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肺炎

老年性肺炎

肺炎是指發生在終末細支氣管、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肺炎是呼吸系統常見病,發病率及病死率高。在老年患者、長期吸菸者、伴有基礎疾病或機體免疫力低下者發生肺炎時,病死率尤高。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間質的炎症。其症狀:發熱,呼吸急促,持久乾咳,可能有單邊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時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絲。老年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造成抗病能力低下,肺炎發生率高。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細菌性肺炎採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後,七至十天之內,多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輕,藥物治療無功效,但病情持續很少超過七天。醫學上對肺炎進行了分類:分類方法的依據是病原體種類、病程和病理形態學等幾方面:1、病理形態學的分類:將肺炎分成大葉肺炎、支氣管肺炎、間質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等。

2、根據病原體種類:包括細菌性肺炎,常見細菌有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桿菌等。病毒性肺炎,常見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另外還有真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等。

3、根據病程分類:分為急性肺炎、遷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一般遷延性肺炎病程長達1~3月,超過3個月則為慢性肺炎。小兒肺炎有一定年齡特點,通常嬰兒易患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氣管肺炎、毛細支氣管炎,而學齡兒由於抵抗力增強,已具有使病變局限的能力,因此主要患大葉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肺炎——病證名。出《麻疹活人全書》。為內、兒科常見病之一。又名肺閉喘咳、肺風痰喘。以發熱、咳嗽、痰多、喘憋等為特徵。古代與現代所說的肺炎尚不一致,但說明這種熱性病是麻疹最易出現的合併症。治療宜疏風宣閉、祛痰平喘、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用麻杏石甘湯加銀花、連翹、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等。重症用三黃石膏湯加減。熱極傷陰,心煩氣短,可加用生脈散,或沙參麥冬湯加減。如肺炎病灶經治後久久不易吸收,可配合在背部拔火罐。本病發病急、變化快、合併症多,應注意鑑別診斷,並採取中西醫結合療法。
解剖學分類
1.大葉性(肺泡性)肺炎為肺實質炎症,通常並不累及支氣管。病原體現在肺泡引起炎症,繼之導致部分或整個肺段、肺葉發生炎症改變,致病菌多為肺炎鏈球菌。 

 2.小葉性(支氣管)肺炎指病原體經支氣管入侵,引起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和肺泡的炎症。病原體有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體以及軍團菌等。常繼發於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長期臥床的為重病人。

 3.間質性肺炎以肺間質炎症為主,病變累及支氣管壁及其周圍組織,有肺泡壁增生及間質水腫。可由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病毒或卡氏肺囊蟲等引起。
病因學分類
1.細菌性肺炎如肺炎鏈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埃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

2.非典型病原體所致的肺炎如軍團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

3.病毒性肺炎如冠狀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4.真菌性肺炎如白念珠菌、麴黴、放射菌等。

5.其它病原體所致的肺炎如立克次體、弓形蟲、原蟲、寄生蟲如肺包蟲、肺吸蟲、肺血吸蟲)等。機體免疫力低下者(如愛滋病患者)容易伴發肺部卡氏肺包子蟲、軍團菌、鳥形分支桿菌、結核菌、弓形體等感染。

