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山蘇姬[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總書記]

翁山蘇姬[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總書記]

翁山蘇姬(台灣譯為翁山蘇姬,港澳譯為翁山蘇姬,馬新譯為昂山舒吉,拉丁轉寫:Aung San Suu Kyi,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其父親昂山將軍是緬甸民族獨立英雄。1963年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並在1967年獲得學士學位,是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1990年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在2010年11月13日終於獲釋。1990年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013年6月,翁山蘇姬在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明確宣布競選緬甸總統。翁山蘇姬應中共邀請將於2015年6月10日至14日訪華。

政治生涯

重回仰光

1988年3月,翁山蘇姬以其母中風病危為由,回到仰光以照顧中風病危的母親為名義, 緬甸百姓發動反抗軍政府示威,遭到軍隊和警察的殘酷鎮壓,共有兩百多名無辜民眾死難,舉國瀰漫著恐怖氣氛。很多受害者、激進分子和退役高級軍官,要求她出來直接領導反抗運動。此後翁山蘇姬要求恢復緬甸國籍。

1988年8月26日,仰光近百萬民眾在瑞德貢大金塔西門外廣場集會,翁山蘇姬第一次面對這么多的民眾發表演說。在她首次公開發表重要演講的前夕,政府散播有關要刺殺她的謠言,但她卻利用危機成功上位,贏得許多同情者支持。“我不能對祖國所發生的一切熟視無睹……”在集會上,她用極富煽動性的語言發表演講,令許多在場的民眾印象深刻。被煽動的緬甸人民發現,他們盼望已久的領袖誕生了。從那一刻起,翁山蘇姬不再是一名旁觀者,而正式站在了這場政治鬥爭的舞台中心。她並不喜歡政治,她更想當作家。“但是,我參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廢。”從此,翁山蘇姬,以外表柔弱、身材單薄的女子形象,正式成了軍政府最頭疼的人物,和西方政治勢力在緬甸的代言人。她以無產者的形象,迅速在緬甸底層百姓中產生影響。

組建政黨

1988年9月27日,翁山蘇姬組建了自己的、也是緬甸人民的政黨——緬甸全國民主聯盟(NLD),並出任總書記。民盟很快發展壯大,成為全緬最大的反對黨。

三次軟禁

1989年7月20日,軍政府以煽動騷亂為罪名對翁山蘇姬實行軟禁,她拒絕了將她驅逐出境而獲自由的條件。

翁山蘇姬翁山蘇姬

1990年5月,緬甸舉

行大選,翁山蘇姬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絕對優勢,贏得了議會四百九十五個議席中的三百九十二席。在正常情況下,她應該成為國家總理,但是,軍政府對大選的結果不予承認,宣布民盟為非法組織,繼續監禁翁山蘇姬。軍方組建了“恢復國家法律和秩序委員會”來掌握政權,後來又將其改名為“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同年翁山蘇姬被授予薩哈羅夫人權獎。

1991年,翁山蘇姬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她無法親自前往挪威領獎,只好讓兒子代替自己發表了答詞。這份答詞中引述了翁山蘇姬的名言:“在緬甸追求民主,是一國民作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與平等的成員,過一種充實全面、富有意義的生活的鬥爭。它是永不停止的人類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證明人的精神能夠超越他自然屬性的瑕疵。”她將諾貝爾和平獎的130萬美元獎金交付信託,用於緬甸人民的健康與教育工作。

1994年10月21日,聯合國下屬有關機構在菲律賓召開“文化與經濟發展關係”國際研討會,被緬甸軍政府軟禁的翁山蘇姬寄去一篇論文,由菲律賓前總統科·阿基諾夫人在會上代為宣讀,文章尖銳地駁斥關於開發中國家“應該經濟先走,民主緩行”的觀點;指責許多當權者不分青紅皂白,將民主運動與要求落實人權問題一概說成是受西方意識形態影響而加以否定;呼籲聯合國重視和支持開發中國家特別是貧窮落後國家的民主運動和人權問題。這篇演講也在整個亞太地區造成了很大的轟動效應。

