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社會學

職業教育社會學

職業教育社會學是王清蓮所寫,於2008年1月由教育科技出版社出版的。

百科名片:

作/譯者:王清連 張社宇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04142405 [十位:7504142409]
頁數:351 重約:0.455KG
定價:¥39.80

內容提要:

《職業教育社會學》在高度重視人的發展的前提下,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全面的方位探討了職業教育與社會的關係。作者首先從社會人口、社會變遷、社會結構、經濟成長、社會文化、科技發展等巨觀視角,考察了這些因素對職業教育的呼喚、拉動、影響和制約,同時又從職業教育對社會和諧、社會進步、經濟成長,特別對區域社會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功能和作用進行分析,然後對職業教育健康發展所應具備的觀念、輿論、政策等社會環境需求和現實情況進行剖析,研究職業教育與社會其他要素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相互嚙合的密切關係,從而自然地折射出“職業教育社會學”的客觀意義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

圖書目錄:

第一章職業教育社會學導論
第一節職業教育社會學概述
一、職業教育社會學的內涵分析
二、職業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與學科性質
三、職業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意義
第二節我國職業教育社會學的產生
一、職業教育社會學產生的社會基礎
二、職業教育社會學產生的理論基礎
三、職業教育社會學產生的實踐基礎
第三節我國職業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一、我國職業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歷程
二、職業教育社會學發展展望
第二章社會變遷與職業教育
第一節社會變遷及其與職業教育的互動
一、社會變遷概述
二、社會變遷與職業教育的互動
第二節社會微變與職業教育演進
一、漸進性微變與職業教育分化
二、突發性微變與職業教育提升
第三節社會巨變與職業教育更張
一、創新性巨變與職業教育革新
二、傳導性巨變與職業教育引進
第三章社會結構與職業教育
第一節社會結構中的職業
一、社會結構的含義
二、社會結構的視角: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
三、研究社會結構的意義
四、職業分析:研究社會分層和流動的重要路徑
第二節職業狀況:觀察社會結構的視窗
一、職業的分化和發展
二、職業聲望與社會分層
三、職業教育與社會結構的再生產
第三節職業教育: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
一、新時期社會結構變動的特點
二、職業教育與社會結構最佳化
第四章經濟發展與職業教育
第一節生產力水平與職業教育
一、人均GDP與職業教育規模和體系的相關性
二、勞動技術結構與職業教育層次
第二節產業結構與職業教育
一、產業結構演變與職業教育結構調整
二、勞動力部門轉移與職業教育投資
第三節就業結構與職業教育
一、我國就業結構狀況分析
二、就業結構對職業教育的影響
第五章文化變遷與職業教育
第一節文化與文化變遷
一、文化概述
二、文化變遷理論
三、文化變遷的動力
第二節文化變遷與職業教育的互動
一、文化變遷對職業教育的影響
二、職業教育對文化變遷的促進
三、技術文化與職業教育
四、職業教育發展障礙的文化分析
第三節職業規範與人的社會化
一、什麼是職業規範
二、職業規範在人的社會化中的作用
三、職業教育與職業規範的塑造
第六章社會政策與職業教育
第一節社會政策概述
一、社會政策的概念
二、社會政策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社會政策對職業教育的影響
一、社會政策對職業教育環境的影響
二、社會政策對職業教育系統的影響
第三節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政策分析
一、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政策的歷史回顧
二、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政策效度問題分析
三、我國職業教育政策建議
第七章職業教育公平問題研究
第一節邊緣化:職業教育的現實表征
一、職業教育地位的邊緣化
二、職業教育功能的邊緣化
三、職業教育對象的邊緣化
四、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邊緣化
第二節能力的相對剝奪:職業教育類型不平等的根源
一、能力的內涵
二、能力是實現社會進步和個體價值最有效的載體
三、職業教育與能力的相對剝奪
第三節以人為本:職業教育追求平等的起點
一、以人為本的內涵
二、以人為本是職業教育價值理性的回歸
三、以人為本與職業教育公平的實現
第八章社會人口與職業教育
第一節人口素質水平與職業教育層次照應
一、人口素質
二、我國人口素質狀況與職業教育
第二節人口數量變化與職業教育規模變動
一、人口數量與職業教育規模
二、人口區域流動與職業教育針對性匹配
三、人口地區分布與職業教育格局
第三節人口有機構成與職業教育結構對接
一、年齡結構與職業教育
二、性別結構與職業教育
三、人口的產業、職業、城鄉結構及其對職業教育的影響
第四節人的精神豐富、境界發展與職業教育
一、人口道德水平提升中的職業教育作為
二、休閒職業教育的生成與功能
第九章地方社會與職業教育
第一節地方社會概述
一、地方社會的含義
二、職業教育與地方社會發展
第二節區域經濟與職業教育
一、區域經濟與職業教育的非均衡發展
二、區域經濟特徵與職業教育的區域特色
三、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的能動作用
第三節社區與職業教育
一、社區與社區職業教育
二、社區職業教育模式與功能
三、社區職業教育的特點
第十章作為社會組織的職業學校
第一節社會組織與學校組織
一、社會組織概述
二、學校組織及其特徵
第二節職業學校組織形象
一、職業學校組織形象的內涵
二、職業學校組織形象的CIS分析
三、我國職業學校組織形象問題
四、我國職業學校組織形象塑造
第三節職業學校組織的功能和定位
一、職業學校組織的功能界說
二、我國職業學校組織的功能定位
第十一章職業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社會學分析
第一節職業學校教師的社會學分析
一、職業學校教師角色透析
二、職業學校教師的聲望與地位
第二節職業學校學生的社會學分析
一、角色比較的視角
二、職業學校學生來源與求學目的的實證分析
三、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
第三節職業學校教師和學生關係
一、師生關係概述
二、職業學校師生關係的類型和內容
三、職業學校師生關係的影響因素
四、職業學校良好師生關係的構建
第十二章社會學視角的職業教育課程
第一節職業學校課程概述
一、什麼是課程
二、什麼是職業教育課程
第二節社會環境因素對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一、制度環境對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二、企業環境對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三、城市化對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第三節經濟發展水平對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一、生產技術水平對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二、經濟支撐能力對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第四節教育制度對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一、教育體系結構對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二、社會發展政策對職業教育課程的影響
第十三章社會發展新趨勢與職業教育
第一節終身教育與職業教育改革
一、終身教育與教育民主化
二、終身教育關照下職業教育定位和功能的調整
第二節網路時代的職業教育
一、網路時代的特點
二、網路時代職業教育途徑和手段的變革
第三節全球化與職業教育
一、全球化概述
二、全球化與職業教育內容和視野的變換
第四節知識經濟與職業教育
一、知識經濟概述
二、知識經濟與職業教育觀念和層次的重構
參考文獻
後記