6.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藥物等引起的化學性肺炎等。

7.支原體肺炎由肺炎支氣體引起。
編輯本段發病原因
肺炎
患肺炎的原因可能是:接觸到一些厲害的病菌或病毒身體抵抗力弱,如長期吸菸。上呼吸道感染時,沒有正確處理。例如是沒有正確地看醫生、沒有正確地看服藥,又或者是濫用止咳藥止咳以至痰和菌愈積愈多(sputumretention)。如果一年內有多過一次真正的肺炎(一些醫生誤看X光片或濫用了肺炎的診繼),原因可能是:身體抵抗力弱(先天性或後天性)氣管有異物。尤其是幼童。心肺有其它病變:如癌病、氣管擴張、肺塵埃沉著病、沒有正確地看醫生、沒有正確地看服藥,又或者是濫用止咳藥止咳以至痰和菌愈積愈多(Sputumretention)工作環境有問題。注意改善空氣流通、冷氣系統。40歲以上長期吸菸的男性。當然,亦有可能純粹巧合。
編輯本段病理生理
多種肺炎
細菌均可引起大葉性肺炎,但絕大多數為肺炎鏈球菌,其中以Ⅲ型致病力最強。肺炎鏈球菌為革蘭陽性球菌,有莢膜,其致病力是由於高分子多糖體的莢膜對組織的侵襲作用。少數為肺炎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肺炎鏈球菌為口腔及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群,若呼吸道的排菌自淨功能及機體的抵抗力正常時,不引發肺炎。當機體受寒、過度疲勞、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禦功能被削弱,細菌侵入肺泡通過變態反應使肺泡壁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漿液及纖維素滲出,富含蛋白的滲出物中細菌迅速繁殖,並通過肺泡間孔或呼吸細支氣管向鄰近肺組織蔓延,波及一個肺段或整個肺葉。大葉間的蔓延系帶菌的滲出液經葉支氣管播散所致。
編輯本段臨床表現
多數起病急驟,常有受涼淋雨、勞累、病毒感染等誘因,約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天。(一)寒戰、高熱: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戰起病,繼之高熱,體溫可高達39℃~40℃,呈稽留熱型,常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減少。抗生素使用後熱型可不典型,年老體弱者可僅有低熱或不發熱。(二)咳嗽、咳痰:初期為刺激性乾咳,繼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帶血絲痰,經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鐵鏽色痰,也可呈膿性痰,進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黃而稀薄。(三)胸痛:多有劇烈側胸痛,常呈針刺樣,隨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劇,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為下葉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劇烈腹痛,易被誤診為急腹症。(四)呼吸困難:由於肺實變通氣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難、呼吸快而淺。病情嚴重時影響氣體交換,使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而出現紫紺。(五)其他症狀:少數有噁心、嘔吐、腹脹或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嚴重感染者可出現神志模糊、煩躁、嗜睡、昏迷等。
編輯本段診斷鑑別
檢查項目
肺炎病人要做哪些檢查一旦懷疑自己患了肺炎,應及時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已明確診斷並及時治療,以免貽誤病情。首先應向醫生肺炎表現症狀
講清自己的發病情況及症狀,對患有肺炎的病人一般應作如下檢查: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2、X線檢查。3、體液免疫檢測。4、肝功能檢查、腎功能檢查。5、細菌培養。6、CT檢查。7、內鏡檢查。血常規檢查:這是最常用的檢查手段,其中包括血白細胞總數,各種白細胞在白細胞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人白細胞總數在4~10×109個/L,中性白細胞百分比小於70%,如果白細胞總數超過10×109個/L,中性白細胞百分比超過70%,我們就說這個病人的血象高,這是細菌性肺炎常見的血象改變。X線胸片檢查:通過給病人進行X線胸片檢查,可以直接了解肺部的變化,這是診斷肺炎的重要手段,雖然通過血象和X線胸片可以診斷肺炎,但肺炎是由什麼病原體引起的,是由細菌,還是由病毒,支原體,真菌等引起的,細菌的種類是什麼,上述兩項檢查就不能告訴我們了,只能合理的取患者的痰、血做培養有可能真正找出致病菌。醫生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採用對病原體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了。血常規、胸部X線檢查及痰的檢查是患有肺炎病人進行的最基本檢查,除此之外還有胸部CT檢查(醫學上稱為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但是如果病人在同一部位反覆發生肺炎或X線胸片上有其它可疑的病變,而一般檢查難以明確診斷時,就需要進行胸部CT檢查或其他更進一步的檢查。
診斷程式
確定肺炎診斷首先必須把肺炎與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區別開來。呼吸道感染雖然有咳嗽、咳痰和發熱等症狀,但各有其特點,上下呼吸道感染無肺實質浸潤,胸部X線檢查可鑑別。其次,必須把肺炎與其他類似肺炎區別開來。肺炎常需與下列疾病鑑別。(一)肺結核肺結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狀,如午後低熱、盜汗、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失眠、心悸等。X線胸片見病變多在肺尖或鎖骨上下,密度不勻,消散緩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內播散。痰中可找到結核桿菌。一般抗菌藥物治療無效。(二)肺癌多無急性感染中毒症狀,有時痰中帶血絲。血白細胞計數不高,若痰中發現癌細胞可以確診。肺癌可伴發阻塞性肺炎,經抗生素治療後肺炎症不易消散,或可見肺門淋巴結腫大,有時出現肺不張。若經過抗生素治療後肺部炎症不易消散,或暫時消散後於同一部位再出現肺炎,應密切隨訪,對其是有吸菸史及年齡較大的患者,更需加以注意,必要時進一步做CT、MRI、纖維支氣管鏡和痰脫落細胞等檢查,以免貽誤診斷。(三)急性肺膿腫早期臨床表現與肺炎鏈球菌肺炎相似。但隨著病程病程進展,咳出大量膿臭痰為肺膿腫的特佂。X光片顯示膿腔及氣液平,易與肺炎相鑑別。(四)肺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如血栓性靜脈炎、心肺疾病、創傷、手術和腫瘤等病史,可發生咯血、暈厥,呼吸困難較明顯,頸靜脈充盈,X光線胸片示區域性肺紋理減少,有時可見尖端指向肺門的楔形陰影,動脈血氣分析常見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D-二聚體、CT肺動脈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氣/灌注掃描和MRI等檢查可幫助進行鑑別。(五)非感染性肺部浸潤還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間質纖維化、肺水腫、肺不張、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症和肺血管炎等。
鑑別診斷
膻中穴
1.肺結核 2.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肺炎(1)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2)克雷白桿菌肺炎 (3)其他革蘭陰性桿菌肺炎(4)病毒、支原體等引起的肺炎3.肺癌 4.急性肺膿腫 早5.其他肺炎 伴劇烈的胸痛時,應與滲出性胸膜炎、肺梗死鑑別。相關的體徵及X線影像有助鑑別。
評估嚴重程度
如果肺炎的診斷成立,評價病情的嚴重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和全身炎症反應程度。除此之外患者如有下列危險因素會增加肺炎的嚴重程度和死亡危險:

