第2期;

[35] 胡海峰、曲和磊:試論拍賣機制在不良資產處置中的套用,《統計研究》2005年第6期;

[36] 胡海峰:試論創業資本與經濟成長的關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1期;

[37] 胡海峰、高玉喜:美國創業資本市場的特徵及巨觀經濟效應分析,《證券市場導報》2005年第3期;

[38] 胡海峰:對法國調節學派及其理論的分析,《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3期;

[39] 胡海峰:美德兩國創業資本市場差異比較分析,《歐洲研究》2005年第2期;

[40] 胡海峰:對近幾年來美國創業資本市場的統計分析,《統計研究》2004年第8期;

[41] 胡海峰、黎江帆:試論創業資本在經濟成長過程的作用——一種理論和實證分析,《證券市場導報》2004年第7期;

[42] 胡海峰:美國創業資本市場近幾年來的發展演變及未來趨勢分析,《未來與發展》2004年第5期;

[43] 胡海峰、李雯:2000~2002年美國創業資本市場分析,《證券市場導報》2003年第9期;

[44] 胡海峰、李雯:對制度變遷理論兩種分析思路的互補性思考,《人文雜誌》2003年第4期

[45] 胡海峰:創業資本契約理論文獻綜述,《改革》2002年第5期;

[46] 胡海峰、黎江帆:中國發展CDR制度研究,《經濟導刊》2002第9期。

[47] 胡海峰、黎江帆:美國德國創業資本市場比較研究,《證券市場導報》2002年第9期;

[48] 胡海峰:創業資本投資過程中的契約安排:理論回顧與展望,《南開經濟研究》2002年第3期;

[49] 胡海峰:創業資本契約理論及其未來研究方向探討,《經濟學動態》2001年第8期;

[50] 張樹中、胡海峰:論美國創業資本及其退出機制,《世界經濟》2000年第1期;

著作

[1] 《多層次資本市場:從自發演進到政府制度設計》(獨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2] 《資本的奇蹟——中國證券市場20年回顧與展望》(多人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年5月;

[3] 《創業資本循環: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制度安排》(獨著),中國市場出版社,2009年1月;

[4] 《中國不良資產處置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研究》(與曲和磊合著),中國市場出版社,2009年1月;

[5] 《美國創業資本市場與制度研究》(獨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教材

[1] 《公司財務學》(胡海峰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

[2] 《風險投資學》(胡海峰、胡松明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3] 《現代投資銀行學》,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4] 《公司理財》,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5] 《公司併購理論與實務》,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010年9月修訂第二版

[6] 《風險投資學》,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2009年9月修訂第二版

[7] 《投資銀行學教程》(與李雯合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講授課程

投資銀行學、公司財務、風險投資、證券投資、公司併購與重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