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種翡翠

老坑種翡翠

何為老坑種翡翠
成品圖片
價格的制約因素
相關銜接
老坑種翡翠老坑種翡翠
翡翠界俗稱“老坑玻璃種”,通常具玻璃光澤,其質地細膩純淨無瑕疵,顏色為純正、明亮、濃郁、均勻的翠綠色;老坑種翡翠纖維交織的變晶結構為主,硬主晶粒很

細,因此,憑肉眼極難見到“翠性”;老坑種翡翠在光照射下呈半透明—透明狀,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極品。在歷屆珠寶拍賣會或交易會上,其價格屢屢創高。

何為老坑種翡翠

翡翠等級的專有名詞之一,指翡翠的結構緻密,綠色純正,分布均勻,質地細膩,透明度好,硬度大。
屬於高檔翡翠,即顏色首先有一定的濃度,是深色,但深而不暗,色澤鮮艷、純正的綠色,即顏色不偏灰,均勻度好。另外,質地比較細膩,透明度也比較好,即玻璃地。當然即使均稱為老坑種,其質量相對也有高低之分,有的透明度高一些,有的透明度稍差些,所以價值也有差別,但無論如何是比較吸引人的翡翠品種,往往用來做高檔的首飾用。
它之所以名為老坑種,是有原因的,中國人的觀念,年分越老的玉,包括翡翠是最漂亮的,包括顏色較深,透明度較好,另外這種質地翡翠大多在緬甸的次生礦床找到,而緬甸翡翠次生礦床較早開採,因此,就稱為老坑了。
老坑和新坑實際上是按人們發現,開採翡翠的先後年份來分的,按著地質學觀點看,它們在地下形成的地質時代是相同的。河流沉積的次生礦床是第四紀時期河流搬運至河床沉積而成,可以說時間上是更後形成的礦床。
有些行家從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在"老坑"中的翡翠質量較好,水份也較足,這是事實。是否由於長期在河流里浸泡,水份進入結晶體中形成的呢?其實這不是的,在河流沉積礦床發現的翡翠質量較好,是色高、質細、透明度好,對於這個情況,可以從地質學理上得到合理的解釋。
實際上翡翠曠床存在的這些現象,其它寶石礦床也同樣存在,如砂礦中的鑽石,就是比原生礦床的質量好。 
這是因為原生礦床實際上有各種質量不等的礦石,經過水流的搬運,沉積成次生礦床,一些質量差的,如有裂隙的,粗粒的,結構鬆散的,不純的翡翠就會得到自然的分選,淘汰。最後保留於河床中的,主要是些質地較緊密,結構較細粒的翡翠。這種翡翠往往較透明,卻不是因為水進入引起的,水是無法進入翡翠晶體的,老坑的翡翠質量較好,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
這種翡翠外表的一層皮則是由於當翡翠露出地表後,受到自然界的氧化和水解作用使它含有的一些鐵質和錳質析出而成為一種氧化鐵或氧化錳附著其表面,形成一層外殼,就如不常使用的刀子,其表面含氧化生鏽一樣的道理。
可以說"老坑"中的翡翠質量較好,但新坑中也有質量較好的翡翠,只是相對較少。這就是未經分選的結果。

老坑種翡翠出的成品圖片

老坑種翡翠
老坑種翡翠
老坑種翡翠老坑種翡翠

老坑種淺綠水冰熒翡翠美佛

老坑種成品價格制約因素

其價格制約因素包括:1.翡翠綠色的正邪;2.綠色的濃淡、均勻程度及綠色的鮮艷程度;3.綠色的形狀;4.綠色的透明程度;5.質地的細膩程度差別;6.綠色內部雜質及乾淨程度;7.綠內裂綹,石花的多少;8.綠色的範圍大小;9.工藝水平的高低。

老坑與新坑

新種也叫新坑、新料,老種也叫老坑、老料。總有很多人對新、老的概念發生誤解:常常以為新坑、新種、新料,就是指新開採、新加工出來的翡翠;老坑、老種、老料是舊時開採加工的翡翠,其實非也。新種指的是原生礦翡翠,它的原料是新坑無皮石或山石,這些翡翠沒有外皮,質地較為粗糙,結晶顆粒大,水分差(指透明度差),比重也略輕。
老種指的是次生礦翡翠,它的原料是水石或水翻砂石,這些翡翠有外皮,質地細膩,結晶顆粒小,水頭足(透明度好),比重較沉。所以新種、老種翡翠並不是指翡翠開採加工的年代,而是指翡翠本身質地的區別。還有一種稱新老種,介於老種和新種之間,它的原料是半山半水石,質地和種份也是介於新種和老種之間。
老種翡翠的價格要遠遠高於新種翡翠,指的是種份細膩、透明度高的翡翠價格要遠高於種份粗糙、透明度差的翡翠,這一價格的差別是由翡翠本身的材質決定的,而翡翠開採、加工的年代對翡翠的價格影響並不大。翡翠的這一特點與軟玉差別甚大,目前拍賣市場上清工白玉的價格是同等品級新工白玉的十倍左右,而清工翡翠的價格比同等品級新翠的價格僅高出10~50%。所以老翠新翠指的是老工、新工,還是老種、新種,一定要說清,不能僅模糊地說老、新。

相關詞條

新坑 老坑 品質

相關銜接

http://post.baidu.com/f?kz=129410165

http://baike.baidu.com/view/319620.htm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