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腑濕熱

概述

指濕熱內蘊,阻滯胃腸,以燒心、腹痛、暴瀉如水下痢膿血大便黃稠穢臭及濕熱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症候。

症狀

胃部疼痛伴有灼熱、燒心感,口乾、口苦。腹痛腹脹,下痢膿血,里急後重,或暴瀉如水,或腹瀉不爽糞質黃稠穢臭,肛門灼熱,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成因

多見夏季,暑熱夾濕,損傷脾胃,內擾胃腑,濁氣上逆則噁心嘔吐;腸中有熱,濕熱蘊蒸胃腸,則瀉下急迫;濕阻中焦,氣機不利則腹痛陣作。
濕熱引起腹痛、暴瀉濕熱引起腹痛、暴瀉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

解決辦法

胃濕熱的解決辦法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喝中藥調理,一種是在家裡自己食療改善.不過無論哪種都要注意飲食調養.胃本身的作用就是受納並且腐熟食物,所以飲食習慣是至關重要的.平時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吸菸.每頓飯不要吃的太飽,姜要少吃,水果里溫性的也要少吃,象龍眼,桔子,荔枝等.可以用薏米熬粥,薏米既可以清熱又可以去濕,很好.煲湯時可以加茯苓,沙參,能利濕滋陰.另外多吃木瓜也很好.如果嚴重的話最好還是中藥調理加上食療並用,效果很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