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牛頂景區 

位於撫寧縣東北部。海拔965米, 萬里長城從山頂蜿蜒而過。主要景點有龍潭、寶峰禪寺、清河塔寺、背牛頂龍潭緊傍游背牛頂的路畔。潭壁如斧剁刀切。夏季,瀑布從峽谷間跌落,氣勢磅礴,如虎嘯龍吟。潭東峭壁上鐫著“龍泉” 兩個楷書大字。崖旁立著清道光年間的兩座石碑。龍潭上新架彩虹橋,通向“望雨亭”。路北有石砌“龍王廟”。 寶峰禪寺、清河塔寺在距龍潭東2公里處。 兩寺結構相同,均為一棟三間四室無梁殿,券頂、石牆、無一寸椽木。清河塔寺居左,寶峰禪寺居右,清河塔寺外牆臥碑記載為“始建於元至元年(1321年),明正德三年 (1508年)重修”,寶峰禪寺於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兩寺內壁各鑲寬約50厘米,高約80厘米的27塊臥碑。臥碑上鐫刻如來、菩薩、天王、金剛等佛像,線條流暢,刀鋒銳利。為明代石刻珍品。寶峰禪寺殿前的兩座峭壁如門,叫“山門”。“山門”左右,儘是大小不一的佛像摩崖。兩寺相距約1.5公里。 背牛頂過龍潭再行數里,穿過由野生猻猴桃和野葡萄藤覆蓋而成的綠色長廊,便可仰望背牛頂。這裡山道陡立,過去依峭壁置有五節柏木長梯,梯旁有兩條鐵鏈道。遊人需扯索攀梯,猿引而上。穿過山門,返身憑垣四望,飄飄然好似升仙。如遇陰雨可見腳下鋪雲萬里,如卷雪,如堆絮,上睛下雨,人稱此景為“兜綿世界”或“牛頂雲海”。山門南側內壁嵌有一臥碑,上刻“太清觀”3個小字,下刻“背牛頂”3個大字。山門附近,有一石崖上鐫“今生不把彌陀念,枉在人間走一遭”,給人一種超俗之感。石崖後的松林中,有清代乾隆年間的的碑林10餘通,多為功德碑。過碑林,有瓮形井7眼,附近崖壁下,有一長方形木池, 水壁池壁,稱“放生池”或“蓮池”,水終年外溢。池前為石城望海樓遺址,現已長成茂密的松林。石城東邊是關帝廟遺址。由此向東行,石壁上有呂祖 劍線刻石像。廟後石崖上建有無梁殿,石牆、磚拱券、硬山布瓦頂,前開一門,側壁開二孔,殿內正面置木雕觀音3 尊安裝於佛座上,為1985年重置。毀前兩側有雲杉兩株。殿東北 10米有鍾架遺蹟,再向西北有金光洞,洞內現存宣統元年(1908年)青石匾額一方,上書“金光洞”3 個大字。周圍雕以龍紋花邊。東側有碾盤一具,系當年僧道生活用具。西側石壁有明代參將林桐所題“海闊天空”4 個大字,東側石壁有明代民眾所刻求佛記事。從金光洞再向上攀登,到達頂端。這裡雲深林密,松濤陣陣,北望長城,群山疊翠;南觀渤海,天水相連,帆影點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