1995年7月間翁山蘇姬被釋放,然而她很清楚,一旦離開緬甸赴英國探視家人,她很有可能永遠不能再次回到緬甸。結果她選擇留下,從此再也沒有機會與她的丈夫見面。

1996年她被指煽動學生示威再度被軟禁。

1998年7月,緬甸軍政府禁止她與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成員會面。

1999年3月27日翁山蘇姬的丈夫在倫敦因患前列腺癌逝世。緬甸軍政府批准她出國奔喪,但她拒絕。

2000年9月,翁山蘇姬因違反軍方禁令,欲前往北部城市曼德勒再次遭受軟禁。

2000年10月,翁山蘇姬與緬甸軍政府秘密展開對話。

2002年5月6日,遭緬甸軍政府軟禁19個月後,獲得一次短暫釋放。

2007年5月27日,原本是她軟禁令屆滿的日子,按道理她應該能夠自由地走出家門,與民眾接觸,但是緬甸軍政府提前2天到她的住所,通知她軟禁期將繼續延長。

翁山蘇姬翁山蘇姬

2009年5月,美國男子約翰·耶托(John Yettaw)泅水進入被軟禁的翁山蘇姬湖邊住所,在逗留3晚後

循原路試圖游回市中心時被保全發現,當場被捕。事後,緬甸軍政府以翁山蘇姬違反軟禁法為由,將翁山蘇姬投入仰光永盛監獄,並進行司法審判。此事在國際社會引起巨大反響,人們普遍將這場審判視為緬甸軍政府的一個蓄意陰謀,意在把翁山蘇姬關押到預定於2010年舉行的大選之後。各國關於釋放翁山蘇姬的呼聲此起彼伏,但緬甸軍政府不為所動。

2009年7月初,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訪問緬甸,希望說服緬甸軍政府釋放包括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在內的 200名政治犯,但是,緬甸軍政府以避免干涉緬甸司法程式為由拒絕了潘基文同翁山蘇姬的會晤。

2009年8月11日,緬甸一家法院裁定翁山蘇姬有罪,稱她違法了緬甸國內安全法律,裁決翁山蘇姬入獄服刑3年,但隨後根據軍政府的命令,改為在家軟禁18個月。

2009年8月15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主席吉姆·韋伯在緬甸的行政首府內比都會見了緬甸軍政府首腦丹瑞作為對美國在緬甸外交政策上有所鬆動的回應,緬甸同意韋伯隨後轉往仰光,會見了被判軟禁的翁山蘇姬。

獲得釋放

2010年11月13日,翁山蘇姬被釋放。

2011年11月5日,緬甸總統吳登盛批准修改政黨註冊法的訊息,取消了先前對參政的一些限制條件。法新社5日評價,這是緬甸政府進一步示好反對派的舉動,為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重新參與政治“鋪平道路”。

翁山蘇姬[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總書記]翁山蘇姬[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總書記]

2012年1月28日,66歲的翁山蘇姬出席競選活動,吸引了上萬人參加。

2012年5月2日,民盟領導人翁山蘇姬當選緬甸人民院議員。在45個議會議席補選中,全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已贏得40個議會議席。

2012年7月9日,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亮相聯邦人民院、即議會下院全體會議,首次以當選議員身份參加議會審議。

競選總統

2013年6月,翁山蘇姬宣布競選緬甸總統。

2015年6月25日,緬甸聯邦議會進行修憲表決,由於軍方議員的反對,未能通過對2008年頒布的憲法中有關總統任職資格和修憲門檻等重要條款的修訂草案。這意味著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主席翁山蘇姬無法參加定於2015年晚些時候舉行的總統選舉。

人物軼事

名字由來

翁山蘇姬的名字由其家人姓名而來,昂山來源於其父親,Suu來源於祖母,Kyi則是她母親。她也常常被稱為Daw Aung San Suu Kyi,Daw在緬甸語中是一種對年長女性的敬稱,即女士。

因父之名

翁山蘇姬與父親昂山的照片翁山蘇姬與父親昂山的照片

第一次看到翁山蘇姬的人,都驚嘆於她與其父昂山是如此相似。

翁山蘇姬的寓所里懸掛有父親的畫像,甚至在出席社會活動時也經常手捧父親的畫像。翁山蘇姬將自己視為父親精神的追隨者。

1915年2月13日,德欽昂山出生在緬甸馬圭縣那卯鎮一個佛教家庭,原名貌騰林,後改昂山。參加“我緬人協會”創建緬共時改名德欽昂山,他還有日本名字叫做緬田門義。

昂山幼年在寺院中接受小乘佛教,靠獎學金進仰光大學,任仰光大學學生聯合會執行委員、宣傳部長、《歐威》雜誌社編輯。1936年2月與吳努一起領導學生罷課。由於《歐威》雜誌刊登反英文章,昂山被學校開除,淪為職業革命家。以後隨著不斷入獄,昂山對英國殖民者的仇恨也日益加深。