(一)病史年齡>65歲;存在基礎疾病或相關因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慢性心、腎功能不全、慢性肝病、一年內住過院、疑有誤吸、神誌異常、脾切除術後狀態、長期嗜酒或營養不良。

(二)體佂呼吸頻率>30次/分;脈搏≥120次/分;血壓<90/60mmHg;體溫≥40℃或≤35℃;意識障礙;存在肺外感染病灶如腦膜炎,甚至敗血症(感染中毒症)。

肺炎肺炎

(三)實驗室和影像學異常血白細胞計數>20X109/L;呼吸空氣時動脈血氧分壓(PaCO2)>50mmHg;血肌酐>106umol/L或血尿素氮>7.1mmol/L;血紅蛋白<90g/L或血紅細胞比容<0.30;血漿白蛋白25g/L;感染中毒症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證據,如血培養陽性、代謝性酸中毒、凝血酶原時間和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時間延長、血小板減少;X線胸片病變累及一個肺葉以上、出現空洞、病灶迅速擴散或出現胸腔積液。重症肺炎目前還沒有普遍認同的標準,如果肺炎患者需要呼吸支持(急性呼吸衰竭、氣體交換惡化伴高碳酸血症或持續低氧血症)、循環支持(血流動力學障礙、外周低灌注)和需要加強監護和治療(肺炎引起的感染中毒症或基礎疾病所致的其他器官功能障礙)可認為重症肺炎。目前許多國家制定了重症肺炎的診斷標準,雖然有所不同,但均注重肺部病變的範圍、器官灌注和氧合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