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不認主

聖彼得不認主,是勃朗·馬爾曼松·里因所創作的一部名畫珍品。

基本信息

名畫珍品
畫作名稱:《聖彼得不認主》
創作者: 勃朗·馬爾曼松·里因(倫勃朗) (荷蘭)
創作年代: 1660年
題材: 宗教
質地: 布面油畫
存藏處: 荷蘭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作品賞析

《聖彼得不認主》為倫勃朗的油畫真跡,是倫勃朗採取強烈的明暗對比畫法、用光線塑造形體創作的一個聖經故事。畫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聖彼得內心掙扎的描繪,黑暗中,兩名士兵焦急地等待著聖彼得的回答:究竟他認不認識耶穌?倫勃朗通過隱蔽的光源照亮了聖彼得的臉,這束光來自左邊一個女孩子用手遮住的蠟燭,畫作生動展現了倫勃朗在嫻熟掌控光影之外的敘事能力。

作者簡介

倫勃朗·馬爾曼松·里因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
荷蘭畫家 (1606年7月15日 - 1669年10月4日)
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台灣簡稱為林布蘭特。
倫勃朗生於荷蘭萊頓,父親是磨坊主,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他們共有九個孩子。
倫勃朗14歲進萊頓大學;17歲去阿姆斯特丹向歷史畫家拉斯特曼學畫;1627年21歲時已經基本掌握油畫、素描和蝕刻畫的技巧並發展了自己的風格,回家鄉自己開畫室招徒作畫,期間畫了許多自畫像;1631年離開萊頓去阿姆斯特丹,30年代就成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畫家。他的肖像畫風格人物安排具有戲劇性,深深打動人心,他以神話和宗教故事為題材的作品供不應求。他對戲劇很感興趣,經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繪在陰暗背景下的人物。50年代後,他的畫更為寬闊有力,利用迭色使畫面更加有立體感。
從40年代開始,他經常到鄉村漫步和作畫,創作了許多反映大自然的素描和版畫,風格質樸。1661年是他作畫最多的一年,1663年以後就作畫較少,結交了許多中下階層的市民,眼界更為開闊,技巧更為成熟,創造力達到頂峰。
倫勃朗和他的妻子生有4個孩子,只有最小的一個存活,但他妻子在生孩子後不久去世,他和女僕住在一起,女僕為他生了一個女兒,為此受到教會的正式譴責為“罪惡的生活”。由於他為了畫畫經常採購大量的衣物和繪畫工具,從不計較財產,所以很快就到了破產的邊緣。1669年他在貧病中去世,身邊只有女兒陪伴,死後葬在西教堂一個無名墓地中。
倫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幾乎畫了100多幅自畫像,而且幾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畫中出現過。
倫勃朗最有名的是《夜巡》。這是一幅無價的珍品,但卻也因為這副畫,使得倫勃朗陷入了一個窘迫的境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