文章節選:

一、漸進性微變與職業教育分化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漸進性的社會微型變遷可以說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時程。人類改造自然的過程也就是生產力轉化的過程。所以,生產力的變革程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社會變遷的顯著標誌。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發展經歷了原始生產力、農業(含畜牧業)生產力和工業生產力三大生產力形態的轉化過程。以原始生產力轉化為農業生產力而論,其相對意義上可以說是意義巨大的社會變遷,但是用人類社會歷史的整體視角來衡量,鑒於其變遷時程之長、界限之模糊、對當今的人類變遷的參考價值之久遠,仍可以歸類於社會微變的範圍之內。而社會的漸進性微變不會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它只能是在形式、數量意義上導致職業教育不同層次上的分化,在由一次次的社會突變造就的發展平台上進行小修小補,職業教育的整體特質基本穩定。
在原始生產力形態下,人類處在狩獵和採集經濟時代,沒有生產剩餘,也沒有階級,生產和生活方式都非常原始,是處於經濟零增長和偶然的微增長的相對靜止的社會狀態中。原始的職業教育活動,始於原始社會成員適應群體社會生活和群體生產活動的需要,這種教育活動是在原始人群中、在生活實踐過程中進行的。通過這種活動向年輕一代傳授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的知識經驗,使他們身心獲得發展,成為社會生活所需要的社會成員。這種原始的職業教育活動,作為給予勞動者生存本領的知識技能,已經是人類有意識的社會活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①,但還談不上有嚴密的計畫。原始人群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過什麼樣的社會生活,便受什麼樣的教育,這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生活教育,是真正純粹的“教育即生產”、“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長”,與人類個體在強大的自然界面前的生存與延續渾然一體。這一社會現象,在中國古籍中有很多記載:“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耕”②;“堯聘棄拜棄為農師,封之台。號為后稷”。在畜牧業方面,有伏羲氏教民獵漁畜牧的傳說。這時的手工業領域有原始石器、骨器、木器等工藝製品,還出現了制陶、紡織、房屋建築、育蠶治絲等專門手工藝。 凡接觸過職業教育的人都知道,職業教育與各行各業的關係在各類教育當中是最密切的。要了解職業教育,要舉辦職業教育,首先都要研究職業教育同社會到底存在什麼關係。真切地認識這種關係是一門學問,建立這樣一門學問亦需要做專門的研究。河南科技學院王清連、張社字同志在“十五”期間承擔的一個教育部重點規劃課題恰是這樣的一項專門研究,題目是“職業技術教育的社會學研究”,這項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是這本學術專著《職業教育社會學》。這在我國職業教育系統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喜事。因為在我國職業教育領域的百餘年歷史進程中,雖然有過許多把職業教育與社會現象聯繫起來進行研究和討論的出色成果,但多為針對個別問題的專論,是相對片斷的,而把“職業教育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進行如此系統的研究與構建,還是第一次,其意義非同一般。
我國職業教育先驅黃炎培先生有句名言:“職業教育從本質上說來,就是社會性;從其作用說來,就是社會化。”他還說:“職業教育是絕對不許關了門乾的,也絕對不許在書本里討生活的。”這話說得多么通俗簡明又富有哲理!然而在職業教育實踐中,我們常常深切地體驗到,做到與社會密切聯繫是多么的不容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