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毋敬

胡毋敬

胡毋敬,又作胡母敬,姓胡毋,是中國秦朝人物,著名書法家,擔任太史令。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在秦始皇統一規範文字的過程中,李斯將小篆的形體的開體與寫法制定以後,為了推廣到全國,李斯、趙高、胡毋敬等人以小篆編寫書籍。胡毋敬作七章《博學篇》,文字採用《史籀篇》(大篆作品,啟蒙讀物),結構卻略有不同,後世稱為秦篆,即小篆。

書法貢獻

胡毋敬,秦櫟陽獄吏,後為太史令。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云:“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北魏王愔《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漢,吳五十九人,中有胡毋敬。唐張懷瓘《書斷》卷中《妙品》亦謂胡毋敬“博識古今文字,亦與程邈、李斯省改大篆,著《博學篇》七章,覃思舊章,博採眾訓。”對創造小篆作出一定的貢獻。作品無考。

胡毋敬書法 胡毋敬書法

胡毋敬本為秦櫟陽獄吏,後為太史令。博識古今文字,與李斯、趙高共同省改大篆成為小篆書體,作《博學篇》。在創製小篆並使之規範化的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秦朝時期,由丞相李斯編的《蒼頡》,中書令趙高編的《爰歷》,太史令胡毋敬編的《博學》,都是用法定的小篆字型編寫的字書。這些字書同時教授字型和語法,也成為當時蒙童讀書識字的標準版本。西漢初,鄉里的書師將秦代的三種識字課本《蒼頡》、《爰歷》、《博學》合併為《蒼頡篇》。此後,漢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時李長作《元尚篇》。王莽當政時,揚雄作《訓纂篇》。總的來看,魏晉以前所有的蒙學教材基本上都是字書,以提供標準字型為主,兼作識字教材。這些字書基本上都佚失了,現僅有《急就篇》保存完整。

生平事跡

關於胡毋生的事跡,《漢書·儒林傳》說: 胡毋生字子都,齊人也。治<公羊春秋>,為 景帝博士。與董仲舒同業,仲舒著書稱其德,年 老,歸教於齊,齊之言<春秋>者宗事之,公孫弘亦 頗受焉。 胡毋是複姓,“毋”字有的本子作母,(史記·儒林列傳>司馬貞<索隱>雲:“毋音無。”<漢書>作“胡母”也應讀毋。秦有太史令胡毋敬,後漢時有胡毋班均是。據後漢戴宏(公羊序>雲:“子夏傳與公羊高,高傳與其子平,平傳與其子地,地傳與其子敢,敢傳與其子壽,至漢景帝時,壽乃與弟子胡毋子都著於竹帛。”(《春秋公羊傳·何休(公羊解詁序)>徐彥疏引)公羊學在公羊壽、胡毋生之前都是口耳相傳,到漢景帝時乃由公羊壽與胡毋生著於竹帛,才有定本的(春秋公羊傳>,可見胡毋生對公羊學的建立貢獻是很大的。

中國著名書法家(古代及近代)

秦·漢
李斯|趙高| 胡毋 | 敬程邈 | 史游 | 曹喜 | 杜度 | 崔瑗 | 崔實 | 張芝
張超 | 羅暉 | 趙襲 |張昶 |韋誕| 姜詡 |梁宣| 田彥 | 韋少季 | 蔡邕
陳遵 | 王次仲 | 師宜官 |梁鵠
三國
兩晉
南北朝
皇象 | 邯鄲淳 | 劉德升 | 鍾繇 | 鍾會 | 索靖 | 衛覬 | 衛瓘 |衛恆| 杜畿
杜恕 | 杜預 | 陳暢 | 司馬攸 | 羊忱 | 李式 | 李定 | 王廙 |衛夫人| 李廞
羊固 | 王導 | 王恬 | 王洽 | 王珉 |王羲之|王獻之|王玄之| 王徽之
王淳之 |王允之|王濛| 王修 | 王綏 | 王珣 | 郗愔 | 郗超 | 庾亮 | 庾翼
謝安 | 許靜民 | 張翼 | 謝敷 | 康昕 | 張弘 | 羊欣 |范曄| 王僧虔 | 王慈
蕭子云 |蕭衍| 陶弘景| 王長孺 |趙文淵| 鄭道昭 | 崔浩
隋·唐
五代十國
智永 | 虞世南 | 歐陽詢 |褚遂良|薛稷| 李世民 | 歐陽通 | 孫過庭
張旭 | 陸柬之 | 李邕 | 李隆基 | 李陽冰 | 賀知章 |李白|顏真卿
柳公權| 徐浩 | 裴休 |懷素| 高閒 | 楊凝式 | 李煜 | 徐鉉
宋·元 歐陽修|范仲淹| 李建中 |蔡襄|蘇軾|黃庭堅|蔡京|米芾| 薛紹彭
趙佶 | 趙構 | 岳飛 | 秦檜 | 陸游|范成大| 張孝祥 | 朱熹 | 張即之 | 姜夔
吳琚 |趙孟堅|方回|文天祥| 趙孟頫 | 鮮于樞
明·清 董其昌|文徵明| 李東陽 | 王鐸 | 詹景風 | 鄧石如 |吳讓之
民國 董作賓|吳昌碩|齊白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