1939年8月15日,德欽昂山、德欽拉佩(又名波萊雅)、德欽登佩(又名吳登佩敏)、德欽巴罕、達塔等人在共產國際和中共幫助下秘密成立緬甸共產黨,昂山出任緬共總書記。

1940年8月8日,昂山化名為唐龍祥乘挪威船從仰光前往阿邁,計畫經上海前往中國腹地,再轉道延安拜見蘇聯的共產國際代表。可由於沒和中共代表接上頭,昂山接受日本“鈴木上校”盛情邀請,轉道去了日本。

1940年11月12日,昂山一行抵達日本密謀反英,在日本指導下詳細商定《緬甸獨立綱領》。1941年3月3日,昂山乘日本郵輪秘密返回緬甸,把在日本草擬的獨立綱領提交人民革命黨討論。

1941年3月10日,在日本幫助下,昂山率德欽拉佩、德欽巴姜(又名波拉揚)、德欽埃貌(又名波莫)、郭吞形(又名波仰奈)、吳奈溫等“三十志士”乘日本郵輪返回日本進一步接受政治教育。珍珠港事件前,被日軍派到日本占領下的台灣、海南島,學習軍事知識,進行武裝訓練,“三十志士”成為緬甸獨立的骨幹力量。其後,他們秘密潛入現在的泰國首都曼谷,歃血為盟,成立“緬甸獨立軍”,昂山擔任副總司令,開始正面對英作戰。這支軍隊跟隨日軍一同前進,接管占領區的地方行政。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後,昂山將“緬甸獨立軍”改組為“緬甸國防軍”,自己出任上校司令,繼續與日本合作。

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入緬,昂山率領的“緬甸國防軍”協作日軍作戰,以游擊隊方式騷擾遠征軍,為日軍提供情報,導致日軍對遠征軍情況了如指掌。日軍根據收到的情報,意識到遠征軍後方空虛,於是從小路攻陷臘戍、曼德勒等地,切斷遠征軍退路,導致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完全失敗。

在昂山所領導的緬甸獨立軍協助下,日軍長驅直入,於1942年3月8日,順利攻克了首都仰光。同年3月至8月間,昂山武裝又協助日軍擊敗了中國遠征軍的進攻。。

1942年7月27日,日軍在基本占領緬甸全境後,解散15000人緬甸獨立軍,組建了規模3000人”緬甸自衛軍“(BDA),昂山任總司令,昂山當年被日軍授予大佐軍銜(相當於上校)。

1943年3月,昂山被日軍提升為少將—

“昂山將軍”頭銜由此得名。

1943年3月11日,應日本官方邀請,昂山與巴莫、登貌、德欽妙一道訪問日本,在親日政府的巴莫傀儡政府中擔任國防部長。1943年3月22日,他親自到日本東京接受天皇頒發的三級日升勳章。1944年9月4日,在仰光再次接受日本天皇一級崇高瑰寶勳章。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緬甸再次回到戰前英國殖民地的狀態。昂山所率領的緬甸軍隊與英國指揮下的緬甸軍合併;昂山本人則於1946年9月出任英屬緬甸政府行政參事會的議長,負責國防和外交政策。同時,作為獨立主義者的昂山仍然以AFPFL總裁的身份繼續著以完全獨立為目標的政治活動。

1947年1月27日,昂山與當時的英國首相剋萊門特·艾德禮定下了保證緬甸在一年內完全獨立的“昂山-艾德禮協定”。2月,試圖調和國內各派衝突的彬龍協定發表,然而緬甸國內的混亂卻並沒有平息。4月制憲議會選舉,AFPFL取得了202議席中的196席;儘管選舉取得壓倒性勝利,但在對英艱難交涉和對內反覆調和相夾的漫長獨立路上,昂山卻沒能走得更遠。1947年7月19日,在保守派前總理吳素指使下(實際是在英國驅使下進行,即幕後黑手是英國人),昂山與6名閣僚於仰光被英國殖民者暗殺,時年32歲。

愛情婚姻

翁山蘇姬嫁給了英國學者邁克·阿里斯。

早於1970年代,兩人在牛津訂下婚姻盟誓前,研究西藏文化的英國學者邁克·阿里斯已經知道,有一天 命運會叫他們在家與國之間作出抉擇。他清楚知道,眼前這個容顏清麗的妻子絕非一般緬甸女子,她體內流著的是緬甸獨立運動領袖昂山的血,生來就跟國家人民扣連一起。她內心明白,當人民需要她,她必會毫不猶豫付出自己。

翁山蘇姬和她的英國丈夫翁山蘇姬和她的英國丈夫

婚後十多年,她隨他在牛津靜靜過日子,照顧家庭,讓他專心學術研究,那是他們婚姻中最美好祥和的時光。直至1988年3月,翁山蘇姬以母親中風病危為由,匆匆告別丈夫與兩個兒子,趕返緬甸侍母,想不到此一去,卻是夫妻天涯斷腸之始。此後,阿里斯多次要求到緬甸探妻,均遭到軍政府拒絕。幾經爭取,幾年間兩人只短暫會面五次。

夫妻最後的相聚是在1995年底,可是此後他便不再獲準進入緬甸。1999年3月,阿里斯因癌症在牛津逝世,在軍政府多番阻撓下,翁山蘇姬最終也無法赴英奔喪。

“我永遠不會站在你和你的祖國之間。”當年阿里斯這句愛的承諾,最後通過死亡來體現。他的愛,是別在翁山蘇姬發上的那朵白花,素淨而堅貞。而今,則化作她孤獨長路上的一盞溫柔的燈,靜靜為她照亮前路。

翁山蘇姬得知丈夫去世的訊息,悲痛欲絕。軍政權催促她去英國,與兩個兒子團聚。但是,翁山蘇姬知道,自己一旦離開祖國,就再也不能回來了。她在日記中寫道:“我的家庭的分離,是我爭取一個自由的緬甸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之一。”

2005年6月19日:全球14個國家爆發反緬甸示威,要求釋放翁山蘇姬因為這一天是她60歲的生日。Damien Rice的這首Unplayed Piano也創作於此。據說被軟禁期間,翁山蘇姬沒有消沉。她的生活十分規律,閱讀詩歌、散文,學習法語和日語。她愛聽搖滾樂,美國搖滾樂隊“感激的死者”是她最喜歡的一支搖滾樂隊。她還經常在夜裡獨自彈奏鋼琴曲,但是她的鋼琴壞掉之後想修復卻受到了層層的阻撓。這也是damien這首歌歌名《unplayed piano》的來源。

競選總統

第22屆世界經濟論壇東亞峰會被稱為“達沃斯論壇亞洲版”,2013年6月5日首次在緬甸首都內比都開幕。

翁山蘇姬與卡梅倫會晤翁山蘇姬與卡梅倫會晤

緬甸總統吳登盛在會上大談改革理念及緬甸“去軍政府化”的成果。而反對黨領袖翁山蘇姬2013年6月6日在論壇上明確表示:“我想競選總統,這一點我很坦白。但為了獲得競選資格,必須推動修憲。”緬甸憲法規定配偶是外國公民者,不能參選總統。翁山蘇姬已故丈夫是英國人,這成為她競選總統的最大障礙。

個人榮譽

拉夫托獎(1990)

翁山蘇姬翁山蘇姬

薩哈羅夫獎(1990)

諾貝爾和平獎(1991)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獎(1992)

帕爾梅獎(2005)

2011年4月21日,美國《時代》周刊2011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100強,排名第十八。

當地時間2012年6月20日,英國牛津,緬甸反對派領導人翁山蘇姬抵達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她被授予牛津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現任牛津校監的前港督彭定康親自接待,昂山收到當地民眾和校友的熱烈歡迎。

對華交往

2011 年12 月,中國駐緬大使應翁山蘇姬多次要求與其舉行首次會面,並提出要同中國保持友好關係。

2015年6月10日至14日,應中國共產黨邀請,由主席翁山蘇姬率領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代表團訪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